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生石上旧精魂--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大家小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白化文所著的《大家小书·三生石上旧精魂——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是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其中收录有关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各个文科领域的作品,既是名家大家的作品,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整齐地展示学术成果;又是大家民众的读物,可以开阔读者眼界,一窥学术堂奥。而一册小书,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浓缩了学者毕生的心血和才华。

内容推荐

白化文所著的《大家小书·三生石上旧精魂——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取自唐人传奇《甘泽谣》(袁郊撰)里的一句诗: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大家小书·三生石上旧精魂——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副题为“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本书作者认为,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大多截取佛经故事或外来传说,加以敷衍成篇,所以在这些志怪传奇里,几乎都可以在佛经或印度的故事里找着其渊源。作者拈出古代小说里的佛教逸事,加以刨根问底,通篇显示出作者的博学多才,对佛教的精深理解。如释《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父须菩提祖师,指出须菩提乃梵语的音译,意译“善吉”,属于舍卫城婆罗门,为释伽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善于说“诸法性空”,被称为“解空第一”。至于谈八仙的由来、演变,丝丝入扣,更见功力。

目录

引子

仙、鬼、轮回与因果报应

神通变化:小说助成了神佛

从“一角仙人”到“月明和尚”

龙女和柳毅的传承

封建士子的白日梦

八仙

试释如意

话拂尘

谈麈尾

拄杖、禅杖和锡杖

话“法轮”

试读章节

仙、鬼、轮回与因果报应

所有的宗教都把人的肉体和灵魂区分开来,认为它们是可以彼此独立的,这就是宗教的本质之一,否则宗教是无法产生的。从古书中的记载和现代考古发掘显示的情况看:中国古代祭祀繁多,有祭天神地祗的,有祭山神、水神、五谷神的。表现出一种多神的、相当杂乱的人格神的系统,这个传统一直变化多端地维持到近现代。另外,也祭死去的祖先,这就是祭鬼,这个传统也被维持下来。

战国、秦汉时期,百家争鸣,方士大量出现,他们迎合了上层统治阶级长生不老的虚幻的主观愿望,提出有“仙人”的思想。“仙人”是长生不老的,要达到长生不老成为仙人的目的,主要可采取修炼和服食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又经常结合在一起。

就以汉朝人来说,他们讲究“服食求神仙”,他们日常服食的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药品,其中矿物质的药品常需要经过多次提炼,服下后常导致死亡,可是迷信的人还是代代都有。《红楼梦》中的贾敬是晚期典型。另一类是植物性药品和少量的动物类药品,如人参、何首乌、黄精、枸杞子之类,属于补养药,但其作用经常被歪曲和夸大。再有不属于以上两类的一种另类,那是某些想象中具有神奇效果的食品,例如交梨、火枣、天露之类,大多是“远方珍异”的夸大,反映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人对“舶来品”的不准确的认识和对东西方等远方殊域的片断的因而导致神异化的了解。这就产生了想东赴蓬壶三岛,西访瑶池寻王母,求长生不死药的愿望,倒也促进了陆海丝绸之路的开通。这些,都在早期的汉魏南北朝的中国小说中有形象化的反映。

东汉末,佛教开始传人中国,在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佛教在中原和江南地区传播的第一个高潮和佛经翻译的第一个高潮。应该说明,早期佛教似乎是南亚次大陆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的对立面或说是改良派,它在创立自己的教义的过程中,吸收和利用了大量的婆罗门教教义和经典。可以说,没有佛教的传人和佛教本身以及受它影响的各种宗教对小说的使用,中国小说的发展史就可能大大地推迟。反过来说,在为宗教所用的过程中,中国小说以及戏曲等不但大大地丰富了自己,又大大地改造和丰富了各种宗教。后来的佛教,特别是密宗,又与印度教、耆那教等宗教相互影响,相互暗中学习。在传教过程中,佛教又大量地采摭、使用了南亚次大陆早期的神话、民间故事和长篇史诗、说部、寓言等,并改造非佛教的神,使之为佛教服务。佛教向来认为佛法广大、无所不包,吸收了许多其他宗教的教义。佛教传流中宗派众多,各时代传法高僧自然也是哪派都有。因此,在翻译出的大量佛经中,就包含着以上所说的各种成分。例如,我们在下面重点讲到的轮回思想,就是佛教从婆罗门教那里延续下来并加以改造,且在传人中国后彻底汉化的。印度教最根本的经典《吠陀经》、南亚次大陆的著名文学作品《罗摩衍那》等长篇名著的片段,也都通过佛经汉译传人中国。本书中讲到的“佛教”一词及其内涵,所指的就是这种混合了大量非佛教材料的,而且逐步汉化了的一种模糊宽松概念。

道教是汉族本民族创立的宗教,大致创始于汉末,从张道陵加以改造立教时开始形成,在长期的与佛教争胜的过程中,道教学习了佛教的许多传教方式、手法,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汉族自己的东西,为己所用。而混合了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各个时代各种不同的民间信仰,又有自己多方面的创造发挥。P8-10

序言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一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生石上旧精魂--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大家小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化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090369
开本 32开
页数 22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13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