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云
内容
编辑推荐

真实的官场不像小说中那么黑暗,也没那么复杂,其实就是一个职场!官场,不需“官场小说”里的大权谋,只需实实在在的真智慧!

《青云》作者喻言十年亲历,平实记录,是一部还原中国官场的“官场实录”。

内容推荐

《青云》由喻言编著。

《青云》讲述了:

他出身贫寒,使尽浑身解数方进入机关。

他没有雄厚的家庭背景,没有过人的权术谋略,更没有过硬的社会关系,他被视为最不适合当公务员的“三无人员”。

然而,6次玄机重重的谈话,15次擦肩而过的机会,8次祸福未知的调动,3次跌破眼镜的提拔……10年光阴,他从官场菜鸟变成处级干部。

目录

功名谁借青云

引子

第一章 《孙子集》

第二章 白丁

第三章 夹缝

第四章 突围

试读章节

翻开工资条,一看工龄——十年!

十年时间,我从区委研究室起步,发挥农村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用心工作,坚持总结,勤于反思,一步步地从一名小科员成长为一名处级领导。

十年来,我的工资水平并没有像在企业工作的同学那样涨幅明显,也没有像创业开公司的同学那样跌宕起伏。“从政”十年的机关生活,有过惊涛骇浪,有过暗流汹涌,在我的内心产生过很多次震荡,但蓦然回首,那些不过都是“小波”。

我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在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正式登台之前,我先在大伙儿面前自我介绍一下。

我来自南方农村,祖籍上一直填着“湖南”。据祖上相传,明朝初年朱元璋下令血洗全乡,一个活口不留。祖先就从江西哑子巷逃命去了湖南,于是才有了我们家族一脉。哑子巷在哪里?我不知道,父母也不知道。我们没去寻过祖。

父母给我取名文小波——一个很没有男人气质的名字。我曾为这个名字和父母多次争吵,要求改名,因为这个名字给我带来了很多屈辱。

为了这个名字,我和同学打过几次狠架,因为他们老拿我的名字开玩笑:“文小波,文就是没文化的文,小就是波小的那个小,波就是大波的那个波。”我性晚熟,性知识也贫乏,对于波大波小,刚开始没什么感觉。只是谁要说我是“没文化的文”,我一听就很恼火。

现在,我的额头左侧还有一块残留多年的小伤疤。那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邻村的贺正斌总拿我名字开玩笑。有一次,他彻底激怒了我,我忍无可忍,冲过去把他死死摁倒在学校门前的水沟里。他知道硬打打不过我,从水沟里爬起来以后,趁我不备,捡起一块石头就朝我面门扔过来。我躲闪不及,石头硬生生地砸在我的左额上。

尽管这个名字让我挂了彩,但父母仍然坚决不同意给我改名。文,是我们祖辈的姓,也是有文化的“文”;小波,就是希望我从小平平安安,没有大的起落。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说得多了,我也慢慢习惯了。

我们姐弟三个,我是老幺,老大是姐姐,老二是哥哥,三人的年龄差都是三岁。据父母说,我的出生纯属意外,完全是超计划地来到了这个世界。

童年的记忆写满了“贫困”两个字。姐姐懂事,小学毕业就主动辍学,把读书的机会留给了哥哥和我。一九九二年,正是全国上下都喊着下海的年头,我初三毕业,哥哥高三毕业。对于我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来说,两个孩子的学费根本无力担负。在我高一开学的前两天,哥哥悄悄跟着村里的一位泥瓦匠去了建筑工地。三个月后,哥哥随着下海潮到了广东,在一家布艺厂做假花,月薪三百元。那年春节,哥哥没有回家。平生第一次,我、父母和已经出嫁的姐姐一家,过了一个没有哥哥的年。之后好几年,一到春节,看着别人的孩子纷纷回家,母亲就为哥哥不能回家与家人团圆而偷偷地抹眼泪。

对于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我来说,读书是唯一的跳龙门之路。为了考个高分,进个好学校,从进入高中课堂的第一天起,我就奋力拼搏,毫不松懈。

然而,我的第一次高考以发挥失常而告终。看到同学们一个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我心里失落万分。我哭着告诉父母,我不甘心命运就是这样,我要继续读书,再次冲击高考。一九九六年炎夏,我带着自己的梦想和父母的希冀,再次踏进几乎让我窒息的高考考场。

这一次,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了北京!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天,看着父母兴奋不已的脸庞,听着乡亲们的祝贺,我终于体会到十年寒窗之后的幸福。

大四上学期择业时,我想去企业,因为企业不讲资历讲能力。但父亲在那年春节的一席话,彻底打消了我的念头。  “你哪儿都别去,一定要想办法留在北京,留在机关。”春节的时候,我回家和父母商量找工作的事情,父亲的一句话就将我进企业的思路给堵住了。

“爸,现在不比过去了,在企业也很好,不比机关差。”尽管放假前,我也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北京市的公务员资格考试,但我还是想反驳,想给自己的未来留出可供选择的余地。

“你看看我们村,一个村长比谁都厉害,才上任几年功夫,家里比谁都富。你再看看我们家,我们累死累活,连你姐和你哥都放弃了读书,就是为了让你当官。你不当官,去企业,你读书有个屁用……”父亲眼中噙着泪水,跟我说着重复过千百遍的家族苦难史,还是坚持要我进机关。在他眼里,进了机关就是光宗耀祖,就能挺直腰杆做人。

屋里弥漫着呛人的烟昧。父亲说完话,已是老泪纵横,谁都不敢吱声。我的心被父亲的话深深地刺痛。我不想也不能伤害一心为了我的父母、姐姐和哥哥,他们为了让我跳过龙门、进入机关,已经付出了一般农村家庭无法承受的代价。

那一刻,我痛下决心:就进机关!即使我再不喜欢,即使我进不了北京的机关,也要找个省会的机关!我要为家人工作,我知道,我的工作不仅仅是实现我个人的理想与追求,更多是满足家人期待了二十多年的深重心愿。

背负着家人的心愿,春节刚过,我便早早地回到北京。

要进公务员队伍,必须先参加统一的公务员资格考试。考试内容分为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两门都达到六十分就能够拿到公务员资格证书。资格考试是迈向公务员队伍的第一道坎。有了公务员资格,就可以去找招聘单位。当然,有了资格并不一定会有单位接收,但是没有资格肯定就没有单位接收。公务员资格考试与日常的考试相比有所不同。行政能力测试考的是考生的综合知识和反应能力,考试题目并不算太难,但题量很大,每一道题都容不得太多的思考,不到一分钟必须答一道题,可即使能够按照这种速度进行下去,也未必能够答完全卷。更要命的是,前面的六十道判断题,如果做错了还要被倒扣分。有鉴于此,我在考前特意做了几套模拟题,对答题规则比较熟悉,也练就了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卷的应试能力。

还记得二○○○年一月,随大溜去参加了公务员资格考试的我,得知自己的成绩通过分数线时,意外之余又感到失落。无心插柳之举,没料到却打开了另一扇门。难道我真的命中注定要去“当官”吗?

我是高招并轨的第一届毕业生。并轨,意味着学费不再全部由国家承担,得自己掏钱上大学;并轨,意味着毕业时不再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而是让学生走进人才市场,自当弄潮儿。

春节后的北京人才交流会非常频繁。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进机关。我去人才交流会上投放简历,只不过想证明自己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到底在企业家的眼里还有没有那么点价值。

回想起来,我能够到区委研究室实习,也是因为在人才交流会上意外看到他们在招人。大学四年,虽然我没像高中时那样拼命学习,却也学到了不少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课余时间别人在玩游戏、谈恋爱,我则在看杂书、写破稿。几年下来,笔耕不辍,好歹也发表了不少文章。我相信自己的文字功底能够胜任政府研究部门的工作,所以才投了简历——话说回来,当时我也没有更多的选择。

然而,区委研究室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瞅了瞅我的简历,连头都没有抬就冷冰冰地说:“我们需要研究生。”

我不甘心。默默记下他们的联系电话,退出招聘台,回到学校后,我立即去找老师帮忙。在北京市区级单位,有很多我们的校友。有的是已经混出点名堂的,有的则还是小萝卜头一个。老师很负责任地帮我联系到比我高五届的大师兄,C区区政协办公室主任吕浩。幸亏吕浩跟c区区委研究室副主任李萍打了声招呼,区委研究室这才答应给我一个实习的机会。

我倍加珍惜这个机会。我的首要目标就是混到一份工作合同——即便是研究室这样枯燥的单位。签订了工作合同,就意味着混到了北京户口、进入了机关、圆了家人一个梦。

P3-6

序言

功名谁借青云

早年时,在四面环山、傍山而建的家门口,有一片开阔的田地。每到春天,金灿灿的油菜花漫无边际,衬得群山岱青,天空湛蓝。有风拂过,一缕又一缕青白色的云绕着山脊,欲飘欲散,直上九天。只觉得这气象实在恢弘,想寻个什么词句形容,终是未得。此后数年,才知道薛宝钗在《柳絮词》中早说过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后来离开故乡,读书、工作,尽在功名路。扪心而问,穹隆半世,其实一直希望人生有这等豪气。因自幼家贫,谨小慎微的我只在心中默念“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二十年来,大学,机关,花花世界,红尘滚滚,所有人生的起起伏伏中,总有这一言默默相伴。也越来越明白,青云,只是一面在尘世里审视自我的镜子。

如今总有人言,走上机关一途,都是苟活一世,抛弃了自我,自此只为功名利禄。然而身在此中十数年,默默咀嚼个中真实滋味,官场如职场,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则。虽不时有拨云见雾之心,但云里云外,其实并无多大区别。肝胆自怜白首,功名谁借青云?人生之路,向来都是甘苦自知。

回首来时路,种种情绪历历在心,流诸笔端。因是故事,落笔力求轻松生动、有起有伏。因是亲历,字里行间最大限度保留了真实心境。无他,只欲将这十数年来的种种、种种缩于一纸,以供后来者叹之惜之、骂之哂之。

西汉扬雄在《解嘲》中写道:“当途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十年仕途,不敢自称“当途”,只望这些小小故事,能给初涉职场的人,提供一些分辨路径的经验教训,能让他们少走一点弯路,多一点职场的快乐。

日前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正是油菜花开时节。群山依旧岱青,天空湛蓝如初,想起陈草庵的《叹世》:“晨鸡初鸣,昏鸦争噪,哪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仰望苍穹,唯青云变幻万千,恍然如梦。

喻言

2012年4月,捞刀河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喻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07499
开本 16开
页数 3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6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8: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