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良父母
内容
编辑推荐

40余年来,无日不纠结于那个童年的情结。中国社科院副教授披露童年情感真实经历。国内第一部控告不良父母的文字诉状!写给天下在没有爱的家庭下成长的儿童,父母,请别在爱的名义下肆意践踏孩子的成长。三个元旦,三位女性,写尽一生爱的渴望与追求!

乌尔沁编著的《不良父母》是用亲身体验和经历,控诉绝对正义的父母关系,将奉为真理的“天伦之道”推上历史的审判庭。

内容推荐

《不良父母》由乌尔沁编著。

《不良父母》讲述了:

“这不是我的小说,而是我的成长文件”。1973年元旦作者四岁半时,跟随妈妈走上与爸爸离婚的法庭。但因父母未能完成离婚,于是受尽母亲的虐待和父亲的“严刑逼供”。又得了脑膜炎,出院后虚报年龄随姑姑到上海上学,离开父母。1991年元旦,作者重返北京,巧遇同母异父的妹妹叶缘,而父母仍陷于各自的婚姻纠纷中,给下一代人继续带来伤害。2010年元旦,作者再返北京,父亲病重,母亲带着男孩逼迫父亲认领,陆阿姨逝世,自己深爱的姑娘林樱也因不治之症身亡。在遭受种种不幸中,作者始终忘不了童年不行的小友茕茕,将她看成爱的化身。

最新意识流创作手法,打通主客观界限,打破时空限制,中国当代长篇小说最具潜力的先锋性原创力作。

目录

序 怯寞的心/梁晓声/1

【上】童年心

1 我四岁半时我亲妈带着我上法庭跟我亲爸打离婚/2

2 我和幼儿园小女友茕茕不想陪我们的亲生父母分家我们相约逃跑/15

3 六指女童的手绢我们拉钩不撒谎可怜天下儿女心/26

4 我有家进不去我脖子上的钥匙打不开我妈家的门/36

5 妈叫一声妈我会泪如雨下/42

6 爸叫一声爸我竟泣不成声/51

7 我妈还有我跟一个陌生的叔叔同床共枕/54

8 茕茕是冻伤一次的白雪公主所以年年会有伤/58

9 我妈无处不在恨的教育在成长/62

10 我是野种吗野种是什么野种又怎么啦/64

11 我不是小偷叔叔阿姨别打我了求求你们放过我吧/70

12 过年没意思就像活受罪我心上有一件封存的过年礼物/75

13 幼儿园阿姨给我温暖给我母爱我的心里愿意有这样的妈妈/78

【中】彼岸花

14 回家回家回家见到亲妈/86

15 自己伤口自己舔自己的苦情自己扶/93

16 常回家看看我真的不知道回家看什么/98

17 摔碎了又碎的童年破镜仍旧可圆仍旧明亮吗/100

18 你要真是我亲妈你就别打我的脸/103

19 茕茕我又回到了我们童年友情的冰面/107

20 我不知道我妈家的门朝哪一个方向开/110

21 童年记忆是我生命成长航道上的声声沉重冰吼/115

22 无情组合情感同父异母的妹妹与我旧影重叠/120

23 我妈朝我爸盘点婚外物与债爱情人情终成无情/126

24 做一个好人啊不要学习不良父母寻欢作乐背叛亲情/135

25 幼儿园的陆阿姨这生这世我亲娘/147

26 我的童年我怀念我的童气哺育情我的童心想空白/152

【下】一个家

27 相见时难别也难相见时难别也难/154

28 重生的茕茕再现的童心回到我的儿童时代/158

29 感情真的可遇不可求吗两条腿的好女人不好找吗/164

30 陆阿姨最后的嘱托唯一又永远的缘分/170

31 我我我我真的不想要分离我想有自己的爱人和亲骨肉/176

32 继母送给我们护身符好好活着做有用的人/182

33 相逢容易相处难仅仅有爱是不够的/188

34 天下芳草需要营养液家常情感就是看见心/196

35 一份送不出的生日礼物年年月月天天留香祝福/199

36 无情的怀旧恋歌没有子宫的情场/204

37 天高水长缙云天有情用心编织梦幻天堂/207

38 钥匙开启我的心我们的家门钥匙/212

39 茕茕的有情绝唱来世我们还做一家人好吗/218

尾声 我的梦因你而美我们这个世界上有梦的人真的好团圆吗/229

试读章节

1 我四岁半时我亲妈带着我上法庭跟我亲爸打离婚

好冷啊。冬风萧瑟。雪无尘埃。从很小,我的心里知道。冷不是一个人的事。我好冷呐。持续不断的冷甚至冷酷。我甚至无法用嘴巴里面的微微热气温暖到属于我的自己。因为前天,我我我我刚刚挨过我妈妈的打打打打。妈打得我的小脸都变形了。我这两天甚至没有办法进食。本来,天气一冷我我就会结结巴巴的。现在我就更不太会说人话了。现在的我正忍受着寒冷和疼痛。我的面前又是一个崭新日子匆匆来到了。1973年冬天元旦快要来到北方了。来到我四岁半的身体上。元旦到来了。可是我不喜欢。我我我我我我我讨厌北方冬天冷若无情风不斜吹。

面临冬季。落雪静谧。我的身边,冷漠单薄。现在我正围在自己被窝里面,用自己疼痛难忍的嘴巴偷偷吃着发干的食堂馒头。咀嚼伴着自己被窝深处滚滚的腥臊气息。从小我,我就有尿夜床的坏毛病。我当然以尿床为耻。从小我就是一个要脸的孩子。

冬日阳低。寒冷里面,自己好像能够吃到随风飘来的一些零星火炭之灰,冬天寒冷里面,最容易毫无遮拦大肆进行口吃了。口口口吃是我生活里的命。口口口口口吃是我的天生烂命。我的命,只能自己照单全收。我的命好冷好痛好苦啊。从我这么小的时候,我已经不相信冬天里的人能有什么好感情?

四岁半。孩子梦。其实,一个四岁半的孩子,正在最最最需要大人情感化作个人好梦的时候。可是,我总是在疼痛的经验中间含糊人梦。寒冷逼近,直抵人心。我盲目渴望着有温暖的一个怀抱。可是寒冷,如是前来。我从来都是一个被感情叛离的无辜孩子。真正冷风往往吹在心里。我在一个寒冷早晨睁开眼睛。艨胧之间看见将明未明的黎明。

孤独苏醒,婆娑看见我妈妈正在认真面对镜子。她听见我的动静。不回,阴阴用上海普通话说:快起来啦。侬今天不去还真的不行。今天侬还要到法庭上说自己想跟谁呢?别说错喽,侬想跟侬爸啊,侬不想跟侬妈,听见没?侬的这些话,侬到了法院都要侬自己说的呀。侬听见没有?侬知道不?

我妈是上海人。一个正生活在北方的上海女人。我妈正在用她的细长手指整理着她的齐耳短发。

听见我妈深深浅浅的话,我没有能力回允。我深深地咽了一口。没有吭声。我妈知道我只要不吭声,就是已经知道了。要不然我,我还能怎么样啊?现在也只能自我默认。我我我我我默认。这是我的命。我命苦。我我我只能从命。我我我好冷啊。可怜天上落雨。心内不胜其哀。我妈常常表达惊慌而且暴躁。

面临冬天。北方寒季。我小小的身子好冷啊。我面前日子是1973年元旦之前第十四天。这个时候我只有四岁半。我的亲爸亲妈他们现在感情不和。他们又要闹着打着骂着喊着摔着东西,嚷嚷着去离婚了。这个时候,四岁半的我早已经记不清爸妈他们到底吵翻打碎要去法院离过多少回婚啦。虽然他们沉重肉身每一回都没有彻底离成。但其实他们的心心血血早就不在一起了。我爸我妈他们的感情早就貌合神离,空无一物。

天光凛冽时分。其实我爸和我妈天然感情不和的事,从很小时候,我我我就深深懂得,并且看见他们殴打与悲观的样子。其实,小小的我知道,现在的我爸我妈他们顶多也只是进出一户门槛的陌生人而已。

从小我就相信,眼前寒冷冬天是家长大人们最最适合分手的季节了。我还知道,那些摇曳男人都是专门为了享受和分享我妈妈当时的曼丽身体。靠,这都是什么家长大人啊。这都是什么爱情啊。我恶心他们。自从我多少懂得一点点人事以后,我呸。什么大人爱情。我呸。

虽然现在,我还好小。可是打死我我也不相信,那一个被他们大人叫做爱情的东西。我我我我呸我我我我呸呸呸我呸。管理我们的家长大人平时最喜欢拿着一些正经事,充当他们门面上的不正经了。我呸呸呸。

一直记得,我爸曾经向我妈用力大挥一记耳光的日子也是一个元旦。那个时候我只有一岁半。我妈挨到我爸耳光瞬息之间,我幼弱的身子在空中展开,紧接着我被我妈从床上打到了床下。不过这并不是我第一次挨打。我妈打我时候跟我爸一样。他们打我时常常首先拎住我的脖子。先在手上荡几个来回。

我爸打我妈时候,我妈用她上海腔调朝我爸问喝:侬侬侬他妈敢再打?侬再打打打打打呀!侬他奶奶的要是敢再打打打打打,阿拉他妈的把侬侬侬侬生的小兔崽子摔个半死扔到门外雪地。侬他妈的来打呀!阿拉让你他奶奶狗日的断子绝孙。断子绝孙。

从小我我我我我我就知道,我妈说的断子绝孙就是断了我。

从我好小时候,就有人告诉我,我妈这个家里的我我我是一个秽物’。我我我我妈的恶毒呼喊实在叫人心寒皮冷。听见我妈妈出口的断子绝孙。我爸犹豫。终于停手。他气息不均地呼唤着我的名字:不怕伊不怕啊,他妈的她不敢摔死你,有法律管着呢。我是在我爸我妈的顽强和五毒打斗当中第一次知道了法律这个名词。

而且还有,幸运的是,我还是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的名字。我叫吴语。我是在家长大人强打当中,记住了我的名字。我的第一个名字叫吴语。

小小的我,冤屈得很。我在家长大人粗暴的叛乱情感深处成活着。弥漫知道,我的柔弱单薄身子上有十几个坏毛病。毛病随身。我长病长。成长中间,我的这些坏毛病被许多大人认定,那是一种离异家庭强迫症。最明显的莫过我的结结巴巴。我就有口吃的毛病。说话断续。言不由衷。从小时候,我还有尿床的毛病。

从我好小,我好像还有偷偷偷偷东西的毛病。纵使没偷,家长大人也说我偷了。从我好小,就有不想回我妈她们家的毛病。

我认命。当然相信,一个父母离异家庭孩子的最终宿命。我自己的这种宿命一定不会因时光消长而悄悄泯灭。她甚至只会滋长不已。我的宿命犹如北方长长冬夜顶上的破碎星河。迷乱。错综。无痕。茫茫。惧怕冬天,从小我我我就怕。冬天无情无常无休无力。

冬天里的我,最害怕冷了。从小。很小。我记得那些没有别人知道的事。其实从小挨打挨骂,也只是我童年时代许许多多不愉快命运当中的一个微小记忆。挨打挨骂,好像多爱发生在冬天里面。所以我尤其讨厌冬季。

因为厌恶了冬天,所以不喜欢过年。奇怪的是我们生活里面最隆重的新年和节日都发生在冬天。

但是我烦,过年对我,仿佛属于不幸和孤独。从小我就是孤独一身。而且我也好好地好好地生存下来了。只不过是带着伤疤的活。

从小,我就有从心底里畏惧我妈和我爸的毛毛毛毛毛毛毛病。从小我就有害怕我妈我爸抬手打成的毛病。我的小小生活恐惧缠身。从小我害怕我的生。我害怕我的路。我害怕面前的风云雪雨。我害怕身边的爸爸妈妈。

自小颓败。畏惧强暴。从好小时刻我就已经知道了我有三个名字。我的第一个名字叫叫叫吴语。这个名字仿佛应验了我从来的生命。。好像我的生命并不是天天的命。我这一个的意外生命,就好像是我我我我的名字,吴语或者无语,应是畏惧或者无奈的象征。

身体薄弱。记忆清晰。摇曳记得一直到1973年元旦我四岁半时候,我跟我妈我爸上法庭之前,口吃还特别严重。平生第一次上法庭时候,我只有四岁半。四岁半出庭是为了陪着我妈和我爸离婚出庭。我我我跟着他们两个去离婚。而且这是我妈跟我爸第二次离婚。他们第一次离婚时候,我我我还没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我是出生在颠沛流离的火车上。而且我还居然活下来。

我是一个最胆怯独自单守的人了。可是有一点我不大懂。我妈为什么非要把我生在一长列南下的雨夜火车上面?也许是我心小的缘故,所以我一点都不明白我我我的薄命身体为什么平白无故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时间茫动。时光线索。我的小身子犹如冬天里的冷冷星雨。成串连片。不由自主。

成熟近似罪过。现在是1973年元旦之前的第十四天的早晨。连绵小雪。冰天冻地。我连呼吸都感到吃力。就是在这样一种心身难受的天气里面,我还必须跟上我的妈去法院见证我妈和我爸的离婚。这天早晨七点整,我妈家的那一盏陈旧闹钟铃声准时响了。声音冰凉。钟声颤抖。北京好冷。纯粹直接。我使劲用自己那床腥臊陈旧的被子一角蒙住脑袋。心上觉得,北京好冷。我妈的家好冷啊。我好冷。心好冷。

元旦北京。冬天好冷。我的身边好冷也单薄,北京冬天,树木干枯没有生机只有寒冷。

P2-5

序言

怯寞的心

梁晓声

我几乎敢断言——这一本书将受到格外的关注。甚至,受到格外的重视。

于是,由此书引起的种种社会理念方面的讨论,更是我丝毫也不怀疑的——诸如关于离婚,关于单亲家庭以及二度结合家庭的亲情问题,关于此类家庭孩子们爱的缺失和对爱的渴望,等等。

我相信此书将为报刊、电台、电视台以及各式媒体提供值得评说的话题。她是我迄今为止所读过的最为特别的一本书。她是书中的异类。

真是异类么?那么,请读者自己读她。请读者自己下结论。

作者称他的书是一份“文件”。这也就等于是在强调,他一开始就相当明白自己在写一本什么样的书。那书写的莫大的冲动,一开始就似乎是“非文学”类的。我同意作者的自知之明。故我也不以所谓文学赏析的通常眼光看待这一本书。因为那么一来,与作者的初衷南辕北辙了。不错,此书的确还可以被认为是一部文件——一部文学化的文件。

这本书现场实录了一个孩子在父母离异的持久冷战中,幼小心灵所经历的种种屈辱、苦楚、无奈,曾经留下了怎样的创伤,曾经受到过怎样的虐待。书中没有夸张,没有企图骗人泪水的编造,没有刻意的自我渲染。因而表情上她也就没有什么过分的触目惊心之处。这个文学化文件,比之某些报刊上所登载的那些极端血淋淋的冷酷个例,她的内容基本上是平常如实的,是生活里司空见惯的,是并不超出于我们成人的生存经验所告诉我们知道的。

然而,谁若读到此书,还是会不时地掩卷长叹,抚额沉思。

实际上,这是一个出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孩子,对于自己的亲生父母的抗议性文件。这从书名上便已经实在体现出来了。

作者曾经这样写道:“我觉得你是这个世上最狠的一种妈,也是最自以为是的一种妈,而且还是最灭绝起码女人味道的一种妈。这都是为什么?”作者的这几行字,显然是一个独生子对于自己生母的抗议。因而也就具有了声讨般的力度。

作者紧接着又质问他的生母:“据人讲,你跟我爸还没结婚的时候就已打得一塌糊涂了,是吗?那当年,你们还结个什么婚?有毛病?……”

一个儿子在写给他的生母的信中进行如此质问,读来令人心冷。然而,一个儿子他又是多么有权利进行如此质问呢?

我当然并非离婚事件的反对者。相信作者也不是。

父母离异了的那一些儿童,当然也并不百分之百地全都沦陷于不幸之境。

但确实,在不少离婚事件当中,婚变中的孩子们变成了父母双方冷战或者火并的无辜牺牲品。正如无辜的平民往往成为残酷战争中穷兵黩武狂轰滥炸的牺牲品。怎么避免儿女变成这样的牺牲品?

本书作为社会性文件的真实意义正在这里。

上个世纪末,我因作者请我到河南省郑州市进行一次文学讲座而结识了作者。

我去了。他感激我。但是他的感觉,似乎也太充满在他内心里了。他多次在我面前情不自禁地涌溢出感激之情。这曾使我大困惑,大不解,大不自在。常常想他何以偏那样子呢?区区小事,不该频挂嘴上的呀。

读了乌尔沁的书稿,我终明白了。正如乌尔沁所言——“若有机会得到点滴呵护,我便会牢记在心里。慢慢品Ⅱ爵并回想它们。寻找机会给予回报……”

乌尔沁感受到了我对他的友好。他一时不知应该如何回报。他把那一种友好看得太重了。而在我这里,在我们许多人的寻常生活当中,那友好其实又是普遍的。看得太重反而显得小题大做?

 作者少儿时代特有的那些生活经历和经验,使之对别人待他的友好或者不好,乌尔沁内心反应深切而又相当敏感。还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毕业于北京一所大学的中文系,之后投考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而且一直供职于该院,同时从事着民族艺术学、艺术美学、视听艺术和文学专业批评方面的理论研究。

记得钱钟书先生逝世以后,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艺报》曾于1999年4月3日以头条一个整版登载过长篇悼念和追忆钱钟书先生的随感纪实文章,便是本书作者乌尔沁写的。故在读完此书手稿之后,见到他时我说的第一句话即——“小乌啊,你是现在的你,而非另外的你,这很令人感动,你知道么?”

我说的是发自内心的话。真的,倘读者读完此书以后,知道作者假如正在监狱里服刑的话,想必也不会太惊讶的。然而,乌尔沁没有变成另外的他。

我以为,除了乌尔沁自身灵魂中某种可贵的向上挣扎的东西在起作用外,还要归功于他少儿时期某些好人给予他的爱。比如他的奶奶,他的继母也是幼儿园阿姨的陆老师,他的小姑,他的街坊冯姥姥,还有他童年时的小女友茕茕,以及他成年后的恋人林樱……

给他爱的,都是女性。

倘没有她们给予他的爱,乌尔沁少儿时期那一颗怯寞的心,那一颗充满了屈辱、苦楚和创伤的心,不知会导致他此后以怎样的眼界观望社会,以怎样的心理对待社会,对待生命和人生。

故此书又绝不仅仅是一部谴责性的社会性文件。不,不是的,在这本书的许多章节中,许多段落文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亲情,对于爱和世间爱心的发自肺腑的,缠绵的又是虔诚的赞颂。

因之,此书也是一部关于爱和爱心的实录性的文件。

除了谴责和爱,此书的另一种价值和意义,乃是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它对于我们研究少儿心理在正常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中的各异状况,对于我们研究父母亲善和睦环境中和父母相互敌视环境中截然不同的少儿心理,也不失为是一份真实的文件。

这一份文学化的文件,或者还可以被认为是世纪末的人们在回溯和怀念过去情感时分,渴望获得更多关爱的一个感情缩影?

 最后在这里,我还想说,虽然我是那么地理解作者,支持他在自己是成年人以后,代许许多多仍与自己有同样遭遇、同样感受的孩子发出谴责和抗议。但是同时:我却还是要特别祈祝着他和自己的亲生父母达成最大程度的谅解。

我们不能对世间的许多事:隋的质量要求过高。比如爱情,包括亲情。

我们应以平常心希望之。亲情绝对是可以失而复得的。而若反之,几乎一切事情都可能会令我们大为沮丧。

何况,在20世纪60年代,在当代中国,又有几多夫妻的离婚离异能做到理智又文明?

正所谓——离婚时,我们没有经验。仅就此一点而言,作者的父母,未尝又不是时代的牺牲品。我想,只不过他们各自有苦难言欲说还休罢了。

乌尔沁,你想疼人,你想爱人,你想关心人,你想呵护人,你想回报人,老天是会再给你机会的。

在新的一年里面,我想替乌尔沁预料,也许便会有一个你的林樱般的姑娘,情愿进入你的生活,并且被你的生活所接纳。

果而如此,我定当捧花以贺。

书评(媒体评论)

“小乌啊,你是现在的你,而非另外的你,这很令人感动,你知道么?” 我说的是发自内心的话。真的,倘读者读完此书,知道作者假如正在监狱里服刑的话,想必也不会太惊讶的。

——梁晓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良父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乌尔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39202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29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8: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