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屠刀下的花季--南京1937
内容
编辑推荐

房伟编著的《屠刀下的花季--南京1937》用一种比较文学化的笔法写出了历史,突出了大屠杀中青少年群体的遭遇,以及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反抗事例。

1937年,凶残的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血流成河,遍地衷鸿,名城毁于一旦。青少年朋友们读了这本书,将会了解到,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曾遭受到多少难以想象的痛苦折磨。

内容推荐

如果说,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大伤疤”,那么,完全有必要让中国青少年正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因为,点点滴滴的历史记忆,都是流淌在我们身体里的“血液”。这里,既有金色的光荣、蓝色的梦想与七彩的欢歌,也有血色的黄昏、狰狞的屠刀与决死的反抗。我们走不出民族的历史,正如我们走不出自己的皮肤。房伟编著的《屠刀下的花季--南京1937》在史实的基础上,用通俗晓畅的文学化手法,细腻地描述了大屠杀中花季同龄人的悲惨遭遇。并再现了一个伟大民族由苦难转向反抗与新生的历史。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沧海桑田话南京

第二章 南京大屠杀始末

 战前中国:水深火热的动荡岁月

 战前日本:贪婪的渗透与侵略

 仓促!南京保卫战拉开序幕

 硝烟!南京大轰炸

 惨烈!百年国耻南京的陷落

 悲愤!大屠杀

 声讨!罪恶昭昭震惊世界

第三章 屠刀下的花季

 城破惊梦:当魔鬼降临的时候

 死亡之旅:惊魂夺魄逃亡路

 地狱烈火:留守南京的生死之间

第四章 我们绝不是待宰的羔羊!

 面对死亡:为了尊严的殊死反抗

 见义勇为:凡人英雄的生命光辉

 国仇家恨:英勇打击入侵者

 战地温隋:为了宝贵的生命

 敲响丧钟:侵略者的醒悟

 胜利曙光: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第五章 用生命和良知照亮历史的人

 拉贝——中国的“辛德勒”

 魏特琳一南京城的“活菩萨”

 张纯如——为三十万冤魂呐喊的女子

第六章 正义的审判

 浩劫终止:二战结束与东京远东国际大审判

 复仇之剑:南京审判上迟来的正义

第七章 警惕!战后日本的军国主义幽灵

 战后日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诉讼和公众事件

 “拜鬼“还是“招魂”:靖国神社与参拜事件

 “事件”还是“大屠杀”:日本教科书问题

 “民族复兴”还是“重走侵略路”:日本新军国主义和文化右翼

第八章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美丽的新南京

 新中国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试读章节

考古发现,早在30万年前,这里就是人类聚居地,约在公元前6000至4000年,南京出现了原始居民部落。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命范蠡筑城于今中华门外,这是南京建城之始。后来,楚国于今清凉山西麓石头山上置“金陵邑”,从此南京又称“金陵”。公元212年,三国争雄期间,孙权在金陵邑故址,利用西麓的天然石壁做基础修筑了“石头城”。

孙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而且是南京历史上抵抗侵略的重要人物。公元208年,他联合刘备,采用火攻,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号称“百万”的水陆大军,令曹操狼狈撤出江东,从而奠定了东吴立国基础。战争胜利后,孙权将政治中心从京口迁来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并修筑石头城。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关于南京的神话多了起来,诸如楚威王埋金钟山以镇“灵异”,秦始皇开凿秦淮以泄“王气”等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这是诸葛亮驻马清凉山巅,对南京作出的高度评价。

这之后,东晋及被称为“南朝”的宋、齐、梁、陈是年代相继的5个王朝,它们的都城是在东吴建业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在经济繁荣基础上,北方和南方世家大族,以及僧道代表人物都会集建康,从而使它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出现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如思想家范缜;文学家郭璞、沈约和谢灵运;文艺评论家刘勰、钟嵘;史学家范晔、裴松之;佛经翻译家法显、宝去和佛驮跋陀罗;道家兼化学和医药学家葛洪和陶弘景;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雕塑家戴逵父子;绘画家顾恺之;数学兼天文学家虞喜和祖冲之父子等,都先后在建康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谢安,东晋杰出政治家。曾于江宁东山指挥“淝水之战”,保住了江南一脉不受兵刀之祸。公元376年,前秦皇帝符坚入侵,号称百万,东晋朝野震动,许多人要求投降。谢安被东晋拜为上将军,随即命令弟弟谢石、侄子谢玄征讨入侵者。当战事紧急的时候,谢玄去谢安府问计,谢安却邀请亲朋好友在家摆宴席,一边从容不迫地安排将帅御敌。谢玄等大破符坚军队后,军报传至谢安府第,谢安正与客人下围棋,看过之后,竞随手将之放在床上,了无喜色,下棋如故。客人相问,谢安淡淡地说:“小儿辈遂已破贼。”可是,下完棋后,谢安回到内堂,却禁不住内心的高兴,把木屐都折断了!这或许就是“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潇洒自如的“魏晋风度”吧!

到了隋唐两代都推行抑抵金陵的方针。然而,到唐末五代十国期间的南唐,金陵再次被作为国都。它的统治者先主李昪、中主李景和后主李昪父子注意农业,奖励耕桑,并发展工商业。南唐对于文化艺术事业特别重视,李景和李煜父子本身就是著名词家,尤以李煜更为突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李煜的词极为称道,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拓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李煜从25岁继位到39岁国亡降宋,一共在金陵做了15年皇帝。李煜,作为亡国之君留下无穷愁恨,作为词人却别具才能。他的词清丽明快,用情真挚。亡国后作品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超过晚唐五代的词,虽然,李煜算不上什么英雄,但是,他的一腔爱国之情,也是令人感慨的吧!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下令改应天府为“南京”,历洪武、建文、永乐三帝,前后53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在这个时期,明朝大肆修建南京城,我们现在看到的南京城的面貌,基本上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南京的城墙,曾经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座砖砌城墙,通济门的船型城堡,也堪称世界唯一。后来,明朝末年,南京曾经是南明小朝廷抵抗清政府的根据地,史可法等抗清名将的故事至今还在那里流传。但是,真正让明末清初的南京在历史上大书光彩一笔的,不是那如昙花一现的南明小朝廷,而是一部传奇剧《桃花扇》,一个性情刚烈、志向高洁的奇女子——李香君。

满怀亡国感慨的剧作家孔尚任,通过《桃花扇》一戏,以复社侯方域和秦淮歌妓李香君离合悲欢的爱情贯穿全剧,描写了南明弘光政权覆亡的悲剧历史。作品塑造了史可法、柳敬亭、苏昆生等英雄人物,揭露了阮大铖、马士英等奸臣的丑恶嘴脸。而“侠妓”李香君反抗侵略,纵死不事奸佞的气节,成为南京抵抗侵略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根据剧本所写,国破家亡之时,奄奄一息的李香君将鲜血染过的桃花扇,托知己转交侯方域,并留遗言:“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读来让人唏嘘不已。现今的南京媚香楼,位于南京钞库街中段,相传是李香君的故居。传说,那就是李香君当年“血溅桃花扇”的地方。

清朝中前期,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两江总督衙门,南京继续保持了繁荣和领先的文化地位。1853年3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的太平军进抵南京城,改南京为“天京”,宣布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农民政权:太平天国。后来,由于太平天国的种种失误,最终于1864年7月南京被清军攻陷。清军入城后,洗劫了天王府及其他王府和仓库,并纵火焚烧,使金陵遭到了巨大的浩劫,连明故宫、明孝陵及大报恩寺琉璃塔亦均被毁。此后,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等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将南京下关开放为商埠。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南京开办了几处以军火工业为主的近代机器印刷、发电等工厂,并兴建了江南水师学堂、江南陆师学堂、高等学堂等。我国近代的文豪鲁迅,曾于1898年至1902年间先后就读于江南水师学堂和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P2-5

序言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们,这是一部为你们创作的历史普及作品。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吴宫花草、晋代衣冠、明祖殿堂、天国烽火,记载着多少惊心动魄的史话,传颂着多少可歌可泣的传奇。1937年,凶残的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血流成河,遍地衷鸿,名城毁于一旦。你们读了这本书,将会了解到,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呵,曾遭受到多少难以想象的痛苦折磨。

这也是一部献给大屠杀中青少年的书。豆蔻年华的悲惨生活。青春梦魇的泣血告白,都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伤痕。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们,当你们在春花烂漫的公园与父母亲友欢聚,当你们晚饭后倘佯在灯火阑珊的街头,当你们迎着朝霞唱响嘹壳的歌声,你们可曾会想起那些同龄人?你可曾想到,和平幸福的生活,是多么珍贵,多么来之不易!

同时,这也是一部献给反抗者的书。我们绝不是待宰的羔羊!许多平凡的中华儿女,包括广大青少年,不但挺身抗暴,且相互帮助,见义勇为,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尽管他们的抵抗,是如此悲壮而惨烈。但他们以鲜血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我们也要感谢那些在屠杀中勇敢帮助难民的外国人。他们用良知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悲剧,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的反抗。

这更是一部献给未来者的书。1949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重放青春的南京,经过几十年建设,已变成闻名国际的现代化大都市。可是,青少年朋友们,你们可曾知道喔然屈辱的历史一去不返,但在日本国内,却依然有人否认南京大屠杀。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面对那些铅黑色、沉重的历史,我们不应忘记,是中国共产党。让那心酸耻辱的一页永不再重演;面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我们更应牢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走向繁荣富强,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在希望的烛光中,安慰无辜死者的灵魂,增长爱国情怀;让我们在悠悠的钟声下祈祷,让和平之鸽永远飞翔在蔚蓝的天空!

后记

这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书的编写,首先要感谢济南出版社的领导们。他们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中华民族下一代负责任的态度,积极支持了该书的写作。同时,该书还要郑重地感谢南京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所的张宪文教授,正是在他无私的支持和帮助下,该书才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丰富的资料,特别是许多最近刚刚得到证实的学术成果。

此书的编写,除了得益于张宪文教授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外,还参考了《江苏文史资料》、经盛鸿先生的《南京沦陷八年史》,韩文宁、冯春龙的《见证1945——日本战犯审判》,郑光路、朱成山等学者作家的一些资料文字,以及一些报纸资料,相关图片。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因时间紧迫,部分图文引用时无法与作者取得联系,我们特此致歉,希望作者见书后与出版社联系。

出版社地址:济南市经七路251号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6131712 8613172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屠刀下的花季--南京1937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房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05275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2010716094
中图分类号 K265.606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2
出版地 山东
229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