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丽的青春故事--湖北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事迹选萃
内容
编辑推荐

十年感动,为这些美丽青春的故事。

翻开《美丽的青春故事--湖北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事迹选萃》这本书稿,时光聚焦在过去的整整十年。每一位感动荆楚、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和他们的故事,都曾是那么熟悉、那么感人。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不是虚构的文学创作,而是真实的生动再现。在朴实流畅的文字里,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厚重生命底色的一群大学生跃然纸上。他们普通而平凡,却又是那么可爱和可敬——因为理想与信念,因为爱心与责任,因为担当与奉献,他们显得格外明亮,格外美丽,正如闪烁的群星,熠熠生辉。本书由严学军主编。

内容推荐

《美丽的青春故事--湖北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事迹选萃》讲述了十二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有几位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青春年华,在我们心中,他们音容宛在,生命长存;其余二十二位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书写新的人生。

《美丽的青春故事--湖北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事迹选萃》的出版,将使他们的感人故事得以更久远的传播,将使他们的优秀品质得以更广泛的传诵。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告慰,更是对生者的激励。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大力开展道德楷模的学习宣传,感召广大青年学生和社会公民积极参与、自觉实践,是必要的工作方法和有效的工作途径。相信每一位读者从本书的故事里不仅能收获精神的洗礼与感动,还一定会获得行动的决心与力量。同时也相信在未来的岁月,荆楚大地会有更多的大学生进入时代的群英谱,为这璀璨的星空增添更加夺目的亮色。本书由严学军主编。

目录

青春壮歌动天地

 ——武汉工程大学1999级学生许志伟的故事

大山深处红杜鹃

 ——华中农业大学1999级学生徐本禹的故事

本色人生映寒江

 ——长江大学2003级学生赵传宇的故事

铿锵玫瑰傲华年

 ——武昌理工学院2003级学生宫晓芳的故事

孝亲之花绽芳艳

 ——湖北荆楚理工学院2003级学生刘芳艳的故事

风雨黄花分外香

 ——武汉大学2003级学生黄来女的故事

人生诗行镌绝壁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03级学生包唐韬的故事

凌空彩虹托雏鹰

 ——武汉理工大学2004级学生郎坤的故事

爱心之海翔飞燕

 ——三峡大学2005级学生侯海燕的故事

坎坷路途自奋蹄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06级学生谭之平的故事

魂绕青山伴书声

 ——武汉大学2008级学生赵小亭的故事

生命之链挽狂澜

 ——长江大学“10·24”英雄集体的故事

人物名片

后记

试读章节

许志伟出生在贫困的农民家庭,考上大学后,家里的经济负担加重了。虽然父母没说什么,但许志伟明白,他这样的家境要供一个大学生是非常艰难的。每次收到家里寄来的生活费,他就感到心里不安。在他看来,一笔笔每月按时寄来的生活费,是父母一滴滴汗水凝结而成的,沉甸甸,热乎乎。家里寄来的生活费其实是不够用的,但许志伟从不伸手多要一分钱。他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5200元助学贷款单,这才知道他是靠自己贷款读书的。为了控制开支,他养成了记账的习惯。在他留下的遗物中有一个笔记本,上面详细地记录着他在大学的每一笔开支,其中一条写道:

25日,从银行取出350元,寄回家300元,邮资3元,买报纸1.5元;28日,买磁带10元;2日,买信封、邮票3元;6日,买方便面2元,买圆珠笔1元……

城里来的同学,家庭经济条件好一些,吃的、穿的、用的都比较好。有些农村来的同学,刚上学时还能够保持农家孩子的本色,到了大二、大三,也渐渐开始“鸟枪换炮”,向城里的同学“看齐”了。许志伟看在眼里,经常提醒自己:“家里就只有这个经济条件,何必在生活上跟其他同学攀比?你是一个学生,要比就比学习。今后毕业工作了,自己有能力挣钱了,再改善生活条件也不迟。”有了这样的心态,过惯了苦日子的许志伟在校园里生活得很淡定,身穿洗得褪了色的旧衣服,脚蹬穿了多年的旧皮鞋,干净合体、精神利索。每餐挑选最便宜的饭菜,照样吃得津津有味。寒暑假结束后从家里返校,母亲送他出门时总要叮嘱他在车上多留神,不要让小偷给偷了,他每次都笑呵呵地说:“我这样子一看就是个穷学生,没小偷会对我感兴趣的。”他喜欢自称“穷学生”,在他心目中,“穷学生”是值得夸耀的称呼,学生就是要安贫乐道,不图物质享受,但求精神充实。

2003年冬天,正值研究生备考的关键时刻,北风呼号,寒气刺骨,坐在教室里复习的许志伟穿得很单薄,实在冻得不行了,就在教室外的过道上搓搓手、跺跺脚,来回走几圈,然后再回到教室看书。同学们劝他买件棉衣,说如果冻病了,岂不是白费工夫?许志伟觉得这话有道理,下决心去买一件棉衣。他跑了好几个小摊,比较价格,又跟摊主杀价,最后买了件50元的棉衣。还对陪他去的同学说:“呵呵,今天奢侈一回,算是预祝自己考研成功,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同学听了,鼻子酸酸的。许志伟接着说:“农村赚钱不容易,父母起早贪黑的,很辛苦,我能省就尽量省吧。”

许志伟的确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放学或放假回家,他都要帮助家里干农活。他常对同学说:“在我们农村,男伢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是干农活的顶梁柱,男伢不干农活,别人会瞧不起的。”上大学后,他做过家教,当过促销员,送过牛奶,以此为自己挣点生活费,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他在日记里写道:“每次看到父母那眼神、那神态,都想哭,心里在流血。为了我读书,父母看起来比同龄人苍老得多,懂事的妹妹,为了我中途辍学,随父亲南下打工而毫无怨言,现在的我只有奋勇拼搏。”

大二时,他听说南湖牛奶场正在策划开辟市场,要到学校开展直销,便立即揽上了送牛奶的活。牛奶场在郊区,为了节省费用,他舍不得乘公交车,每天上完课,就骑上自行车到牛奶场去拉牛奶。一次拉两大桶,有几十斤重,从牛奶场到学校的路不好走,一路颠簸到学校总要累得浑身大汗。到了学校后他来不及喘口气,趁牛奶新鲜赶快销售。一个月忙下来,他挣了200多元钱。有人觉得不划算,许志伟却笑着说:“蛮好,又能赚钱又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

穷学生挣钱不易,许志伟却并不过分看重钱财。每年放假回家,他都要为村里的孩子补课,从来都是分文不取。2003年许志伟考上研究生,村里人更是领着自家的孩子前来“拜师”,请许志伟辅导功课。邻居孙六容的孩子在许志伟家补习,她知道许志伟不收钱,便以祝贺许志伟考上研究生的名义送来200元钱,说是资助他上学的路费,被许志伟再三谢绝。后来孙六容趁许志伟不注意,偷偷将200元钱压在他家桌子的玻璃板下。晚上,许志伟发现了玻璃板下的200元钱,知道是邻居送的,马上把这200元钱送还给了孙家。村里的单龙顺连续两个暑假得到许志伟的辅导,他的父母曾多次要给许志伟报酬,都被许志伟推阻了。2003年,单龙顺考上了大学,他的妈妈准备了一顿丰盛的饭菜,要请许志伟吃饭,感谢他两年来对孩子的辅导和帮助,许志伟婉谢了单家的盛情,说:“龙顺争气,考上了大学,这比任何感谢都让我开心。”

许志伟的淳朴还表现在他觉得有意义的事,就会去做,一点不计较自己的得失。2001年4月11日,学校号召大学生义务献血,许志伟立即报名,毫不犹豫地献了血。2003年4月12日,正是“非典”肆虐期间,许志伟勤工助学回校途中,路过鲁巷广场,看到停着一辆采血车,他又再次毫不犹豫地献了血。后来,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人们发现了一本无偿献血证和一张见义勇为爱心卡,记录了他两次献血的信息,每次献血200毫升。P8-11

序言

十年感动,为这些美丽青春的故事。

翻开这本书稿,时光聚焦在过去的整整十年。每一位感动荆楚、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和他们的故事,都曾是那么熟悉、那么感人。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不是虚构的文学创作,而是真实的生动再现。在朴实流畅的文字里,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厚重生命底色的一群大学生跃然纸上。他们普通而平凡,却又是那么可爱和可敬——因为理想与信念,因为爱心与责任,因为担当与奉献,他们显得格外明亮,格外美丽,正如夜空闪烁的群星,熠熠生辉。

这种群星闪耀的现象不是偶然的。纵观这些青年大学生成长和奋斗的十年,正是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十年;正是我国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十年;也正是湖北高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和途径,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中绽放美丽青春的十年。透过这些故事的场景和细节,我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有着自己虔诚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都有着对家庭、对社会、对脚下土地的热爱与担当,并且都愿意为之执着前行、无私奉献。我还欣慰地看到,在他们感动我们的故事里,也有着很多感动他们的人和事。而且,这些感动还在生长和延续。因此,他们不是孤立的。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代表并影响了当代青年大学生乃至中国青年的公民素质与文明程度。从这个角度看,这些故事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是重要而深远的。

本书讲述了十二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有几位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青春年华,在我们心中,他们音容宛在,生命长存;其余二十二位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书写新的人生。本书的出版,将使他们的感人故事得以更久远的传播,将使他们的优秀品质得以更广泛的传诵。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告慰,更是对生者的激励。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大力开展道德楷模的学习宣传,感召广大青年学生和社会公民积极参与、自觉实践,是必要的工作方法和有效的工作途径。相信每一位读者从本书的故事里不仅能收获精神的洗礼与感动,还一定会获得行动的决心与力量。同时也相信在未来的岁月,荆楚大地会有更多的大学生进入时代的群英谱,为这璀璨的星空增添更加夺目的亮色。

后记

党的十六大以来,湖北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立德树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大学生,用先进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大学生,荆楚校园涌现出一大批富有爱心、勇于担当的优秀大学生,形成了湖北高校的“群星现象”,在全国产生了重大而广泛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表彰他们的优秀品质,弘扬他们的先进精神,激励广大学子立志成才、奉献社会,我们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这十年间湖北高校涌现出的众多优秀大学生中,根据典型性、代表性、特点和影响,兼顾不同类型的高校,遴选了12个先进人物(集体),编写了本书。限于篇幅,还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学子未选人。我们相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宏伟“中国梦”的壮丽征程中,湖北高校俊采星驰的天空定将闪现出更多更亮的新星。我们期待在湖北大学生新的群英谱中能讲述他们精彩动人的故事。

本书选题策划始于2009年,2010年正式启动编写工作,先后在华中农业大学、三峡大学召开会议,组成编写组,讨论本书编写工作。入选者在本书中按大学入学时间先后排序(入学时间相同的按人物出生年月排序)。

本书采用报告文学体裁,力求个性鲜明、细节真实、场景生动、可亲可感。编写组在相关高校提供的素材的基础上,查阅和梳理了数以百万字的新闻报道、事迹材料、媒体评论、日记、博客,观看了多部相关影视作品,历经三载,数易其稿,最终完成了编写工作。

本书由杜海鹰、何泽云筹划设计。在编写过程中,武汉工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武昌理工学院、荆楚理工学院、武汉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三峡大学、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党委宣传部提供了素材稿。省教育厅思政处谭庆华、雷松、王云彬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工作。本书由彭光芒、吴义生、魏友伯执笔,彭光芒统稿,华中农业大学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江娟、杨柳参与了部分资料的收集和文稿整理工作,华中农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杜园园、曹琼洁为本书创作了插画。

本书参考了公开发表和传播的大量文字、图片,其中相当多资料未署名,因此,难以一一注明出处。谨向所有相关的作者和媒体表示歉意和感谢。

本书得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及本书责任编辑何国梅的支持和指导,一并表示感谢。

限于编者的水平,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丽的青春故事--湖北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事迹选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严学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263456
开本 32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8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48
CIP核字 2013246155
中图分类号 K828.4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08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