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影》由叶永烈所著,在中国西南,有一座人迹罕至的鬼山。一位蚊子专家到那里考察,在半山腰的山洞中捕获一只带血的蚊子。经过化验,证明蚊子吸的是人血,血型AB。于是,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野人,有的说是狼孩,有的说是外星人,还有人怀疑是间谍……这件事惊动了公安局,派出了侦察处长金明侦察此案。金明带着助手戈亮三上鬼山,终于揭开了其中的谜……
图书 | 黑影/科普系列/叶永烈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黑影》由叶永烈所著,在中国西南,有一座人迹罕至的鬼山。一位蚊子专家到那里考察,在半山腰的山洞中捕获一只带血的蚊子。经过化验,证明蚊子吸的是人血,血型AB。于是,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野人,有的说是狼孩,有的说是外星人,还有人怀疑是间谍……这件事惊动了公安局,派出了侦察处长金明侦察此案。金明带着助手戈亮三上鬼山,终于揭开了其中的谜…… 内容推荐 《黑影》由叶永烈所著,《黑影》的科学绝思,得到科学界的认可。《羊城晚报》曾发表《“穿壁衣”的可能性》一文,从科学上加以论证。但是,关于《黑影》思想内涵,却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议。 目录 黑影 第一章 鬼山怪洞 第二章 种种奇案 第三章 密码之谜 第四章 世外归来 中篇小说 重见天日 长生梦 其实只有一个 奇人怪想 黑吃黑 球场外的间谍案 纸醉金迷 试读章节 透过像金鱼眼般凸出的圆形舷窗玻璃,可以看到大地的景色慢慢在变化:先是大片大片绿地毯一般平展展的田野,河流、湖泊泛着银色的闪光。渐渐地,一个个小山包出现了,进入了丘陵地区。后来,小山包被巍峨突兀的高山所代替,群峰逶迤、幽林远壑,山间清溪奔腾,渺无人烟…… 朱敏一看,便知道离目的地已经不远了。这一带,人称“鬼山”,是一个野兽出没的地方。 由于这里生活着各种珍禽异兽,所以被划为自然保护区,它的一切都保持着大自然的原来面貌。 小高看到鬼山山顶上有一块篮球场那么大的空地,便把微型直升机徐徐降落在那。 朱敏走下直升机,一股清凉、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顿时他精神为之一振。举目四望,只见茂林蓊郁,烟雾溟蒙,奇峰幽谷,清流湍急。就在这时,远处传来猴子的啼叫声,在山谷间回响着。 这里到处是挺拔苍翠的冷杉,枝叶繁茂的樟树,宝塔般上尖下大的松树,还有碧波鲜翠的竹林,随风婆娑起舞,哗哗作响。 朱敏很喜欢这个鬼山。凭他多年的经验,凡是草木繁盛、野兽出没、有山有水、气候适宜的地方,蚊子就多。他是一位蚊子专家,看什么问题都不离他的本行。 小高和小葛把微型直升机推到密林中,用尼龙绳把飞机固定在树木之间,以防大风把飞机吹坏。接着,他们拿出一堆塑料薄膜,往里充进压缩空气,转眼之间,塑料薄膜鼓鼓囊囊,变成一座漂亮而舒适的帐篷——“塑料充气帐篷”。这就是他们的宿营地。 朱敏虽然年近六旬,那股闲不住的脾气仍如往日。他和助手们稍事休息,便出发“抓”蚊子去了。 小葛是第一次到野外“抓”蚊子,他如I临大敌,拿出驱蚊油,正要往身上擦的时候,被朱敏制止了。朱敏说,驱蚊油只供睡觉前涂抹用;在采集标本的时候,如果涂了驱蚊油,蚊子一闻到气味,便会逃之天天,那你就只能空手而归;如果不涂驱蚊油,蚊子一闻到人的气味,就会蜂拥而来。 唉,蚊虫科学研究者本人,竟然成为引诱蚊子的“诱饵”,这可真是“苦肉计”哪! 朱敏和助手们背着水壶和各种采集蚊子的器具出发了。 密林深处,暗无天日,脚下是厚厚的腐草,发出浓烈的霉味。朱敏和助手们却兴致勃勃地在那里工作着,因为他们的耳边不时响着最“美妙”的音乐——蚊子的嗡嗡声。一听见这声音,他们忘记了疲劳,对那刺鼻的霉味置若罔闻,就连蚊子的叮咬他们也毫不在乎。他们深知,蚊子喜欢阴湿的地方,“不入蚊穴,焉得蚊子”! 就这样,朱敏和助手们在草深苔滑的密林之中,连续工作了几天几夜,捕获了数以千计的蚊子。他们的背包里装有许许多多比小拇指还细的玻璃管。每“抓”住一个蚊子,就放进一个玻璃管内,塞紧塞子,并在玻璃瓶的标签上立即写好采集者姓名、捕获日期、地点、时间(这时间不是指年月日,而是指清早、白天、黄昏还是夜间)、气温。 然而,在第五天,正当朱敏与小高在密林中一连捕捉了二三十只蚊子之后,忽然发觉,小葛不见了! “小葛!小葛!”朱敏与小高用双手做成喇叭形,放在嘴边,使劲地高喊着: “小葛!小葛!”山谷之中,传来了一阵阵回声。 除了回声之外,没有别的声音。 一向沉着的朱敏,心里发急了。他知道,小葛是个毛手毛脚的小伙子,还不大懂事,而这鬼山是毒蛇、猛兽出没之地,稍一疏忽就会有生命危险。一般这种情况下,朱敏每隔几分钟,便要喊一声“小葛”,一听小葛答应“有”,他才放心工作。今天由于一下子抓住许多蚊子,他与小高忙于捕捉和登记,一时忘了招呼小葛,竞发生了意外。 “鸣枪!”朱敏对小高说道。 小高从腰间拔出了手枪,装上信号弹。“砰!砰!砰!”尖厉的枪声,在群山之中回响着。三颗红色的信号弹,划过蓝天。 枪声停息之后,四周死一般寂静。 朱敏眉头紧皱,两条浓眉几乎连接在一起了。 P4-5 序言 《叶永烈文集》中的《暗斗》、《黑影》、《碧岛谍影》和《秘密纵队》以四卷的篇幅,收入“金明系列惊险科幻小说”。 “金明系列惊险科幻小说”是以侦察英雄、警察博士”、人称“科学福尔摩斯”的金明为主角的系列惊险科幻小说。 这套系列小说,共100万字,最初是应公安部群众出版社之约而写的。自1980年起由公安部群众出版社分四卷出版,每卷的首印数均达20万册。 这套系列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如同《暗斗》中所言:“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虽有政治上的明争,更多的却是高科技领域内的暗斗。” 这套系列小说,涉及脑电波研究、“克隆熊猫”、“穿壁衣”、复活冷冻人、海底机器人、外星人以及太空卫星战等众多当代高科技领域。 作者在接受《亚洲华尔街》记者采访时,曾就记者所问“金明与福尔摩斯有什么区别”,作如下答复: 一、福尔摩斯是英国私人侦探,金明是中国公安英雄; 二、福尔摩斯破案是为了个人赚钱,金明是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祖国; 三、福尔摩斯连血型、指纹都不懂,金明是精通现代科技的“警察博士”,是“科学福尔摩斯”。 这套系列小说,曾在上海《文汇报》、广州《羊城晚报》、武汉《长江日报》、四川《成都晚报》等连载。当时上海《文汇报》、广州《羊城晚报》的发行量均在100万份以上。广东电视台曾经把《X一3案件》改编成电视剧。 这套系列小说被改编成连环画,总印数达700万册。 这套系列小说中的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以及德文出版。 收入本卷的《黑影》,是一部“软科幻”,曾在1981年连载于《羊城晚报》。珠江电影制片厂曾准备把《黑影》搬上银幕。 《黑影》的科学绝思,得到科学界的认可。《羊城晚报》曾发表《“穿壁衣”的可能性》一文,从科学上加以论证。但是,关于《黑影》思想内涵,却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议。 《其实只有一个》是应美国科幻小说作家主席波尔先生之约而写的。波尔先生“规定”了同一科学幻想构思——即“思维传递”,邀请不同国家的科幻小说作家根据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设计故事。我写了发生在上海的《其实只有一个》。这篇小说由吴定柏教授译成英文,收入波尔先生主编的集子里,在美国出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黑影/科普系列/叶永烈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叶永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8754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4 |
出版时间 | 2011-10-01 |
首版时间 | 2011-10-01 |
印刷时间 | 201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87.45 |
丛书名 | 科普系列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