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内容
编辑推荐

高尔基说:“人的知识越广,人的本身就越臻完善。”所以,我们只有弥补知识方面的欠缺,才能扩大视野。王峰编著的《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不仅能够开阔读者的眼界,还会为你的生活增添乐趣,满足你在知识修养和文化审美上的追求,指引着我们向更高的人类文明迈进。

内容推荐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是一本综合各方面知识的文化百科图书。它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涵盖了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包括政治军事、地理名胜、山川湖泊、天文历法、节日节气、民俗礼仪、科学技术、文化传媒、文学常识、教育常识、体育常识、称呼趣谈、俗语俚语、医疗卫生、交通通信、邮政储蓄、经济贸易、生物奇观、影视曲艺等19个方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作了简明的讲解。《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由王峰编著。

目录

第1篇 政治军事

 联合国的由来/1

 联合国国徽/2

 联合国秘书长/2

 联合国大会/2

 国际法院/3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组织/3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4

 君主制/4

 共和制/4

 中央集权制/4

 政教合一/5

 八国首脑会议/5

 华约/5

 北约/6

 欧盟/6

 欧佩克/6

 政府/7

 绿色和平组织/7

 圆桌会议/7

 冷战/8

 法西斯/8

 三K党/8

 “V”字形手势/8

 弹劾/9

 古巴导弹危机/9

 水门事件/10

 只当了一天的美国总统/10

 无记名投票/10

 两位总统:林肯与肯尼迪的“巧合”/11

 世界军衔制度/11

 美国十大五星上将/11

 美国为何没有“元9巾”/12

 明清两代六部的职能/12

 中国古代九品中正制/13

 清朝八旗/13

 特种部队/13

 海军、空军、空降兵、海军陆战队/13

 师、旅、团、营/14

 中国古代军衔/15

 中国古代四十个官职到底有多大/15

 中国古代十大猛将/16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17

 “将军”的来历/18

 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18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的宰相/19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法/21

 明清科举考试/21

 我国唐宋时期官职简介/21

 黄埔军校/23

 驱逐舰/23

 航空母舰/23

 机关枪、手枪、步枪/24

 鱼雷/24

 雷达/25

 潜艇/25

 沙盘/25

 细菌武器/25

 手榴弹/26

 火箭/26

 原子弹/26

 坦克/27

 骑兵/27

 警犬/27

 肩章/27

 军礼/28

 军乐/28

 法国水兵帽子上的“红绒球”/28

 子弹头为什么是用铅灌制/28

 第一次世界大战/29

 第二次世界大战/29

 十八般兵器/29

 中国古代著名的剑/30

 “监狱”一词的由来/31

 朝鲜“三八线”/32

 警察/32

第2篇 地理名胜

 七大洲/33

 四大洋/34

 世界七大自然界奇观/35

 世界著名文化遗产/35

 世界岛国知多少/36

 世界五大宫/37

 世界最高的十栋摩天大楼/37

 世界十大赌场/38

 世界八大著名唐人街/38

 世界著名的酒店/39

 世界上五个袖珍国家/39

 亚洲地理之最/40

 世界陆地面积十大国家/40

 世界五大凯旋门/40

 地球上的两个神秘点/41

 世界上最吸引人的旅游胜地/41

 世界大桥十最/41

 世界著名的跨海大桥/42

 世界著名的大教堂/43

 世界著名海港/44

 世界著名城堡/45

 国家的别称/46

 莫斯科红场名称的由来/48

 英国国名的由来/49

 新加坡国名的由来/49

 白宫名称的由来/49

 美国戴维营名称的由来/49

 雅典名称的由来/50

 旧金山名称的由来/50

 纽约名称的由来/50

 好望角名称的由来/50

 埃菲尔铁塔名称的由来/51

 “中国”一词溯源/51

 中国的别称/51

 百年来中外历史上著名的大地震/52

 中国“九大关”/53

 中国的“五岳”/54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54

 长城“八大雄关”/54

 昔日古关今何在/55

 中国部分城市雅号/55

 中国四大名亭/56

 中国四大盆地/56

 世界部分城市雅号/57

 中国名产之乡/58

 中国著名的钓鱼台/58

 四大书院/59

 七大藏书楼/59

 西湖十景/59

 碣石十景/59

 台湾十二胜,/59

 神州三峡/59

 中国有哪些“怪泉”/60

 中国名塔/61

 中国著名石窟/61

 中国的铜殿/62

 中国的西湖/62

 中国各地的三宝/63

 “三国”地名今何在/64

 历代古都所在何处/66

 中国六大古都/66

 “南洋”缘由/67

 省的来历/67

 地名中带“卫”的由来/67

 关于“楚河汉界”/67

 丝绸之路/67

 中国省级行政区名称缘由/68

 中国江湖名称由来/70

 中国城市名称的原意/70

 紫禁城名称由来/71

 王府井名称缘由/72

 长安街名称由来/72

 天安门名称缘卣/73

 中关村名称缘由/73

 “九州”一词的由来/73

 乾陵名称缘由/73

 故宫名称缘由/74

 北大未名湖缘由/74

 上海豫园名称缘由/74

 长江的由来/74

 珠江的由来/75

 黑龙江的由来/75

 “香港”如何得名/75

 三角洲名称缘由/75

 “哈尔滨”是什么意思/75

 巫山十二峰的由来/76

 蝴蝶泉名称缘由/76

 华清池名称缘由/77

 黄鹤楼名称缘由/77

 “鬼城”名称缘由/77

 明十三陵/77

 国界趣闻/78

第3篇 山川湖泊

 世界十大河流/79

 世界十大高峰/79

 世界十大运河/80

 世界十大半岛/80

 世界著名的瀑布/80

 欧洲著名山岳/81

 世界著名大峡谷/82

 欧洲著名河流/82

 亚洲著名河流/83

 世界上著名大沙漠/83

 世界著名火山/84

 世界著名的海/85

 “死海”名称的由来/85

 “红海”名称的由来/85

 “黑海”名称的由来/85

 中国湖泊之最/86

 中国的四大高原/86

第4篇 天文历法

 世界著名的天文学家/87

 天文学的起源/88

 天文学大事/88

 世界天文馆/88

 宇宙中的天体/90

 太阳的寿命/90

 八大行星/90

 行星的发现者/90

 木星有哪16颗卫星/90

 第五空间/91

 哈雷彗星/91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91

 最长和最短的日照/91

 云的种类/92

 雨的等级/92

 “阿波罗”计划/92

 最古老的天文台/92

 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的由来/93

 北京时间/93

 一周为什么是七天/93

 十二时辰小常识/93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94

 时间古称/94

 农历月份的别称/95

 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95

 二十四节气歌/96

 天气预报/96

 干支纪年法/96

第5篇 节日节气

 世界一些国家的节日/97

 世界各国独立日/101

 护士节/103

 平安夜/103

 感恩节/104

 情人节/104

 愚人节/104

 春节/105

 除夕/105

 元宵节闹花灯/105

 清明节的习俗/105

 元旦的由来/106

 春节扫尘的由来/106

 春节拜年的由来/106

 春节贴春联的由来/107

 “福”字倒贴的由来/107

 踏青的由来/107

 端午节包粽子的由来/107

 中秋吃月饼的由来/108

 重阳节赏菊/108

 腊八节吃粥的传说/108

 国际植树节/109

 母亲节/110

 父亲节/110

 世界各国的女性节/11O

 “三八”国际妇女节/111

 “五一”国际劳动节/111

 “五四”青年节/112

 “六一”国际儿童节/112

第6篇 民俗礼仪

 下半旗致哀/113

 礼炮21响/113

 握手礼/113

 举手礼/114

 叩手礼/114

 脱帽礼/114

 跪拜礼/114

 碰杯/115

 “剪彩”仪式/115

 “先生”的由来/115

 “岳父”的来历/115

 “走后门”的来历/116

 “巾帼”原为妇女头饰/116

 “皇帝”的由来/117

 吹生日蜡烛的由来/117

 圣诞卡的由来/117

 纽扣“女左男右”由来/117

 “男左女右”的来源/118

 蜜月的由来/118

 婚纱的由来/118

 订婚戒指的由来/119

 古代后宫等级/119

 “三教九流”指什么/119

 “十恶不赦”是指哪十恶/119

 红色表示吉祥的缘由/120

 伯仲叔季/120

 十二生肖/120

 月亮的别称/121

 生辰八字/121

 九拜/121

 “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121

 座次/121

 斋戒/122

 讳称/122

 古代对“百姓”的称谓/122

 古代对职业的称谓/122

 古代女子的年龄称谓/123

 古代男子的年龄称谓/123

 古代对“朋友”的称谓/123

 陛下、殿下、阁下的区别/123

 “五花八门”作何解/124

 传统饮食/124

 包饺子/124

 灯笼/125

 风筝/125

 金龟婿的来历/125

 古代酒器/125

 羹/126

 脍炙/126

 决斗/126

 生日祝寿的由来/126

 祝寿送寿桃的由来/127

 鸡尾酒的起源/127

 抓周/127

 贴“”/128

 新娘蒙红盖头的由来/128

 放爆竹/128

 关大门吃年夜饭/129

 守岁/129

 麒麟送子/129

 文身/129

 缠足/130

 雄鸡象征吉祥的由来/130

 何为满汉全席/130

 植物语/130

 婚姻纪念日的别称/131

 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传说/132

 四大名绣/132

 十大名茶/132

 四大名扇/132

 扑克人物/132

 长寿的雅称/133

 中国民间的财神/133

 何谓“七情”/134

 何谓“五伦五常”/134

第7篇 科学技术

 “科学家”一词的由来/135

 光谱分析法的由来/135

 发现光合作用的由来/136

 钢筋混凝土的由来/136

 激光的由来/136

 地热发电的由来/137

 电子管的由来/137

 晶体管的由来/137

 地铁的由来/138

 电梯的发明/138

 原子反应堆的由来/138

 黄金分割的由来/139

 学科创始人/139

 世界性的科技奖项/139

 世界科学之父/140

 20世纪主要科学成就/140

 20世纪20项重大发现/141

 体内时钟一览/141

 什么是疫苗接种/142

 元素周期表的由来/142

 诺贝尔奖的由来/143

 诺贝尔奖为何下午发/143

 世界十大科技进展/143

 摄影技术/144

 SOS(紧急求救信号)/144

 机器人/144

 显微镜的发明/144

 蒸汽机的发明/145

 放射现象/145

 传真机/145

 电子商务/145

 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室/145

 AMS计划/146

第8篇 文化传媒

 世界奇书集锦/147

 中国名著成书耗时/148

 世界五大通讯社/148

 世界著名的时尚杂志/148

 世界上著名的报纸/149

 世界著名出版社/150

 广播/151

 新闻/151

 什么是编者按/151

 什么是广播稿/151

 我国报业的历史/152

 普利策奖/152

 我国四项新闻最高奖项/152

 我国报纸之最/152

 世界上第一份日报/153

 图书/153

 形形色色的图书馆/153

 拥有世界之最的图书馆/154

 电子杂志/154

 世界上第一本科学杂志/154

 记者的来历/154

 节目主持人/155

 中国第一部字典/155

 我国的经典四书/155

 四大类书/155

 世界著名的百科全书/155

 辞典/156

 词典/156

 永乐大典/156

 拉丁字母的起源/156

 甲骨文/157

 汉字/157

 希腊字母/157

 盲文/157

 部首/158

 标点符号的来历/158

 问号/158

 润笔/158

第9篇 文学常识

 术语缘由

 文学/159

 诗歌/159

 小说/160

 传奇/161

 武侠小说/161

 乐府/162

 赋/162

 打油诗/162

 古体诗/163

 今体诗/163

 诗话/163

 小小说/164

 歇后语/164

 词牌/164

 传记文学/164

 笑话/165

 小品/165

 文学派别

 中国派别

 建安风骨/165

 建安七子/165

 竹林七贤/166

 初唐四杰/166

 唐宋八大家/166

 苏门四学士/167

 豪放派/167

 婉约派/167

 公安三袁/167

 桐城三祖/168

 外国派别

 古典主义/168

 象征主义/168

 达达主义/169

 意识流小说派/169

 黑色幽默/169

 魔幻现实主义/170

 垮掉的一代/170

 狂飙运动/170

 文学并称/170

 文学之最/171

 中外作家及作品

 中国部分

 春秋时期/174

 战国时期/175

 两汉/175

 魏晋南北朝/176

 唐宋/176

 元明清/179

 现当代/181

 外国部分

 希腊/183

 英国/183

 德国/184

 法国/184

 俄国/185

第1O篇 教育常识

 察举/187

 征辟/187

 孝廉/187

 科举/187

 童生试/188

 乡试/188

 会试/188

 殿试/188

 及第/188

 进士/188

 状元/189

 举人/189

 书院/189

 太学/189

 国子监/189

 稷下学宫/190

 八股文/190

 学官/190

 祭酒/190

 博士/190

 司业/191

 学政/191

 教授/191

 助教/191

 监生/191

 当代教育/191

 中外名校校训录/193

第11篇 体育常识

 “体育”一词的由来/195

 中国体育概念的传入/195

 古代奥运会的来源/195

 燃点奥运火炬的原因/196

 现代奥运会的起源/196

 冬季奥运会的由来/197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197

 奥运会会徽/197

 奥运会吉祥物/197

 中国奥运史/197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199

 历届奥运会吉祥物/199

第12篇 称呼趣谈

 中国历代的爵位及称谓

 先秦时代/201

 秦汉时期/201

 魏晋南北朝/202

 隋唐时期/203

 宋元时期/203

 明清时期/203

 国君/204

 主席/204

 太上皇/204

 陛下/205

 谥号/205

 庙号/206

 称字/206

 社交称谓/206

第13篇 俗语俚语

 常用熟语汇总/207

 熟语故事会/211

 常用成语汇总/217

 成语故事会/221

第14篇 医疗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229

 世界卫生日/229

 国际红十字会的由来/229

 中国红十字会/229

 “卫生”一词的由来/230

 医院/230

 大夫/230

 护士/230

 郎中/230

 中医/231

 十大名医/231

 中国四大药都/232

 坐堂医/232

 “流感”/233

 “非典”/233

 手足口病/233

 甲型H1N1流感/233

 病历/234

 血型的种类/234

 尿常规/234

 血常规/234

 心电图/235

 CT/235

 维生素/235

 凡士林/235

 青霉素/236

 云南白药/236

第15篇 交通通信

 飞祝/237

 空中小姐/237

 波音/237

 火车/238

 铁路/238

 列车的“语言”/239

 火车票/239

 火车车厢的标记/240

 交通信号灯的来历/240

 地下铁道/240

 立交桥/241

 汽车牌照/241

 世界上第一个女汽车司机/241

 人行横道线的来历/241

 怎样区分艇、舰、船/242

 中国古代两条著名通航运河/242

 海底隧道/242

 光纤/243

 电报/243

 电话/243

 中国最早的电报/244

 信鸽/244

 鸡毛信/245

 飞行服为什么没有纽扣/245

 古代书信名称/245

 蓝牙/246

 BP机/246

 对讲机/247

 电子邮件/247

 无绳电话/248

 路由器/248

 传真/248

第16篇 邮政储蓄

 世界邮政日的由来/249

 邮筒的由来/249

 邮编/250

 邮戳/250

 邮票/250

 世界第一枚邮票/251

 中国第一枚邮票/251

 军邮/251

 邮票齿孔/251

 错体邮票/252

 变体邮票/252

 无面值邮票/252

 首日封/253

 第一封航空邮件/253

 中国邮票的“四珍”和“五宝”/253

 附捐邮票/253

 中国邮政标志/254

 万国邮政联盟/254

 万国邮政公约/255

 纪念邮票/255

 航空邮票/255

 加盖邮票/256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256

 邮递员/256

 邮票十要素/257

 集邮的必备工具/257

 如何识别假邮票/257

 活期储蓄/258

 定期储蓄/258

 定活两便储蓄/258

第17篇 经济贸易

 经济全球化/259

 世界贸易组织/259

 世界银行/260

 经济一体化/26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61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61

 国际开发协会/261

 国际金融公司/262

 经济危机/262

 金本位/262

 钱币上人物肖像的来历/263

 股票及其种类/263

 世界500强与《财富》杂志/264

 标准普尔指数/264

 恒生指数/264

 道琼斯指数/265

 纳斯达克指数/265

 纳斯达克/265

 上证指数/265

 硅谷模式/266

 超级市场/266

 跳蚤市场/266

 招标/267

 投标/267

 开标/267

 尾货/268

 广告/268

 商标/268

 福布斯/269

 旗舰店/269

 4S店、6S店/270

 8小时工作日的由来/270

 301条款/271

 顺差、逆差/271

 外汇储备/271

 加工贸易/272

 转口贸易/272

 易货贸易/272

 专利/272

 公证/273

 欧元/273

 次贷危机/274

 按揭/274

 公积金/274

 “金砖四国”/275

 世界七大珠宝城/275

第18篇 生物掠影

 鱼类之最/277

 鸟类之最/278

 陆地动物之最/280

 爬行动物之最/281

 哺乳动物之最/283

 花之最/284

 植物之最/285

 巨杉/286

 咖啡的种类/287

 中药之王/287

 国花/288

 四大古梅/288

 七大梅园/289

 中国十大名花/289

第19篇 影视曲艺

 好莱坞/291

 奥斯卡金像奖/291

 百花奖/292

 金鸡奖/292

 华表奖/292

 歌剧/292

 黄梅戏/293

 话剧/293

 京剧/293

 评剧/293

 秦腔/294

 昆曲/294

 二人转/294

 五线谱的由来/294

 跑龙套/295

 协奏曲/295

 乐圣/295

 爵士乐/295

 世界上著名的歌剧院/296

 世界十大交响乐团/297

 音乐之都/299

 芭蕾舞/299

 华尔兹/299

 美声唱法/299

 民族唱法/300

 杂技/300

 小品/300

 相声/300

 双簧/301

 木偶戏/301

 皮影戏/301

 国际音乐节/301

试读章节

冷战

冷战一词源于当年美国政论家斯沃普在为参议员巴鲁克起草的演讲稿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治集团,竭力想颠覆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他们开始采取了敌视和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1946年美国政治家赫伯特·斯沃甫,在他起草的演讲稿中,第一次使用了“冷战”这个词。以此与“热战”区别开来。

后来“冷战”渐渐发展成了苏联和美国两个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之间的争霸之战。

“冷战”开始后,美苏之间便形成了除战争之外,包括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所有对抗的状态。

法西斯

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高行政长官,有12个卫士相随。他们各手执一束棍棒。束棒中间插有一把战斧,象征着罗马国家的最高权力。棒子用于施行答刑,斧子用来执行死刑。“束棒”在古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中,读作“法西斯”。法西斯主义一词便由此而来。

1922年,墨索里尼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在意大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专政。从此法西斯成为了独裁和暴力的代名词。其中影响最大的则是德国希特勒的纳粹法西斯。

三K党

三K党是美国最悠久、最庞大的恐怖主义组织。因三个字头都是K,故称三K党。又称白色联盟和无形帝国。

三K党于1865年创建于田纳西州的普拉斯基城。党旗呈三角形,黄底红边,上有一条黑龙。党员的制服是白外套和套在头部的白色垂胸布罩,给人一种神秘恐怖感。党员只限于生在美国的新教徒中的白种人。入党仪式在深夜举行,党纪非常严格。下属对上级必须绝对服从,相互联系只有纵向关系,党员必须保守党的机密。

“V”字形手势

“V”字形手势表示的是胜利的意思。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大肆入侵欧洲各国,迫使很多人开始流亡英国。

当时有个叫维克多·德拉维利的比利时人,每天用电台向祖国比利时进行短波广播,激励同胞们奋起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侵略。

1940年末的一天晚上,他在广播里号召人们到处书写“V”字,以此来表达对胜利的坚信和渴望。

几天之间,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和其他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出现了“V”字。  由于它形式简单明了,所以很快就被传至欧洲其他各沦陷国。几乎所有的人见面都会打出这个手势,一时间这个手势变成了当时的一种时尚。

当这股风潮传到美国时,美国女人便纷纷佩戴“V”形的胸针。而这个手势也成为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招牌动作。

弹劾

弹劾,是指由法律或宪法设定的,当享有特别权力(或豁免权)的政府高级官员或者法官等有特定的违法行为(如叛国、腐败或与其职业道德不相符的行为等)时,对其进行刑事追诉的一种程序。

弹劾始于14世纪的英国,当时是作为根据“群众呼声或舆论”提起刑事诉讼的一种方式。1376年,英国的议会树立了第一批公认的弹劾案例,其中最重要的是与爱德华三世政府有密切联系的威廉·拉蒂默男爵第四提起的弹劾案。

此后,弹劾的对象通常为王室大臣之类的政治人物。拉蒂默一案标志着弹劾不仅是一种提起刑事诉讼的手段,而且也是审判的一种方式。

15世纪中叶以后,弹劾作为一种提起刑事诉讼的手段,曾一度被弃置不用。到了17世纪,议会又重新把它作为解除不得人心、往往又是受到国王保护的宫廷宠臣职务的一种手段。

到18世纪末,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弹劾作为一种政治手段未免过于草率,而对于王室大臣也无须采取一种国王无权阻止的刑事诉讼程序。

因此自1806年起,英国就不再使用弹劾诉讼。在美国,弹劾程序用得很少,根据美国宪法第二条第四项的规定:“总统、副总统及合众国政府之文官,受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之弹劾与定谳时,应受免职处分。”其弹劾的对象是法庭无权审讯的高级官员,如总统、副总统、联邦法官和内阁部长等。

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它是由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则坚持要求撤除导弹而引发的。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但美苏双方在核弹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

水门事件

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  事件发生后尼克松曾一度竭力掩盖开脱,但在随后对这一案件的继续调查中,尼克松政府里的许多人被陆续揭发出来,并直接涉及尼克松本人,从而引发了严重的宪法危机。

1973年10月20日尼克松为了要罢免要求他交出证据的特别检察官,迫使拒绝解任特别检察官的司法部长辞职,司法次长继任司法部长后,又因为拒绝罢免这位特别检察官而辞职,最后司法部的三号人物才答应罢免特别检察官,尼克松更动员FBI(联邦调查局)封锁特别检察官及司法长官、次长的办公室,宣布废除特别联邦检察局,把此案的调查权移回司法部。尼克松滥用行政权力来维护自己的举措,招来国民严重指责。

干是骑虎难下的尼克松不得不被迫于1974年8月9日正式宣布辞职。他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这次事件便被称为“水门事件”。

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的最重大的政治丑闻之一。水门事件之后,每当国家领导人遭遇执政危机或执政丑闻,便通常会被国际新闻界冠之以“门”的名称,如“伊朗门”、“拉链门”等。

只当了一天的美国总统

1849年5月4日,美国第12任总统波尔克的任期届满,离开了白宫。由于这天是星期天,所以新上任的总统扎查利·泰勒决定到星期一再宣布就职。

但是国家不可一日无主,尽管只是一天,也是不允许的。所以根据继任总统职位的顺序,当时参议院的临时议长艾奇逊便充当了一天美国总统。当被人问到,他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都做了什么的时候,他毫无避讳地说:“我一直在睡大觉。”

无记名投票

“无记名投票”来源于意大利语“球”。早在公元5世纪左右,罗马和古希腊的人们在进行选举时就采用球进行投票。这种用于投票用的球分为白色和黑色两种。白色代表支持,黑色代表反对。所有参选的选民将球投进一个特定的箱内。

到了19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这种投票方法传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但当时并不限于小球,蚕豆和玉米粒等也经常被用来作为投票用的选票。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纸张开始出现,并日渐盛行起来,因此选票也就逐渐变成了现在的无记名投票。

P8-10

序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人类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创造了伟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扬人类文明,传承人类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中所形成的,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追求文化的热情也日渐高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多一些文化品位和文化涵养。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识都不知道。一个连最基本的文化常识都不知道的人,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难免会错漏百出。这不仅会给自己的生活增添许多烦恼,而且可能会影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掌握一些必不可少的文化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本书是一本综合各方面知识的文化百科图书。它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涵盖了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包括政治军事、地理名胜、山川湖泊、天文历法、节日节气、民俗礼仪、科学技术、文化传媒、文学常识、教育常识、体育常识、称呼趣谈、俗语俚语、医疗卫生、交通通信、邮政储蓄、经济贸易、生物奇观、影视曲艺等19个方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作了简明的讲解。

高尔基说:“人的知识越广,人的本身就越臻完善。”所以,我们只有弥补知识方面的欠缺,才能扩大视野。本书不仅能够开阔读者的眼界,还会为你的生活增添乐趣,满足你在知识修养和文化审美上的追求,指引着我们向更高的人类文明迈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25334
开本 16开
页数 3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12-49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