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人住在巴黎
内容
编辑推荐

吴辛欣编著的《一个人住在巴黎》是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女士亲笔作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倾力推荐的巴黎权威读本。

巴黎是小资、文艺青年最向往的城市之一。这本图文并茂的书,将巴黎女人、巴黎的美食、咖啡馆、打折季、大罢工、药妆店、面包房、跳蚤市场、露天集市……等等一一展现,读者犹如亲临。更是可以作为游巴黎所参考的“百科书”。

内容推荐

“我住在巴黎,这是我的生活”

到过巴黎的人一定不会再稀罕天堂。

海明威说:巴黎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而我们却很年轻,这里什么都不简单,甚至贫穷,意外所得的钱财,月光,是与非以及那在月光下睡在你身边的人的呼吸,都不简单。

巴黎,温情而浪漫,优雅且迷人,在它的每一处拐角都能遇见故事,而每个故事背后都能看见情感。

久居巴黎的吴辛欣是一个“巴黎通”,在巴黎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她的足迹,这本书写的就是她的巴黎生活。记者的身份,让她可以自由地穿行在巴黎人的各个阶层中,而不再是远远地打量。她笔下的巴黎是很近的巴黎,她提供了这样一种方式,让你尽可能多的接近巴黎人、法国人的内心,然后才是对城市的理解。她用轻柔舒缓的文字,将巴黎的平民生活拉近到你的面前,也将生活中流动的优雅呈现给你,没有故作高雅的姿态,没有套上“时尚”的外套,这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的可以感受到的巴黎。这本书告诉你,街角的面包店散发的面包浓香才是本质的巴黎。巴黎人骨子里流动着艺术,他们将浪漫植入生活,不会辜负每一缕阳光。

《一个人住在巴黎》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将巴黎女人、巴黎的美食、咖啡馆、打折季、大罢工、药妆店、面包房、跳蚤市场、露天集市、地铁站……等等,一一展现,读者犹如亲临,更是可以作为游巴黎所参考的“百科书”。

如果你爱一座城,就去生活一阵子,你会明白,这座城也在静静地等待着你……

《一个人住在巴黎》由吴辛欣编著。

目录

序言Ⅰ 巴黎,看不透

序言Ⅱ 在塞纳河畔

自序 1095天是多久

阴天只爱面包店 晴天只爱咖啡馆

巴黎打折季 我的跳骚时光

[巴黎的旺夫门跳市 在巴黎淘旧衣 哦,跳骚时光 在旧货市场摆摊]

让人郁闷的停车难 我的法国大选生活

[投票站里的故事 遛弯也能遇见新总统]

永远不会按照别人家地图找自己家路的巴黎女人

我的法国闺蜜Margaux  LV并不是“国民包”

巴黎的露天集市 法国人都爱可丽饼

复活节前大采购

[老友的甜蜜 肉铺里的复活节大餐 扛着羊腿躲进咖啡馆]

4月,去看巴黎博览会 在巴黎市区逛葡萄馆博物馆

在1643年的蜡烛店铺里

邂逅全世界最贵的餐厅主人

明天,在拉丁区泡吧 “三间房”酒吧

六百年老房子里的L’Apibo餐馆

拉丁区的火山餐厅 蒙田大街与独立小店

小清新的药妆店 寄卖店之首Chercheminippes

巴黎爱国节

[塞纳河边的沙滩节 五一节也浪漫 夏至音乐节 人在戏中游-阿维尼翁戏剧节]

爱上巴黎的地铁 在罗兰?加洛斯看网球比赛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罗兰?加洛斯 征服巴黎的天王费德勒 出租车司机也爱“娜李”]

法国的丑小鸭

巴黎人民爱罢工 在里昂,遇见火车工人罢工

在里昂过灯光节 里昂火车站的摇铃声

利摩日的假期 同样爱吃“杂碎”的法国人

法国的“景德镇” 探访米其林的“老窝”克莱蒙费朗

在布列塔尼海滩捞贝 邂逅法国“生命之水”雅文邑

圣?保罗的“奥斯陆”

雅典?印象[在雅典遇到“活雷锋” 参加奥运圣火交接仪式]

试读章节

巴黎的旺夫门跳市

相比圣多昂这个名气十足的跳市,我其实更喜欢离住处不远的一家跳蚤市场,这家市场在PorteVanve(旺夫门)附近,也是一个在巴黎名列三甲的跳市。在汽车便利店买上一个panini,然后开始漫无边际地闲逛和询价砍价,这样的周末觉得很舒服,专注的不再是一个个字母和文章,而是那些琳琅满目的可能属于他人也可能属于我的小物件们。这种惬意让我觉得很放松。有时即使什么都不买,仅仅是去和摆摊的商贩聊上几句,也会觉得这样度过周末的早晨是种享受。

皮埃尔是个职业的旧货摊主。每个周末他都会来“旺夫门”旧货市场摆摊,周末卖货、平时收旧货成为他工作的全部。这样的辛劳其实并没有换取多少的利润,一个月不到2000欧的收入和一名普通的巴黎出租车主的收入相差不多,但是作为自由职业的他,每个月要缴纳的税却是相当多的。我认识他是因为他的摊位上的货品量多价格公道。很多摊主都喜欢专注地卖一种货品,比如上个世纪初的报纸,或者是写满了故事和沧桑的火柴盒。而皮埃尔就喜欢将所有他认为可能被选走的货物都买进来,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最大可能的盈利。其实这个年过五十的中年法国人看上去并不是很乐观,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他对自己成为一名卖旧货的商贩的命运并不满意。

从他收购的东西和低廉的定价可以看出,皮埃尔并不是一个很会做生意的人,不管是小的陶瓷器具还是来自亚洲的雕刻,他的定价比起同行来说都要合理得多。但是这也意味着人们很难在他的摊位上享受到砍价带来的乐趣,整个摊位中一尊观音的售价是最高的了,但是也才标注了50欧元。他很诚恳地告诉我,那尊观音根本不是铜的,而是塑料的。不过正因为它看起来和铜造的没什么两样,所以放在家里做装饰是个不错的选择。皮埃尔摊位上富有亚洲特色的物品卖得一向不错,尤其是那种十几、二十欧的小景泰蓝瓶子,很多中年法国妇女都十分喜欢。在巴黎淘旧衣  中国人和法国人逛跳市的关注点不大一样,和中国的朋友一起去的时候,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古董,字画,老式的钟表、银器等等。但是和我的法国小闺蜜Emily去逛过一次,我发现这个年轻的法国女孩竟然对跳市上的1日衣服情有独钟。刚开始我实在难以理解花钱买旧衣服的理念,更何况刚才我也提到过,这些衣服上没准还会有几个隐藏在领口、袖口里面的跳蚤。它们绝对就是跳蚤市场的活广告啊。

不过,Emily后来告诉我说,现在法国政府对于跳市上出售的旧衣服要求很严,要求必须经过消毒处理。而且在年轻人中,旧的衣服、牛皮包都代表着另一种时尚,很多走在大街上的年轻女孩都背着边沿磨得很{目的牛皮包,她们所追求的其实是一种复古的时尚,是被自己淘到的老皮具中散发出来的沧桑感所折服。

对于职业的跳蚤市场摊主来说,他们手中的旧衣服可能会是从1日衣店、法国乡村举办的家庭多余物品大清仓活动或者教会的旧衣捐赠中心买来的。这样的货品价格低廉,但是质量往往一般。Emily说自己往往可以花个位数的价格买到称心的衣服,但是这些衣服只能在短期内搭配穿穿而已,毕竟二手的服装,又经过了消毒洗涤,质量还是要差一点儿的。用她的话说,这样的穿着是图个新鲜,达到花小钱天天穿新衣的效果。

在很多跳市中我都会看到穿着考究的中年法国女人在摆摊卖货。她们不像那些爱搭讪又热情的职业跳市摊主,很多时候,这些上了年纪,但是气质尚佳的卖主手中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精品”。美中不足的是,精品很难砍价,她们固执得不肯还价,有时你觉得拿着爱不释手的东西却又不甘心以高于心理价格几倍的价格下手。

我和Emily逛跳市那次,她就淘到了自己中意的精品——一条二手的爱马仕丝巾。摊主是一位五十出头的女人,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巴黎3月底的天气还有些微凉,她身着真丝的长裙,露出白皙的脚踝。我们来到摊位前的时候她正在整理自己带来的物品:丝巾、耳环、晚装的手包……从这些东西上似乎能看到她曾经的影子。  那条爱马仕丝巾虽然是二手货,可是她保存得非常完美,让人有买下来的欲望。和很多气质优雅但是固执的女摊主一样,40欧的价格她一点儿都不让步,只是在最后交易的时候淡淡地对Emily说,“请善待我的丝巾”。

我不敢去想这条丝巾背后的故事,因为我听人说,这个年纪来旧货市场卖自己东西的女人多半都有着一段忧伤的过去,卖掉的东西可能是昔曰情人送给她的礼物。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可能。P33-35

序言

初到这座城市做短途旅行的人,如果对法国文化不甚了解和热爱,带着一种对繁华大都市的挑剔眼光,又不巧报了个一日多游的团,那一定会失望的。因为巴黎这个没落的帝国都市,它太多的过往尘烟和精彩往事都早已随着绵绵阴雨融化在砖石之下。用最世俗的眼光来打量她,如何能够看得透。

如果够幸运,能够在这里停留一段时光,不管时间多长,至少能够放下心中的一切执著和浮躁,在巴黎的街头走一走,在咖啡馆里喝一杯,在蓝天白云下和着梧桐树的树影婆娑沿着塞纳河独自徘徊。在人的内心深处,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依恋感。

而此时,你会开始试图了解这座城市,就如同对自己心仪的姑娘想尽办法要了解她的身世一般。巴黎,在一片新古典主义建筑的精美肌肤下,有多少恢宏的历史,有多少英雄美人的传奇,有多少低吟浅唱的感慨,有多少细腻精致的生活表达……

如果只是这样看巴黎,像是站在了帝国都市脚下的一种仰望,虽然多了几分感叹.添了几分喜爱,但也只是变成了用来炫耀自己经历的附庸风雅而已。

你还不能看透巴黎,不能。因为,你还没有理解这座城市存在的原因,和你来到这座城市的真正原因。

会不会有一种方式,能够让我们更接近一些这座城市,同样更接近一些我们的内心深处?

能够在巴黎这座城市生活,是令人艳羡的,如果身份是记者,那就更让人嫉妒了。记者的身份,让人可以自由地穿行在巴黎人的各个阶层中,不再是远远地打量,而是深入其中,甚至与法国人融为一体。我的朋友、这本书的作者吴辛欣就是这样一位幸运儿。

辛欣对于巴黎吃喝玩乐的诸多生活信息极为灵通。巴黎打折季的时候有哪些小店值得逛,哪些餐馆有法国风情,这些信息我会时常向她打听。

我的感受是,当一个人在一个城市生活了三年后,生活和工作周而复始,外人看得精彩.自己只觉得疲倦。对巴黎的印象,也从向往、喜爱、留恋,渐入平淡。一场恋爱谈三年都会平淡,何况是对一个城市。

而当我打开辛欣的书稿,细细阅读时,仿佛饮一杯清茶,让我对巴黎的那些粗糙的和片断式的回忆勾连起来,清晰起来,流动起来。她的文风如同我所熟悉的那个人一样,轻盈舒缓、娓娓道来,巴黎的咖啡馆、葡萄酒博物馆、打折季、药妆店、面包房、跳蚤市场、露天集市、地铁、罢工、各种节日,应有尽有。或者干脆带着读者“逃出”巴黎,到她所熟悉的里昂城、乡土小城利摩日、布列塔尼海滩和雅典去走一走。内容包罗万象.完全可以当作一本“小百科”全书来看。

而真正吸引我的,是书中写的那些精彩的人物。旧货摊主皮埃尔、巧克力品牌IeffdeBruges的创始人菲利普。让彭、“欧莱耶”家肉铺的父子俩、法国女人MargauX、世界最贵餐厅的主人阿兰·杜卡斯、埃菲尔咖啡馆的老板、开面包房的音乐家Djohal……我虽然不认识这些人物,但他们都是我非常熟悉的法国人的形象。他们的生活,是法国人所独有的。这本书其实是提供了这样一种方式,让你有可能接近巴黎人、法国人的内心,然后才是对城市的理解……

如果他曾爱过这个城市,他会明白,这个城市一直在深深地爱着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人住在巴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辛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4105612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3: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