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伤寒论选读(供中医学类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用第9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伤寒论选读》的《伤寒论》原文,以明·赵开美复刻本《伤寒论》为蓝本,并参照刘渡舟教授等点校的《伤寒论校注》本(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本教材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其中,“总论”为全书的概括性论述,阐述《伤寒论》成书的历史背景、产生与沿革、学术渊源与成就等,对《伤寒论》的学习具有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各论”共列八章,自“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为本教材的主体。为了便于学生学习与理解,原文依证归类,按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分类编写。本书由王庆国主编。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节 《伤寒论》的学术地位、形成与发展

一、《伤寒论》的学术地位

二、《伤寒论》的作者及成书背景

三、《伤寒论》的流传与发展

 第二节 《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成就

一、《伤寒论》的学术渊源

二、《伤寒论》的学术成就

 第四节 伤寒的涵义及六经病的传变

一、伤寒的涵义

二、六经病的传变

 第五节 《伤寒论》的辨证方法

一、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辨证

二、六经辨证的基本内容

三、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方法的关系

(一)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关系

(二)六经辨证与脏腑经络辨证的关系

 第六节 《伤寒论》的治則治法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概说

 第一节 太阳病辨证纲要

一、太阳病提纲

二、太阳病分类

三、辨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一、太阳病经证

(一)中风表虚证

1.桂枝汤证

2.桂枝汤禁例

3.兼证

(1)桂枝加葛根汤证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3)桂枝加附子汤证

(4)桂枝去芍药汤证

(二)伤寒表实证

1.麻黄汤证

2.麻黄汤禁例

3.兼证

(1)葛根汤证

(2)葛根汤与葛根加半夏汤证

(3)大青龙汤证

(4)小青龙汤证

(三)表郁轻证

1.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2.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3.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二、太阳病腑证

(一)蓄水证

附:茯苓甘草汤证

(二)太阳蓄血证

1.桃核承气汤证

2.抵当汤证

3.抵当丸证

 第三节 太阳病变证

一、变证治则及辨证要点

(一)变证治则

(二)辨寒热真假

(三)辨虚证实证

(四)辨汗下先后

(五)辨标本缓急

二、证候分类

 ……

第二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三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六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七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八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附录一 条文索引

附录二 方剂索引

附录三 古今度量衡换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伤寒论选读(供中医学类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用第9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庆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208499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374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22.2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