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闽南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磨合,是东南沿海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合力造就的。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培育了闽南文化,而深具地域特色的闽南文化又使得中华文化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本《闽南历史文化概说(精)》(作者萧庆伟、邓文金//施榆生)是“闽南文化研究院学术文库”系列中的一册。
图书 | 闽南历史文化概说(精)/闽南文化研究院学术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闽南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磨合,是东南沿海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合力造就的。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培育了闽南文化,而深具地域特色的闽南文化又使得中华文化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本《闽南历史文化概说(精)》(作者萧庆伟、邓文金//施榆生)是“闽南文化研究院学术文库”系列中的一册。 目录 第一章 闽南民系形成的历史 一、闽南地区的史前文化与闽越族 二、北方汉人南迁入闽 三、入闽汉人与海外番客及其少数民族的融合 第二章 闽南民系及其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核心与边陲的文化变异 二、多源复合的人文性格 三、冒险打拼的进取精神 四、异军突起的文化学术 五、历久不息的乡族观念 六、杂乱无序的民间信仰 第三章 闽南历史文化面面观 一、闽南史前文化遗址 二、闽南方言 三、闽南的宗族 四、闽南的教育与书院 五、闽南理学 六、闽南的宗教 七、闽南的民间信仰 八、闽南的日常生活风尚 九、闽南的节庆与民俗 十、闽南的戏剧 十一、闽南的乡土艺术 十二、闽南的建筑 十三、闽南的土堡 十四、闽南的工艺美术 十五、闽南的民间医术与拳术 十六、闽南的茶文化 十七、闽南的对外交通与外销瓷 十八、闽南人的海路移民 十九、闽南与台湾 二十、闽南历代名人 第四章 闽南地区文物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闽南地区国家级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二、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五章 闽南历史文化研究论著基本目录 一、闽南文化总论 二、闽南的宗族社会与谱牒文书 三、闽南的宗教信仰 四、闽南的书院与古代教育 五、闽南民俗 六、闽南理学的源流与发展 七、闽南建筑 八、闽南方言 九、闽南的音乐与戏剧 十、闽南的工艺美术 十一、闽南的港口与海上贸易 十二、闽南的海外移民与华侨华人 十三、闽南的历史人物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闽南历史文化概说(精)/闽南文化研究院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萧庆伟//邓文金//施榆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10671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2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590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1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95.7 |
丛书名 | |
印张 | 3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68 |
宽 | 194 |
高 | 3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