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节日史话/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编著的《节日史话(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选题则努力契合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问题;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贴近历史。

内容推荐

《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编著的《节日史话(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在首先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编撰者还力求使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贴近历史:而汉、英双语对照的形式,将特别有助于非汉语母语的外国人士或是海外中国侨民的后裔用作学习中文的辅助读物。其实,用汉、英双语对照形式出版的这套书籍,并不仅仅会为海外非汉语读者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便利,它精心安排的选题,也会成为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简明读本;阅读这样的书籍,会有助于中国读者学习和掌握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述形式,这将对增进中国民众的对外交往,起到积极的作用。 《节日史话(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为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节日的历史。

目录

引言

一、绚丽多姿——古代中国的节日图景

 1.先秦两汉:节日初成体系

 2.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时代的节日演变

 3.隋唐五代:璀璨的盛世节俗

 4.宋辽金元:民族融合与节日多样化

 5.明清:节日的完备与世俗化

二、温暖祥和——汉族传统节日

 1.四大节典: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2.佳节良辰:元宵、七夕、重阳、除夕

 3.古风犹在:立春、冬至、腊八、小年

三、各具魅力——少数民族节日

 1.蒙古族:白节、那达慕大会

 2.藏族:藏历新年

 3.伊斯兰教民族:开斋节、古尔邦节

 4.其他少数民族:火把节、泼水节、三月三歌节、花山节

结束语

附录(中国历史年代表)

试读章节

隋唐五代时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刻。佛教节日延续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二月八日释迦牟尼诞日、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和十二月初八的成道日。道教节日有三元节和老子生日。这些节日中多数都曾经被唐代政府规定为法定假日。

与前代不同的是,唐代七月十五日有更浓的道教色彩,不仅节日中道教徒们参与并组织许多活动,如举行中元斋会等,甚至节日的名称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源于道教的中元日或中元节所取代。老子生日是这一时期的新兴节日,在农历的二月二十五日。唐代,每逢老子生日,与佛祖生日一样,都休假一日,以示庆贺。道观在这天做道场,诵《道德经》。

除了佛教节日和道教节日外,许多既有的节日里也有佛、道教色彩的习俗活动。正月十五日在唐代被称为上元目,就体现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受佛教禁止宰杀渔猎等清规戒律的广泛影响,和官方对佛教的提倡,在元旦、端午、重阳、皇帝诞节、春社、秋社等节日中,不仅佛教徒们甚至皇帝、大臣、普通民众都无法吃到鲜鱼鲜肉,这导致节日食品以素食为主。

(5)开放时代与胡俗弥漫

唐代是个开放的时代,在国家强盛民族融合的背景下,唐代人有着其他朝代人所难以比拟的纳异胸襟。在此情况下,胡俗弥漫开来。节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特殊点,更是胡俗弥漫的时间和场合。在皇帝诞节里,宫廷中往往举行百戏表演,其中就不乏胡人的参与。在民间,节日里也有胡舞胡乐。李白的《九日登山》有“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的诗句,反映了重阳节时胡人胡乐的存在。刘禹锡的《观拓枝舞二首》描写了胡人跳拓枝舞的情景,从其中一句“欲见倾城处,君看赴节时”可以知晓,至少在刘禹锡生活的时代,节日是拓枝舞表演非常集中的场合。而拓枝舞本是中亚一带的民间舞蹈。此外,胡食也成为一些节日中的饮食。以胡饼为例,日本僧人圆仁在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载,“立春节,命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皆然。”4.宋辽金元:民族融合与节日多样化

宋代的节日大多是继承前代,节俗则增添了世俗风情和游艺表演。宋辽金元时期因有辽、金、元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节日中除了从前代继承的汉族节日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比如辽金的放偷日、元代的祭祀牲节。汉族传统节日中也融入了少数民族的习俗,比如端午有了射柳习俗。

(1)宋代的节日

宋代城市繁荣,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都是当时的世界名城,酒肆、食店、茶坊、瓦舍众技十分兴隆。宋朝的统治者追求享乐,使得社会中弥漫着一种寻欢觅乐的风气。城市发展和及时行乐思想为节日中游艺娱乐的繁荣提供了社会文化市场和物质基础。

元旦、元宵、中和节、寒食、清明、社日、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等佳节及各种名目的宗教节日构成了宋代绚丽多姿的节日体系。从名称上看,宋代节日多是继承前代而来,然而由于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节俗又有了很多新的内容。

元旦、寒食、冬至是宋代最隆重的三大节日。宋代妇女在三大节的晚上有去饭馆饮食的习惯。贵妇人三五成群观看或亲自参与赌博,或者到酒馆饮酒,成为一种风俗;贫穷人家的妇女也穿戴干净、焕然一新,把酒应酬。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冬至是京师最重视的节日。即便是贫穷的人,也要拼凑一年的积蓄在这天换新衣、备办饮食、祭祀先祖。《武林旧事》也说到,大家最重视庆贺冬至,这天车马都整齐、干净、鲜艳,各种技艺表演填满大街,男女老少,服饰绚丽,往来如云。

元宵节是宋代极具风采的一个节日,燃灯的时间超过往昔,正月十五前后三天都可以在开封城中张灯。据记载,元宵节除了观灯和猜灯谜,开封府御街的大小戏棚在这天锣鼓齐鸣,引来市民云集。

中和节处于阳春时节,节日中有很多为游人提供的表演,艺人借节庆中的表演谋生。北宋中和节有秋千、踢足球和水戏等表演,南宋的中和节以游湖、戏龙舟为主,时间长达八天。

在宋代,六月初六是崔府君生日,六月二十四日是二郎神生日。崔府君在民间神话中是幽冥地府中一个位高权重的神灵,在宋代屡次被加封。二郎神相传曾在四川制伏水怪,造福于民,后又显灵协助宋军平乱。在这两个祭祀神灵的日子里,各种行会和市民纷纷制作娱神的闹具,表演的节目有跳索、上竿、倒立、折腰、筋斗等。开封府还在街市搭建露台、设乐棚,由教坊通宵作乐。P22-28

序言

我不是一个科班出身的历史学工作者,基础的中国历史知识,几乎全部得自自学。所谓“自学”,也就是自己摸索着读书。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篇幅简短的历史知识小丛书,给我提供过非常重要的帮助,是引领我步入中华文明殿堂的有益向导。按照我所经历的切身感受,像这样简明扼要的小书,对于青少年和其他普通读者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应当会有更大的帮助。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就是这样一部中国历史知识系列专题读本。

编撰这样的历史知识介绍性书籍,首先是要保证知识的准确性。这一点说起来简单,要想做好却很不容易。从本质上来讲,这是由于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和认识历史的困难性所造成的,根本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用通俗的形式来表述,尤为困难。好在读者都能够清楚理解,它只是引领你入门的路标,中华文明无尽的深邃内涵,还有待你自己去慢慢一一领略。

这套《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在首先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编撰者还力求

使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选题则努力契合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问题;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贴近历史。

生活在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而来学习久已逝去的历史知识,经常会有人提出为什么要读这些书籍的问题。中国古代士大夫对历史知识价值的阐释,是“以史为鉴”,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处理政务时借鉴历史的经验。历史知识这一功能,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但并不是与每一个人都有直接的关系。对于大多数社会普通民众,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朋友来说,我想,历史知识虽然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服穿,但却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基本营养要素。读史会使人们的头脑更为健全,智慧更为发达,情操更为高洁,趣味也更为丰富。

2012年4月4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节日史话/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万李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089636
开本 16开
页数 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8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1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1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9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