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吴江别集(我欲凌风归寥廓)
内容
目录

写在前面的几句话

风雨兼程30年——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而作

世人争谈“中国模式”

中国走民主化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从袁世凯称帝失败谈起

郑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慎言“民主的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索解

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党内民主与政治安全

慎用“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

国故·国学·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应当记住

  附:重读赵丹遗言——赵丹逝世20周年祭(向继东)

试解“中国之谜”——法国思想界探讨中国问题述评

改革开放中遭遇的一场“运动”和有关争论

欲说无语忆周扬

专题讨论:关于胡乔木的两条史料及因此引发的讨论

留下两条重要的史料(吴江)

因此引发的讨论之一:为吴江同志“重要的史料”

做一点补正(宋木文)

对于我所提供的两条史料的补充说明(吴江)

胡乔木致胡耀邦的一封信(附:吴江评说)

因此引发的讨论之二:胡乔木在大转折年代对调整阶级斗争理论的重要贡献——学习笔记:从吴江同志的“两条重要的史料”说起(宋木文)

又读宋木文的补正文(吴江)

我的歉意和简单说明(吴江)

因此引发的讨论之三:关于胡乔木致吴江信的真相——回答吴江的质疑(黎虹)

关于路线问题再说几句(吴江)

关于使用“路线斗争”一词的争论的由来

谈“实践的思想路线”——兼谈邓小平的理论贡献

居家养老:化解老龄社会之困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能否相提并论?

《政治沧桑60年》结束语——成也农民问题,败也农民问题

四川行

忆刘澜涛

林海行

关于历史剧的创作方法

冷石斋诗抄

内容推荐

《吴江别集——我欲凌风归寥廓》是吴江先生继“当代中国思想家文库”丛书《吴江文稿》(三卷本)之后,又一部重要作品。《吴江别集——我欲凌风归寥廓》所收录的文章,是从尚未收入《吴江文稿》的吴江诸多手稿中遴选出的,涉及民主、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多数文章曾公开发表在《北京日报》、《文汇读书周报》、《炎黄春秋》、《同舟共进》月刊、香港《镜报》月刊、《瞭望》周刊和《戏剧报》等报刊上,部分文章在未发表的旧作基础上改写而成。同时,独辟《冷石斋诗抄》,其中较为全面地整理和收集了吴江的旧体诗作,让我们从另一方面来一睹作为老一辈哲学家和理论家的风釆和浪漫主义情怀。

编辑推荐

吴江先生编著的《吴江别集——我欲凌风归寥廓》所收录的文章,是从尚未收入《吴江文稿》的吴江诸多手稿中遴选出的,涉及民主、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多数文章曾公开发表在《北京日报》、《文汇读书周报》、《炎黄春秋》、《同舟共进》月刊、香港《镜报》月刊、《瞭望》周刊和《戏剧报》等报刊上,部分文章在未发表的旧作基础上改写而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吴江别集(我欲凌风归寥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11724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53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