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本书读懂国富论
内容
编辑推荐

《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初版干1776年,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惊世之作,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标志,也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至高起点,因此,《国富论》又被学术界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经典。

该书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综合在一起,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该书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一经发表马上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时至今日,《国富论》仍是所有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必须参考借鉴的经典,许多国家制定政策时仍以该书的基本观点作为依据。他的思想不仅对经济学和国家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直至今天仍影响着人类的整个生活环境。

郭自力编著的《一本书读懂国富论》用现代人的视角对经典著作进行的新的解读。

内容推荐

郭自力编著的《一本书读懂国富论》遵循既定的原则和体例要求,在保留原著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对其中一些与现代人生活无关或相差太远的言论进行了删减,对于一些艰涩的言论,进行了通俗的改写,方便读者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读懂这本书。在改写过程中,注重解读原著,并就一些在今天看来很有价值的问题顺便插入题外评述。这样的引申思考,相信对读者深入理解《国富论》原著是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本书问世的初衷所在。《一本书读懂国富论》对各篇章标题进行了重新拟定,力求抓住重心,简约鲜明,通俗易懂。

目录

导读 亚当·斯密与《国富论》

 一位受人尊敬的导师/002

 《国富论》诞生的时代背景/006

 《国富论》对后世产生的影响/014

 《国富论》与中国的不解之缘/020

 弄清《国富论》的思想形成/024

 深入领会《国富论》的思想精髓/029

 怎样理解《国富论》“看不见的手”原理/033

 《国富论》蕴涵的劳动经济学理论及人文精神/039

 怎样才能读懂《国富论》/045

第一编 论社会财富的生产与分配

 劳动分工是劳动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原因/050

 怎样深入挖掘和理解劳动分工理论/055

 商品的价值和它的货币表现/061

 怎样正确理解“亚当·斯密之谜”/067

 合理分工及由此带来的团队进步/071

 货币体现着商品价格的劳动意义/073

 工资标准受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制约/079

 多种因素制约社会财富的分配/084

 劳动和资本用途的不同导致工资和利润的不同/088

 地租之所以产生的决定性因素/095

 影响地租租金数额的诸多因素/099

 亚当·斯密分配理论的利与弊/106

第二编 论财富的蓄积及其利用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资产划分/11 4

 亚当·斯密货币金融理论的逻辑起点/11 9

 慎重的银行行为可以促进一国的产业/1 22

 资本积累的起点是年产品的分配/1 27

 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俭/1 30

 借贷背后隐藏着支配权的让渡/1 33

 资本运用应遵循经济自由主义原则/138

 调度资本产生收益是一国富强的关键/1 41

 “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145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分/149

 资本划分的基础性学术意义/1 51

 资本投放在农业上最有利于社会/1 56

 怎样正确理解亚当·斯密的资本理论/1 59

 怎样理解亚当·斯密的货币思想/164

第三编 论各国财富的增长方式

 财富自然增长的一个基本逻辑/170

 长子继承法是土地改良的羁绊/1 74

 欧洲各国财富增长的实际情况/1 77

 政治经济制度牵引着社会各个群体/1 82

 城市工商业最终摧毁了贵族权力/186

 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192

第四编 论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

 货币数量不是衡量贫富的主要标准/1 96

 贸易顺差并非财富积累的唯~途径/201

 获取金银并非对外贸易的主要目的/204

 对进口进行管制是极其荒谬的/208

 怎样理解亚当·斯密对汇率的论述/21 5

 退税制度看似有效而动机可笑/21 7

 重商主义的通商条约使施惠国受损/220

 重商主义鼓励铸币生产弊端多多/223

 重商主义请求输出奖励金的负面影响/226

 开展贸易和掠夺金银引发殖民扩张/230

 重农主义不该把农业视为财富的唯一来源/234

 重农主义的经济自由主义主张/237

第五编 论政府权限和财政收支

 国防开支是为捍卫国家财富与文明/244

 司法开支是维护公正必需的成本/247

 商业工程和机构需要建立并维持/250

 缴税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义务/253

 道理显明的四项税收原则/256

 理性认识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260

 地租税最宜于负担特定税收的收入/264

 利润税不宜于直接课税/266

 工资税会对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269

 人头税和消费品税反映了底层人民的生活/27l

 普及教育是国家利益所在/275

 举债将会使国家衰弱/282

 亚当·斯密眼中的政府/285

试读章节

深入领会《国富论》的思想精髓

凯恩斯认为,最重要的是思想。无疑,一个经济学家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大财富就是他的经济思想。《国富论》中的最大理论财富,不是分工理论,不是分配理论,不是对制度问题的认识,也不是其中的财政思想,而是其不懈推进的“经济自由主义”。换句话说,《国富论》的贡献不在于某个具体的理论,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信念、一种思想,或者说是一种信仰。这个信念就是“经济自由”。

如果单单以某个具体的经济思想而论,《国富论》中的很大一部分已经死掉了。但是,如果以贯穿于《国富论》全书,亚当·斯密所全力倡导的“经济自由主义”的理念而论,《国富论》的意义至少在20世纪初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之前,是彻底支配性的。而其价值,在今天也还依然巨大。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人是自利的。尽管人类随时随地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协助,但仅靠他人的恩惠是不行的,他只能利用他人的利己心。因此,“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酒家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也就是说,自利并不可怕。作为一个自发的合作体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引导自私的个体在不知不觉间服务于社会利益。

这样,“看不见的手”就成了也许是经济学中最有力量的一个词汇。实际上,这个词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的原文中分别出现过一次。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在谈到富人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而雇佣千百万人为自己劳动时说:“但是他们还是同穷人一起分享他们所做一切改良的结果,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对生活必需品作出几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全体居民的情况下所能作出的一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并为不断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资料。”在《国富论》中,他说在评价资本家投资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时说,“但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因此,“一切特惠或限制的制度,一经完全废除,最明白最单纯的合乎自然的自由的制度就会树立起来。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

经济自由的理念,不仅被树立了起来。而且其运行也找到了最恰当的机制,那就是:利用人们的交易倾向,让人们通过市场机制来“自由竞争”。

在《国富论》中,“经济自由主义”的理念至少推论出三个与此相关的命题,即对政府行为的限制,对特权和垄断的蔑视,对“自由贸易”的推崇。

既然社会的福利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达成,那么相应的,政府也就不应自以为是地干预民众的活动,它们也“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因为,“要履行这种义务,君主们极易陷于错误;要行之得当,恐不是人间智慧或知识所能做到的”。

当然,市场并不是完全不要政府,它要的是一个知道自己的界限的“小政府”。我们已经在第五编的解析中提到,亚当·斯密认为政府只需要具有三个基本功能就够了。他甚至认为,即使在履行这些职能时,政府的设计也应考虑到引人竞争。比如,他说“英国今日的法院制度,是值得赞赏的,但一探究竟,恐怕在很大程度上需归因于往昔各法院法官的相互竞争”,同样,公共工程也应更多地由地方政府来承担。  特权和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大敌。尽管亚当·斯密没有能像后来的学者库诺那样给出垄断的纯理论,但亚当·斯密对垄断问题还是给予高度的重视。亚当·斯密主张废除鼓励某一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直接反对各种形式的封建特权和独占经营。例如,在《国富论》原著第三编中,亚当·斯密对欧洲历史上限制谷物,以及限制各种农作物的国内贸易的法令、施行垄断的种种做法,如集市市场行业协会特权等,表示强烈的反对。他指出,只有在自由放任的政策下,才能合理地经营和发展各种经济事业。

亚当·斯密还直接指出,独占乃是一切良好经营的大敌,良好的经营只有靠自由和普遍的竞争,才能得到确立。因为只有这样,个人才会出于自卫采用良好的经营办法,企业的劳动生产力才会被迫提高。“总之,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

亚当·斯密呼吁废除贸易限制,实现自由贸易。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自然延伸,也是国内分工向国际分工的自然延伸。原来许多国家政府推行的“重商主义”政策,扰乱了“看不见的手”的正确引导,从而破坏了市场的自动平衡机制和自然秩序,因而也会阻碍国民财富的增加。因此,他反对对一些出口货物发放津贴的做法,认为这会破坏生产的自然平衡。

亚当·斯密指出,如果外国能够供应比本国生产的商品更便宜的商品,本国就应该使用自己生产的更有利的产品,去进行交换。任何国家,人民大众的利益总在于购买市场所能提供的最廉价的产品。自由贸易,就是这样鼓励各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所擅长的产品,然后再以便宜价格同其他国家进行交换,贸易双方都可从中获益。

亚当·斯密为了论证自由贸易的优越性,已经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绝对优势”的主张。这一关于国际分工的第一重要理论,后来经由李嘉图进一步发展成为“比较优势论”,并在国际贸易理论领域取得了长久的支配地位。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了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新贸易理论”之后,这一领域才算是真正出现了突破。

《国富论》的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亚当·斯密把人的自利心与公利心进行了和谐的统一,让我们知道了自利与公利并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利于整体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自然社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着人们作出有利于社会与个人的最佳选择,没有任何政府与个人能代替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要取代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必会带来混乱。亚当·斯密虽然没有直接表达,但是全书已经告诉我们,那只“看不见的手”正是人类由“自利”引导的“分工”行为。

分工、竞争和自由,这就是亚当·斯密贡献给人类的伟大财富。这些观念造就了自由市场制度——人类迄今所能找到的唯一一种成功地组织经济活动的模式。亚当·斯密对“自由竞争”的看法,似乎显得过分乐观。他也没能亲眼目睹经济危机、失业、污染以及放纵的自由市场带来的一系列严重而深刻的问题。不过,这些问题更多的应该是后继学者们应该探讨的。《国富论》包含的智慧,无论如何都依然有着难以忽略的巨大价值。

P29-33

序言

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背景下,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中国的每个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让众多的读者重温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从经典中获取一些经济学知识,相信很有必要。

《国富论》最早由清末很有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引入国内,书名是《原富》,这个版本现在很难找到了。目前国内比较多见的有八种译本,一是较早的商务印书馆版本,1930年由郭大力、王亚南译,1972年再版;二是陕西人民出版社,杨敬年译本,书中引用了熊彼特的注释和导读,内容比较丰富,受到不少读者追捧;三是新世界出版社,谢祖钧译;四是华夏出版社,唐日松译;五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陈星译,图文删节版;六是北京出版社,张兴、田要武、龚双红编译,删减版;七是万卷出版公司,孙善春、李春长译;八是人民日报出版社,胡长明译,语言精练生动,通俗易懂,很多人认为是最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版本。

前两个版本的译者在学术界都属于泰斗级人物,对原意的把握较为精准。可惜因为时代的原因,语言带有文言的味道,不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目前来看,只有人民日报出版社的版本翻译得比较大众化,既能将专业术语翻译到位,又多使用短句和俗语,读起来比较顺畅。所以,如果不是专业研究者,建议普通读者选择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4月出的版本,胡长明翻译,是全译典藏图文本。需要学术研究的话,还是读英文原著的好。

《国富论》篇幅太长且思想深邃,学术性强,包含了许多专业术语。鉴于此,我们编著的这本《国富论》参照了多个版本。应该指出的是,《国富论》绝不是学科的简单集成,书的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已经告诉我们,它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增进一国国民财富,各个部分的内容实际上都是围绕这一主题来展开的。而且,全书前后一致地贯穿着“经济自由”的主张。应该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主题、这样一种思想,《国富论》这座逻辑大厦也就失去了支撑,书中大量的史实陈述,就会看起来如一盘散沙,读起来索然无味。

这本《国富论》是用现代人的视角对经典著作进行的新的解读。因此,本书遵循既定的原则和体例要求,在保留原著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对其中一些与现代人生活无关或相差太远的言论进行了删减,对于一些艰涩的言论,进行了通俗的改写,方便读者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读懂这本书。在改写过程中,我们注重解读原著,并就一些在今天看来很有价值的问题顺便插入题外评述。这样的引申思考,相信对读者深入理解《国富论》原著是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本书问世的初衷所在。本书在结构上与原著一致。目前不少译本有些篇章的标题文字过于冗长和繁复,本书对各篇章标题进行了重新拟定,力求抓住重心,简约鲜明,通俗易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本书读懂国富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自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868562
开本 16开
页数 3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5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91.33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