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丽所著的《楚河汉界》出自一个不甚知名的部队作家之手。然而读过此书,许多人都会被小说触及的现实深刻性所震撼,也会被小说表现出的英雄主义理想和激情所感染。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将毫无愧色地进入当代军事文学的力作之列,也是近年来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之一。
图书 | 楚河汉界/军旅文学精品万卷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马晓丽所著的《楚河汉界》出自一个不甚知名的部队作家之手。然而读过此书,许多人都会被小说触及的现实深刻性所震撼,也会被小说表现出的英雄主义理想和激情所感染。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将毫无愧色地进入当代军事文学的力作之列,也是近年来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之一。 内容推荐 马晓丽所著的《楚河汉界》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小说,是一部关注大局的小说。它的表层主要是写部队的现实生活,但实际上,它几乎触及到中国革命和建设几十年来一直面临的,一直在不断探索解决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比如什么是我们追求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精神的假冒伪劣,什么是一个人、一个集体的战斗力的评判标准,什么是历史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什么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理想信念等等。小说的可贵之处,是从不同的人生侧面,把英雄主义、正义事业的宏大性、生活的复杂性与艺术的丰富性完美地统一起来。它敢于触及现实生活中的尖锐问题,但它不像有些小说,一写到腐败就遮蔽了清正,写到不公正就动摇了理想信念,写到委琐小人就失去了英雄崇高。《楚河汉界》在认真反思社会与人的问题时,自始至终贯穿着英雄主义和崇高理想的主旋律,贯穿着为党、国家和人民献身的浩然正气,自始至终屹立着一个和几个性格各异的英雄,尽管他们是带有悲剧色彩的英雄。同时,它又是一部将时代性、思想性与艺术性融合得很妥帖的小说,是性格表现非常丰富、结构语言很有魅力的小说,是从思想精神到艺术表现颇具感染力的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值得国家公务员拨冗一读的文学作品。 试读章节 记得一开始我在地下室摆弄枪。 就像有什么预感似的,这段日子我老惦记着这几支枪。我这一辈子没攒下啥,要说在心里占点儿分量的恐怕也就数这几支枪了。 警卫员小齐把地下室那把大锁拧开后还赖着不想走,一个劲儿地嘟囔:“首长,你要拿啥就吱一声,让我给你拿呗,还用你亲自……”我就不耐烦了,照他后脑勺给了一下子,说:“去去,没你啥事了。”这才把他轰走。 现在的警卫员呀,虽说还叫个警卫员,其实都是空顶个虚名。一个个水光溜滑儿的,瞅着挺像回事,可要身手没身手,要眼神儿没眼神儿的,中看不中用。哪像我们早先打仗那会儿,挑出来当警卫员的个顶个都跟精豆子似的。遇上点事儿,还没等你这边眨巴眼呢,他那边“噌”的一声早蹿出去老远了。那时候,部队里的各级指挥员好多都是干警卫员出身的,我就是。不过,我一直不愿意提自己当警卫员的那段历史,因为我当时是红四方面军的,而且干的是张国焘的警卫队。 其实,从内心讲我挺不喜欢张国焘这个人的,不是因为路线的问题,是因为那一口大萝卜,这家伙曾经啐了我一脸大萝卜。 那是1935年的夏天,我们四方面军从川陕根据地退到川西和一方面军会师。一方面军在这之前一直都在长征苦战,遭了不少的罪,部队别提有多惨了。人,一个个黄皮拉瘦的,满队伍里见不到几套囫囵衣服,花花绿绿穿啥的都有。武器,大多还是大片刀、老套筒、汉阳造什么的。相比之下,四方面军这边就显得十分牛气。往那一站,一色的染青军服,一式的人字花绑腿,利利落落的。武器就更不用说了,长的有快枪,短的有二十响的驳壳枪,枪屁股上一串串的红穗子直悠荡,荡得一方面军的弟兄们眼睛里馋虫疯长。 张国焘当时心情好哇,不好才怪了!每次开会,张国焘都让警卫队长挎着两支二十响的驳壳枪,明睁眼露地大张着保险,虎视眈眈地立在他身后。警卫队长后来悄悄对我说,毛泽东这人不可小瞧,是个人物。说那种场面一般人都被震萎了,毛泽东却谈笑自若,时不时还哈哈大笑一阵。也不知咋搞的,警卫队长说,只要毛泽东那边一笑,他这边手心就开始冒汗,到最后竟生生攥出了两把水。 后来,毛泽东就不见张国焘的面了。张国焘到他的临时住处去了好几次,都被卫兵挡在门外不让见。张国焘觉得他够礼遇毛泽东的了,连自己住的房子都倒出来让给毛泽东住了,毛泽东反倒把他挡在外面,就立时气白了脸,把读书人的斯文扔在一边满地乱转,逮住谁跟谁急眼。 不久后一、四方面军就开始交流人员了。带我出来参加红军的同乡油娃子找到我,说他要去中央红军了,让我干脆跟他一起去算了。当时我很犹豫。我是跟着油娃子离家出来的,心里当然想跟油娃子一起走。但转念一想,历来当警卫的都讲究个“忠”字,从这个老理儿上讲,我哪能撇下首长说走就走呢。我就对油娃子说,这事来得太突然,我一时想不好。这样吧,你先回去,我要是想好了就去找你。油娃子临走时一再叮嘱我说:“你可得快点拿主意哩。” 油娃子走后,我自个儿站在原地发了半天癔症,正拿不准主意的时候,突然看见张国焘坐在不远处的大树底下吹凉。也不知咋的,我这两条腿就不由自主地朝那边挪腾过去了。边挪腾边想:是啊,这么大的事,怎么的也得跟首长说说再做决定呀。我想,只要首长表示出一丁点儿挽留我的意思,我就铁下心跟着他算了。 正是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太阳强睁着昏黄的眼,恹恹地任坏情绪昏黄着一天一地。村口那棵老树被这遮天盖地的昏黄弄得无精打采,趔趄着身子硬撑着,眼看就站不住脚了。 无风。 走到近前我才发觉,树底下根本无凉可吹。张国焘手里攥着一个大青萝卜,正有一口没一口地啃着。他的脸也同样地昏黄,阴沉沉地坠着满脸的坏情绪。我心里有些发憷,张了几回嘴话也没说出口。正犹豫着,他抬头看了我一眼,不耐烦地问了句:“什么事?” 我赶紧上前敬了个礼,刚叫了声“首长”,嘴就瓢了,绊绊磕磕地费了半天劲才把大致意思说出来。 听我讲话的时候,张国焘的表情始终很漠然。我有点闹不准他到底是听呢还是没听,反正他从头到尾就没看我一眼,只管一口一口地下死劲咬那个大青萝卜,嘴巴里热热闹闹地“咔吧”着,嚼得我满耳朵眼都是萝卜声。 没想到,我的话还没讲完,他那张嘴就突然对准了我,还没等我反过劲儿呢,就听得“噗”的一声,满嘴的大萝卜就喷了过来,闹了我一脸。 我一个激灵蹦到一边,抹把脸就准备开骂,骂词都到嘴边了,又让我生生地给噎回去了。我憋住了。好赖当了几年的红军战士,咋说也懂得点上下大小的道理了,我就是性子再驴,也不会像从前那样逮着哪儿都撒野了。 生怕满嘴的骂词一不小心从牙缝里钻出来,我就死咬住牙根儿,一个劲地在心里发狠: 操!老子这就去中央红军! 操!老子这回跟定毛泽东了! 我一跺脚,扭头就往回跑。 转身时,我发现张国焘爆裂的嘴唇上竟然流下了一股殷红的鲜血。不知为什么,脚下突然就磕绊了一下,我硬撑着才没停下脚。 身后的太阳轰隆一声就掉下山了,像砸在了后脑勺上似的,震得我两耳轰轰直响。 天黑下来的那一瞬间,我十六岁的心中突然生出了许多苍老的皱褶,生出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地老天荒的悲凉。 我头也不回地拼命奔跑着,任泪水在脸上哗哗流淌。 后来,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回想起这个昏黄的黄昏,每次都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我到底也没想透亮,为什么一个很偶然的选择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使你躲过一场尖锐复杂的路线斗争。也许就因为心里存了这么个疑问,使我这个莽汉子在后来的每一次重要选择关口,都格外地谨慎、小心。我从没跟错过路线。 我就想,凡事总能找出个来龙去脉,从这点上说,兴许还真得感谢张国焘呢,兴许还真得感谢那口大萝卜呢!P2-4 序言 战争以铁血催生文学,文学以心灵消解战争。战争、爱情、人生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人类走出懵懂时期,也就有了军事行动,有了战争,有了军旅文学。 每一场战争,每一场大战,都会或迟或早地滋生一批各种体裁的军事文学,并从中孕育出千古不朽的文学杰作。 军旅文学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这颗明珠无论在什么时代总是熠熠生辉;军旅文学是文学的晴雨表,这个晴雨表标示着一个国度文学的兴衰。 稍知古典文学的人,大都知道“四大名著”有两部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描写的是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稍知“红色经典”的人,总会忆起《林海雪原》《烈火金刚》《平原枪声》;稍知外国文学的人,总听到过《战争与和平》《十字军骑士》《好兵帅克》《永别了,武器》《静静的顿河》;稍知军旅诗词的人,总会吟颂“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等华章丽句。 稍微关注改革开放以来的军旅文学之林,更见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佳作迭出,好戏连台。军旅长篇小说,军旅纪实文学,军旅散文,军旅诗词曲赋,军旅戏剧影视,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阅读军旅文学精品产生的阅读享受和阅读快感是那样妙不可言:或如大河奔流,或如长关雄峙;或如春阳送暖,或如秋日凌空;或如泉响深山,或如鸟鸣翠谷;或如时花照眼,或如凉风解暑…… 于是,就推动了“军旅文学精品万卷文库”的诞生。这个文库,将是军旅文学精品的总览。横向囊括当代具有深广影响的实力派作家各种体裁的军旅文学精华之作,纵向收入各个历史阶段历史时期的军旅文学力作,倾力倾情为读者制作一席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楚河汉界/军旅文学精品万卷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马晓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01673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70 |
出版时间 | 2012-01-01 |
首版时间 | 2012-01-01 |
印刷时间 | 201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2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34 |
宽 | 164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