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感动重庆(第2辑那些震撼和激励过我们的人和事2008-2009年度人物)
内容
编辑推荐

全书通过新闻故事的体裁呈现出来,来自于重庆各大媒体记者之手,不仅充分还原能感动人、能激励人、能影响人的精彩情节,还增加了故事的延伸性。旨在通过平凡人物的感动故事,展示重庆人文精神的主旋律,倡导广大市民自强不息、开拓开放,以励精图治的强劲,锲而不舍的韧劲,攻坚克难的拼劲,大胆探索创新的闯劲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构建和谐重庆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该书是一部思想性、故事性、可读性较强的精神文明故事读物,是一本适合作为公民道德教育和学生德育课教育读本。

内容推荐

20个感动人物故事浓缩成一本书。

用光影见证三峡的方本良,有着“村官”的梦想人生的刘群,在废墟中用爱与死神赛跑的白衣天使的鲜继淑,自强不息的“砍柴男孩”李露……市民们对这些人和事肯定不会陌生,这都是这两年来,经过广大媒体报道、被广泛传颂的真人真事。

每一个故事都让人为之动容,都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书。现在,这些故事浓缩在了一篇一篇的文章里,让人受到真善美的启迪。

目录

陈凤菊:大山农妇诠释着“重庆母亲”

方本良:用光影见证三峡

何继华:村民要求为他覆盖党旗

胡定华:一身橄榄绿的平安卫士

李兵:用坚强举起荣耀和幸福

刘群:“村官”的梦想人生

鲜继淑:废墟中用爱与死神赛跑的白衣天使

于小燕:用感恩的心,携爱前行

朱郁忠:无私奉献令死神却步

张能瑜:大山里的巡线兵

刘俊:忠诚的时代尖兵

刘景花:三峡“移民孝女”

李露:自强不息的“砍柴男孩”

罗霞:大山上的特殊学校

唐卓琼:带着全家四代修路的新时代愚公

庹蓝兰:飞回穷山沟的“金凤凰”

徐淑均:白衣天使的无悔人生

张沛然:活一天,就要把好事做到底!

周纪萍:巷子里二十年如一日的“幺婶洗衣队”

周月华:趴在丈夫背上出诊的乡村医生

后记

知名学者专家盛赞感动人物

附录

试读章节

陈凤菊:大山农妇诠释着“重庆母亲”

韩毅

陈凤菊,42岁,大巴山深处一个普通农妇,世代以务农为生,过着平静的乡村生活。她有一双勤劳的双手,把小家操持得井井有条。一个活泼乖巧的儿子、一个勤奋上进的丈夫是她生命的百分之百。

那一年,那一天,山河颤抖,地裂天崩。儿子在那一瞬间永远睡去;丈夫,身困1000米隧洞,生死未卜。她,一个普通打工农妇,面临如此绝境,不知在什么力量驱使下,用一双铁钳般的双手,从废墟下刨出7条生命……

她不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却用人间最朴实的爱,诠释着什么叫“重庆母亲”、什么叫“大爱无疆”!

农妇走出大山闯江湖

2003年,陈凤菊老家堂兄揽下一个工程,工地刚好位于汶川县映秀镇。从未走出大巴山的陈凤菊与丈夫马正斌合计后,决定也到外面的世界开开眼界,补贴—下家用。于是,他们与同村十多位农民工一起,扛着大包小包的行囊,浩浩荡荡开进都汶高速公路龙溪隧道段,安营扎寨,投身都汶高速路建设。

陈凤菊在工地食堂负责做饭,丈夫负责隧洞建设中的喷浆工作。夫妇俩从事的是体力活,一个月累下来,虽然只有三四千元进账,但是他们对此很满足,就—直兢兢业业地工作下来。

到2007年夏天,陈凤菊的儿子满6岁。之前作为农村留守儿童,他一直待在老家由婆婆爷爷抚养。陈凤菊不仅十分牵挂儿子,还担心他的教育问题。她跟丈夫商量后,把儿子马鹏接到映秀,并送到汶川县映秀镇幼儿园读书。至此,她一家三口在映秀暂时安家落户,过着幸福快乐的打工生活。

一家三口遭遇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恰好位于阿坝州汶川县,造成数万人罹难,房屋倒塌无数。

当天,陈凤菊一家三口跟往常一样,她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进入食堂,为工友们准备早餐。7:30,儿子马鹏揉着蒙眬的眼睛起床,独自洗漱后,匆匆吃了几口早饭,抓起书包就活蹦乱跳地跑向学校。8点整,丈夫马正斌与工友来到食堂,吃过早饭,有说有笑地坐上隧道车,进入隧道1000多米深的作业面上班。

中午,儿子在学校吃午饭,丈夫与工友因赶工期,要下午5点才出隧洞,陈凤菊一个人早早吃了午饭,回到宿舍睡午觉。

下午2点28分,震惊世界的一场大灾难悄然袭击了这一家三口。陈凤菊正在睡梦中,突然感觉天旋地转,房屋开始剧烈摇晃,并伴随“嘎吱嘎吱”的声音,屋顶水泥块直往下掉……从未见过如此阵状的她顿时惊恐万分,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便弹起床,撒腿冲出宿舍。

此时,房外飞沙走石,天地变色,乱作一团。大地像筛糠一样剧烈摇晃,人根本站立不稳,恐怖的倒塌声和呼救声此起彼伏,浓烟滚滚,四五米外就看不见任何东西……“地震了,快跑!”听见有人呼喊,惊慌失措的陈凤菊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分不清方位、更不知哪里安全……她就像一只无头苍蝇跟着人群四处乱跑。

“糟了老公、儿子……”她乱跑一气后,顿时想起了家人。此时,她丈夫正在1000多米的地底。“天啦!发生如此强烈的地震,在漆黑的隧洞里,一旦隧道坍塌,他怎么逃?”想到这里,她不敢再往下想,眼泪夺眶而出……“对了,我还有儿子,儿子在映秀镇幼儿园!”这时,不知在什么力量驱使下,她全然不顾身边呼啸而过的滚石,及房屋一栋接一栋的倒塌,一脚穿着拖鞋、一脚打着赤脚,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向儿子的学校。小溪沟的桥断了,她直接蹚河过去;别人往开阔地方跑,她专门钻巷子抄近道;摔倒了小腿鲜血直流,她连看都不看一眼,爬起来继续跑……目标只有一个——儿子就读的学校。

不到10分钟,她跑到映秀镇幼儿园,眼前的惨状让她的心凉了半截:原本整洁的校园几乎被夷为平地,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三层楼的教学楼更是-片废墟,由于余震不断,教学楼的预制板、砖块等还在继续下落,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一些成功逃生的孩子全身蒙满了灰尘,就像刚从地里刨出的山药蛋,且个个惊恐万分,哭喊声一片。还有部分孩子被压在废墟中,露出半个身子,在奋力挣扎,鲜血浸湿了衣裳……

绝命营救

“鹏鹏!鹏鹏!”陈凤菊歇斯底里地朝逃生出来的孩子们大喊。她多么希望儿子那熟悉的身影听见呼喊声,从人堆中跑出来,扑到她的怀里。然而,哭喊声、坍塌声、呼救声交织的地震中的校园,她的声音完全被淹没,哪怕她使出全身力气呼唤,那也只是徒劳。随即,她冲进人堆,在孩子中一个个寻找,那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哭声,还是没有出现……

“马鹏本来跟我一起跑出来了,跑到教室门口时,他又回去拿书包,随后教室就垮了。我再也没看见他了。”人群中,陈凤菊找到一个儿子的同班同学,该同学告诉她,小马鹏很可能被埋进废墟中。

陈凤菊顿时犹如遭受五雷轰顶,一屁股瘫坐在地。但她很快清醒过来,凭着记忆,发疯似的冲向儿子教室的大致位置,可儿子位于二楼的教室早已不见踪影,眼前是一片分不清楼层的废墟。在余震下,一些位置高的预制板、房梁、砖块还在不断往下掉落。

“鹏鹏!鹏鹏!”她如黄莺啼血般朝废墟中哭喊,并丝毫不顾及不断下落的砖块,爬上废墟,双手奋力刨动着砖块。废墟下的儿子只要有一丝希望,她也要用自己血肉之躯,为他打开一条生的通道。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陈凤菊虽然使出了自己全身的力,并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奇迹发生,但废墟下却一片死寂。

她含泪弃子救人

正当陈凤菊在废墟中疯狂地搜寻儿子时,突然从她旁边的地下传出一个孱弱的声音:“妈妈,救救我……”

听见求救声,她当时心都快飞出来了——“感谢老天保佑,我儿子还活着”。她立刻爬到求救声传出的地方。通过缝隙,她发现发出求救声的并不是她儿子,而是一个小女孩,她大腿被卡住,动弹不得,所幸身上的预制板并没压在她身上,相反为她支撑起了上面坍塌下来的砖块,她才幸免于难。不过,她显然已经流了很多血,面色异常苍白,身体也十分虚弱。

废墟下的小女孩见陈凤菊靠近,再次发出呼喊:“妈妈,救救我!”

“妈妈!”陈凤菊听得心都碎了——“我虽不是你妈妈,说不定我儿子这时也正在哪个角落,喊别人妈妈,求‘外姓妈妈’救援……”陈凤菊顿时泪如雨下,她毫不顾及自身安危,爬进缝隙,用手一块一块地抠出卡在小女孩腿上的砖头,手指磨破了皮,任由它流血;膝盖擦破了,她咬牙忍受着疼痛;衣服被预制板棱角划破,她拉也不拉一下……一点点地,一点点地,她终于成功抱出了小女孩。

连姓名都没问,她随手就将小女孩递给后来赶到的其他学生家长,便再次冲上了废墟,又一个小男孩被压住了腰,仅露出上半身,人已经昏迷。陈凤菊再也没犹豫,含着泪冲上去,用铁钳般的双手奋力刨砖,营救,就像在救她自己的儿子一样。

时间不知道过了多久,陈凤菊一趟趟从废墟中抱出孩子,又一次次冲进废墟,不管是不是她自己的儿子,只要她看见有需要救援的孩子,她就会毫不犹豫地施以援手。直到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她面前,她才昏倒。至此,她已成功营救了7个孩子。

爱心接力

在陈凤菊一趟又一趟地救援着被埋孩子时,突然她身边多了一双粗壮的手。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地震时,在隧道里工作的丈夫马正斌。

原来,地震时,她丈夫正与工友在1000多米深隧洞的作业面灌浆,突然感觉天摇地动,隧洞内的照明灯随即熄灭,马正斌立即意识到出事了,当时他虽不知道发生了地震,但赶紧召集工友,坐上隧道车,凭着自己对隧洞的熟悉,摸黑冲出洞。期间,隧道车虽然多次撞上隧洞墙,但并无大碍,他与十多位工友全部安全出洞,仅一人手臂骨折。

冲出隧洞后,马正斌及工友才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他首先想到的也是自己的儿子,于是赶紧带着工友赶到儿子的学校。

看着自己的丈夫毫发未损地站在自己面前,之前无比坚强的陈凤菊或许是体力严重透支,又或许找到了自己的感情依靠,顿时两腿一软,昏倒在地。

而就在昏倒一刻,她竞对自己丈夫说:“不要再找了(找他们的儿子),时间要紧,能救一个算一个你们去救别人吧!”

马正斌和工友把他妻子抬到学校操场上的空地后,抄起他们施工时用的钢钎、铁锹等,冲进废墟,展开了大救援。直至当晚8时,天全黑,地震又造成当地全面停电,救援工作无法继续进行,他们才在工地上找了一块塑料布,到映秀镇街边一个空坝,搭建起一个简易窝棚,大伙背靠背坐在地上熬了一夜。

次日,天刚亮,他们又赶到映秀镇幼儿园再次救援了—上午。中午,他们考虑到地震摧毁了工地上的食堂,他们没有食物,再加上有一个工友受伤,需要治疗。已挨饿两天的他们决定冒险徒步走出映秀。至此,马正斌和他的工友总共从废墟中成功营救了6人。

毅然返回伤心地

出发前,陈凤菊和丈夫马正斌及工友等10多人心里明白,如此严重的地震肯定损毁了出山的路,且余震不断,滚石不断,他们此行势必危险重重,但大伙精心商议后,作了明确分工,如谁负责开路、谁负责断后、谁负责搀扶受伤工友等,并抱着“绝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的”态度起程。

途中,陈凤菊遇上一个叫陈菊花的当地妇女,得知其丈夫和孩子在地震中遇难,无奈只身赶往都江堰的临时安置点。同为沦落人,看见孤苦伶仃的陈菊花,陈凤菊感同身受,遂邀请她到巫山老家暂渡难关。

5月21日下午,陈凤菊夫妇带着陈菊花及工友经成都辗转返回老家。当地政府得知他们的情况后专程登门慰问和看望,同乡们也是纷纷给他们捐赠衣物及一些生活用品。

天灾无情人有情,在全国人民大力帮扶下,“5·12”震心——映秀很快抚平了伤疤,进入到轰轰烈烈的灾后重建中。2008年11月,陈凤菊得知这一消息,不顾家人再三劝阻:“你儿子永远睡在了映秀废墟下,你就不要回去了,怕你看见了承受不了。”但她毅然和丈夫返回了都汶高速公路龙溪隧道段的工地。

“我儿子在那里看着我,我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并尽我个人最大努力为灾区做一些事情!”陈凤菊朴实地说。

陈凤菊的感人事迹由此不胫而走,被评为重庆市“2008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颁奖晚会上给陈凤菊的颁奖词是:“大地在颤抖,儿子,在那一瞬间永远睡去。是什么力量驱使你,在最悲伤时说出那句‘不用再挖了,我们去救别人吧!’废墟上是雨,废墟下是血,废墟中你颤抖的手,挖出一个个别人的孩子。儿子不再醒来,你用人间最朴实的爱,诠释着什么叫‘重庆母亲’。”

P1-8

后记

凝聚着浓浓感动情意的这本书终于编完了。向在这个酷热的盛夏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参与这本书编撰和运作、关心这本书的各界人士表达衷心的敬意!

这是一本充满感动、演绎人间真情的书。这里面的故事,都是经过广大媒体报道、被广泛传颂的真人真事。每一位人、每一个故事都让人为之动容、让人受到真善美的启迪,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书。现在,这些故事都浓缩在一篇一篇的文章里。这本书,就是这些故事所昭示的那种人间大爱的一种展示。虽然介绍每一位感动人物感动事迹的篇幅有限,无法完完全全将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完全地呈现出来。但我们坚信,在感动人物背后蕴含的力量是不会因为字数而缩水的。

感动不单单是一种给予或者回馈。感动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在于她的永不断续和传承,一棒接着一棒,一代接着一代。我们能接收到感动的力量无疑是幸福的,而我们更大的幸福来自于把我们得到的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自觉加入到弘扬真善美的队伍中来,这便是我们的使命。本书中提到的2008~2009年度,20位重庆人紧贴时代发展的脉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弘扬真善美,他们感动了重庆。在这二十位人背后,一定还会有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让人感动的人在默默地做着自己觉得应该去做、值得去做的事情。

这本书的稿件来自于重庆各个媒体的记者。在这样的一个酷暑中,他们努力地探知感动背后那种真善美的秘密。在此特向精心采写这些稿件的彭瑜、韩毅、刘琳、张浩淼、宋尾、姜莹、向军、董亿、杜海以及王芳、高君、周雨、顾质等记者表示感谢,感谢他们挖掘出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

最后,真诚地感谢天圣制药集团和华岩文教基金会,他们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没有他们,这本书是不可能出现在您面前的。

感动是永续不断地传承,让我们把心中的感动化为力量,用我们的双手去传递这份真情。让爱、让感动陪伴您走过人生多彩的道路,让感动永驻人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感动重庆(第2辑那些震撼和激励过我们的人和事2008-2009年度人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夷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457305
开本 16开
页数 1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7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871.9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25
15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