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Carsten Nieder和Johannes A.Langen dijk主编,许亚萍医师和郑向鹏医师翻译的《肿瘤再程放疗》一书,详细阐述了目前再程放疗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新进展。本书对以下与再程放射治疗相关的关键知识和技术有较好的讨论和总结:①正常器官的放射损伤修复和对再程放射治疗的耐受性;②降低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放疗新技术;③不同肿瘤再程放射治疗的临床经验。
图书 | 肿瘤再程放疗(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Carsten Nieder和Johannes A.Langen dijk主编,许亚萍医师和郑向鹏医师翻译的《肿瘤再程放疗》一书,详细阐述了目前再程放疗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新进展。本书对以下与再程放射治疗相关的关键知识和技术有较好的讨论和总结:①正常器官的放射损伤修复和对再程放射治疗的耐受性;②降低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放疗新技术;③不同肿瘤再程放射治疗的临床经验。 内容推荐 《肿瘤再程放疗》详细阐述了再程放疗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对再程放疗时可能的治疗策略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总结,内容涉及再程放疗的方法和技术、联合应用抗肿瘤药物、热疗和靶向治疗等多学科治疗的作用等。本书还讨论了再程放疗时正常组织的耐受性及一些基本的放射生物学方面的问题,并着重总结分析了脑肿瘤、眼肿瘤、头颈部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妇科恶性肿瘤、软组织肉瘤、骨转移性肿瘤和脑转移性肿瘤等实施再程放疗的策略及初步临床结果。特别对再程放疗面临的问题及研究方向进行了重点讨论。《肿瘤再程放疗》适合放疗医师及与肿瘤治疗相关的临床医师参考使用。本书由Carsten Nieder和Johannes A.Langen dijk主编,许亚萍医师和郑向鹏医师翻译。 目录 第1章 正常组织对再程放疗的耐受性 1 引言 2 急性反应 2.1 皮肤和黏膜 2.2 肠 3 晚期反应 3.1 上皮和间叶组织 3.2 肠 3.3 肺 3.4 脊髓 3.5 脑 3.6 心脏 3.7 膀胱 3.8 肾 4 讨论 第2章 剂量分割的概念 1 背景 2 超分割首程放疗 3 超分割再程放疗 4 低剂量超分次放疗 第3章 热疗与再程放疗 1 肿瘤热疗技术 1.1 经典热疗技术 1.2 热疗:协同治疗 2 复发性恶性肿瘤多学科治疗中联合热疗的机制 3 临床应用 3.1 乳腺癌 3.2 直肠癌 3.3 头颈部癌 3.4 宫颈癌 4 总结 第4章 再程放疗与细胞毒性药物及其他反应调节药物联用的治疗比 1 引言 2 联合治疗的临床相关性 3 基本考虑 3.1 治疗获益 3.2 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和次相加作用 4 放疗和化疗的相互作用 4.1 空间相互作用 4.2 肿瘤细胞再群体化 4.3 乏氧效应 5 分子水平相互作用 5.1 DNA损伤 5.2 细胞周期同步致放射增敏 6 放疗与铂类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 6.1 顺铂 6.2 卡铂 6.3 奥沙利铂 7 再程放疗的联合治疗 8 结论 第5章 降低正常组织照射剂量的放疗新技术 1 放射治疗中的误差、靶区边界及补偿策略 1.1 再程放射治疗时应用新技术的必要性 1.2 放射治疗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及补偿策略 1.3 放射治疗中靶区安全边界的设置 2 光子线外照射治疗 2.1 传统二维放射治疗 2.2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2.3 调强放射治疗 3 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 4 三维和四维治疗计划评估 5 立体定向放疗及影像引导 6 分次照射中运动所致偏差的处理 6.1 患者体位移动处置 6.2 呼吸运动补偿 6.3 空腔脏器充盈差异所致靶区位移的处理 7 适应性放疗 第6章 脑肿瘤 1 引言 2 复发胶质瘤的治疗 3 中枢神经系统晚期放射毒性的生物学基础 4 生存预后因素 5 再程放疗的临床应用 5.1 适形放疗 5.2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和分次立体定向放疗 5.3 近距离放疗 5.4 胶质瘤再程放疗的放射生物学基础 5.5 临床证据总结 6 影像学 6.1 靶区设计 6.2 放射性坏死的诊断 7 联合治疗 8 中枢神经系统晚期毒性研究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9 复发性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 10 总结 第7章 眼肿瘤 1 背景 2 首程放射治疗 2.1 转移灶 2.2 眼部原发肿瘤、眼及眼眶的良性病变 3 再程放射治疗 3.1 良性病变低剂量照射后的再程放射治疗 3.2 视网膜母细胞瘤、淋巴瘤及转移瘤中等剂量照射后的再程放射治疗 3.3 眼黑色素瘤高剂量照射后的再程放射治疗 3.4 翼状胬肉的再程放射治疗 4 总结 第8章 头颈部癌 1 引言 2 变化的人群 3 患者选择 3.1 预后因素 3.2 可选择的治疗方案 3.3 复发分析 4 再程放(化)疗作为主要的首选治疗方法 4.1 单纯再程放疗 4.2 是否存在剂量效应相关性 4.3 再程放化疗 4.4 再程放疗联合靶向治疗 5 术后再程放疗 6 如何降低治疗相关并发症 6.1 减少靶体积 6.2 新的放射治疗技术 6.3 调强放疗 6.4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6.5 氨磷汀 7 结论 第9章 肺癌 1 引言 2 外照射治疗既往曾接受放疗的胸腔内局部或区域复发 3 支气管内(腔内)近距离放疗在局部或区域肺癌复发中的应用 4 结论 第10章 乳腺癌 1 引言 2 保乳术后再程放疗 2.1 同侧乳腺肿瘤复发的挽救性乳房切除术 2.2 单纯挽救性保乳手术 2.3 挽救性保乳术后乳腺再程放疗 3 胸壁再程放疗 3.1 单纯胸壁再程放疗 3.2 胸壁再程放疗联合热疗或化疗 3.3 胸壁再程放疗技术 3.4 胸壁再程放疗的毒性反应 4 结论 第11章 前列腺癌 1 引言 2 前列腺癌孤立局部复发灶的诊断 3 前列腺癌挽救性放疗的临床效果 4 前列腺癌的再程放疗 5 局部挽救性放疗 第12章 直肠癌 1 引言 1.1 直肠癌复发的分类 2 复发病灶的根治性再程放疗 2.1 再程放疗的剂量 2.2 盆腔脏器对再程放疗的耐受性 2.3 影响盆腔脏器再程放疗耐受性的因素 2.4 治疗失败和生存 2.5 治疗失败和生存的预后因素 3 姑息性再程放疗 4 结论 第13章 妇科恶性肿瘤 1 引言 2 再程放疗的基本原则 2.1 临床因素 2.2 肿瘤相关因素 2.3 放射生物学因素 2.4 技术因素 3 再程放疗技术 3.1 调强放疗 3.2 立体定向放疗 3.3 术中放疗 3.4 近距离放疗 3.5 间质插植放疗 4 讨论 4.1 治疗决策过程 第14章 软组织肉瘤 1 引言 2 重复保守性手术联合再程放疗 3 再程放疗技术 3.1 外照射 3.2 近距离放疗 3.3 术中电子线放疗 4 单纯手术 5 未来方向 6 结论 第15章 骨转移性肿瘤 1 引言 1.1 流行病学 1.2 临床指征和治疗方式 2 放疗对骨转移的止痛作用 2.1 疼痛的初始治疗 2.2 有效性定义 2.3 疼痛的再次治疗 3 骨转移所致脊髓压迫的放射治疗 3.1 脊髓压迫的初次治疗 3.2 脊髓压迫的再次治疗 4 毒性 4.1 急性和迟发毒性 4.2 脊髓病的危险性 5 放射治疗技术 5.1 计划剂量及病人摆位验证 5.2 调强治疗、立体定向放疗和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 6 备注 第16章 脑转移性肿瘤 1 首次放疗后复发情况 2 再程放疗:全脑放疗 3 再程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4 再程放疗: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5 再程放疗:放射活性物质植入 缩略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肿瘤再程放疗(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挪)聂德//(荷)郎根迪克 |
译者 | 许亚萍//郑向鹏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1584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22 |
出版时间 | 2012-07-01 |
首版时间 | 2012-07-01 |
印刷时间 | 2012-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730.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70 |
宽 | 193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军-2012-034号 |
版权提供者 |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