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打死父亲
内容
编辑推荐

为自由生活,要打死父亲。

两代人价值观的交锋,愤怒的青年将走向何方。

《打死父亲》特点:

作者作为英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愤怒的青年”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当的地位。

  真实反映了青年一代对传统价值观、对教育的愤怒与迷惘,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爱与冲突,即使时隔数十年,在当下也具有社会意义。

《打死父亲》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为背景,讲述了青年杰里米出生于高知家庭,父亲对他的教育十分严格,总希望他循规蹈矩,成为有用的人。然而杰里米认为父亲的说教、学校的管束压制了他个性的发展,于是逃离家庭,去从事他心爱的爵士乐。

·查看全部>>

内容推荐

在我蹬车骑过家门时,我心里有一种动刀子的感觉、倒不是要动刀杀人,而是要与一种生活方式一刀两断。我再也不愿过那种生活了、除了这个想法以外、我也闹不清自己还要千什么,别人把没完没了的责任啊、义务啊当做生活硬塞给我——这并不是生活,这是欺骗我现在完全明白了。要是别人还不知道,那他们就更糟。“他们”是所有的人,包括父亲在内、或者不如说特别是指他,滚远些吧!我想。我已经挣断了锁链,我要奔到自由的天地里去、奴隶逃了出来,他一定会将拦路的一刀砍倒,此时不容畏缩。

目录

“愤怒的青年”与“反抗的悲歌”(代译序)

打死父亲

译者后记

附:那花园中苹果的落地声——忆约翰·韦恩

试读章节

我还记得事情发生的前前后后。那是四月上旬的一个下午,我沿着一条乡间小路骑着自行车,车把上还摊着一本希腊文法书。不错,上帝保佑,我一边在蹬车子,一边还在死命啃着希腊文法。这些天来,我拼命用功,想尽力装点那劳什子到肚里去。尽管如此,在这么一个风光明媚的四月天,只要没人提着刺刀站岗不准你动弹,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在屋子里是待不住的。对希腊文这鬼东西我还不敢掉以轻心,不过,要是再待在屋子里,我准会气得发疯——尤其是那样一间屋子,又黑又闷,就像坟墓一样。所以我便推出那辆旧自行车,到郊外作一次长途旅行,这其中虽有欣赏美好春光的成份,但十之八九是为了涤荡自己的心灵。

我一定是被过分紧张的学习生活搞得有点糊涂了,否则不至于傻得一边骑车一边还在拼命地背希腊文的变格变位。毫无疑问,有的人像父亲一样,信奉mens sana in corpore sano,他们先闷头受四个钟头的罪,然后急急忙忙跑出去快快活活运动一个半小时再回书房。Und so weiter,他们欺骗自己说,这只是调剂一下脑子,工作并没有停止,说是这样生活既愉快,又有意义。依我看来,要是你生来那么爱工作,你就一会儿都舍不得放手了。

乡间没有什么车辆,我一出城,便把那本不朽的希腊文法书从口袋里掏了出来,摊在车把上。天哪,想起这件事,我真的要掉泪。想想看,他们是怎样把那一套灌给我的呀,我成绩并不错——从小就给死死地绑在功课上,要是没有了功课,我倒反而会觉得无所适从了呢——就是希腊文不怎么好。上学期末最后一天老索尔纳把我拉到一边说:“科尔曼,我这回在你成绩单上要给你不及格了。”他满脸丧气的样子,一本正经地望着我。瞧他那副神情,别人准会以为他是在通知我说我的两条腿得锯掉呢。天知道,我自己当时的神情一定也好不了多少。不及格!阿尔弗雷德·科尔曼教授的儿子希腊文不及格!“我知道你父亲一定会不高兴,”老索尔纳接下去说,脸色就像圣伯尔纳修道院的狗一样,“我要你好好加一把劲,你的希腊文掉下来了。”我真想回他说:“你自己的希腊文才掉下来了呢,从你脑壳掉到你脖子上,要窒死你呢,老废物。”自然,我并没有做声,只是温顺地低下头来,等他一走,我就回宿舍继续收拾东西,放到包里的第一件东西便是希腊文法书。我现在还记得,那讨嫌的小本子是橄榄绿的封皮。橄榄绿!这种颜色该使人想起橄榄树,想起地中海,想起那乐声四起的温暖的夜晚,想起那在户外畅饮的一杯杯葡萄美酒,想起那些穿着轻纱的姑娘。可是不,这颜色却使我想起那本该死的文法书。

我把书带回家,一头扎了进去。放假头两个星期,我吃喝、睡觉、呼吸都离不开希腊文法。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想把那本讨厌的小书牢牢地印到脑子里去;那一来我对希腊文法就可以应付裕如了;那一来在学校结业考试中我希腊文也就可以考好了;那一来我周围的人,尤其是我的父亲也就会喜欢我,夸我,承认我的成绩,原谅我的不足了。自然,从父亲的观点来看,儿子精通每一页希腊文法当然值得骄傲,这说明儿子肚里有货;什么货呢·希腊文法,仅此而已。

照我看,对这一丑恶的勾当我说这些话分量还嫌轻。想想看,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刚刚懂事,生活才开始,却硬要他相信至关重要的便是希腊文法,这有多荒唐,多可恶!把他在城堡似的寄宿学校里关了三个多月还不算,放个把月假,还要逼着他捧着那本讨厌的橄榄绿文法书,要他把每字每句都生生吞下去!

我就这样一面蹬着车子,一面看着变位表不住地念叨。我就像一根绷紧了的弦,弦还没断,我心中倒也没有多大的反感。我根本没有想到生活需要作什么改变——我只知道拼命划桨,船往哪儿驶与我无关。我使劲踩着脚蹬,链条飞快地转动着;我口中念念有词地背着书,只是时而抬头望一下,免得跌进沟里去,随后又忙着看书。真弄不懂我怎么没得脑溢血,是的,突然冲破藩篱的并不是我的脑子,而是我的精神。

我对那条路不十分熟,就在我踩着车子吱吱咯咯往前走的时候,路像是突然不见了。刚才我还在路上,可一眨眼却掉进了沟里。跌得一点儿也不重,前轮顺着长满青草的小坡滚了下去,沟底干干的,满是野花的香味。我轻轻地从车把上翻了下去,希腊文法书掉到了沟底;而我只是滚了两下,便被对面的斜坡挡住了。一点也不像是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倒像是滚到床上一般。自行车也掉进沟底文法书那儿,而我便舒舒服服地躺到了另一面坡上。

你一定知道四月份乡间小道边上的路沟有多可爱。那几天没下雨,草不湿,要是当天下了雨的话,我一定会忙着爬起来,规规矩矩地扶起车子赶紧走,那样一来,我这辈子也许就成了个希腊文教授了。真没想到,我竟能逃脱那种生活!真奇怪,我怎么会不信上帝,因为这一回真太像是上帝的安排了。柔软的草地一片嫩绿,我也像小草那样朝气蓬勃,像小草那样单纯;青草别无它求,只是要按着自己的心意享受生活的乐趣而已。我猛然想起,我不也同样是如此吗·  我翻过身去,仰面躺着,双手枕在脑后朝四周看了看。在我身边有一排树篱,刚刚长满了嫩叶。我骑车走过来的那条小路,穿过田野和树林向远方延伸;小鸟在天空飞着,朵朵白云之间,露出一片片淡蓝色的晴空;一阵微风吹来,一点儿也不冷,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在欢庆严冬已经过去。不用多说,你一定可以想象出那大好的春光。不过我却身临其境,亲眼看到了一切。我指缝中的小草虽然柔软,却充满了生机。沟底自行车的后轮还在格格转动。空气十分温和,几只甲虫嗡嗡地飞了过去。我想,这就是生活!我觉得这是最最和谐的了;这种和谐你用再长的句子也表达不出来,但只要两个字便够了:生活!它在我的头脑、我的胸膛、我的肚腹、我的四肢中兴奋地搏动着。

我爬了起来,树篱上原先栖息着一只小鸟在看着我,这会儿突然飞走了。我望着这只鸟,像是第一回看到鸟儿飞似的。也许我以前没有见到鸟儿起飞吧;也许我没有认真观察,只是隐约觉得有这么回事罢了。而这回我可是看清了;它两腿像是弹了一下,往上一蹿,两翅同时飞快地扑动,整个身子便全速飞腾起来,在空中笔直地向前冲去。天哪!我想,真是好看极了。突然,我心中掠过一个念头:小鸟每次飞起来不都是这样吗·是的,它每次飞起来的时候,都是这么利索,这么好看!每天一定有好几百次吧。而我呢,即使在我又蹦又跳的时候,也没法像它那样活泼轻捷。小鸟每天飞上飞下好几百次,而我呢,很可能过上一辈子,也不能像小鸟那样生气勃勃地做一件事。

我突然下意识地行动起来,某种超乎意志的力量支配了我的身体,指挥着我的行动。首先,我回到沟底,把自行车扛到路边放下来;然后我又走下沟去,这回是去找希腊文法书。那本讨厌的书颜色暗暗的,一下子不容易发现。最后,我看到了它。抓到了!我想。我一把捡了起来,像方才摊在自行车车把上那样把它翻开。突然,我明白该怎么办了。我双手使劲抓住了那本书,狠狠地把它撕开来。真痛快,老天爷!我亲手把它撕成了两半,这种快感我现在还能体验得到。然后我把那两半叠在一起,想一下撕成四片,可是书太厚了,撕不动。所以我只好一半一半地撕。几秒钟后,书变成了四片,接着又撕成了八块。我正想把这些碎片扔到树篱那边去,忽然想起这个地方对我说来非同一般,我不该把那劳什子的碎片扔在这儿,玷污它。唔,我得把这些碎纸随身带着,待会儿找个适当地方处置掉。

我小心翼翼地把碎纸片塞进了口袋,跨上了自行车。往哪儿去呢·是回头还是继续往前·我倒很想往回走,我对自己的行动并没有什么打算,只是想回到钢琴旁痛痛快快地按一阵琴键。不过,那本希腊文法书的碎片还在我口袋里,在某种象征意义上,我觉得在这当儿回家——尽管是那么个家——总是不妥的,我得先把它丢掉后再往回走。

过不多久,我骑了一小段路就看到路边有个长满了草的小水潭。这种水潭,里面不少青蛙卵,边上全是牛蹄印,任你把什么往下扔也会没入到厚厚的一层黑烂泥中去。也该给那些野草上上肥料了。我跨下车,走到潭边,尽力把纸片向中间扔去。纸片东一片西一片地漂在水面上,但是不用多久,它们就一定会被水浸透,沉到潭底。我可不想在那儿多待了,没等水把那些纸片浸透,我已经飞快地蹬着车子往回跑了。

我这样未免很傻,很孩子气,是吗·自然是。不过所有宗教仪式不全都如此吗·不把那本无辜的小书扔进泥潭,我有没有决心摆脱希腊文法呢·也许有。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它已经远不止是一本无辜的小书,它已经成了一种负担。和煦的春风使我全身上下充满了活力,我再也无法待在屋内,然而就是这件东西,在我骑车时还非得把它摊在车把上不可,我得拼命死记硬背它。

在蹬车骑过门口时,我心里有一种动刀子的感觉,倒不是要动刀杀人,而是要与一种生活方式一刀两断。我再也不愿过那种生活了,除了这个想法之外,我也闹不清自己还要干什么。别人把没完没了的责任啊、义务啊当作是生活硬塞给我——这并不是生活,这是欺骗,我现在完全明白了。要是别人还不知道,那他们就更糟。“他们”是指所有的人,包括父亲在内,或者不如说特别是指他。滚远些吧!我想。我已经挣断了锁链,我要奔到自由的天地里去。奴隶逃了出来,他一定会将拦路的一刀砍倒,此时不容退缩。

我回家时大概是四点钟。艾莉诺姑姑喊我说茶已经好了,我大声招呼说我不想喝,转身往音乐室走去。钢琴就在那儿,那些白色的琴键在向我微笑。短短的黑键嵌在其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这就是我向往的,只有在弹琴时我才体会到小鸟起飞时的那种自由。我一把脱下外衣,坐下身尽情地弹了起来。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打死父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约翰·韦恩
译者 刘凯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25620
开本 16开
页数 3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45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5
14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