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管燕草剧作选
内容
编辑推荐

管燕草编著的《管燕草剧作选》汇集了作者近十余年来创作的戏剧剧本,涉及戏曲、话剧、歌舞剧、影视等不同艺术领域和种类,收录了她创作上演、并在圈内圈外获得一定影响和好评的剧目,如《大洪流》、《火焰山之故地重游》、《撼动生命》、《情锁红尘》、《蒲松龄和狐仙》、《寻画记》、《生死门》等作品。其作品获得第四届中国戏剧奖最受观众欢迎作品奖、第22届田汉戏剧奖、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上海市新人新作金奖、全国剧本征集优秀作品奖、全国小戏小品大赛三等奖等诸多奖项。该书是作者对自己十余年来戏剧创作成果的一次总结和回顾,有一定的文学水准。

内容推荐

管燕草已出版15部作品,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和学术研究专著等。推出个人剧作选尚属首次。管燕草编著的《管燕草剧作选》收录了她十余年来创作的主要戏剧剧本,广泛涉及戏曲、话剧、歌舞剧、电影等不同的艺术领域、艺术范畴和艺术门类,在文艺界内外均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和良好的声誉。本次结集出版是对其创作成果的阶段性总结和回顾。

目录

序一/毛时安

序二/陆军

戏曲篇

大洪流

蒲松龄和狐仙

情锁红尘

撼动生命

寻画记

生死门

歌舞篇

火焰山之故地重游

话剧篇

似水年华

碰疼

电影篇

青梅

别靠近我

附录

后记

试读章节

米奇欣慰地笑了。

王小莎:“可是,这么多蜡烛,那……那蜡烛油……”

米奇的一根手指在唇边“嘘”了一声:“别说了,那会破坏情调的。”

王小莎:“米奇……”

米奇淡淡地笑了。

王小莎的目光突然定格在沙发上。沙发上赫然摆放着沙皮狗玩具。

王小莎奔向沙发,抱起沙皮狗玩具:“沙皮狗!太可爱了。米奇,这是……”

米奇:“喜欢吗?送给你的。”

王小莎:“给我的?可是,很贵的。”

米奇笑了。

王小莎:“而且,不实惠。”

米奇:“可它能换你一个好心情。”

王小莎幸福地:“谢谢你,米奇!”

米奇:“祝你生日快乐!”

王小莎:“生日?啊,今天是我生日,你怎么知道今天是我生日?”

米奇:“你忘了你的那张身份证?”

王小莎点头:“原来是这样。”

米奇:“许个愿吧。”

王小莎双手合十,闭起了眼睛。许完愿,王小莎睁开了眼睛:“好了。”

米奇:“能告诉我你许的是什么愿吗?”

王小莎:“我只有一个心愿——米奇能活到一百岁!”

米奇有些凄凉地笑了:“谢谢你……”

王小莎:“答应我,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米奇:“我答应你,我一定将生命进行到底!”

王小莎:“这我就放心了。”

米奇:“来,让我们一起唱《祝你生日快乐》。”

两个人一起轻轻地唱了起来。

王小莎没能唱完,已是热泪盈眶。

米奇:“你怎么了?”

王小莎:“我想起了妈妈,她总是记着我的生日,每年的今天她都给我过生日……现在,你也给我过生日了,而且,是我长这么大最隆重的。米奇,你真好!”

米奇:“不,我并不好……”

王小莎:“什么?”

米奇:“我还欠你一场上海雪景,你从来没有看见过雪花……”

王小莎:“是的,我的家乡不下雪,我只能在电视上看着天空中飘雪……只有妈妈答应过我,说要带我去北方看雪……”

米奇:“而我,又在网络上欺骗了你,说上海雪花细如玉……”  王小莎伸手堵住了米奇的嘴:“你别说下去了,上海虽然没有雪,可上海有你——米奇,这就足够了……”

米奇取出一个包装精致的礼盒:“这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

王小莎轻轻地接了过来:“米奇,这是什么?”

米奇:“你猜猜看。”

王小莎歪起脑袋:“是洋娃娃?是八音盒?是遥控电动车……”

王小莎说一个名称,米奇摇一下头。

王小莎:“猜不出,你快告诉我吧。”

米奇:“把它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王小莎:“你真坏!”

王小莎小心地打开了礼盒。一只小巧的“文曲星”!

米奇轻轻按动一下键盘,屋子里响起了一个女中音在朗读英语单词的声音。

王小莎起初是满怀好奇地听着,渐渐地她的神色变得凝重了,最后,她的眼眶里竞涌上了盈盈的泪水。

米奇:“你,怎么了?”

王小莎沉默了许久:“这朗读单词的声音,真像给我们上课的英语老师……她每次给我纠正英语发音,用的也是一口纯正的牛津英语。”

米奇:“你在想你的英语老师了?”

王小莎没有回答。

米奇:“还有你的同学,你的教室,你的学校……”

王小莎没有说话。

P552-553

序言

年轻剧作家管燕草嘱我为她的剧作选写篇序,我几乎没有一点犹豫就应允了下来。确实,这篇序于公于私,我都应该写,责无旁贷。于公,我长期在上海市艺术创作中心供职,先后为十几位编剧、导演出书作序,其中就有燕草的同窗龚孝雄。这是我的本分工作。更何况,现在上海和全国一样,原创乏力。尤其是舞台艺术,深受剧本创作瓶颈的制约,有燕草这样有志于剧本创作的青年作家,理当为之鼓与呼。于私,燕草是我年轻时就在一起的朋友、上海著名工人作家管新生的女公子。新生与我,从快乐单身汉时代在沪东工人文化宫接触文艺,一路风风雨雨走到今天的年逾花甲。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是看着燕草,学语学步,读书写作,最后和我一样地进入了戏剧王国。在燕草身上,我不但看到了那个当年小女孩的音容笑貌神态,而且女承父业,看到了燕草身上流淌的乃父的精神、血脉和气质。作为和她父亲交往四十年的朋友,我着实为燕草取得的成就而高兴。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看到儿女成才更令父辈兴奋的事情呢?

管燕草出手不凡,这本剧作选厚近六百页。因目力不济,我断断续续读了很长一段日子。不少才华横溢的评论家,可以一目十行随便翻翻,甚至不读作品,便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的议论风生。我不行,才情不足,评论写得不好,但阅读作品这一门槛却是从不轻易跨过的。这是对作家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职业负责。那样,你即使说不出什么石破天惊语出惊人的话来,至少你言出有据心里踏实。

管燕草是新世纪以来上海剧坛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剧作家。在戏曲尚不太景气的今天,她的出现犹如空谷足音,令人欣喜令人心动。她的剧作则是上海剧坛一道新的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她的出现,甚至令我产生一个很奇特很大胆的联想,使我想到现下名声大振的剧作家罗怀臻,一老一少,偏有一些可资比较之处。首先,两位剧作家居然都出自上海同一个略微边缘的上海淮剧团。英雄不问出处。剧种和剧团的窘困赋予了剧作家破釜沉舟一往无前的决绝的勇气和胆魄。当年罗怀臻即是以一本《金龙与蜉蝣》,给正在沉坠中的淮剧注入了一股新鲜强大的生命活力。而管燕草进上海淮剧团十年间,竟然不惮稚嫩,不畏困难,一口气为上海淮剧团创作了十余个剧本。在她的创作中,令人感受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艺术精神。

更为重要的是,她和她的前辈罗怀臻一样,在创作初始便展现了其多样的才华和能力。在戏曲、歌舞剧、话剧、电影等多个领域都创作了有相当艺术水准、艺术品位的剧作。而在戏曲篇所收的六个淮剧剧本中,也是题材风格显现出多彩多姿的面貌。有直接反映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史诗格调的《大洪流》,有取材真人真事、展现心残志坚关爱他人的房金妹闪光心灵的《撼动生命》,有古典戏剧韵味颇足的《情锁红尘》,有围绕一张名画展开惊心动魄的争夺、悲喜交加的《寻画记》,有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中国化的《生死门》,有亦真亦幻、现实与想象、生活与文学交集的《蒲松龄与狐仙》。至于她的话剧电影和歌舞剧剧本创作更可以看出她全面的创作才华,《青梅》、《殇》为封建余脉笼罩下中国女性悲惨命运的沉重叹息,《碰疼》、《别靠近我》对当下青年富于青春气息和时代精神的塑造,《似水年华》对于父辈在时代大潮中直面困境、友情的分分合合,甚至还有像《火焰山故地重游》这样很酷很潮的载歌载舞的嘉年华。

也许会有同道中人对管燕草这样四面出锋多方位出击的写作不太习惯。但在我看来,艺术创作道路从来没有一定之规。对于管燕草这样初试锋芒的高产剧作家,在剧本创作领域进行属于她的全方位的尝试,不过早地为自己的创作设置一道固化的樊篱,在当下阶段是可取的,值得鼓励的。全方位的尝试有利于年轻作家体味各种题材、体裁创作的不同甘苦,从中体悟到艺术中某些共同性的东西,如人性、情感、命运……并且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上渐渐浮现出自己的创作强项创作方向来,一个年轻的剧作家,不太有必要被“个人风格”之类的评论诱惑,早早地收窄、框死了自己艺术才华驰骋的创作空间。

管燕草是个才女,是个早慧的才女型的作家。1992年她14岁时已经开始发……

后记

记得当年,在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之初,我手捧着曹禺、郭沫若、熊佛西、夏衍等等大家的剧作选的时候,心中总是泛起阵阵涟漪。因为每次坐在舞台下观看这些大师们的作品与阅读他们剧本的感觉总是那样的不同,那些印在剧作选中的文字可以令人反复地玩味和思索,这与舞台上演员们一遍过的情形大相径庭,于是,他们的剧本足以让我阅读好多遍。那个时候,一本大师的剧作选完全让我抬头仰视,大有高山仰止不可及的感觉。

后来,我进入淮剧团工作了若干年之后,有了一些剧本创作的积累。身边的不少同学也开始陆续出版了属于自己的剧作选,每每收到他们送给我的剧作选时,总是那样地羡慕和向往!那些无论已经搬上舞台的,抑或是还没来得及排演的剧目,对于编剧来说,同样都是充满了深深的爱恋,因为戏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句台词都曾经在脑海里反复地推敲、斟酌过无数遍。

如同每一位编剧一样,我梦想着有一天也能出版自己的剧作选。然而,我知道这对于一个编剧来说,绝非一件易事。

在这次挑选剧本的时候,让我不禁又一次想到当初创作每一部戏的艰辛历程,例如,创作《大洪流》时,我至今无法忘记当初紧迫的情势,真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每天通宵达旦创作到早晨六、七点才睡下,我得从十分有限的资料中去解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工人运动,而后以轰轰烈烈的三次武装起义为背景,讲述一个对当下有启示的故事,塑造一个平民英雄;创作《撼动生命》时,我连续用大半年的时间采访生活原型房金妹,一次次地往她的“兴家学校”和家里跑,除了采访她本人以外,还采访了她的爱人、孩子、学生等等;创作原创大戏《蒲松龄和狐仙》时,不仅阅读了蒲松龄的生平和他创作的绝大多数作品,还去了他的老家山东淄博,参观了蒲松龄纪念馆。戏曲舞台上以《聊斋志异》为题材的剧目不少,但至今没有一出戏真正地去塑造这位清代的大文豪,原因很简单,因为蒲松龄的一生太过平淡,没有编剧所关注的戏剧性,他的人生远不及他笔下的聊斋世界那么丰富,他终生科考失意,但却有着文人特有的执著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理解文人的痛苦与快乐,体会得到他那无比纠结的内心,于是在酝酿了很久之后,我决定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塑造蒲松龄,那便是紧紧抓住他笔下所创造的文学世界,对照他的精神家园,以此反衬现实世界的无情;创作古装戏《情锁红尘》时,我不仅阅读了元曲《拜月亭》、明代的小说刊本,还观看了不同剧种创作过的不同版本,将原先的框架重新结构,人物的逻辑从头梳理,在剧中增加了现实意义,从而拉近了与现代观众的距离,符合了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

在我的剧作选即将出版之际,我衷心地感谢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和上海淮剧团,正是源于他们对青年人才的大力扶持,为青年编剧搭建平台,才能让我有机会出版剧作选;非常感动于在百忙之中抽空为我写序的毛时安老师和我大学、研究生的戏曲导师陆军教授,他们在创作上给予的帮助是长期的,对我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激励;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社长王兴康老师、总编辑王为松老师、责任编辑曹杨老师,他们为该书付出了心血。

编剧与生俱来就是与孤独和灵魂对话,我热爱这份事业,我将用手中的这支笔创作更多的剧目,也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和观众喜欢我的戏。

是为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管燕草剧作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管燕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20747
开本 16开
页数 5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64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874
CIP核字 2014029749
中图分类号 I230
丛书名
印张 3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