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元素的故事/世界科普名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依·尼查叶夫编著的《元素的故事》内容介绍:伟大的发现折射人类的智慧,有趣的故事彰显学者的激情,以一个个鲜活有趣的精彩故事,阐释深奥的科学知识,以闻所未闻的动植物趣事,引领你走进神秘的科学殿堂,与大师的灵魂亲密对话。

内容推荐

依·尼查叶夫编著的《元素的故事》介绍的是发现化学元素的故事。著者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描写,记叙了18世纪中期到近年有关化学元素的重大发现和发展;列举了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元素钠和钾,德国化学家本生、基尔霍夫发现元素铯和铷,居里夫妇发现元素钋和镭等故事。介绍了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   

著者以巧妙的文艺手法,使《元素的故事》脱离枯燥的讲义和教材形式而自成一格,把元素的发现写成了一篇篇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书末由中国著名作家叶永烈撰写了几个元素的新故事。

目录

一、火焰空气

 8/卡尔·舍勒一药店里的学徒

 11/火为什么会灭

 14/“死空气”和“活空气”

 19/不可捉摸的燃素

 22/拉瓦锡和他的盟友

 27/元素名单的刷新

二、化学和电相结合

 30/伏打柱

 33/汉夫里·戴维的少年时代

 36/在阿柏马里街的学院

 40/苛性钾和苛性钠

 42/淡紫色火焰的秘密

 45/出色的实验

 48/入水不沉没,冰上能着火的金属

 50/突击的六周

 54/意外的中断

 57/钙、镁及其他

 61/戴维“爵士”

三、蓝色的和红色的物质

 64/五十七种,多一种也没有了

 68/本生和基尔霍夫

 72/火焰的颜色

 75/节日的焰火和俄罗斯科学之父

 78/牛顿为什么玩太阳影儿

 81/夫琅和费线

 84/光谱分析术

 88/白昼点灯,大找特找

 92/日光和石灰光

 95/太阳的化学

 97/铯和铷

 101/又是“烈性”金属

 102/本几句插话

 103/太阳元素

四、门捷列夫的周期律

 106/化学的迷官

 109/原子量

 112/元素在队伍里

 114/是化学还是相术(有图表)

 116/预言陆续应验了

 118/“空白点”结束了

五、惰性气体

 120/千分之一克

 123/重氮和轻氮

 124/翻翻旧档案

 125/卡文迪许的试验

 127/空气的组成

 129/元素中的隐士

 131/一种从矿物中来的气体

 134/地球上的氦

 136/新发现

 139/元素还能分解不

六、不可见的光线

 142/伦琴的发现

 145/值得庆幸的错误

 147/当乌云遮蔽了日光的时候

 150/完全因为铀

 152/又是一个闷葫芦

 154/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头几场试验

 158/钋和镭

 161/稻草堆里寻找绣花针

 164/科学上的革命

 167/尾声

试读章节

18世纪的后半期,瑞典有个十分勤奋的青年药剂师,名叫卡尔·舍勒。一开始他是当学徒,后来做了实验员,他的东家们没有哪一个不为他的格外勤奋所感动。

舍勒的工作是配制丸药、水药和膏药,可是他所做的工作却远远超过了东家们对他提出的要求。每天他配完了药,常常找个没人的角落,或就着窗台坐下来,进行着捣碎、蒸发和蒸馏种种化学物品的工作。他日夜不离实验室。他又细心又耐心地研读古老的化学书籍,而那些书籍连有经验的药剂师都认为是很难读懂的。因此,若不是他的实验有时会以意外的爆炸结束的话,老板对于这位伙计更不知要多么喜欢了。

他手上经常有被碱或酸烧伤的黑印。一呼吸到实验室中浓烈的气味,他心里就舒服,连燃烧硫磺所生成的刺鼻的浓烟或硝酸挥发出的令人窒息的蒸气,他都不觉得难闻。

有一次,舍勒发现了一种有苦杏仁味儿的化合物。他闻了闻它的蒸气,想判明到底是什么东西的气味。后来又试着辨别它的味道,口里却觉出一股极辣的味道。像这样的实验,如今恐怕没有哪一个爱惜性命的人肯冒险重做了。因为那苦杏仁味儿的化合物,后来叫做氢氰酸,是一种出名的剧毒物质。幸好,舍勒只尝了极小极小的一点儿。

当时舍勒的确是不知道他所发现的这种酸的毒性有多么强烈。即使他猜到了这一点,或许还是忍不住要尝一尝。对他来说,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了世人从没发现的新物质和已知物质的新性质,所以他总要用多种方法来试验,每一次还总要坐立不安地等待试验的结果。

有一次,他写信给朋友说:“一个研究工作者发现了他所想找的东西,那时候他是多么幸福啊!他的内心又该是多么愉快啊!”

舍勒曾经获得过许多次这样的幸福,可是一般说来,那都是他一个人埋头苦干得来的。他没有上过中学和大学,也没有求人帮助过。一切都是他自己钻研的,连所用的简单仪器,也都是他自己用药罐、玻璃的曲颈甑及牛尿泡做成的。

他14岁时被送到包赫开设的药店当学徒。19年后,瑞典科学院选他做院士的时候,他还在外省一家药店当普通实验员,仍旧同少年时代一样,要把微薄的工资,大部分花费在书籍和化学试剂上。

舍勒天生是个化学家,像所有的化学家一样,他一心总想知道世界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

他想知道人们身边的物质是由哪些最简单的成分或元素组成的;但总结多年的经验,他又相信,如果不懂得火焰的真正性质,就不可能研究上述课题,因为能够不用火、不加热而进行的化学实验是极少的。

舍勒开始研究火焰的性质了,但是很快又不得不对空气在燃烧中所起的作用这个问题重新思考起来。他读古代化学家所著的书籍时,曾读到过一些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

还在舍勒以前约一百年,英国人波义耳等就证明蜡烛、煤炭等能够燃烧的物体,都只能在空气充足的时候燃烧。

举例来说,假如给燃烧着的蜡烛罩了一个玻璃罩,那它燃烧一小会儿就要熄灭了。如果把罩内的空气全部抽掉,蜡烛就立刻熄灭;相反,如果仿照铁匠使用风箱的办法,向火焰里输送大量的空气,火焰就会烧得更明亮、更强烈。

然而为什么会这样,燃烧的物体为什么需要空气呢?当时的人谁也不能解释。

舍勒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将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进行试验。

舍勒想:一个密闭的容器,里面所存在的空气在分量上是严格一定的,而外面的空气叉决不能钻进去。假如空气在燃烧等化学反应中会产生什么变化,那么,在密闭的容器里,这种变化就很容易查出来。

那时候,人们都以为空气是元素——是任何力量也不能使它分解为简单成分的单质,舍勒起初也是这样想。可是他很快就抛弃了这种想法。P8-10

序言

地球和太阳是由什么构成的?房屋、机器、植物以及我们自己的身体,又是由什么构成的?

现在的我们大概很容易回答这些问题,但对于以前的人们来说,这简直是不可理解的,特别是在科学刚刚起步的18世纪和19世纪,每一种元素的发现都能掀起一阵巨大的风暴。人们的观念在瞬间崩塌了,以前认为永恒不变的真理现在却成了笑柄,太阳不再神秘,“炼金”术也不再是奇谈怪论……熟悉的世界突然变得陌生起来,到底什么才是真理?

卷起风暴的科学家们却并不理会外面的世界,他们继续着自己的实验,眺望着远方未知的黑夜。外人看来极其艰苦而枯燥的工作,却是他们心中的希望之光。

从舍勒最初发现的“火焰空气”到拉瓦锡证实“燃素”的子虚乌有,科学家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以及实验带来的伤害,却始终没有放弃前进的脚步。

成功是不能复制的,但探索的精神却应该继承。本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叙述了科学家们发现元素的过程,知识准确、语言活泼、故事有趣,十分引人人胜。在知识点的衔接上,更是做到了既连续,又有悬念,一定会使您兴味盎然、获益匪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元素的故事/世界科普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依·尼查叶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54532601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O611-49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8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8: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