中国佛学院学报、《中国佛学》编委会编写的《中国佛学(2011年总第30期)》是中国佛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佛学研究学术刊物,它的宗旨是展现以中国佛学院为主,兼顾与佛教学术研究相关的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教内外学术交流。本书收录教内外、学术界专家文章多篇,涉及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等主题。
图书 | 中国佛学(2011年总第30期)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佛学院学报、《中国佛学》编委会编写的《中国佛学(2011年总第30期)》是中国佛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佛学研究学术刊物,它的宗旨是展现以中国佛学院为主,兼顾与佛教学术研究相关的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教内外学术交流。本书收录教内外、学术界专家文章多篇,涉及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等主题。 目录 ·汉传佛教· (一)教史研究 高峰原妙禅师行状 一门深入与广学多闻 《大般涅槃经》在北朝隋唐时期的传播与影响 《释氏疑年录》续拾 回鹘文佛典与《大白莲社经》残卷研究(下) 中国比丘尼合法性的确立——尼净捡受戒考 关于弥勒若干问题的思考 雪窦寺在宋代禅宗史上的影响 (二)义学研究 佛教“经济伦理观”略述 梵本《五蕴论》研究(下) 蒙古族地区的净土思想与汉传佛教、日本的净土思想比较 论东晋南朝的僧人学风 “触类是道而任心”的马祖禅法思想 《十二门论》破邪方法研究 判释《楞严》与“山家”正统——试析幽溪传灯“圆顿生酥”的判释理论 毗昙学的修道次第——以说一切有部的论书为中心 《敕修百丈清规》蠡测(上) 从《观无量寿经疏》论吉藏的净土思想 牛头宗法融禅学思想探析 “临终一念”的经典依据及其思想探源 《教观纲宗》之初步考察——试述《教观纲宗》之特色 (三)佛教与传统文化 佛教的护国利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不负如来必孝亲——从“洞山家书”论佛教孝亲 ·南传佛教· 探巴利语文献所载佛陀的精神和功德成就(上) ·藏传佛教· 关于佛教何时传人吐蕃的讨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佛学(2011年总第30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佛学编委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847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9.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9 |
宽 | 183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