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重要的战斗力。围绕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加快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已形成一个举世皆知的战略,这就是科技强军。《虎狼之冀》由刘戟锋和石海明编著,全书以对话的形式汇集了国防科技大学科技哲学研究团队数十年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图书 | 虎狼之翼--关于科学技术与军事变革的对话/科学技术军事系列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重要的战斗力。围绕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加快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已形成一个举世皆知的战略,这就是科技强军。《虎狼之冀》由刘戟锋和石海明编著,全书以对话的形式汇集了国防科技大学科技哲学研究团队数十年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内容推荐 《虎狼之冀》以对话的形式汇集了国防科技大学科技哲学研究团队数十年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内容涵盖军事技术哲学、军事技术史、军事技术与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主要作者刘戟锋教授长期从事科技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勤奋、严谨、敏锐的思考者,批判者、开创者形象赢得了同行和学生的尊敬。 军队,虎狼之师;科学,虎狼之翼。两代学者的平等对话。与您一同感受思考的乐趣和思想的魅力。 《虎狼之冀》作者刘戟锋和石海明。 目录 前言 上篇 军事变革的杠杆 迄今为止的战争可以称作物理战 武器装备:从材料对抗到信息对抗 军人素质:从体能较量到智能较量 作战方式:从自然中心战到网络中心战 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 物理兵器发展的主线依然是能量杀伤 军事技术进步与军事院校的发展 物理战的困境 从物理信息战到生物信息战 精神信息战——人类战争的最高境界 心理战与装备创新 心理作战与军事训练 人类军事斗争面临的十大复杂环境 战略研究:我们需要怎样的头脑? 国防科技发展必须坚持道器并重 从技术变革到军事变革没有“直通车” 军事技术决定作战方式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现象 中篇 人才培养的基点 军事训练“连接与装备的桥梁 人才培养应有更长远的眼光 谁在为西方话语权张目? 智库在连接知识与决策中的作用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围绕人的社会存在下功夫 要坚持塑造军校文化的三重品格 军人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开拓创新 开展专题式教学是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下篇 社会进步的动力 军事技术对社会的历史冲击 火器技术与封建社会的崩溃 机关枪的社会史:一个案例 大科学与小科学 军队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 从能量利用方式的演变看军队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政治意义 战争伦理的时代困惑 无核世界运动胜算几何? 把脉美国军事技术发展及其影响 科学技术与世界和平 中国军转民:回顾与展望 解放思想: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 本书作者相关研究论著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虎狼之翼--关于科学技术与军事变革的对话/科学技术军事系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戟锋//石海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5619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印刷时间 | 2011-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E9-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