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耕文化漫谈》由游修龄著,全书以漫谈的形式,介绍中华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维持生态平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希望当前的农业从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踏上正途。只是这种追求未免有点不自量力,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图书 |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由游修龄著,全书以漫谈的形式,介绍中华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维持生态平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希望当前的农业从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踏上正途。只是这种追求未免有点不自量力,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目录 一 农业的起源 谈谈石磨棒和石磨 农业和文明发展 传统农业的成就、局限性和生命力 传统农业的兴衰和定位问题 二 中国的“两河”农业 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黍稷来麦解读 长江流域的水田稻作文化 三 农时与季节 论农谚 农时和反季节 四季供应、农时消失与饮食文化 “糯稻文化圈”的兴衰 四 源远流长的稻作文化 水稻的驯化及其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从中国看日本的稻米饮食文化 稻作起源的神话和传说——日本和中国的比较 麇鹿和原始稻作及中华文化 中国蝗灾历史和治蝗观 五 稻作的基础——养猪业 释豕、豚、彘和猪 说猪 六 丝绸——衣着之源 蚕神:嫘祖或马头娘? 七 茶叶——饮料之首 陆羽《茶经·七之事》“茗菜”质疑 说茶 《大观茶论》作者问题的探讨 读《中国历代茶书汇编》 八 水产养殖 鱼和渔,甫和圃 范蠡《养鱼经》的问题 稻田养鱼,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之一 九 稻文化的升华——龙舟 龙舟、端午节和屈原 龙舟和赛艇——中西民俗对比 十 传统农业反思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游修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2556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2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2 |
CIP核字 | 2013282727 |
中图分类号 | S-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7.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