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德语修养小说研究/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文学论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谷裕编著的《德语修养小说研究》在导言部分系统解释了修养的含义,梳理了修养小说的创作与诗学发展,最后简要勾勒了修养小说的基本特征。由该部分可以看出,对于修养和修养小说没有一个严格定义。尤其在修养小说的创作与诗学、作品事实与理想形式之间,始终存在明显的错位。小说诗学表达古典的修养理念和理想,而创作则要求遵循心理真实和审美要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从布朗肯堡、摩根施坦到狄尔泰,从19世纪到21世纪之初,修养小说诗学或对修养小说的研究,所涉及的作品、关注的问题以及得出的结论,无不充满深刻人文关怀,携带对时代问题的回应。本书第二部分对十四部作品进行了分析解读。

内容推荐

“修养”是产生于德国18世纪下半叶的一个综合人文概念。修养小说由“修养”和“小说”两词复合而成。德国以外的学界传统把修养小说视为德国特殊体裁、德国思想史的一部分。Bildung含有人格塑造、成长发展和教育的意思,谷裕编著的《德语修养小说研究》将Bildungsroman柚拟译作“修养小说”,并非因为这个译名与原文具有更全面的对应关系,而是考虑到修养小说与修养的同源关系。《德语修养小说研究》在导言部分系统解释了修养的含义,梳理了修养小说的创作与诗学发展,最后简要勾勒了修养小说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对十四部学界公认的修养小说类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展示它们如何以各自独特的形态,使修养小说变得丰富多彩。

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第一章 修养的含义

 第二章 修养小说的创作与诗学

 第三章 修养小说的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 文本解读

第一章 中世纪与巴洛克时期修养小说的前身

 第1节 沃尔弗拉姆的《帕西法尔》(1200/1210) 

 第2节 格里美豪森的《痴儿西木传》(1668/1669) 

第二章 18世纪形成中的修养小说

 第3节 维兰德的《阿伽通的故事》(1766/1767)

 第4节 莫里茨的《安通·莱瑟——一部心理小说》(1785/1786 1790)

第三章 古典修养小说范式

 第5节 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1795/1796)

第四章 浪漫时期的诗化与戏仿

 第6节 荷尔德林的《希腊隐士许佩里翁》(1797/1799)

 第7节 诺瓦利斯的《海因里希·封·奥夫特丁根》(1802) 

 第8节 霍夫曼的《雄猫穆尔的生活观》(1819/1821)

第五章 19世纪诗意现实主义的经典化

 第9节 施蒂夫特的《晚夏——一个故事》(1857)

 第10节 凯勒的《绿衣亨利))(1854/1855,1879/1880) 

 第11节 拉伯的《饥饿牧师》(1864)

第六章 20世纪现代作品的反讽与颠覆

 第12节 托马斯·曼的《魔山))(1913/1924)

 第13节 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1932)

 第14节 格拉斯的《铁皮鼓》(1959)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德语修养小说研究/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文学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谷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25509
开本 16开
页数 3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2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6.074
丛书名 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0: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