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1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成立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俄罗斯总统普京、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分别致电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德广表示热烈祝贺。
2月8日,俄罗斯总统候选人登记工作结束,包括现任总统普京在内的7人在中央选举委员会正式获得了参选资格。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举行专门会议,再次审议了“祖国”竞选联盟议员团主席格拉济耶夫和右翼力量联盟领导人之一祷田提交的支持者签名,并最后决定将其二人登记为总统候选人。在此之前获得登记的5位候选人是:现任总统普京、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主席米罗诺夫、曾担任过俄联邦安全委员会秘书和政府副总理的雷布金、俄罗斯共产党代表哈里托诺夫和自由民主党代表马雷什金。
2月10日,失踪5天的俄罗斯总统候选人雷布金从乌克兰首都基辅返回了莫斯科。
同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强调,保证国家安全、打击恐怖主义和犯罪活动依然是俄高级军官的首要任务。他指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强力部门的准备程度和是否善于采取明确而有效的行动。
2月12日,普京在国立莫斯科大学会见自己竞选活动的委托人并发表了长篇演讲。
2月。17日,俄罗斯北方舰队指挥部宣布,俄北方舰队当天出动大量舰只在巴伦支海海域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普京前往观看演习并视察北方舰队基地。
2月18日,普京发表讲话,强调俄罗斯的核大国地位。他表示,俄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战略核力量并有可能部署导弹防御体系。
2月24日,普京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解散以卡西亚诺夫为总理的联邦政府,同时任命原政府副总理赫里斯坚科为代总理。普京要求原政府成员在新政府成立前继续履行职务。普京说,这一决定同对卡西亚诺夫政府的评价无关,从总体上讲这届政府的工作是令人满意的。他解散政府是为了在总统选举前表明自己的立场,让选民知道他重新当选总统后俄罗斯将奉行怎样的发展路线。普京强调,推行国家、社会和经济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俄罗斯公民有权现在就了解他重新当选总统后将提出的政府成员人选。俄罗斯不必在总统竞选活动结束后再开始组建新政府的工作,及时组建新一届政府有助于避免联邦执行权力机构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保障国家机构的工作能力,保持包括行政改革在内的各项改革的速度。普京承诺,他将在宪法所规定的期限内提出新政府总理人选,而新总理将在上任后一周内提出联邦政府新的机构组成。
3月1日,普京提名俄罗斯驻欧盟全权代表弗拉德科夫出任总理。
3月5日,普京签署命令,任命米哈伊尔·弗拉德科夫为俄政府总理。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决议,正式批准弗拉德科夫出任俄政府总理。国家杜马的表决结果是:352票支持、58票反对、24票弃权。
3月9日,普京宣布以弗拉德科夫为总理组成新一届政府。普京指出,精简后的新政府是两年来行政改革的成果。本届政府只设一位副总理,政府下设的部也由过去的30个减少到17个。俄罗斯政府副总理由统一俄罗斯党的亚历山大·茹科夫担任。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财政部长阿列克谢·库德林留任原职,原外长伊戈尔·伊万诺夫改任联邦安全会议秘书,新外长由谢尔盖·拉夫罗夫担任。·
3月15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韦什尼亚科夫宣布,根据对99%选票的统计结果,普京获得71.2%的选票,蝉联俄罗斯总统。最终普京以71.31%得票率成功连任。
同日,胡锦涛、江泽民电贺普京蝉联俄罗斯总统。
同日,普京在自己的竞选总部发表谈话。普京表示,在今后4年里,俄罗斯在内政方面的优先任务是提高公民福利。俄经济和社会领域还需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俄罗斯政府将继续推进行政机构、税收体制和退休金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努力提高在医疗和教育体制等领域的服务水平。
3月25日,普京发布总统令改组总统办公厅。改组后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由原来的7位减少到2位,原来的4个总局和14个局合并为12个局。总统办公厅主任由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担任,两位副主任是伊戈尔·谢钦和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他们三人同时兼任总统助理。
4月2日,普京表示,俄罗斯并不过分担心北约东扩,俄方将根据新形势调整军事策略。
5月7日,弗拉基米尔·普京宣誓连任俄罗斯总统。
同日,普京致函国家杜马主席,正式提名弗拉德科夫继续担任总理,并于12日在国家杜马通过对弗拉德科夫的总理提名后立即签署了任命他为总理的总统令。
5月20日,普京签署总统令,批准了弗拉德科夫提交的政府机构和成员组成的建议。根据总统令,副总理茹科夫以及其他政府部长均保留原来职务,同时增设信息技术和通信部。本届政府成员包括总理、副总理在内由原来的17名成员增至18名。
5月26日,普京对联邦议会发表国情咨文。这份咨文紧紧围绕深化经济社会领域各项改革的中心任务,提出了俄罗斯新时期“富民、改革、强兵”的发展战略。
9月13日,俄罗斯举行了联邦政府扩大会议,主要讨论了别斯兰人质事件之后俄罗斯的反恐措施。普京提出多项改革措施,保证国家统一,加强国家权力机构,加深社会对当局的信任和建立保证内部安全的有效机制,其中包括政府直接任命地方长官和在国家杜马选举中实施比例制选举原则。各联邦主体的高层领导人根据总统的提名由当地立法会议选举产生;国家杜马选举改为按比例单一制的方法进行。
9月14日,普京批准政府关于用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股票置换俄罗斯石油公司资产的建议。
9月21~25日,温家宝总理出席在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三次会议,正式访问俄罗斯并举行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在访问俄罗斯期间,温家宝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确认,相互承认双方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双方重申,愿继续推动落实中俄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项目,包括中俄原油管道建设项目,以及在两国境内共同开发油气田。
10月14~16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
P58-61
政治篇
第一章 普京时代的开启
第一节 世纪之交俄罗斯的严峻形势
第二节 普京八年的开始
第二章 普京的治国理念
第一节 倡导“俄罗斯新思想”
第二节 俄罗斯的“主权民主”思想
第三节 “普京计划”
第四节 治国理念与社会思潮
第三章 “梅普组合”时期普京的政治理念及举措
第一节 “梅普组合”时期普京的政治理念
第二节 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的理念差异
第三节 “梅普组合”时期普京的政治举措
第四节 普京再次竞选总统的政治基础
第四章 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独特道路
附录一:普京政治大事记
经济篇
第五章 普京的政策调整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普京执政期间的经济发展成就
第二节 普京时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第三节 “转型—稳定—发展”:俄罗斯经济的发展轨迹
第六章 “普京计划”中的经济振兴战略
第一节 普京的“强国富民”思想
第二节 强化政府职能
第三节 因势利导与突破创新
第四节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第七章 能源强国战略与能源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普京能源强国战略解析
第二节 能源强国战略的实施
第三节 能源工业的发展与改革
第八章 反危机与现代化:“梅普组合”时期的俄罗斯经济
第一节 经济危机凸显俄罗斯经济“软肋”
第二节 普京政府的反危机计划及其功效
第三节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任重道远
第四节 对2012年后俄罗斯经济复苏及现代化前景的预测
第九章 俄罗斯混合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及特点
第一节 普京时代混合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及特点
第二节 俄罗斯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附录二:普京经济大事记
外交篇
第十章 普京政府外交战略的演变
第一节 执政之初普京政府面临的国际环境
第二节 普京外交思想和外交战略的演变
第十一章 俄美关系:由反恐伙伴到战略竞争对手
第一节 “9·11”事件与俄美在反恐领域的合作和矛盾
第二节 俄美关系中的北约东扩问题
第三节 “颜色革命”与俄美关系
第十二章 俄罗斯与中国:不断深化的战略协作
第一节 普京联合中国抵制美国单极霸权(1999.3~2001.9)
第二节 中俄战略协作在深度磨砺中发展(2001.9~2004.10)
第三节 中俄进入稳定而务实的发展时期(2004.10至今)
第十三章 俄罗斯对独联体外交:大国地位的战略依托
第一节 普京对独联体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普京的中亚政策
第三节 俄罗斯与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关系
第十四章 “梅普组合”时期的俄罗斯外交
第一节 “梅普组合”对普京外交思想的继承
第二节 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的外交思想差别
第三节 普京政府四年:“保稳”与合作战略及其实施
第四节 2012年普京重掌大权之后的外交政策展望
附录三:普京外交大事记
结束语 普京与俄罗斯的未来
第一节 普京治国理念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新普京时代”的治国理念
普京简历
21世纪初的12年俄罗斯联邦发展史进入了新普京时代。最近四年的“梅普组合”延续着普京的治国理念。在政治上是根据本国国情完善和强化新权威主义下的宪政体制的时代,是社会动荡走向政局稳定的时代,是“主权民主”主流价值观确立的时代;在经济上是以发展能源原材料部门为现实依托,以建立创新经济为长远规划,由自由市场经济向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过渡,实现经济复苏和快速增长的时代;在外交上是对西方由以妥协求合作向以斗争保安全过渡的时代,是由反恐伙伴被迫成为美国的战略竞争者的时代,是俄、中战略协作全方位发展的时代,是突出务实外交、经济外交和能源外交的时代,是加速强军过程和恢复全球性大国影响的时代。毫无疑问,2012年以后“普京模式”将会延续。
2000年普京当选总统时曾引用俄罗斯历史名言,向俄罗斯民众作出了“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的承诺。这一承诺将以普京再次当选俄总统而得以成功实践。建设强大的经济、实现经济总量翻番、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是普京实现重振大国梦想的重要基础。回望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如涅槃重生,不仅实现了政局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而且逐步恢复了其在世界经济尤其是能源市场上的大国影响力,成为举世瞩目的“金砖四国”之一。世人在探寻俄罗斯经济复苏、国力增强的根本原因时,都无法回避“普京因素”的重要影响。普京执政时期既没有辜负当年叶利钦“好好照看俄罗斯”的托付,也没有辜负俄民众所寄予的复兴俄罗斯的厚望。有学者认为,正是普京这样“一个既能从历史中寻找资源,又敢于突破既成格局,既精明务实、注重实际利益,又具有长远战略抱负的人”,以其硬朗的领导手腕将经济衰败、社会混乱、国运式微、国际地位日趋下降的俄罗斯重新带回到了强国之列,使一个欧亚大国走上了复兴之路。
本书是普京任俄罗斯总统八年和总理四年间治国理政的简要总结。其价值在于以高度概括的笔法阐述和分析了21世纪最初12年俄罗斯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风云变幻。内容涉及俄罗斯国家政策和国内外形势的方方面面。由于浓缩了以郑羽领衔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二十几名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其突出的知识密度和学术深度构成了本书的特征,普通读者和专业人员都能够在书中各得其所。
俄国“十月革命”曾经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所承载的苏联文化滋润了几代中国人的审美品格。今天的俄罗斯不仅作为我们重要的邻居与我们的气候、能源供应和边界安全息息相关,而且由于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地域的广袤和内外政策的张力,而对当下和未来的世界产生着苏联解体20年以来日益增大的影响。因此,关注俄罗斯,关注新普京时代,就成为关注我们自己未来的一部分。
本书作者大胆地预言:2012年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毫无悬念。认真读过本书,你就会解开其中的奥秘。
经济管理出版社社长张世贤
2012年1月5日
《新普京时代(2000-2012)》是普京任俄罗斯总统八年和总理四年间治国理政的简要总结。其价值在于以高度概括的笔法阐述和分析了21世纪最初十二年俄罗斯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风云变幻,内容涉及俄罗斯国家政策和国内外形势的方方面面。由于浓缩了以郑羽领衔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二十几名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其突出的知识密度和学术深度构成了《新普京时代(2000-2012)》的特色,普通读者和专业人员都能够在书中各得其所。
俄国“十月革命”曾经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所承载的苏联文化滋润了几代中国人的审美品格。今天的俄罗斯不仅作为我们重要的邻居与我们的气候、能源供应和边界安全息息相关。而且由手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地域的广袤和内外政策的张力。而对当下和未来的世界产生着苏联解体二十年以来日益增大的影响。因此。关注俄罗斯、关注新普京时代,就成为关注我们自己未来的一部分。
《新普京时代(2000-2012)》作者郑羽大胆地预言:2012年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毫无悬念。认真读过本书,你就会解开其中的奥秘。
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
普京执政八年,俄罗斯政治波澜壮阔,经济欣欣向荣,外交风云诡谲!车臣战争、寡头落马、北约东扩、颜色革命……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影射着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外交环境!普京计划、主权民主、能源武器、战略反制……一系列守正出奇的举措彰显着普京总统的政治智慧、人格魅力!最近四年,“梅普组合”延续了普京的治国理念,普京说:“普京计划”就是俄罗斯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在新普京时代,普京将带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俄罗斯?普京凭什么能够重振大国梦想?
郑羽编著的《新普京时代(2000-2012)》是普京任俄罗斯总统八年和总理四年间治国理政的简要总结。其价值在于以高度概括的笔法阐述和分析了21世纪最初12年俄罗斯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风云变幻。内容涉及俄罗斯国家政策和国内外形势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