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再见了我的小星星/课本里的名家
内容
编辑推荐

一群来自苏州的“女知青”要被分配到村子中的人家中,星星加分到了一名叫晓雅的知青,星星管她叫雅姐。雅姐首先发现了星星的艺术细胞,她发现星星的泥人捏得很生动,于是,雅姐开始叫星星画画。繁重的农活对于瘦弱的雅姐来说是很艰难的,可雅姐咬着牙也要完成。后来,雅姐受到了毛胡子队长的欺负,一病不起。星星冒着大雪,想要为雅姐网一条四个鼻孔的金鲤鱼,只好她得病,走后晕倒在船上……一段时间过去了,雅姐要走了,她爸爸把留给他的画夹送给了星星,上面写着:《再见了,我的小星星》……本书由曹文轩编著。

内容推荐

“课本里的名家”系列图书的作者都有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他们都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无论在内容、主题还是艺术手法上都适合孩子阅读。这套书里的作品都是作家精心挑选的。这些内容精彩、风格各异的作品非常有利于小读者全面了解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品位,同时又可以拓展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本册为《再见了,我的小星星》。

《再见了,我的小星星》由曹文轩编著,作者将用最真、最善、最美的文字陪伴你的童年。

目录

红辣椒

渔翁

再见了,我的小星星

小河弯弯

田螺

金茅草

红葫芦

蔷薇谷

红门(二)

试读章节

油麻地中学占了那么一大片地,长了许多经济作物,此时正在成熟,那颜色,那气息,撩得四周的村民们眼热,不分白天黑夜地来这里偷偷摸摸。他们装着在田埂挖猪草,一见没人,就闪进地里,摘了茄子或瓜,把它们塞到草底下,然后装着没事一样,哼唱着走了。在河中行驶的船,一到了油麻地中学这段水面,就仿佛水黏稠成糨糊,船就走得不流畅了,船上人或装着洗手,把红菱摘了一捧去,或踮起脚,把从树上垂挂下来的豆荚摘了许多去,还会干脆跳上岸来,潜进瓜地,把南瓜摘去好几个。

镇上有个姓丁的汉子,专门偷藕。他装着找鸭子或摸田螺,到了荷塘边,得了机会,一滑就进入了塘里。那时满塘荷叶,他又是藏在荷塘中间,即使护秋的学生走过来,也发现不了他。他取藕的本领极高。他把双手背在身后,只用双脚去踩。踩到了藕,就用脚把泥拱翻,再把脚伸到藕底下,将它慢慢翘起来,藕便会慢慢浮出水面。那藕都是整支整支地浮出水面的,甚至连节间生出的子藕都未断,又鲜白得很,非常好看。取藕是有讲究的。把藕弄断了,孔里就会钻进泥浆,也就不值钱了。他不用手,只用脚,就能使藕整支整支地浮上来,自然不容易。听人说,他的这一手好本领,就是多年在油麻地中学的荷塘里偷藕而练就的。练得那双脚比他的一双手还敏感。等水上活生生地漂起十几支藕来了,他将它们轻轻拢到一起,用衣服包了,溜进树林里,将它们藏在草丛里,等夜深人静时再来取走。他家没长藕,但那些天,他几乎天天在镇上卖藕。我们去镇上玩耍时,他还朝我们厚颜无耻地喊:“买段藕吃吧!”我们觉得他很可恶。在藕塘边巡逻时,我们总爱捡许多砖头和石块往藕塘中的可疑之处砸。终于有一天。我们见到他头上包了块纱布。

这段时间,八蛋的侵犯,更是家常便饭。

这个季节,最是八蛋和“八蛋们”的季节。

所以,必须护秋。我们提着一条棍子战战兢兢地到处走动,不敢有一刻的懈怠。到了夜晚,便会有好几支手电发出的光束,在田野上、在水面上滑动。这是一个“战争”的季节。

各班打乱,混合编组,我、陶卉和杜高阳居然分到了一组,还有马水清、谢百三、姚三船等,共十人。我们分散在各处,处处留神着那些刁钻的村民们。

最容易遭侵犯的就是那一片辣椒地。

这地方并不产这种辣椒,是从外地引进来的。它直而细长,并且皆朝天空竖着。这里的人都叫它“朝天椒”。朝天椒极辣,比当地产的那种短胖辣椒辣了许多倍。这地方上的人虽说喜欢吃辣椒,但却不太敢吃这种辣椒。那么,又为何要来偷它呢?是卖钱。县城专门有收购这种辣椒的收购站,然后运出去。不知天空下哪片地方上的人竟能如此吃辣?这辣椒很值钱。油麻地中学的许多支出,都依赖于这一大片辣椒地。

这时节,朝天椒已经变红。那红才叫红,一根根皆红殷殷的如血。这辣椒叶子又很少。因此,这天空下便是一片灿烂的鲜红。红得叫人热血沸腾,叫人克制不住地要侵犯它,又叫人克制不住地要死死守卫它。

我和镇长的儿子杜高阳一人守一条田埂。我们相隔不远。我们有时在田埂上走一走,有时坐在田埂上。当他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总是把目,光挪开去。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清楚的自卑和压抑。这种感觉如湿雾笼于心头拂之不去,从田埂这头到田埂那头地追随着我。我的脑子被搞得很空洞、很木讷,像只无瓤的空瓢。

不远处的河边柳树下站着陶卉。她在和夏兰香看茄子地。她穿一件天蓝色的短袖衫,阳光下,脸白净如雪。P001-003

序言

读者是谁

我也许不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儿童文学作家,因为我在写作过程中一般较少考虑我作品的阅读对象是儿童,更少考虑他们是我作品的唯一阅读对象。在书写的日子里,百般焦虑的是语言、故事、结构、风景、意象甚至是题目和人名之类的问题。不时闪过脑海的可能是契诃夫的一句话:“如果在第一幕挂上去一把剑,那么在最后一幕务必要将这把剑拔出剑鞘。”或者是卡夫卡的一句话:“一本书必须是能砸开冰冻海面的斧子。”或者是帕慕克的一句话:“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用一根针挖一口井。”我曾经许多次发表过一个偏颇的观点:没有艺术,谈论阅读对象是无效的。但我十分走运,我的文字引来了成千上万的儿童。当那些书以每年每种十万册的增长速度被印刷时,我暗自庆幸我所选择的文学法则。我要在这里告诉诸位:儿童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读者。

不久前,我曾在一次演讲中发问:儿童文学的读者是谁?听上去,这是一个荒诞的问题——儿童文学的读者当然是儿童。可是,儿童在成为读者之前,他们则仅仅是儿童。他们是怎么成为读者的呢?什么样的作品使他们成为读者的呢?回答这些问题就远不那么简单了。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那些顺从了儿童的天性并与他们的识字能力、认知能力相一致的作品使他们成了读者。可是有谁能确切地告诉我们儿童的天性究竟是什么?古代并没有儿童文学,但儿童们并没有因为没有儿童文学而导致精神和肉体发育不良。写《红楼梦》的曹雪芹没有读过安徒生,但无论从人格还是从心理方面看,都是健康的、健全的。鲁迅时代,已经有了儿童文学,他甚至还翻译了儿童文学,他与俄国盲人童话作家爱罗先珂之间的关系还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但鲁迅的童年只有一些童谣相伴。然而,这一缺失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一个伟人。从这些事实来看,儿童文学与儿童之关系的建立,其必然性就让人生疑了:儿童是否就必须读这样的儿童文学呢?儿童喜欢的、儿童必须要读的文学是否就是这样一种文学呢?但不管怎么说,后来有了一种叫“儿童文学”的文学,并使成千上万的,几乎是全部的儿童都成了它的读者。问题是:他们成为读者,是因为这种文学顺乎了他们天性,还是因为是这样一种文学通过若干年的培养和塑造,最终使他们成了它的读者?一句话:他们成为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培养、塑造的结果,还是仅仅是因为这个世界终于诞生了一种合乎他们天性的文学?

经验告诉我们:儿童确实有儿童的天性。但经验同时也告诉我们:他们的天性之一就是他们是可培养、可塑造的。无需怀疑,应该有一种叫“儿童文学”的文学,但这种叫“儿童文学”的文学应该是一种培养他们高雅趣味、高贵品质的文学,而不是一味顺从他们天性的文学。

“读者是谁”的发问,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儿童文学的读者并不是确定不变的,我们可以用我们认为最好的、最理想的文字,将他们培养成、塑造成最好的、最理想的读者。

如果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只属于读者的童年,而这个读者在长大成人之后就将其忘却了,这样的作品、作家当然不是一流的。一部上乘的儿童文学作品、一个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家,是属于这个读者一生的。“儿童文学”由“儿童’’和“文学”组成。在适当考虑到它的阅读对象之后,我们应当明确:就文学性而言,它没有任何特殊性。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所具有的元素和品质是完全一致的——儿童文学是文学。如果只有“儿童”没有“文学”,这样的儿童文学只会停滞于读者的童年,是根本无法跟随这个读者一路前行的。如果一个上了初中的孩子羞于谈论他在上小学时读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果一个成年人不愿提及他的童年阅读史,那么,那些所谓的儿童文学不是垃圾也一定是很糟糕的。

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若能在一个人的弥留之际呈现在他即将覆灭的记忆里,这部作品一定是一部辉煌的著作。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最大幸福就在于一个当年的读者在晚年时依然感激地回忆起他的作品。

这个境界对我而言非常遥远,但却是我向往的。

曹文轩

书评(媒体评论)

“课本里的名家”系列图书的作者都有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他们都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无论在内容、主题还是艺术手法上都适合孩子阅读。这套书里的作品都是作家精心挑选的。这些内容精彩、风格各异的作品非常有利于小读者全面了解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品位,同时又可以拓展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顾明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再见了我的小星星/课本里的名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文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512190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53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