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那些人那些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我是奉太太之命说话的”,你能想到这是从胡适嘴里说出来的吗?即使已满头华发,年少之趣依然未减。夫人江冬秀在旁说:“你打扮打扮,年纪轻得多,也很漂亮了。”胡适笑着说:“江冬秀小姐,我从来没听过你说我漂亮,从来没听过你说我漂亮的话呀!”此时的胡适夫妇均已年过七十,论结缡的岁月,计已超过四十四年。这样的日常对白,很自然地形成了一幅幽默的漫画,想来可爱至极!《那些人 那些事》是《万象》杂志首次推出的分类主题式作品集之一,内容上多似以上胡适夫妇间对话般亲切自然、怡然自得,所选入的人物亦多为近代各领域的翘楚,以及在思想、人生方面对当下具有借鉴和收藏价值的事迹。

内容推荐

有些人和事像扎了根的千年树一样,想忘,却难忘。从北京城南走来的少女林海音,那双大大的眼睛里不仅有城南的“旧事”,还有两个时空剪不断,理还乱的牵挂。

谈及学生时代的张爱玲,那时她是孤独的,像是“曲高和寡”的样子。也当然不是大家喜爱的。但她的确是在走她自己的路。可路走多了,难免绊脚。被捕时未喝完的那瓶酒,依旧在茶几上,动也未动。再看到时,已时过四载,杨宪益自称“四年伤心酒”。

“没有爱情的夫妇关系,都不是正当的夫妇关系,只可说是异性的强迫同居!”胡适当年如是说。

作为“雨巷诗人” ,戴望舒为“情”而活,为“情”而终。“这是幸福的云游呢,还是永恒的苦役?”

《那些人 那些事》是《万象》杂志首次推出的分类主题式作品集之一,内容上多亲切自然、怡然自得,所选入的人物亦多为近代各领域的翘楚,以及在思想、人生方面对当下具有借鉴和收藏价值的事迹。

翻阅《那些人 那些事》是《万象》,循着先辈的足迹,品着那浮沉一梦的岁月,忽觉,所有的激情,皆源于一颗心的躁动。就像《那些人 那些事》封题上所述的那样:望尘事,杨柳荣枯,拂过眉间,心悸一刹,只为卿狂!

目录

“快人”夏志清/孙康宜

杨先生在难中/李辉

关于《我们仨》的一些个人回忆/张隆溪

唐德刚与张学良口述历史/郑重

一代豪杰“傅大炮”/许纪霖

钱穆与胡适的“过节”/余斌

徐悲鸿信中的孙多慈/包立民

琐记——和巴金在一起的日子/黄裳

摩登上海的线条版——郭建英其人其画/陈子善

我所知道的张爱玲/刘金川

说不尽的张爱玲/今冶

郁达夫、《良友画报》和茶楼/马国亮

夏志清传奇/刘绍铭

张爱玲和《新东方》/邵迎建

雨巷的忧愁——戴望舒的苦恋与仳离/蔡登山

林海音在台北/庄因

“新三从四德”——谈谈胡适夫妇/戴子钦

我的老同事庄士敦/赵毅衡

张派与张爱玲在台湾/苏伟贞

袁寒云:是贵公子,也是纯文人/么书仪

我见过两回宋美龄女士/塞门

梁漱溟为“雅量”而争/钱伯城

罗素、毛泽东、杨端六——罗素一九二○年访华之行的补遗/杨静远

蒋纬国的身世之谜——与蒋介石宋美龄的“感情危机”/杨天石

最是仓皇辞庙日——蒋介石一九四九年日记(上)/李黎

最是仓皇辞庙日——蒋介石一九四九年日记(下)/李黎

与沈从文聊天/李辉

我观谭盾/鲲西

送默存先生远行/丁伟志

赵元任的笑与哭/钱文忠

试读章节

张学良的辞世,中国的那一个时代结束了,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张学良,俱往矣,中国的那一个时代真的彻底结束了。

一个标志着枪杆子的时代结束了,可是笔杆子又忙了起来,重新聚焦张学良,多本传记、传奇、访问记又纷纷走上书架或见诸报端。本来嘛,张学良就是历史,治史的人此时不忙碌,更待何时。

在众多有关张学良的著述中,唯独不见唐德刚的《张学良口述历史》。这位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创口述历史,又以口述历史起家的历史学家,曾得到张学良的青睐,认为唐氏是为他撰口述历史的最佳人选,又是张氏被囚禁五十年中唯一接受采访的口述历史学家,为什么不见他用力多年的《张学良口述历史》呢?

“唐德刚是谁?文章写得好,正合我心”

此时我正在美国纽约新泽西小住,一个电话打到唐府,这位平时有些耳背的八十一岁的老乡,一下子听出我的声音:“哎呀,你来纽约了,我在鲤鱼门饭店请你吃饭。”我和唐氏同为皖人,算是大同乡,故以“乡长”尊之。

多年前,我们在上海相见时,唐德刚就给我讲过和张学良相识并采访张学良的经过。原来,他在纽约市立大学执教时有一位叫傅虹林的学生,写了以《张学良的政治生涯》为题的博士论文,论文出版时,学生要老师为她的论文写一篇序。唐氏也是写序的行家,我读过他为几位红妆弟子写的序,动辄洋洋洒洒数万言,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胡适杂忆》就是为《胡适口述自传》写的序,胡氏的传没有给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可是那个序读之令人铭记于心,久久难忘。而这一次,唐氏又是出手不凡,下笔数万言,写了一篇《论三位一体的张学良》。我读该序多年,至今仍能记其要点:

没有老子张作霖,儿子张学良就发展不起来; 没有儿子张学良,老子张作霖只不过是一个土军阀;没有儿子张学良引进留学生军事人才,老子张作霖的奉军只是土军阀的军队,不能现代化。父子相得益彰。

唐氏治史,总是要把人物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来审视。在《论三位一体的张学良》中,唐氏还讲了他多年治史的心得“三峡论”:“中国的近代史就如过三峡,非两百年不为其功,现在已快出峡,再有三四十年,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就能走出坦途。”唐氏认为张学良就是这个历史航船的关键人物。他改变了历史航程,成了历史人物。张学良,就是历史。唐氏的结论是:没有西安事变,张学良只能是个不同于老子的新军阀,成不了历史人物。

唐氏的这一惊世骇俗的立论,立刻惊动了台湾的报界,报纸将此文剪头去尾,以特大的标题刊出,不了解内情的人不知道是一篇序文。张学良读了这篇文章甚为欣喜,问:“唐德刚是谁?文章写得好,正合我心。”正合当年张少帅之心是什么呢?张氏自云:“过去人家都以为我是拾老子的余荫,殊不知老子还依靠我呢?”一九八八年,唐德刚到了台湾,张学良得知后,说:“我请唐德刚吃饭。”别忘了,张学良此时还在幽禁之中。从此,唐德刚秘密地走进张学良的幽居地,秘密地开始采访,赵一荻亲自下厨做了可口的美味佳肴。唐德刚曾向笔者描绘他那时的心情:“为李宗仁写口述历史,其夫人郭德洁为我烧了一百六十多顿饭,赵四恐怕也要为我烧那么多的饭了。”他当时的那种得意之情,至今仍留在我脑海里。

那天中午,我们夫妇走进鲤鱼门饭店,唐德刚和夫人吴昭文已经等在那里了。

“张学良来纽约,我就在这个饭店请他吃饭,就在那间玻璃墙的包房里,请袁世凯的孙子袁家骝、吴健雄夫妇作陪。”刚坐下来,唐德刚就告诉我,他知道这是我要和他交谈的话题。

笔者:我记得你请张学良吃饭是在一九九一年,距今已经十年了,距你在台湾采访张学良已经十三年了,张学良口述历史搞得怎样了?

唐:说来话长,一言难尽,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不谈了,不谈了。

唐德刚撰有《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李宗仁回忆录》,在口述历史领域中,驰骋疆场,可谓是常胜将军,平时又是快言快语,连吴昭文都说他是没遮拦的“大嘴巴”,拿不下张学良的口述历史,也许是他治学之战中的华容道,既然不谈就吃饭吧。

饭后,唐德刚用车把我们拉到唐府,参观了他的大花园后,喝着咖啡,我拿出录音机放在茶几上,他一看就说:“你真是记者的性格,有备而来,这事是非谈不可了。”

笔者:一九八八年,你在台湾采访张学良,是张学良的主动,为什么没有深入下去呢?

唐:是啊,我们在台湾谈了多次,也录好了多盘磁带,那时我就认为张学良和顾维钧、李宗仁、胡适都不同,和张氏家族相关联的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头绪纷杂,可以搞成数百万言的皇皇巨著,那时我即将退休,准备专心搞好此事。但是如果不熟悉中国近代史,只能讲些张学良身边的琐事。正在采访的时候,台湾的报纸把消息透露出去了,说张学良讲东北话,唐德刚一口安徽合肥土话,两个人又都耳背,口述历史做得很辛苦,新华社《参考消息》也刊登了,这样就引起台湾方面的注意,说台湾有两百多名搞历史的人,亲大陆的唐德刚跑来台湾干什么?

笔者:张学良在当时是什么态度呢?

唐:台湾有关方面给张学良施加压力,他害怕了,就对我说,德刚,我们俩写个联合声明,说你没有给我写回忆录,根本没有谈写回忆录的事,更没谈西安事变。我说,汉公,为了保护你,我不够资格和你一起发表联合声明,你是历史大人物,我算老几?我唐德刚和你张学良联合声明,我不配嘛。

笔者:没有发表联合声明喽,采访是否也就此停下来了呢?

唐:我对张学良说,我们分开发表声明。我在报上发表的声明大意是:我的岳丈吴开先和王新衡是好朋友,是王新衡请客,我的岳丈带我去参加,认识了张学良,谈了写回忆录的事,我说他不写太可惜,我们谈了北洋军阀,谈了“九?一八”事变,尚未谈西安事变。张学良也发表一个声明,说我和唐德刚谈了一些东北的事,没有谈西安事变。(笔者注:唐德刚的岳丈吴开先原是国民党上海市社会局局长,王新衡是国民党河北省主席,曾做过张作霖的总参议,台湾的“三张一王”即张学良、张群、张大千、王新衡,四人为挚友,称之为台北“四老”。张学良是通过王新衡之子王一方找到唐德刚,张学良请客吃饭谈写回忆录时,只有张、唐、王三人在座。)P30-3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那些人那些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万象编辑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294132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34
16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