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记丁玲续集(精)/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过上海时我住在北京路清华同学会寄宿舍,到了第四天,得了个他们住处的通知,方过吕班路万宜坊六十某号去找寻这两个朋友。那天两人都出了门,只一个藤制摇篮里,躺着个大头圆脸的小孩子,睡得正好。他们因为知道我会来,并不锁门,桌上留有一个字条,要我同小孩玩玩,且告我过两点钟他们方能回家。我在小孩藤篮边坐了一会,欣赏了这小生物睡态约莫一点钟,既不见两人回来,也不见小孩醒觉,故也留下一个字条,说:“我坐了一点钟,拧了小孩子的小脸三下,这小东西不醒,你们又不回来,我还得作点别的事情,只好走了。”

两人当晚来我住处时,恰好我又不在家。

第二次我在万宜坊见着了这两个人。不见面以前,我从南京方面先就听人说起关于他们半年来生活变迁的各种传说。这些传说恰如关于说到我的一部分神话,那么又荒唐又古怪,使人极其难于相信。从那些传说里,既不能找寻什么线索,也不能得到别的意义,只令人发生一个感想,便是“中国一切都无什么显著的进步,然而属于个人方面的谣言,则因被海上风气所推动,显然进步多了。”在当时,关于海军学生与丁玲的生活传说,是特别为几份小报所乐于造作的。

见面时我便把一切关于两人生活上的新事,加以追询,两人都微笑不答。我于是轻轻的拍着小孩子的脸,向小孩子说:

“小东西,你说说,六十个白日照到你头上,有了些什么感想?”

那母亲正为小孩子调理牛奶,把从老虎灶刚买来的开水,倒进一个瓷罐中去,代为回答说:

“感想多啦!爸爸同邮差一样妈妈同娘姨一样,……”说着且微笑着。“若过十年或二十年,我们小频能够写他的回想,爸爸妈妈又恰好全已离开了这个人间到另一个世界里去了,或关到牢狱里,或流放到新疆,’不能够再见面了,他一定将这样写他的自述:‘我是个无名邮差的儿子,我的妈妈似乎是个成衣人,又似乎是个作零工的娘姨。’……”

海军学生说:

“我们小频才不会再来做这种没出息事情了!你瞧他那样子,他八岁时一定就会开飞机。”

“倒真有点像个飞机师。”我说“学会了开飞机,把爸爸妈妈装载在飞机里,经过西伯利亚的雪地,飞往莫斯科,这逃亡一定是很有意思的。”

海军学生把宽宽的肩膊耸了一下,对于这个不是隐喻的隐喻有所纠正:

“到那时节我们不需逃亡,飞机的用处只在捕捉逃亡!……”

“那么应当轮到我逃亡了罢。小飞机师,你说怎么样?”

小孩子俨然完全明白我们的言语,呀呀的喊着笑着。

海军学生说:“小东西你笑,你有什么可笑的!”随即他就剧烈的把摇篮动荡起来,似乎想训练小飞机师似的。小孩初初受了点儿惊,尚呆呆的把眼睛对爸爸望着,后来忽然呀的哭了,丁玲女士搁下了牛奶瓶,推开了海军学生。

“频,你真是……坐那边去。不要胡闹!走开!说你们的事情去!”

我们于是离开了小孩子坐到床边去,尽作母亲的喂小孩子牛奶。我就同海军学生提出在武昌,在南京,在上海,所听到关于他们两人的种种谣言,且问他们半年来事实上如何打发这一大堆日子。

海军学生似乎不愿那么正正经经来讨论这个问题,手指着丁玲:“瞧,做母亲的就是这个样子,做父亲的照例打点杂,譬如——你不要问吧,上海小报对于我们消息特别多,但仿佛还无一次消息提到我们多了一个小孩,你想想,你就明白这些消息应当打个如何折扣了。”

P1-3

序言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编辑赵家璧在上海良友图书公司老板伍联德的支持下,历经十余年,陆续出版《良友文学丛书》,计四十佘种。其中三十九种在上海出版,各书循序编号,后出几种则无。该套丛书以收入当时左翼及进步作家的作品为主,也选入其他各派作家作品。其中小说居多,兼及散文和文艺论著;第一号是鲁迅的译作《竖琴》。丛书一律软布面精装(亦有平装普及本),外加彩印封套,书页选用米色道林纸,售价均为大洋九角。

《良友文学丛书》选目精良,在现在看来,皆为名家名作;布面精装的装帧更是被许多爱书人誉为“有型有款”。不可否认,在装帧设计日益进步的当下,这套出版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丛书外形已难称书中翘楚,但因岁月洗汰,人为毁弃,这套曾在出版史上一度“金碧辉煌”过的丛书首版已然成为新文学极其珍贵的稀见“善本”。

在《良友文学丛书》首版八十周年之际,为满足现代普通读者和图书馆对该丛书阅读与收藏的需求,我们依据《良友文学丛书》旧版进行再版(四种特大本不在其列)。本着尊重旧版原貌的原则,仅对旧版中失校之处予以订正。新版《良友文学丛书》采用简体横排的形式,以旧版书影做插图,装帧力求保持旧版风格,又满足当下读者的审美趣味。希望这一出版活动对缅怀中国出版前辈们的历史功绩和传承中国文化有所裨益,也希望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把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内容推荐

《记丁玲续集(精)》与《记丁玲》合起来是沈从文先生为丁玲女士所写的一部传记,1934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为“良友文学丛书”第十种。《记丁玲续集》为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公司于1939年出版,仍列为“良友文学丛书”第十种。

《记丁玲续集(精)》与《记丁玲》原名《记丁玲女士》,作者以真挚的情感,平实简洁的语言,讲述了胡也频和丁玲的生活,及丁玲女士早期步入文坛,开始创作的经历,其间流露出三个友人之间相知相爱的深厚友谊。1934年,由于国民党的图书审查制度,《记丁玲》一书只选入了《记丁玲女士》的前半部分,并对多处内容进行了删改。而1939年《记丁玲续集》的出版弥补了这些缺漏,但仍有许多内容被删减。

尽管晚年后的丁玲曾评价此书为“一部编得很拙劣的‘小说’”,但是,从全文内容来看,全书应是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丁玲女士的生活与创作经历,通过此书可以让更多喜爱丁玲女士的读者走近她,了解她和她的创作,体会她青年时代那一段多舛而又绚烂的人生经历。

编辑推荐

《记丁玲续集(精)》沈从文所著,作者怀着真挚的感情,真诚地记录了丁玲女士在胡也频遇难前后她的一系列较为真实的生活与创作及工作的情形,坦诚地叙述了他眼中所感受到的一位坚韧倔强的女文学家与革命者的丁玲的形象。作为好友,他对于丁玲的身世与命运带着悲悯的情怀,对于丁玲的私人生活的选择与思想的深处给予超越常人的一种充分的尊重与理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记丁玲续集(精)/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从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35663
开本 16开
页数 11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63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74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