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散人漫语
内容
编辑推荐

宗九奇所著的《散人漫语》是他长期在生命之海拾贝的结果,细细品味的确是生命之赞、人生之感、处世之思、自然之颂、印象之言、情思之吟、艺林之咏。思絮、语录、感悟,如泰戈尔,似林风眠,尽管在比喻的运用上,在文白相间的笔调上,在遣词造句上,见仁见智,似有可商榷斟酌之处,但灵光不时闪烁,妙语奇思开卷可见,加上由他精心挑选的各式插图映衬而赏心悦目。

内容推荐

宗九奇所著的《散人漫语》是学者宗九奇长期在生命之海拾贝的艺文珍藏。

《散人漫语》共分七章,即:生命之赞、人生之感、处世之思、自然之颂、印象之言、情思之吟、艺林之咏。它既是一本格言、语录式的小集子,又是一幅诗意和哲理熏染的感悟画卷。细细品读,犹如把玩一串串熠熠闪光的珍珠,令人爱不释手,浮想联翩。

全书诗、书、画融为一体的编排,把读者引领到心灵得以净化的清新至美境界。

目录

豫章散人九奇释

一 生命之赞

二 人生之感

三 处世之思

四 自然之颂

五 印象之言

六 情思之吟

七 艺林之咏

后记

豫章散人自勉辞

试读章节

人未生,我非我,世界有我在;

人在生,我即我,我有世界在;

人生尽,我虽非我,世界亦有我在也!

生命是有限的,面对过去是无限的,朝向未来也是无限的。

人的一生,是“夹在两个无限中的有限”。

人,能由诸多元素聚合而成为万物之灵的“人”,这已是一种伟大的奇迹,所以作为人,不可不珍惜生命,不可不让生命产生奇迹……

人的一生,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了父母破了“零”,死了又归为“零”,中间做着加减乘除法而已。

人的一生,做了多少加法,便要做多少减法;做了多少乘法,便要做多少除法。最终,总归是会平衡的。无论贫富贵贱,其结果都一样——从“零”到“零”,其间只不过计算的量和计算的过程不一样罢了!

生命,在于动,在于变;有变,有动,才有活力。

人呀,当不断改变生活的空间,当不断改变思维的空间。机械地重复于不变的空间,时间也凝固了,活一辈子与活一天并无二致。

人生若要精彩,怎能不动不变呢!

有无,白黑,实虚,阴阳,动静……对立双方,当何以观之?

老子云,“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老子之言,可推而衍之,即:知其有,守其无;知其实,守其虚;知其阳,守其阴;知其动,守其静……细细思量,上面所言,对于人的启迪,可谓至大至深。哲理存在于时时、事事、处处,诸如男女、耕织、博弈、战争、游息、书画、生死……悟则通,通则达,达则无往而无可无不可。

且试以书法为例而言之,白纸黑墨非作品也,白底黑字才是书法作品,白黑均是作品的组成部分,白黑不可分而离之。再以陶器为例而言之,虚空实泥无所用,抟泥为器方为用,器之外形为“有”,器之内空为“无”。“有”之为器人皆知,“无”之为用几人晓。更以行走为例而言之,足踏之处为有限的使用之地,未踏之处乃无限的未使用之地,设想一下,如果将那未用之地排斥为青冥浩荡的虚空,人们又岂敢迈步而行!故古哲云:“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生命之途,自当让它虚虚实实、动动静静、有有无无,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老艄公呀,长年累月在渡口摆渡的老艄公,我从心底里佩服您!无论风晴雨雪、寒暑晦明,您将人们平安地送达彼岸,却丝毫没有想到什么回报,也从来没有想到什么铭记不忘。到达彼岸的人们呀,你们可以毫无牵挂地走自己的路,你们可以无须回首地奔自己的前程。

老艄公呀老艄公,我却始终忘却不了您,忘却不了您那在夕阳的返照中,渐渐远去的、摇曳的、剪影般的、佝偻的身姿……

小蜜蜂呀,在花海中匆匆忙忙地吮吸采撷花蜜和花粉的小蜜蜂呀,我总是忘怀不了你们。你们,从不争夺什么,也不炫耀什么,终身奉献给甜蜜的事业,却毫不索取什么。

小蜜蜂呀,当你们预感到自己无能为力时,你们便会嗡嗡地飞向那谁也不知道的神秘的地方……回归大自然,永久永久地安息……

八啊啊,“死”之天平,称出“生”之价值!

闪光的并非黄金,而是那淘金人在水中浸泡的粗糙红肿的双手,而是那淘金人在阳光下弯曲的汗珠滚滚的脊梁。  十

被社会和岁月抛弃的人,有如槁木枯树;

而那些抛弃社会和岁月的人,不过是冷烬死灰而已。

十一

“力”的水呀,通过“智”的渠道,潺潺地流灌着那“成功”的田园。

十二

饭后茶余,人们最喜欢谈论的话题,有人说莫过于“时也,运也,命也”。此话不可谓无据。自古至今,谈时谈运谈命不绝于口,不绝于篇。“时、运、命”三字,写出来并不难,但要悟透则绝非易事。“时、运、命”的话题,可以说是伴随人类始终的话题。在各个历史阶段,在各个阶层的人士中,“时、运、命”总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值得探究的玩意儿。

时也,运也,命也!“时也”二字,且不去多说它,无非是大前提、大气候,是客观外在的时势而已。“运也,命也”,好似一个谜,一个人生的大谜,往往要盖棺之后方能揭开那谜底,像三闾大夫、秦皇、汉武、太史公等等千古人物的“运也、命也”,也都颇费思量。有人说:“人生,是运与命的总和。”此话不无道理。

运者,人生运行之轨迹也。命者,运行于轨道上的生命之车也。人之“运”,则如道如路如径,或是无路之路的丛莽荆棘。人之“运”道,或似羊肠,或如九折,或是泥途,或是平坦的阳关大道,或旱路,或水道……人之“运”道,复杂、变幻、莫测,或先窄而后宽,或先宽而后窄,或先直而后曲,’或先曲而后直,或穷途而末路,或绝处而逢生……人之“命”,也就是生命的存在形态。生命之车,每每又是会改易变换的,有时是橇,有时是独轮车,有时是牛车马车,有时是轿车,有时又是火车或高速列车……

细细思量一下吧,车须遵道而行,车当得天而动!车好道不好,道好车不好,车好道好天不好,均无好结局。“命”须应“运”而行,“命”当适“时”而动,前路才是平安之旅。观天而察地,独轮车行羊肠道,泥地行泥橇,雪地走雪橇,堪称得其所哉。“宝马”小轿车,高速路上风驰电掣,何等潇洒;一旦开进沼泽地,其窘境怎堪言状!嗟乎,老马能识途,生命之车又岂可狂奔乱驰!

人呀人,贵有自知之明,贵有自我锤炼改造之精神,贵有认定前路之慧眼,贵有独辟蹊径之胆略。人呀人,务当珍惜生命,通权达变,识“时”而知“运”,勇敢上路,奔前程,莫回首!

(此《闲话运命》草于文革中,2D08年11月14日整理)P2-8

序言

在中国语境中,有的字组合起来很有意思。“宗九奇”这三个字组合在一起,即如此。它不仅仅是一个姓名,而是能萌发人的联想、引起人许多感慨的符号。

老实说,我非但喜欢这个姓名符号,还很喜欢宗九奇这个人,一如喜欢元人的散曲。

元曲之佳何在?王国维称:“一言以蔽之,日:自然而已矣。”宗九奇仿佛是上苍恩赐给一方水土的自然之子。满腹经纶却从容散淡,一身功夫却谐趣和善,白日里步街头巷尾全无俗气,黑夜中观满天星斗情思万千。用元曲一比照,真个是: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避虎狼、盟鸥鹭,是个识字的渔夫。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

宗九奇的“奇”,首先“奇”在其出身。庐山,虽说是弹丸之地,却到处充盈着灵气,飘荡着仙气。宗九奇出生在庐山,一面世即得地灵人杰之惠。宗氏家族,与江西的名门望族—-修水陈氏家族,在庐山相交甚笃。宗九奇从小就与陈氏子弟在松林云月间,青梅竹马,耳鬓厮磨,加上那“松门别墅’’中进进出出的顶级大师们的熏染,想不聪明伶俐都不可能。

宗九奇的“奇”,又“奇”在他大半生都在与江南名楼滕王阁相厮守。滕王阁,显然是南昌的文化地标,也是江西的文化地标,自初唐创建到当代重建,迭经兴废达二十九次之多,这在中国名楼的兴废史上恐怕算得上“翘楚”了。瑰玮绝特的重建之阁,矗立于赣水之滨,具唐风,呈宋韵。作为重建指挥、高级工程师、省文史馆馆员,而且至今仍在为名阁服务的宗九奇。当年从设计到施工,从装修到陈列,从落成到歌舞升平、对外开放,一砖一瓦,一斗一拱。一壁一挂。一草一木,无一不融入了他的心血和汗水。人或戏称,宗九奇就是二十九代滕王阁的教父和赤子。换一个角度,如果把滕王阁的楼台亭榭比作是硬件。那么,宗九奇绝对是软件,是滕王阁的“灵魂工程师”。只要看看他主编的《滕王阁古今图文集成》、《滕王阁旅游小丛书》、《滕王阁文化小丛书》、《滕王阁史话》,就知道里面有多少思索和考证,而这无一不是他青灯古卷、苦读冥思的结果。

宗九奇的“奇”,更“奇”在七十岁如何当十七岁活着。宗九奇已望七旬,已是人生的下半场了。我平生最信服的是做事“有信心、有激情、讲方法”。这九个字,年轻时似乎容易做到,但年事一高,往往是“船到码头车到站”,倘若身体不适,则更会“破罐子破摔”,遇事漠然。宗九奇则不然,你看他那精、气、神,活脱脱一个年轻人;你看他那身子骨,最多也就是四十来岁罢了。他走遍了中华大地,漫游了河岳山川、大漠戈壁、雪域高原、丛林绿岛。四处考察采风,了解风土民情。他曾为四川震区小金县撰写《藏汉同心赋》等多方碑文,为白鹿洞书院、东林寺属文作记,欣然命笔《南昌赋》,为安义千年古村规划筹谋,在梅岭留下了数百处摩崖文字,策划了南昌中国傩园,等等。近年来,他既要筹编情景剧《鹤舞洪崖》、《滕王阁》,又要搞中国十大名楼联谊,还要参与编纂《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江西卷》,以及保护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此外,尚要为高等院校开坛讲学,且登门请教求联索字者不断,事情一桩接一桩,如此饱和的人生境遇和状态,焉能不令天下志士钦佩和羡慕,焉能不令人对曹孟德“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全新的解读!

宗九奇的“奇”,还“奇”在他身上散发出老庄的气场。他长得面容清瘦、身体修长,目光里储满了睿智。我常戏言,如果让他束上发髻,穿上长袍。足蹬圆口布鞋,绝对一派“仙风道骨”,定然顿显“散人”之韵致,而宗九奇亦以为然。当然,这仅仅是“形”。而其“神”,我发现,其一是胸襟坦荡开阔,就像那静默的玻璃缸,决不会计较横冲直撞的金鱼。他对不平事、难堪处,往往一笑了之,权当甩尾的金鱼在冲撞鱼缸。其二是对“得”与“失”的关系拿捏得非常到位。他常说。只有懂得经常清空自己仓储的人,大自然才会把更多的东西、更大的能量传给他,让他获得更大的库容。有了大库容、大能量,才能影响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才能让自己生存活动的空间显得更加的和谐。其三是自然、率性且多梦想。自然、率性,是真性情的随意流露,他与人交往,先观其相,一旦不入法眼,任你高官显贵,不理就是不理,头一犟,脸一沉, “你当你的高官,我做我的散人”,拂袖而去。说到大胆梦想,这是一种积极进取而又激情四溢的青春期生态,他有如一部年轻且动力充沛的发动机,充满创意的思维宛如源头活水一般。

“奇”来“奇”去。握管作“序”之际,颇费踌躇,偶尔听友人说,宗九奇有“九奇”,真个是“正中下怀”,顿觉豁然。何为“九奇”?懂古建园林,奇一;晓诗词歌赋,奇二;好庄子楚骚,奇三;通楚调唐音,奇四;穷禅理玄学,奇五;谙易经、解堪舆,奇六;问俗追风,奇七;擅书法,奇八;至于奇之九,坊间传其气功如何如何,本人未得实证,不敢妄言。至于前面的八奇,作为宗九奇的朋友,我是可以作为见证的。

文化是积累的结果。宗九奇的这本《散人漫语》,是他长期在生命之海拾贝的结果,细细品味的确是生命之赞、人生之感、处世之思、自然之颂、印象之言、情思之吟、艺林之咏。思絮、语录、感悟,如泰戈尔,似林风眠,尽管在比喻的运用上,在文白相间的笔调上,在遣词造句上,见仁见智,似有可商榷斟酌之处,但灵光不时闪烁,妙语奇思开卷可见,加上由他精心挑选的各式插图映衬而赏心悦目,却是不争的事实,我不在此赘言,读者诸君自可明判。

总而言之:宗九奇,豫章散人,洪都奇人,南昌文化地图,滕王阁人文内涵的守护使者;一个可以与多个领域接通的多孔变频插座;一只将地域文化翻来变去的魔方;一位品茗悟道者;一位可以与朋友们喝得微醺但又从不失态的饮者;一座能够移动并在积极行走着的滕王阁。

人生立意要紧,立境更要紧。在精神层面上个体生命比宇宙还大。从这个意义上看,宗九奇的人生几乎到了不想也无须去与任何人互换位置的精彩境界。还从这个意义上看,读一下宗九奇的这本《散人漫语》,或许对我们的人生有所裨益。

2009年12月11日

后记

《散人漫语》终于出版了,我多年来在无垠的大海边拾得的小小螺贝,很高兴能够与朋友们共享。

《散人漫语》中这些小螺细贝的拾得,或值风和日丽,或逢月明星稀,或遭风啸雨骤,或遇潮狂浪涌……这些小玩意儿,并非什么稀世之珍,也许有人会喜欢,也许有人不喜欢,但毕竟是我赤足光臂在海边细心拾得的。我想,只要其中有某些个小件,能够被陌生的人们看中并愿意在手中把玩,我也就非常欣慰了。

《散人漫语》的结集出版,颇为顺利,这首先要感谢友人、江西美术出版社社长陈政先生,先生对《散人漫语》的分类、配图、出版都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且欣然命笔作《序》。此外,在成书过程中,傅修延、夏汉宁、马雪松、褚兢、杨建葆、程维、王治川和罗强诸君也都给予了热情的鼓励。特别是叶青、黄龙二君,对配图给予了不少具体的帮助。责任编辑黄润祥同志,则始终如一地做了许多的工作。对此,本人表示诚挚的谢意。

《散人漫语》共七章、207篇,其续编还在撰写之中,希望今后还能一一奉献给朋友们。

宗九奇

2010年1月18日于滕王阁北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散人漫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宗九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001416
开本 32开
页数 1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27
丛书名
印张 3.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195
149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