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贞元六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贞元六书》编著者冯友兰。

冯友兰对《贞元六书》写作的表述:

我认为中国过去的正统思想既然能够团结中华民族,使之成为伟大的民族,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的泱泱大国,居于领先的地位,也必然能够帮助中华民族渡过大难,恢复旧物,出现中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

内容推荐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贞元六书》编著者冯友兰。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贞元六书》贯穿着作者对于古今中国哲学的评判,阐述了中国哲学主流的进展,在中国哲学发展中彰显了中国精神,在出世入世间找寻中国哲学的独特价值内涵。

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孔孟

第二章 杨墨

第三章 名家

第四章 老庄

第五章 易庸

第六章 汉儒

第七章 玄学

第八章 禅宗

第九章 道学

第十章 新统

试读章节

巫马子说:他爱他自己,比爱他的父母更甚。这一点大概是墨家的纪述,过甚其词。因为这与儒家所注重底孝道是不合底。除此一点外,儒家是主张爱有差等。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人的爱本来就是有差等底。孟子问夷之,说:“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孟子.滕文公上》)人亲他的兄的儿子,自然比亲他的邻人的小孩为甚。人本来爱他自己的父母,胜于爱别人的父母;爱自己的子女,胜于爱别人的子女。照儒家的说法,这是无须改正底。人所须注意底只是:你爱你的父母的时候,你应该念及,别人亦爱其父母。你爱你的子女的时候,你应该念及,别人亦爱其子女。如此念时,你应该设法使别人亦能爱其父母,别人。亦能爱其子女。你至少不应该妨碍别人爱其父母,别人爱其子女。这就是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善推其所为”。孟子说:“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孟子·滕文公上》)从“老吾老”推其所为,以及人之老;从“幼吾幼”推其所为,以及人之幼。这就是从一本推出。这也就是行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是行仁的方法。充分行忠恕之道就是行仁。行仁也不是矫揉造作。因为人本来有“恻隐之心”,有“不忍人之心”。行忠恕之道、行仁,就是此心的充分底扩充。儒家亦主张“兼相爱”,不过以为发应有差等。

“爱有差等”并不是不爱别人,不过是更爱其亲。孔子说:仁是“爱人”。这是墨家所赞成底。但仁者更爱其亲,这是墨家所不赞成底。墨家的爱无差等的办法,是爱别人等于爱其亲,或爱其亲等于爱别人。这种办法,可以是将爱别人底爱加多,也可是将其爱其亲底爱减少。无论如何,一个人爱别人与爱其亲中间底差别,是没有了。如此,则不足以见其亲之为其亲。所以孟子说:“墨氏兼爱,是无父也。,’这也就是孟子所谓“二本”。严格地说,爱无差等,是爱每一个人均相同。如此,则每一个人是一本。朱子说:“爱无差等,何止二本?盖千万本也。”(《孟子纂疏》引)

墨子可以说:我们虽主张“爱无差等”,但亦主张“施由亲始”。儒家可以问:为什么施由亲始?如果因为在原则上,你本来应该先爱你的亲,这就是你视你的亲,重于别人,这就不是爱无差等了。如果因为在事实上,你的亲在你附近,所以你应该先爱他,这个应该就是有条件底了。假如你的亲不在你的附近,你就可以不必“施由亲始”。如此说,则“施由亲始”救不了“爱无差等”的毛病。

墨家讲兼爱与儒家讲仁,有如此底不同。这是孟子所已指出,并且是前人所常讲底。此外尚有一点更重要底不同,虽孟子亦未指出,前人亦未讲到。我们于下文论之。

P50-P51

序言

此书所谓道,非《新理学》中所谓道。此书所谓道,乃讲《新理学》中所谓道者。《新理学》所谓道,即是哲学。此书讲《新理学》所谓道,所以此书非哲学底书,而乃讲哲学底书。此书之作,盖欲述中国哲学主流之进展,批评其得失,以见新理学在中国哲学中之地位。所以先论旧学,后标新统。异同之故明,斯继开之迹显。庶几世人可知新理学之称为新,非徒然也。近年以来,对于旧学,时有新解,亦藉此书,传之当世。故此书非惟为《新理学》之羽翼,亦旧作《中国哲学史》之补编也。书凡十章,新统居一,敝帚自珍,或贻讥焉。然孔子日:“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孟子日:“圣人复起,必从吾言。”其自信若是。即老氏之徒,濡弱谦下,亦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亦何其高自期许耶?盖学问之道,各崇所见。当仁不让,理固然也。写此书时,与沈公武有鼎先生,时相讨论。又承汤锡予用彤先生,贺自昭麟先生,先阅原稿,有所指正,谨此致谢。又英国友人休士先生,亦就原稿译为英文,期在伦敦出版。并附记,以志鸿爪。民国三十三年六月,冯友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贞元六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友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32279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2013225931
中图分类号 B261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