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平、潘丽蓉编著的《科技英语翻译之要义与技法》分为三篇九章,每篇的一、二章是初学篇,适合高中生和大学生:每篇的第三章是提高篇,适合研究生、青年教师或翻译工作者。本书是一本对科技翻译论述比较全面的书。全书紧紧围绕翻译的理念、思路、策略、技法这四个方面来展开讨论,并辅有大量的例子加以说明或验证,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
图书 | 科技英语翻译之要义与技法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卫平、潘丽蓉编著的《科技英语翻译之要义与技法》分为三篇九章,每篇的一、二章是初学篇,适合高中生和大学生:每篇的第三章是提高篇,适合研究生、青年教师或翻译工作者。本书是一本对科技翻译论述比较全面的书。全书紧紧围绕翻译的理念、思路、策略、技法这四个方面来展开讨论,并辅有大量的例子加以说明或验证,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 内容推荐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英语应运而生,并发展成为一种重要文体。科技英语翻译在人类了解世界科学进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而言,科技英语翻译要遵循两大基本原则一是忠于原意,传达信息准确无虚,二是文从字顺,行文风格贴近原文。 为此,王卫平、潘丽蓉编著的《科技英语翻译之要义与技法》独具匠心,从宏观入手,先介绍翻译过程和策略,待读者对翻译过程、策略有了整体认识和掌握后,转而介绍科技翻译基础知识并展开翻译技能的实训。这样的编排无疑更有益于读者学习和理解科技英语翻译。《科技英语翻译之要义与技法》紧紧围绕着翻译的理念、思路、策略、技法这四个方面来展开讨论,并辅有大量的例子加以说明或验证,语言流畅,论述严谨,翻译到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科技翻译著作。 目录 引言 上篇科技翻译的过程与策略 第一章理解、表达、审校三部曲 一、理解过程 二、表达过程 三、审校过程 第二章策略之一:“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 一、“直译”与“意译”之争 二、“异化”与“归化”之分 第三章策略之二:信息整合与变通翻译 一、信息整合 二、变通翻译 中篇科技翻译的基本要义 第四章以“语义”为理解基础 一、语义的差异 二、词法的差异 三、句法的差异 第五章以“句子”为翻译单位 一、无灵句 二、被动语句 三、倍数句 四、名词化结构 第六章以“段落”作语篇分析 一、语篇意义 二、语篇衔接 三、语篇连贯 四、语篇翻译 下篇科技翻译的技能与实践 第七章词汇翻译的基本技能 一、转变词性 二、增加词语 三、省略词语 第八章句子翻译的基本技能 一 、从句连接词的翻译 二、正译与反译 三、顺序翻译法 四、逆序翻译法 五、拆句翻译法 六、长句翻译法 第九章科技应用文的翻译 一、产品说明书的特点与翻译 二、专利说明书的特点与翻译 参考文献 附录一科技英语常用前缀和后缀 附录二科技英语中一些有关数学内容的表示和翻译 附录三英语学术论文标题中心词的翻译 附录四汉语学术论文标题中心词的翻译 附录五英语科技文献中常见拉丁词语的翻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科技英语翻译之要义与技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卫平//潘丽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81299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5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315.9 |
丛书名 | |
印张 | 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3 |
宽 | 139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