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说论语/图说天下典藏中国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方韬编著的《图说论语》是“图说天下典藏中国系列”之一。本书是一部对儒家经典《论语》进行注译解读、图文并茂的国学读物。全书以宋代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底本,保持原有20章分章结构,对每章内容精心遴选,进行注释翻译和解读。书中插配了近200张与孔子生平相关的图片以及山水人物画,有力地提升了该书的阅读性和艺术品位。该书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记录,反映了孔子推崇的治学、为人、处事、修身的思想。该书条目清楚,解读通俗易懂,图片精美,是一部适合大众阅读的国学读物。

内容推荐

“子不语怪力论神”“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这位后世无比尊崇的先师,以他积极的人世精神,博大的包容情怀,“循循然善诱人”的教育理念,“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人生理念等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孔子带着他的弟子,在列国跋涉,推行自己终生秉持的“仁道”和“仁政”,宣扬礼乐之道。失败与挫折,光荣和梦想,交织成了一曲响彻寰宇的赞歌。阅读《论语》,倾听一位远古哲人发自肺腑、直指人心的教诲,无需更多的理论,明明白白,坦坦荡荡地做就是了……

《图说论语》一书对《论语》原著进行了图文并茂地注译解读。条目清楚,解读通俗易懂,图片精美。

《图说论语》由方韬编著。

目录

壹 学而篇

贰 为政篇

叁 八佾篇

肆 里仁篇

伍 公冶长篇

陆 雍也篇

柒 述而篇

捌 泰伯篇

玖 子罕篇

拾 乡党篇

拾壹 先进篇

拾贰 颜渊篇

拾叁 子路篇

拾肆 宪问篇

拾伍 卫灵公篇

拾陆 季氏篇

拾柒 阳货篇

拾捌 微子篇

拾玖 子张篇

贰拾 尧曰篇

试读章节

圣人的智慧

知己知人,《论语》中已多次提到。孔子教人的巾心,都在这个思想,他说只怕自己无能,没有真才实学,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换句话说,只要求自己,充实自己。而“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则又是一个大问题。司马迁写《史记》,在《伯夷列传》中,特别引用孔子的这句话。孔子说,一个君子,最大的毛病,是怕死了以后,历史上无名,默默无闻,与草木同朽。在历史上留有功绩的人物,文天祥、岳飞,也是少数。至于其他留下姓名的历史人物,又有几人?从这里看人生,多渺小!在目前很短暂的一段当中去争名,上台在镜头里亮一下,有什么用?求名当求万世名。人谁不好名?看好在哪里。一个人真想求名,只有一途——对社会真有贡献。要历史留名实在太不容易,可是三代以后,未有不好名者,所以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但好名看好什么名。遗臭万年也是名,但有什么用?真的大名,要对历史有贡献,就太难了。求利之道也是一样,几十年来,看到那么多朋友,发那样大的财,最后怎样?所以名利之道要看通的。真了解了人生,确定自己究竟走哪条路才是最重要的,如若不然就一生老实本分,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过分地企求。一个真正的君子,都是要求自己,学问也好,事业也好,只问自己,具备了多少?充实了多少?努力了多少?一切成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依赖别人,不要因人成事。在内省的修养方面,只问自己应对人如何,而不要求别人对你如何。

圣人的智慧

子贡问孔子,人生修养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为人处世的道理不要说得那样多,只要有一个重点,终生都可以照此目标去做的,孑L子就讲出这个恕道。后世提到孔子教学的精神,每每说儒家忠恕之道。后人研究它所包括的内容,恕道就是推己及人,替自己想也替人家想。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任何事情要客观。看别人处理一件事情,常会有觉得不痛快、不满意的地方。说老实话,假如是自己去处理,不见得比对方好。问题在于我们人类的心理,有一个自然的要求,都是要求别人能够很圆满;要求朋友、部下,都希望他没有缺点,样样都好。但是不要忘了,对方也是一个人,既然是人就有缺点。再从心理学上研究,这样希望别人好,是绝对的自私,因为所要求对方的圆满无缺点,是以自己的看法和需要为基础。我认为对方的不对处,实际上只是因为违反了我的看法,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行为产生的观念,才会觉得对方是不对的。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便是孔子教授法的尖锋锐利,等于后世禅门中一个故事:唐末诗僧贯休作了两句很得意的诗,“得句先呈佛,无人知此心”。他拿给一位禅门的老和尚看,老和尚反问他:“如何是此心呢?”贯休反而答不出来了。老和尚便笑说:“无人知此心。”这段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便同此一样隽永有味,值得深思反省。

站在全新的立场,专门研究自己的人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做不到,随时随地我们会犯违背这八个字的错误。尤其在现代社会的团体生活中,这八个字的修养,要做到很难很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也就是“己所欲,施于人”。后来佛家思想传到中国,翻译为“布施”。施字前加一个“布”字,就是普遍的意思。佛家的布施和儒家这个恕道思想一样,所谓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就是布施的精神。人生两样最难舍,一是财,一是命。只要有利于人世,把自己的生命财产都施出来,就是施。这太难了,虽然做不到,也应心向往之。

圣人的智慧

孔子认为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上不能忍耐,便会坏了大事。

勾践尝粪降夫差和韩信甘受胯下之辱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没有他们当年的“小不忍”,何来名留青史的越王勾践和汉代大将韩信?小忍,是以暂时的忍气吞声换得青山在,是以退一步来换取海阔天空,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这两句话很明白清楚,就是说个人的修养。巧言的内涵,也可以说包括了吹牛,喜欢说大话,乱恭维,说空话。巧言是很好听的,使人听得进去,听的人中了毒、上了圈套还不知道,这种巧言最会搅乱正规的道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凡事要忍耐、包容一点,如果一点小事不能容忍,脾气一来,坏了大事。许多大事失败,常常都由于小环节导致的。一个意思是,做事要有忍劲,狠得下来,有决断,有时候碰到一件事情,一下子就要决断,坚忍下来,才能成事,否则不当机立断,以后就会很麻烦,姑息养奸,也是小不忍。这个“忍”可以作这两面的解释。所以人的讲话、文章,如本身没有道德基本修养,便成为巧言乱德。对于这种事,孔子认为一定要处理,否则成为姑息养奸,也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

圣人的智慧

前面《子路》篇有:“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可与此章互相参看。孔子认为大家都讨厌的人,一定要去考察,大家都喜爱的人,也一定要去考察,不要人云亦云,轻易下判断。

这是从毁誉的问题讲下来,一直讲到这里。孔子又说,大家都讨厌这个人,不要随便相信,必须自己加以考察判断;大家都公认为好,都喜欢他,也不要受蒙蔽,一定要自己再观察他。如果我们以这两句话来印证个人的经历,对于小的事情,每人都会遇到很多,有些学者、文人,学问都很高,但也最容易受情感的蒙蔽,容易情感冲动,于是在观察方面、判断方面,往往会发生错误。这两句话,扩充起来,可以引证很多历史的事实。

现在我们退回来讲个人修养方面,作为一个领导,了解自己的下属,不要完全受别人的影响,自己要观察得清楚,如王莽,当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篡位以前,上下左右,没有一个人不说他好,后来哪晓得一变而成这样。这段历史,就是很好的证明。

P174-178

序言

大众的需求,尤其是精神需求,在现代这个信息发达、文化多元的时代,越来越挑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并且按照这个标准去选择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文化食粮。尽管每个人的需求千差万别,但是仔细研究,依然可以找到共性的东西——经典和品位。经典是被大众公认的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作品;品位反映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自我形象,影响和指导着个人行为的方方面面。两者的结合,正是一切精神文化产品满足大众需求的精神旨归。

“图说天下·典藏中国”这个套系就是按照经典和品位的标准来打造的一套大众文化读物。先来说说经典,在这个套系中,所遴选的都是大众公认的能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读物:《易经》、《论语》、《道德经》、《庄子》、《诗经》、《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史记》、《资治通鉴》……反映着中华民族思想、个性、文化、历史发展的历程,也是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精神支柱。

再说“品位”,这套“图说天下·典藏中国”系列,对“品位”的塑造,不仅从传统的注释,翻译和解读去体现,而且将其精神内涵和由之演绎出来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即和流传于世的书法、绘画、雕塑、瓷玉杂玩等艺术品相结合,因为这些东西的精神实质就是从经典中获得的,是对经典的精神内涵的艺术化。加上现代的设计理念、印刷工艺,对经典进行“图解”和“图说”,营造一种开放性的阅读视野,满足大众高品位的阅读需求。

“图说天下·典藏中国”作为一套全新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出版物,带给读者的享受应该是快乐的,应该是可以满足典藏需要、满足精神需求的大众读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说论语/图说天下典藏中国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11087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2-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