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力量中国--文化工作者谈文化
内容
编辑推荐

《力量中国——文化工作者谈文化》的作者(刘汉俊)们即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出生并成长,他们与中国文化的亲密接触,再加上他们所从事的文化职业,使得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更为深入,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为透彻,对中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体会也更加深切,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也更加明确。他们或从理论的角度,或从实践的角度,畅谈了对中国文化建设的现状、中国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观点,他们还就保持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有效防止中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快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打造中国文化产业品牌、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谈了各自的看法,对中国的文化建设事业出谋献策。可以说,有《力量中国——文化工作者谈文化》在手,您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将更加全面,对建设中国文化强国将更加自信。

目录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

王蒙:对文化事业要心中有数

贺敬之:人民给了我文学创作的灵感

冯骥才:文化怎么自觉

铁凝:坚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李存葆:呼伦贝尔的文化品格

何建明:服务人民是文学创作者的基本担当

陈崎嵘:新媒体文化工作者要勇担社会责任

李默然:做文化建设的学习者与创新者

于丹:中国文化漫谈

谈歌:作家应多为农民写作

姚晨:我看微博

金冲及:传统文化和封建文化不是同义词

李捷:切实把握好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着力点

陈先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指导地位

李翔海:保持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

金元浦:新世纪是一个全球文化转向的时代

叶舒宪:人类学与文化寻根

李中华:国学的核心价值和软实力建设

乐黛云:中国文化面向新世界

张颐武:文化发展与精神关怀

肖永亮:我们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熊澄宇:作为国家战略的文化产业

邴正: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蒯大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

张昆:关于改进国家形象传播的思考

赵士林:警惕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葛兆光:如何呈现“中国文化”和“中国风格”

倪宁:提高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刻不容缓

程曼丽:探寻国家形象提升新路径

郭可: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要从改变我们文化思维模式开始

胡惠林:在社会的历史进步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聂震宁:我们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张宇:关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思考与建议

韩永进: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黄书元:用创新理念引领图书出版为文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于群:如何搞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彭波:要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龚曙光:要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顾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核心是体制改革

韩再芬:再芬黄梅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华丽转身

刘蔓仪: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陈平:着力打造“国家大剧院制作”品牌

蔡东青:奥飞动漫的“文化产业化之路”——动漫产业发展经验浅谈

张强:要善于利用市场手段催生精品力作

刘丽娟:文化精品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力量中国--文化工作者谈文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汉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13692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7: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