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瓦尔登湖/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
内容
试读章节

到达人生的某一阶段,人们就会想找个合适的地方安家,于是,我把方圆一二十英里之内的地方全部考察了一遍。想象中,我陆陆续续买下了那一带的所有田地,  我必须买下它们,何况我对其市场价格了如指掌。

我走到每一块田地里,跟主人谈论种植或品尝地里的野果,然后让他随便出个价钱,就以这个价钱,甚至更高的价钱,把田地买下来,然后再抵押给他——我买下了一切,只是没有立契约——而是把他的谈话当做契约。我天生喜爱交谈,看上去我耕耘的是田地,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我耕耘的却是他的心田。我在想象中充分享受了交谈的乐趣后,便离开了,让他继续拥有自己的田地。这段经历,会让我的朋友误以为我是一个地产中介。事实上,我在任何地方的一次逗留,都有可能变成长时间的居住,而我周围的风景也能因此大放异彩。所谓的家,不过是一个坐的地方,这个座位在乡下是最理想的。

我发现,很多能够建造房屋的地方,都很难在短时间里被休整好,有些人认为这些地方离乡镇太远了,而我却认为是乡镇离这些地方太远。于是,我跟说,就住在这里算了,我便真的住下了,可能是一个小时、一个夏天,亦或是整个冬季,看时间悄然流逝,掠过严寒的冬季,迎来暖暖的春天——当这个地方的未来主人想要在这里建屋造房时,会发现早有人在这里居住过了。我用一下午的时间把田地化为果园、牧场或者林地,然后选定了留在门前的某棵漂亮的橡树或松树,同时为砍掉的树木找到了最好的归宿。然后,我就放任土地不管了,让它休养生息,因为越是富裕的人,越是能放置很多东西不用。

我的想象太漫无边际了,我甚至认为有几位主人会拒绝将田地卖给我——这倒正合我意——我从未因为购置田地这样的事情伤过手指头。我在现实中的唯一一次置业经历,差一点成功,当时我决定购买霍乐威尔,而且已经为种植买好了种子,为制造运货的手推车选好了木料,但就在我与田地的主人签订合同的前一刻,他的妻子(每个男人都有一个这样的妻子)突然改变了主意,她要继续持有自己的田地。为此,他们愿意给我10美元,作为解约的违约金。

说实话,我当时只有10美分,假设我在拥有这10美分的同时,又有了一块田地和10美元,这对我的数学知识可是莫大的考验。最后,我把那块田地和那10美元都退还给了他们,因为我已经很成功了,确切地说,是我的慷慨让我以买进的价格又卖给了他们,又因为他们也贫穷,我又施舍给他们10美元,但我的10美分和种子以及制造手推车的材料,我都留下了。因此,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富裕的人,任何事都无损于我的贫困,甚至,我还额外获得了那里的风景,以后,即便不用手推车,我也能将其收获全部载走。关于风景——

我如帝王般审视一切,  无上的权威无人相抗。

我见过这样一位诗人,他在尽享田园风光中的精华部分之后,悄然离去,而愚钝的农夫们却以为他只是摘走几枚野果。很多年以后,茫然无知的农夫们仍然不知道,自己的田园早已被诗人写进了诗歌,而且用一道看不见的篱笆围了起来,自己并挤出了全部牛乳,拿走了所有奶油,只给农夫留下了脱脂的奶水。

在我看来,霍乐威尔田园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那么隐蔽,两英里之外才有村落,最近的邻居也在半英里之外,与公路之间隔着一大块田地。它坐落在河流沿岸,据其主人说,正因为这条河形成的雾,才使他的田地在春天免受霜冻,我对此却并不在意。田园里的农舍都显得破旧不堪,再加上七零八落的篱笆墙,就像与现代居民之间隔着多少个年代。那里种着一些苹果树,但上面长满了苔藓,树身早已空了,很明显,兔子曾一度光顾,据此可以想象,我的邻居是什么样的人。最重要的是,我对这个地方有一段美好的回忆,很多年前,我就曾沿着小河溯流而上,看到几处屋檐掩映在茂密的红色枫叶林中,几声狗叫声传入我的耳朵。

我迫切想要买下它,在原来的主人把那些岩石搬走、把那些空洞的苹果树砍倒、把那些新生的赤杨树苗铲除之前,简单说,我想要趁它还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之前买下它。为了享有上述好处,我决定让它保持原貌。把世界放在我的肩膀上吧,就像阿特拉斯所做的那样——我从未听说他因此得到酬劳——我之所以这样做,没有任何目的或者推托之词,我只想尽快付清钱然后拥有这片园子,以防止他人对它造成伤害。我确信,只要我放任它自生自灭,它就会释放出我所渴求的丰硕果实。事实上的结果,我在上文中已经叙述过了。

迄今为止,我始终种着一块菜地,而我为所谓的大面积耕种事业,仅仅准备好了种子。在大多数人眼里,经过越长时间改良的种子就越好,我相信时间能够区分出好坏,但我现在就要播种,我相信我不会太失望。但我想告诉我的同胞们的是(只此一次,以后永不再提):你们应该尽可能摆脱束缚,自由生活,因为痴迷于一片园林,无异于桎梏于一座监牢。

我的启蒙者,是老卡托的《乡村书》,可惜的是,这本书唯一的译本,却把原著翻译得面目全非,书中曾说:“如果你想买下一片田园,与其如此,不如多在头脑中想想,千万不要贪婪地买下来,也不要因懒惰而不去照看它,千万不要以为绕着田园转一圈就行了。如果这片田园很好,你去的次数越多,收获的喜悦就越多。”我想,我不会因贪婪而买下它,但我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不其烦地去看护它,如果我死后能埋葬在那里,那么我生命的尽头也算享尽了愉悦。

我现在要写的,是诸如此类试验中的一个,我想要详细叙述这次经历,为了书写方便,我暂且把这两年的生活压缩成一年叙述。我早就说过,我不想写那种令人沮丧的诗篇,而只想像一只栖息在树上的公鸡一样,在清晨啼鸣报晓,希望借此唤醒我那熟睡中的邻居。

我首次住在森林里的那一天,就是白天和晚上都在那里度过的那一天,正好是独立日,即7月4日,那一年是1845年。当时,我的小屋还没有完全建好,还不足以抵挡冬日的严寒,只能暂时遮蔽一下风雨。小屋还没有砌烟囱,墙壁使用的都是破旧的木板,每一块木板之间的缝隙很宽,而且没有粉刷灰泥,一到晚上就无比凉快。小屋使用的柱子,是我刚刚砍伐的笔直的小树做成的,门框和窗户框也是最近才刨平,这让小屋看上去很整洁,通风情况也很好。到了清晨,我能感觉到木料里蕴含的露水,这难免让我幻想着中午会从里面流出甜滋滋的树胶来。在这个小屋里,我沉浸在清晨的情调中,这让我想起很多年前曾去过的、一个坐落在山顶上的房屋。那个小屋没有涂灰泥,空气很好,很适合旅行的男神仙歇脚,而女神如果来到这里则会裙裾飞扬。拂过我屋脊的阵阵清风,犹如掠过那个山顶小屋的风,送来时断时续的曲调,仿佛是来自人间仙境的天籁之音。清晨的风从不停止,造化的诗篇从未中断,只是能够听到的耳朵太少了。世人认为,奥林匹斯山坐落于大地之外,从无例外。

如果小船不算住所的话,我之前所拥有的唯一一座房屋就是一顶帐篷。每年夏季,我偶尔会带着它去郊游,如今,它已经被卷好放进了我的阁楼。至于我的小船,在倒过几次手之后,我也不知道它如今的下落。现在,我拥有了更好的庇身之所,看来我离定居生活又近了一步。我的小屋虽然简陋,但于我,却像是一个晶体,我置身其中,也沾染上了这种色彩,就像绘画中的一幅素描。我不必跑到屋外呼吸新鲜空气,因为屋里的空气也一样新鲜。坐在门里和坐在门外没什么差别,即便是倾盆大雨的天气也是如此。P60-63

后记

当你生病的时候,医生总会理智地建议你换一下环境,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感谢上苍,世界并不只局限在瓦尔登这里。英格兰没有七叶树,也很少听到模仿乌的叫声。那些野鹅的生活比人类还要国际化,它们在加拿大吃早饭,午饭就游到了俄亥俄州,到了晚上,它们还能去南方的河里梳理自己的羽毛。就算是野牛,也懂得根据时令调整生活,它会在科罗拉多牧场吃草,一直到黄石公园鲜嫩的草儿长出来。人类总是觉得用石墙代替篱笆才能更加清晰地划定自己的领域,生活才更稳定。假使你被选定为市镇的办事员,今年夏天你就不能到火地岛旅行了,甚至你只能承受地狱之火。我们看到的地方比起整个宇宙来简直微不足道。

……

听了这个故事,谁能说他的信念没有加强,没有从苏醒中走到永恒呢?又有谁知道,在这干枯腐朽的社会中,一只如此漂亮,带有羽翼的生命,就被包裹在那层层的树木中间呢?一只虫卵被产在绿意盎然的木材里面,时日渐久,木材风变,慢慢成了它的陵墓。就在这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准备举行预约的宴饮时,突如其来的咬噬声传入了他们惊慌失措的耳朵里——也许,说不上哪天,这个生命就会从这繁琐的社交场合中脱颖而出,最终圆满度过它夏日完美的生命。

我没有说像约翰还有约纳森这样的人能懂得这些,然而,这是明天的特征,仅凭飞逝的时光,是无法带来黎明的。黑暗阻挡了我们的视线,唯有在我们清醒的时候才会有黎明。这样的时光有很多,而太阳,不过是清晨升起的一颗星星而已。

目录

关于经济

补充诗篇

我居于何处,又因何而生

阅读

声音

远离喧嚣

访客

种豆

村子

贝克田庄更高的法则

禽兽为邻

室内取暖

旧居民:冬天的访客

冬天的禽兽

冬天的湖

春天

结束语

内容推荐

《瓦尔登湖》是美国环境运动的思想先驱梭罗的代表作。《瓦尔登湖》是一本自然随笔集,真实记录了梭罗隐居瓦尔登湖湖畔两年零两个月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感,详细描述了他感知自然、领悟生命、重塑自我的心灵历程。书一问世,好评如潮,畅销至今,被公认为美国文学最优秀的经典作品之一,并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经典之一。曾深深影响托尔斯泰、圣雄甘地、罗曼 罗兰、马丁 路德 金、海明威、亨利 米勒、海子等人。

编辑推荐

最净化心灵、解放思想的精神之作,让你永远远离忧心如焚的日子!

教育部新课标重点推荐书目!

被美国国会评选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经典之一”!

畅销百年的传世经典!美国自然文学的典范!当代美国读者最多的散文经典!

《瓦尔登湖》是美国环境运动的思想先驱梭罗的代表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瓦尔登湖/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梭罗
译者 李爱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759740
开本 12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2013289491
中图分类号 I712.64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8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