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9辑)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9辑),分为文学的“民国机制”研究,延安传统与当代经验,拾遗与探微,学术史研究,文学史新论,中国文学档案,现代作家与基础教育等九大部分,主要收录了《文艺与政治的合纵连横——关于抗战时期“文艺政策”的论战及其他》,《文革“地下诗歌”的研究及其问题》,《罗青的嬉游诗》,《茅盾的战争文学观》,《诗人顾城与画家米罗》,《中学教材中鲁迅文章删留及教学浅见》等文章,供学者朋友们参考、学习。

目录

卷首语

学术增长的“点”与“蜕”

文学的“民国机制”研究

最后的“士大夫”

文艺与政治的合纵连横——关于抗战时期“文艺政策”的论战及其他

黄人《中国文学史》与《京师大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之关系发微

延安传统与当代经验

重读《李自成》的意义与方法

何其芳后期与“何其芳现象”(1942—1977)

延安时期(1936—1948)集体创作的形式与功能

文革“地下诗歌”的研究及其问题

从《我的父亲》与《献给乡村的诗》看艾青在延安整风中的“突变”

拾遗与探微

歌颂与讽喻——武汉抗战文艺之一瞥

罗青的嬉游诗

老川大的《工作》和《半月文艺》

“师山”不是巴金是梁冰弦——与周黎庵先生商榷

试论李劫人历史小说的语言特质

被围与突围——试比较穆旦和鲁迅的精神求索

吴宓与梁实秋对白璧德人文主义解读之异同

“革命文学”论争中的“现实主义”问题再评述

茅盾的战争文学观

学术史研究

“找成分”:论李何林20世纪50年代的学术研究

斯文、儒士、天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叙》读记

文学史新论

中国节奏与精神秘密——古诗的遗传基因和新诗的遭遇

去性别叙述——解读张爱玲《小团圆》的新视点

“性的烦闷”对高长虹创作的影响

庐隐、冯沅君、丁玲作品中的情感书写、启蒙困境及女性思考

陈染小说的孤独感研究——以《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为例

诗人顾城与画家米罗

当代中国奇幻小说中“人”的隐退:人类形象的一种存在状态

文学的民族主义与文化软实力——以对“战国策派”的反思为中心

农民·作家:“身份认同”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以赵树理、贾平凹为例

中国文学档案

中国新诗:1957(上)

穆旦年谱长编(1942—1945)

现代作家与基础教育

中学教材中鲁迅文章删留及教学浅见

中学生心中的鲁迅观调查及其教学反思

新作荐评

就《高长虹全集》出版答客问

清末民初文学语言的过渡性——评邓伟著《分裂与建构:清末民初文学语言新变研究(1898—1917)》

创造社翻译研究的新拓——评成立强《译坛异军——创造社翻译研究》

稿约与稿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9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毛迅//李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28166
开本 16开
页数 4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2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2-55
丛书名
印张 26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2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6: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