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超值金版)
内容
编辑推荐

詹姆斯·库克编著的《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超值金版)》内容介绍:从中美洲热带丛林到北非撒哈拉沙漠,从干旱的印度河谷到肥沃的两河流域,从宁静的爱琴海港湾到波澜壮阔的大西洋沿岸,从南美安第斯山的山间谷地到东欧的南俄罗斯草原……那些已经远去的史前文明——亚特立蒂斯、玛雅文明、印加文明、印度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尼格罗文明……仍在向我们诉说着它们过去的荣耀。

内容推荐

詹姆斯·库克编著的《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超值金版)》内容简介:1930年,爱因斯坦曾说过:“人类的一切经验和感受中,以神秘感最为美妙;这是一切真正艺术创作及科学发明的灵感泉源。”没有这种灵性的人,对神秘事物不会感到惊异,对新奇的事物也不会心往神驰,不啻为没有生命的行尸走肉;虽然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却等于是永远闭起来的。

正是基于这一点,本书在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披露人类史前著名古迹遗址的详细考古历程及结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对历史留下的未解之谜的种种推测。毕竟,面对这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原始文明的曙光照亮了整个地球,而我们的困惑又实在太多太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似乎愈来愈感到诸多的未解之谜难以解开,这些古文明的残片有的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有的却是人类社会自己留给后代的,有的所蕴涵的内容已经超出人类现在的解答能力。那么,这些历史残留的遗物。究竟隐含着怎样的谜底?是否有一把我们尚未发现的可以打开它的钥匙?我们的想象是否太苍白?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超值金版)》是一本考古悬疑巅峰之作。

目录

第一章 亚特兰蒂斯:在传说中失踪的古大陆

 引言

 活灵活现的史前传说

 柏拉图寓言中的天堂之城

 远古的天堂究竟失落于何方

 巴哈马群岛海底的惊人发现

 克里特岛——印证神话的一个现实

第二章 爱多拉都:为冒险家而存在的黄金国

 引言

 掠夺与传闻中诞生的黄金国

 鲁莽而疯狂的寻宝者步入魔障

 幻灭的黄金之国

 被掠夺者瓦解的印加帝国

 偶像崇拜的城堡

 揭开离太阳最近的古城的面纱

 崇拜太阳神的印加宗教体系

第三章 示巴古国:从《圣经》里走进现实的传奇

 引言

 在《圣经》中昙花一现的女王

 纷杂的《圣经》以外的传说

 永远失落的示巴文化

第四章 巨石建筑:来自古文明的无字天书

 引言

 规模庞大的西欧巨石怪阵

 搬运巨石的可能性

 疑问与争论的焦点

 巨石建筑中的另类:石像

 巨形方石柱恪守着永恒的秘密

 历时一个世纪的巨形方石柱建造史

第五章 复活节岛:“世界之脐”的哑谜

 引言

 荷兰人发现了“世界之脐”

 谜中之谜:复活节岛上的采石场

 无法破译的奇怪文字

 谁创造了石人像和怪文字

 解开的或未解开的谜底

第六章 特奥蒂瓦坎:神秘毁灭的众神之都

 引言

 诸神降临的城市

 众神之城的本来面目

 羽蛇神像的启示

 精于制陶的特奥蒂瓦坎人

 一个掩埋于过去的辉煌时代

第七章 印度河谷:两座重见天日的古城

 引言

 印度文明起源的见证地

 “死亡之丘”的历史原貌

 历史迷雾中的哈拉帕文明

 印度河谷的历史考察

 谁是毁灭哈拉帕文明的元凶

第八章 耶利哥:历经劫难的最古老的城市

 引言

 《圣经》中所记载的耶利哥

 发掘耶利哥古城遗址

 3座古城相继被发掘

 古城的严格集体制度

 与耶利哥古城相邻的又一遗址

第九章 撒哈拉:梦境消逝的地方

 引言

 荒凉高原上的“美术馆”

 探寻“梦境”消逝的原因

 史前人类的生活画面

 科学帮助我们复原史前的文明

 逝梦留给现实的永远启示

第十章 石头城:淹没了的津巴布韦文明

 引言

 发现石头城废墟的德国人

 为传说中的宝藏付出代价的古城

 津巴布韦文明的起源

第十一章 吴哥:丛林水乡中的古代奇观

 引言

 热带丛林把一个秘密掩藏了

 令人叹为观止的庞大灌溉系统

 战乱中凝固的历史

 中国使节关于吴哥的记载

第十二章 奥尔梅克:美洲大陆的文明始祖

 引言

 蛇神避难所与人头巨雕

 奥尔梅克人与奥尔梅克文化之谜

 热带丛林中的金字塔

 费解的白种人浮雕石像

第十三章 玛雅古迹:与神共舞的惊世传奇

 引言

 传说中与神共舞的玛雅人

 解读玛雅文化的精髓

 独具匠心的建筑技巧

 神秘的圣井与神奇的金字塔

 一个哑谜般戛然而止的文明

第十四章 蒂华纳科:安第斯山上的上帝之城

 引言

 流传在的的喀喀湖畔的故事

 造物主是个长须的白人

 5座城市构成的庞大遗址

 神秘的蒂华纳科古城

第十五章 纳斯卡:神秘莫测的远古世图

 引言

 考古学的难解之谜

 最早的制订历法的用图

 电脑否定了种种推测

第十六章 美洲大陆:谁是最早的登陆者

 引言

 美洲土著人传说中来历不明的神

 奎策尔夸托究竟是不是北欧海盗

 欧洲人再探葡萄国度

 权威对传说的认证

第十七章 赛西亚:俄罗斯草原上的缥缈记忆

 引言

 “历史学之父”的记述

 神出鬼没的游牧部落

 有关黄金来源的神话

第十八章 巴别通天塔:见证巴比伦辉煌的历史

 引言

 谁是多才多艺的古建筑师

 考证最早的一座庙塔

 仅仅是用作敬拜神灵吗

 空中花园——巴比伦永逝的梦幻

 引发后人思索的巴比伦奇迹

第十九章 金字塔让时间凝固的永恒杰作

 引言

 捡拾文明的碎片

 偶然之中的意外发现

 20世纪初的一次发掘

 激动人心的收获

 令人眼界大开的珍宝

 开启石棺的时刻

 最为深奥的数学

 可能的金字塔建设工程

 寻找解开金字塔之谜的“钥匙”

试读章节

柏拉图寓言中的天堂之城

柏拉图记述的亚特兰蒂斯是一个人间天堂。其面积比“亚洲和利比亚的总和还要大”。岛上有绵延的崇山峻岭、草木繁盛的平原,并盛产大象等各种动物,还有许多景色迷人的果园。生产的果子“又好看,又好吃。枝头硕果累累,吃也吃不完”。地下贵重金属的蕴藏也非常丰富。古代人认为储存量尤为丰富的金光闪闪的山铜最宝贵。山铜是铜的合金,也许就是现代人所说的黄铜。

亚特兰蒂斯的首都建在岛中心。用色泽调和的白、黑、红三种石块建成的公共建筑物,既雄伟,又华丽,使亚特兰蒂斯的都城格外漂亮。城市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全城以几个完整的同心圆划为5个区。运河系统四通八达,连接着各个大港口。柏拉图说,首都的运河和邻近港口“挤满了来自各地的船只和商贾。日日夜夜,人声鼎沸,非常热闹”。

市中心的宫殿和庙宇,更是豪华壮观:“整个外墙铺上纯银,尖顶则铺黄金。庙内的天花板用象牙砌成,到处都有金、银和山铜做装饰;其他部分,例如墙壁、柱子和地面等都铺上一层山铜。庙里供着金塑的神像。神像站在6匹飞奔的马所拉的车上,头触庙顶,十分巨大。四周另有骑在海豚上的100名海中仙女……”驾车的那个神就是掌管海洋和地震的“海神”。“海神”、“主神”和“冥王”三兄弟均分天下时,亚特兰蒂斯划归“海神”管辖。“海神”做了该岛的至高无上的主宰,又把他的那些儿子送到岛上住,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有神性的民族。亚特兰蒂斯历经lO个皇帝,他们把广大的帝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繁荣昌盛。

“海神”传下来的法律,使亚特兰蒂斯人民世世代代安居乐业。“海神”的公正更获得天下人的一致敬仰。这些法律是“由早期那些皇帝刻在一根山铜柱子上,山铜柱子就放置在岛中心那座海神庙里”。

可是,后来亚特兰蒂斯的社会开始腐化了。民间竟崇拜起贪财爱富、好逸恶劳和穷奢极欲的各种伪神来。一向对人性感到悲观的柏拉图写道:“到了圣洁的一面逐渐黯然失色,并被凡俗魔障掩盖,以至人欲横流的时候,那些担不起齐天洪福的亚特兰蒂斯人,就干起不正当的事来了。明眼人都看出亚特兰蒂斯人日趋堕落,他们天生的美德逐渐丧失。不过,那些盲目的俗人,利欲熏心,不明是非,还兴高采烈,以为得天独厚。”

亚特兰蒂斯人就是在这个腐化败坏的时代,发动了一场征服世界的战争。他们派遣了几支大舰队进攻其他岛屿,奴役地中海沿岸居民。唯一能够与亚特兰蒂斯敌对抗衡的,只有供奉掌管智慧、工艺及战争之神“雅典娜”的雅典。雅典的重甲步兵阻遏了入侵的亚特兰蒂斯人,打了场漂亮的胜仗。

这个挫折对亚特兰蒂斯人来说还远远不够。诸神已经决意要狠狠地惩罚背叛亚特兰蒂斯传统信仰的人。柏拉图继续写道:“随后,洪水和大地震相继发生。短短一日一夜的厄运,亚特兰蒂斯便沉下深海,无影无踪了。”

按照柏拉图的说法,这一切都发生在远古时期,距当时约200O年。柏拉图认为亚特兰蒂斯在大洋中,就是“海克力斯之柱”以外波浪滔天的“西海”,海克力斯之柱就是今日的直布罗陀海峡。后世掀起亚特兰蒂斯存在与否及其地理位置的种种争论,大都是由柏拉图所说的这个时间和空间而引起的。

柏拉图所讲的故事来源如何?照字面意义,他的话有几分可信?他在什么情况下记述了这个故事?记述此事的用意又是什么?

仅在距今100年前,“特洛伊”和“迈锡尼”这两个城市还像亚特兰蒂斯一样,只是神话里的地名。早先,学者都相信荷马那篇叙述特洛伊之围的史诗《伊利亚特》,完全是根据神话与幻想写成的。但是,一位德国学者亨利·施里曼经过独立考证、研究,终于推翻了一切权威的论断。施里曼坚信《伊利亚特》的故事是历史的真事,根据这个信念,他找到湮没了的特洛伊旧址。他这次伟大的探险历程,成了许多寻找亚特兰蒂斯遗址的考古工作者的典范。正如希腊迈可亲王所说:“荷马对历史的贡献备受重视,相信荷马所述史实的人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这对怀疑亚特兰蒂斯是否曾经存在的人可能有些影响。”

但是,柏拉图所说的能像荷马所说的那样得到证实吗?亚特兰蒂斯和特洛伊两个故事有一个重大的不同:特洛伊的故事是古代的传说,世世代代辗转口述而流传下来:亚特兰蒂斯只不过是柏拉图个人的叙述而已。

这个故事写在柏拉图的名著《对话录》中。 《对话录》主要是记载雅典知识分子经常进行的哲学辩论。这种问答式的辩论深受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的影响,论题从灵魂不死说到理想王国。范围极广。

柏拉图善于用寓言、比喻或其他文学技巧,把本来枯燥抽象的观念和辩论变为生动活泼的故事。他杜撰了许多故事,使自己的逻辑辩证更动听易懂。难道亚特兰蒂斯也是柏拉图用来说明哲学论点的一个虚构故事吗?

在《对话录》里,讲出亚特兰蒂斯故事的是柏拉图的表弟柯里西亚斯,他也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在对话中他三次强调真有其事,还引述了苏格拉底本人的话,说这个故事“好就好在是真实的,这要比虚构的故事强得多”。

柯里西亚斯自称,故事是听他的曾祖父卓彼得斯讲的,卓彼得斯则是听梭伦亲口讲的。假如这项资料是真的,即使存疑最深的人也得踌躇一下,因为梭伦是誉满希腊的诚实人。梭伦也是古希腊时代最卓越的立法者,在大家公认的古希腊七位圣人中以他最为睿智。梭伦在世的年份大约是公元前640年至前558年。比柏拉图写亚特兰蒂斯的故事时早了两个世纪。靠口述把这样一个故事流传下来,200年的时间自然不算很长。

梭伦没说这个故事是他开始讲出来的,而是在大约公元前590年,他到埃及去旅行时听来的。梭伦在尼罗河三角洲一个古城萨利希耶,遇到不少信奉“尼慈”女神的祭司。他们都受过高深的教育。梭伦向来渴求新知识,就向他们请教了许多古代的事情。一位老祭司谈起了900年前自己原籍雅典的祖先的英勇事迹,也谈到亚特兰蒂斯的悲惨命运。梭伦听到这个故事后,感到非常惊讶,就用希腊文记述了下来,打算写篇史诗,因为他是政治家,也是杰出的诗人。可惜他未能如愿就去世了。

如此说来,可能是埃及历史学家不厌其烦地把史实刻在了碑上,或写在了宗教经典里,才使亚特兰蒂斯的故事流传下来。假如真有亚特兰蒂斯,那么它与埃及发生的任何关联都很重要:因为埃及人不单听到过亚特兰蒂斯,还可能跟这个强盛的岛国有过密切的贸易关系。假如古埃及关于亚特兰蒂斯的传说是真的,那么就是柏拉图自己把问题弄糊涂了。这位哲学家很可能是把听来的故事再用文学的方法改写后传了下来。当时他完全可以这样做。

有一点应该特别注意,就是柏拉图提及亚特兰蒂斯的目的是谈论哲学,而不是讲述历史。许多学者都没有指出,柏拉图在《对话录》中所关注的是雅典人的智慧、崇高和正直的影响,而不是亚特兰蒂斯。遭劫的亚特兰蒂斯人,是梭伦和柏拉图两人祖先的现成对比。古代雅典人就是柏拉图所谓的“正直人”,他们创建了这位哲学家在其名著《理想国》里所描述的理想国度。拿亚特兰蒂斯沉沦的故事作对比,更能显出这个雅典城邦的优越。

然而有些古典作家并不把柏拉图的寓言当一回事。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就认为,那不过是个颇富诗意的虚构故事,老师目的只是为了使自己的论断更具说服力;亚里士多德还认为柏拉图创造了亚特兰蒂斯,是为了在故事完结时,能够轻易把它沉掉而已。事实上,许多别的作家也持同样的态度,认为这只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需要而已。

但是另有一些学者则始终对此持怀疑态度。公元前300年前后的克阮道,是第一个论述柏拉图著作的人。他坚信柏拉图关于亚特兰蒂斯的叙述,每一个细节都是真的。大家相信克阮道曾去过埃及,亲自核查了梭伦的资料来源。两个世纪以后,斯多亚派哲学家、学者波塞唐纽斯曾引述这个说法。亚特兰蒂斯究竟是事实还是虚构呢?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23个世纪之久,引起了不少荒谬的玄思奇想,也产生了无数刻意捏造的假科学。亚特兰蒂斯甚至成了邪教方士、巫术祭司、招魂术士、圆光法师以及科学幻想小说家等喜欢利用的神话世界。当然,也受到了众多态度认真严谨的考古学家的普遍注意。P5-8

序言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时它也是一个神秘而奇妙的世界。生物学家和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地球上的有机物质经过上百万年的漫长岁月才逐渐形成生命,产生出不同的生物种类和生命形式。达尔文以后,我们已经深信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据此发现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化石大约距今300万年,而地质学家根据目前所能找到的最早的地球岩石,基本上确定地球诞生于45亿年前。

我们做一个有趣而简单的推算:把地球以及人类的全部历史按比例缩到1年之中,事实上这1年的每1秒钟约等于地球历史的140年。那么,现在人类最早的祖先诞生于这1年的最后l天,即第365天的18时30分左右。现存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出现在最后1天的最后1分钟,即23时59分30秒前后。以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的现代文明距离现在还不到两秒钟。

显而易见,这个推算使我们一目了然地体会到现存人类历史相对于地球的历史是多么的短暂。因此,随之而来的疑问便出现了:难道在现存人类诞生以前的364天零18小时内,或者说在44.97亿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地球上的高等智能生物真的是一片空白吗?换言之,人类真的是在地球上第一次出现吗?会不会在我们以前曾经有过一次或几次类似的高等智能生物呢?在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来论证这些疑问的今天,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古生物学家曾经提出一个地球文明循环的假设:在地球诞生以来的45亿年中.地球生物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经历了5次大灭绝,时间大约分别是5亿年前、3.5亿年前、2.3亿年前、1.8亿年前、6 500万年前。还有人认为,在20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过高度文明的生物。然而,全球性大毁灭以及亿万年的自然变迁,抹掉了一切痕迹。我们现在迷惑不解的许多遗址、遗物,只不过是有幸保存F来的远古文明的残存物而已。

事实上,我们现在对地球文明的种种认识,完全归功于考古学家。他们面对历史的蛛丝马迹,在枯燥无味的残垣断壁中苦苦地求索,也真难为了他们!

有人称考古学为“带有感情成分的科学”,因为考古工作既易引起激动的情绪,又要采用严格的科学方法。欧洲学术界在18世纪时,由于发掘庞贝古城遗址,而创立了这门科学。这门科学早期的发展,恰好与文艺界浪漫主义流派兴起的时间巧合。当时的艺术家,重感情、富想象,对荒野及景色怡人的地方.包括历史遗迹,都趋之若鹜。在此之前,无人认为历史废墟有多大价值,连过问的兴趣也没有。

因此,早期的考古学——单凭找到的证据,来研究古代的科学——具有实证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气息。人类开始探究过去的历史时,往往希望得到一点预测未来世界的线索,结果倒发现了以前的文明原来那么丰富、那么辉煌。经过运用科学方法探查之后,情理就取代了神话。不过,用科学方法得到的发现.有许多过分离奇,难以解释。另有许多新发现,不但不能解开旧谜团.反而引出了一堆新谜团。问题因此越来越多了。

新科技对大部分神秘的史前时代历史,提出了惊人的证据。碳14测定年代的方法,是利用计量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来判定人造物品的年代。这种方法令人对兴建巨形方石柱及欧洲各地大石建筑的民族,有了新的观感。同时,该方法也发现中、南美洲在西班牙人到达之前数百年,就已有了灿烂的文明和精巧的技艺。

现代考古学发展很快,确是事实;但许多谜团仍未解开,也是事实。所以目前要总结人类过去的历史,恐怕为时尚早。在安第斯山脊上重叠建筑高达5层的蒂华纳科城市的究竟是什么人?是谁,又为了什么要创建津巴布韦?印加末代皇帝的最后避难所究竟在哪里?辉煌灿烂的玛雅文明及高棉文明是怎样消亡的?谁在秘鲁纳斯卡荒原上砌出神秘的图形,其目的何在?

说起来很矛盾,科学越进步,带来的知识越丰富,就越需要人类加倍运用想象力,以便灵活运用统计资料,指出新科技将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在这一个关键上,朝气蓬勃的浪漫主义想象力,正好大派用场。19世纪的德国考古学家亨利·施里曼便极富这种想象力。他在童年时代,已渴望发现希腊人荷马笔下的特洛伊城遗址。他以长袖善舞之才,经商致富,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童年时代的那个梦想。20世纪初,美国考古学家宾厄姆在追寻自己的理想时,假如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克服了一切困难,恐怕永远也不会发现印加人在马丘比丘所建的古城遗迹。

当然,这种浪漫主义想象力,有时也会令人徒劳无功,甚至荒诞可笑。例如,目前有些人还在追寻“黄金国”爱多拉都。另一些人对古代世界的一切奥秘,抄捷径找答案,假设史前时代曾有外太空的神祗到过地球。据说天外的神祗在英格兰建造了巨形方石柱,在中美洲筑起金字塔,还在复活节岛上竖起了硕大无朋的石像。究竟为了什么缘故建造这些东西,却没有交代。

至于将来,意想不到的事物必然还会层出不穷。世界上没有一位严肃和负责任的科学家会否定在整个宇宙各星系中,某些星球上也有生物存在的可能性。

看来在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神秘感、想象力跟理智同等重要。1930年,爱因斯坦就曾说过:“人类的一切经验和感受中,以神秘感最为美妙;这是一切真正艺术创作及科学发明的灵感泉源。”没有这种灵性的人,对神秘事物不会感到惊异,对新奇的事物也不会心往神驰,不啻为没有生命的行尸走肉;虽然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却等于是永远闭起来的。

正是基于这一点,本书在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披露人类史前著名古迹遗址的详细考古历程及结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对历史留下的未解之谜的种种推测。毕竟.面对这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原始文明的曙光照亮了整个地球,而我们的困惑又实在太多太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似乎愈来愈感到诸多的未解之谜难以解开,这些古文明的残片有的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有的却是人类社会自己留给后代的,有的所蕴涵的内容已经超出人类现在的解答能力。那么.这些历史残留的遗物,究竟隐含着怎样的谜底?是否有一把我们尚未发现的可以打开它的钥匙?我们的想象是否太苍白?

人类是天生的探索者,现在应该是解开这些古文明之谜的时候了,让我们把充满灵性的科学预言和理性思维指向一切未知的领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超值金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詹姆斯·库克
译者 雅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936943
开本 16开
页数 4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7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7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6-49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60
185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