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男孩儿》由埃里希·凯斯特纳编著。
袖珍男孩儿小马克斯就睡在火柴盒里,他只有5厘米高。小马克斯是马戏团里的著名演员。后来,来了个美国的天天狂饮威士忌,但是名字却叫饮水的大电影商,要把小马克斯和他的马戏团拍成电影。小马克斯和他的监护人兼老师谈下来了一个好价钱……后来,再后来,小马克斯又遇见了一个和他一样大小的小女孩,名字叫小米粒。这以后的故事,读读就知道啦。
图书 | 袖珍男孩儿/当代外国儿童文学名家 |
内容 | 编辑推荐 《袖珍男孩儿》由埃里希·凯斯特纳编著。 袖珍男孩儿小马克斯就睡在火柴盒里,他只有5厘米高。小马克斯是马戏团里的著名演员。后来,来了个美国的天天狂饮威士忌,但是名字却叫饮水的大电影商,要把小马克斯和他的马戏团拍成电影。小马克斯和他的监护人兼老师谈下来了一个好价钱……后来,再后来,小马克斯又遇见了一个和他一样大小的小女孩,名字叫小米粒。这以后的故事,读读就知道啦。 内容推荐 《袖珍男孩儿》由埃里希·凯斯特纳编著。 《袖珍男孩儿》讲述了: 袖珍男孩儿的父母五福和青青离开故乡皮鞋石城来到大都市,他们成了斯笛尔克马戏团的杂技演员。不幸的是,一次游览埃菲尔铁塔时,他们被一阵风吹走了,留下他们的儿子马克斯。 马克斯是一个身高不足5厘米的袖珍男孩儿,但是凭借皮鞋石人特有的体操天赋和魔术师约克斯的精心培育,袖珍男孩儿成了闻名世界的杂技演员。 成名后的马克斯,意外地被人绑架了。怎样才能找到这样一个身高不足5厘米的小人儿呢?警方束手无策。马克斯能够逃出绑匪的魔掌吗? 目录 第一章 我第一次碰到袖珍男孩儿/皮鞋石和皮鞋石人/马克斯 的双亲离开家乡/五福和青青。出生地:斯德哥尔摩/ 双亲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上被吹走/两位”中国人“的葬 礼/约克斯·冯·波克斯教授发表精彩悼词 第二章 床头柜上的火柴盒/明娜、爱玛和埃尔巴/只有50克重, 声音却像洪钟/袖珍男孩儿要去上学/在雅典和布鲁塞尔 遇到的麻烦/折梯上的训练/和邮票一样小的书本 第三章 他想成为马戏演员/高大的人和伟大的人不是一回事/ 斯特拉斯堡的谈话/当翻译的计划/由于马克斯的固 执,教授的计划落了空 第四章 袖珍男孩儿要驯猫/狮子不是属于猫科吗/用肉糜和鞭 子冒险/马克斯在漱口杯里/告诉诸位一场特殊足球比 赛/约克斯跳火圈 第五章 看橱窗/一个裁缝用的假人/店员昏倒过去/男子服装 商店到底不是医院/政治家和送奶人之间的差别 第六章 肯平斯基旅馆的骚乱/欣克尔达伊先生一下子失去身上 所有的东西,但紧接着又全部收回来,赶紧溜走/约克 斯在成为魔术师之前是干什么的/他到底为什么买陈列 在橱窗里的那个假人 第七章 谈面包师傅的徒弟/屠宰师傅的徒弟/菠萝饼和魔术师 的徒弟/那假人叫木头脑袋森林马/约克斯略述教法, 袖珍男孩儿听了大吃一惊/《看不见的得力助手》之歌 第八章 约克斯是个圈外人/马克斯扮演”登山运动员马克斯”/ 两件对换了的燕尾服/杏仁糕三姐妹/蹦床是什么/的的 司机在马背上变戏法/约克斯·冯·波克斯拒绝出场 第九章 团长暴风雨使观众安静下来/“大小偷和袖珍男孩儿” 首次表演/大胖子精瘦先生和律师顶角博士的东西全部 被偷走/黄鞋带和黑鞋带/马克斯向两千名观众招手 第十章 无线电警车来干涉/袖珍男孩儿升为魔术师助手/两种 鼓掌/的的司机需要一根新马鞭/罗莎-杏仁糕拥抱教 授/马克斯说出他的赞美话 第十一章 马克斯在一盆铃兰花上/霍尔泽太太打了几个喷嚏/在 专医长期不满症的医生诊所/袖珍男孩儿猛长成一个巨 人/他照镜子看自己/第二服魔药水/一个完全正常的 孩子 第十二章 一个神气活现的傻瓜/城里奇怪的海报/团长暴风雨忽 然叫作暴风雪/的的司机叫作跑跑司机/他们把他大笑 了一顿/连约克斯也认不出他来/大马克斯和小马克斯/ 全都是梦 第十三章 那只是一个梦/睡前谈话/谈到拉链发明家/什么算 “不微小”/马克斯还是一点儿不累/疯孩子和可爱的 朋友 第十四章 一夜成名/电话不断/第一位来访者是暴风雨先生/钱 不是主要的,但它是最重要的第二考虑/兔子在错了的 大礼帽里/报纸大标题及传闻 第十五章 第二场演出和第二次轰动:马克斯成了飞行员/皮鞋石 村通信/布雷刚左拉王国送来的皇家礼物 第十六章 袖珍男孩儿在他的炉火旁/名气是一种负担,名气还叫 人累坏了/皮鞋石村的第二封信/纽伦堡的玩具/一曲 风行/约克斯大吃一惊,马克斯失踪了 第十七章 旅馆里闹翻天/假服务员/有一股医院的味道/咬石探 长到现场/马克斯醒来/电台广播重要新闻/奥托和本 哈德/袖珍男孩儿要叫出租汽车/奥托不由得咯咯笑 第十八章 服务员的白制服上衣是谁买的/金色火腿饭店里的风波/ 晚报上的一篇报道/秃头奥托怒吼/空房子/本哈德这 个人更危险/马克斯夜探可怕的房间 第十九章 关于罗卜刺先生的详细介绍/南美洲的古堡/扔不烂和 皮夹锁的画/星期五的飞机票/肚子痛,不是真的/秃 头奥托跑着上药房/马克斯坐在花园铁门上 第二十章 吐樱桃核的男孩生气了/他叫亚哥布/马克斯打电话, 然后只好听天由命/三辆警车,第一、二、三号/秃头 奥托乘一辆/马克斯乘一辆/亚哥布乘一辆/静悄悄的 街重新静下来 第二十一章 灌铅骰子饭店里的骚乱/亚哥布情愿到一家牛仔肉脚圈 旅馆/眼泪和训练/起鸡皮疙瘩的罗莎‘杏仁糕小姐/ 强烈的芥菜/谁该得到赏金/马克斯戏弄秃头奥托/最 小的五位数是多少 第二十二章 为什么盛大演出延长了27分钟/暴风雨先生读了三封电 报/亚哥布一时发火/警长鞠躬答谢/一一介绍主人公/ 欢乐得没个完/完 试读章节 他想成为马戏演员/高大的人和伟大的人不是一回事/斯特拉斯堡的谈话/当翻译的计划/由于马克斯的固执,教授的计划落了空 袖珍男孩儿越是长大,大家就越是常常谈论他以后该做什么工作。每次他总是说:“我要进马戏团。我要做一个杂技演员。”但每次教授总是摇头说:“可我亲爱的孩子,这根本办不到!你演马戏个子太小了!” “你有时候这么说,有时候又那么说,”马克斯抱怨道,“你一直告诉我,有许多名人个子都很小,像拿破仑、凯撒、歌德、爱因斯坦等等。你还对我说过,高大的人很少成为伟大的人!个子太高大,精力就在整个高大身体里分散了。你是这么说的,如果他们长成6米高,就不长脑子。” 教授抓抓头。最后他说:“反正凯撒、拿破仑、歌德和爱因斯坦都成不了好的马戏演员。凯撒的腿太短,连马也骑不成!” “我根本不想骑马,”孩子生气地反驳,“我的爸爸妈妈是不好的杂技演员吗?” “说到哪儿啦!他们是第一流的。” “他们高大吗?” “不高大,正好相反,他们很小。” “那你怎么说,我亲爱的约克斯?” “没什么‘你怎么说’的,”魔术师说,“他们虽然小,你却只有他们的十分之一。你太小了,你站在马戏场上,观众连看也看不见!” “他们可以把看戏用的小望远镜带来。”袖珍男孩儿说。 “你知道你是个什么吗?”约克斯绷着脸说,“你是个大笨蛋。” “不,我是个小笨蛋,并且……” “并且什么?”教授急着问。 “并且要成为一个杂技演员!”马克斯大叫,叫得那么响,小白兔埃尔巴吓了一跳,嘴里正在嚼的莴苣叶子掉下来了。 一天晚上,马戏散场以后,他们两个一起坐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一家旅馆的餐厅里,约克斯·冯·波克斯正在享受着块菌鹅肝酱。他差不多总是演完戏才吃饭的,因为吃饱了演出,他的燕尾服就嫌紧,妨碍他变戏法了。 这都因为他把所有的道具都藏在他那件燕尾服里。例如:4副纸牌、5束花、20枚刀片、8支点着的香烟。除此以外,还有鸽子明娜和爱玛、小白兔埃尔巴,以及他变戏法要用的一切东西。既然如此,还是演出后吃晚饭好。 正因为这个缘故,他到这时候才坐在餐桌旁边吃斯特拉斯堡名菜鹅肝酱吐司,而马克斯坐在桌上他的一个盘子旁边,让人一小口一小口地喂。接着服务员上小红肠牛肉片、水果沙拉和清咖啡。袖珍男孩儿甚至呷了一口咖啡。最后他们吃饱了,心满意足,向前伸直了他们的腿。教授把腿伸在桌子底下,袖珍男孩儿把腿伸在桌子上面。 “现在我知道你该做什么工作了。”约克斯吐了一个极其好看的白烟圈以后说。 马克斯看着他吐的烟圈大为佩服,只见它越来越大,越大越细,最后绕着吊灯跳上跳下。然后袖珍男孩儿才说:“你这才知道吗?我早知道了。我要当一个杂技演员。” “不对,”教授咆哮说,“你要当一个翻译!” “一个翻译?”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工作。你已经会德语,英语、法语讲得也很好,还会意大利语、西班牙语……” “荷兰语、瑞典语、丹麦语。”袖珍男孩儿接下去数着说。 “够了,够了,”教授赶紧打断他的话,“等我们的马戏团在欧洲再巡回演出两年,你这些语言还会讲得更好。然后你到日内瓦著名的翻译学校去考试。考试一及格,我们就上波恩去。我在那里有一个好朋友。” “他也是一位魔术师吗?” “不,比这更好。他是一个公务员。联邦总理公署的新闻长官。我把你的日内瓦证书给他看,如果事情顺利,你将成为外交部的翻译,甚至成为联邦总理本人的翻译,他确实需要一个真正的好翻译。” “但不需要一个大拇指!” “正好相反,”教授说,“越小越好!比方说他带你去巴黎,要和法国总统商谈什么事。一些绝密的事。一些无比重要的事。但德国总统法语说不好,需要一个翻译告诉他法国总统说了些什么。” “那么在所有的人中,他就得问我了?” “对,当然是这样,我的袖珍男孩儿。”教授说下去。他对他的这个主意不禁自我陶醉,于是接着说:“你坐在总统的耳朵里,把法国总统用法语说的话用德语悄悄地说给他听。” “可我会掉下来的。”马克斯说。 “不会。第一,也许他的耳朵很大,你可以干脆坐在里面。” “那么第二呢?碰巧他的耳朵小怎么办?” “他可以在耳垂周围拴一条金链,你就坐在金链上,成为特别顾问马克斯·皮鞋石人,人们提到你将屏息静气,把你看成‘总理言听计从的官员’。那不好吗?” “不好!”马克斯大叫,“我只觉得可怕!我不要做任何人耳朵里的袖珍男孩儿。不管在德国,在法国,在北极都不干。你把主要的事情忘记了。” “什么主要的事情?” “我要当一个杂技演员。” P18-23 序言 [德]汉斯-海诺·埃韦斯著 蔡鸿君译 每一个中国孩子都知道德国在什么地方,也知道柏林是德国旧的首都和新的首都。有些孩子也许还知道柏林维尔梅斯多夫区的一伙有名的少年,他们的首领是“教授”和”带着喇叭的古斯塔夫”。他们也许记得这伙少年帮助一个从小城市来的名叫埃米尔·蒂施拜的男孩抓住一个小偷的经过。在火车上,这个小偷偷走了他准备交给住在柏林的外婆的一笔钱。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但是它并非真人真事,这一点可以查对核实。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1929年,也就是整整70年前出版的一部儿童小说里。几乎每个德国孩子都知道《埃米尔擒贼记》,不是读过小说,就是听过广播剧或者看过戏剧和电影。1999年还有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假如这部大概可以称为20世纪最出名的德国儿童小说的作者仍然活着的话,1999年2月23日,他将庆祝他的100周岁的生日。对于埃里希·凯斯特纳的百年诞辰,还会有比同时将他的8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译成中文更好的礼物吗? 1999年,德国出版了难以计数的关于凯斯特纳的书籍,举办了许多展览、纪念会、讲座和学术讨论会。人们理应如此,因为每个人毕竟只有一次100周岁!然而,同时将8本新译的儿童文学作品送到中国孩子(和那些已经不再是孩子的人)的手里,这恐怕是所有纪念凯斯特纳的活动中最美好和最重要的。因此,非常感谢明天出版社慷慨赠送的这份生日礼物。 埃里希·凯斯特纳(Erich Kastner)是小说家、剧作家、电影脚本和广播剧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他于1899年2月23日出生在德累斯顿这座当年萨克森王国的首府。他出生于普通人家,父亲是皮革工匠,当年他不得不关闭自己的作坊,去工厂做工赚钱。母亲做一些家庭手工产品,以此增加家庭收入,后来她又在家里开设了一个很小的理发店。埃里希是这个家庭唯一的孩子。母亲自然把儿子变成自己唯一的生活内容:她可以为了儿子做任何事情,因为儿子应该生活得更好,儿子应该出人头地,成名成家。埃里希·凯斯特纳一生与母亲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几乎每天都给对方写信或寄明信片。凯斯特纳上的是8年制公立学校,然后又上了一个教师培训班,1917年应征入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凯斯特纳放弃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高级文理中学,从而于1919年开始在莱比锡上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和戏剧史。1925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从在高级文理中学读书时起,凯斯特纳就开始写作并且发表了一些诗歌和短篇小说。在大学里,他积极为报刊写稿,这有助于他在1925年谋得了《新莱比锡报》的一个职位。1927年,他作为剧评家来到德国首都柏林,并且在相当短的时间里,成为魏玛共和国最著名的青年知识分子之一。他最初是作为抒情诗人引起人们注意的。他的诗集有《腰上的心》(1928)、《镜子里的喧闹》(1929)、《一个男人给予答复》(1930)、《椅子之间的歌唱》(1932),此外他还写了长篇小说《法比安》(1931)。当然,在此期间,他仍然继续为报刊撰稿,尤其是写作戏剧和电影评论。 1929年,他的第一本儿童书在柏林的威廉出版社出版,这部名为《埃米尔擒贼记》(Emil und die DetektiVe)、由瓦尔特·特里尔画插图的儿童小说立刻轰动世界,遂使凯斯特纳一举成为名扬国内外的儿童文学作家。凯斯特纳后来多次说过,他成为儿童文学作家实际上纯属偶然:有一天,威廉出版社的女出版人问凯斯特纳是否愿意为她写一本儿童书,他当时以年轻人特有的轻率态度慨然允诺。这件轶事并不完全准确。凯斯特纳在莱比锡时曾经为许多报纸撰写过文章,自1926年起,他也为家庭杂志《拜尔大众》撰稿。这个杂志有一个独立的副刊《克劳斯和克拉拉的儿童报》,而它的唯一编辑不是别人,正是埃里希·凯斯特纳!他当时已经积累了三年为孩子们写作的经验,并且以写儿童诗和儿童故事而小有名气,甚至还收到了许多儿童读者的来信。因此,任何大师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即使事后有很多人过于喜欢这么宣称。 凯斯特纳的第一部儿童小说立刻就被搬上了舞台并拍成了电影。凯斯特纳对当时没有让作者本人足够地参与此事感到非常恼火,因此他自己准备更多地投入剧本和电影脚本的写作。在拍摄电影《埃米尔擒贼记》时,担任导演的不是别人,而是大名鼎鼎的比尔·维尔德。人们也许可以说,凯斯特纳在德国儿童文学史、德国儿童戏剧史及德国电影史上均占据了一个相当突出的地位。凯斯特纳很快又开始写他的第二部儿童小说《小不点和安东》 (Punktchen und Anton)。鉴于世界经济危机,这部小说比他的第一部小说具有更强的社会批判效果。该书1931年出版,当年年底就由马克斯·莱因哈特的儿子戈特弗里德·莱因哈特搬上了舞台。翌年,一半幻想、一半超现实的滑稽童话小说《5月35日》(Der 35,Mai)出版。1933年,在纳粹党上台的前夕,《飞翔的教室》(Das fliegende Klassenzimmer)得以出版。此后,凯斯特纳在德国被禁止发表作品。他的书——只有《埃米尔擒贼记》例外——被从书店和图书馆的书架上撤了下来,烧成灰烬。人们可以想象,这对于一个刚刚34岁、正处于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第一个高峰的作家意味着什么。凯斯特纳没有流亡国外,而是继续留在柏林,并且试图从事剧本和电影脚本创作(均以陌生的笔名),以维持生计。在此期间,他的作品继续在国外出版,比如在”中立”的瑞士,其中有1935年出版的儿童小说《埃米尔和三个孪生子》(Emil und die drei Zwillinge)。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帝国”土崩瓦解。此后,凯斯特纳经历了他的第二个重要时期。他曾在慕尼黑《新报》文艺版当主编。1946年至1949年,他主编出版了一份名为《企鹅》的儿童杂志。此外,他还积极为好几家小型歌舞剧场撰写剧本,如《流动舞台》和《小自由剧场》等。在儿童文学方面,1949年是他很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凯斯特纳出版了两部儿童文学作品:《动物会议》和《两个小洛特》。《动物会议》(Die Konferenz der Tiere)是一个政治童话,各国之间应该和平相处是这个童话传达的信息。儿童小说《两个小洛特》(Das doppelte Lottchen)是一个家庭故事。同时也是一出张冠李戴的喜剧,它敦促成年人遏制自己的利己主义思想,从而保证孩子们拥有幸福的童年。《两个小洛特》在出版后的第二年就被拍成了电影。1954年,《飞翔的教室》也被拍成了电影。凯斯特纳的儿童文学作品曾经在西德拥有广泛的读者,根据他的儿童小说改编的剧本和电影在儿童剧场和儿童电影院占据了统治地位。在创作方面,凯斯特纳这时开始进入他的晚期创作——他的晚期创作远远不如早期创作那么有名,那么成功。这一时期他为孩子们改编了许多经典作家的作品和“民间传说”,如《蒂尔·欧伊伦斯皮格》、《席尔德市民》等。1957年,他出版了童年自传《在我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Als ich ein kleiner Junge wsr)。60年代他还出版了两部儿童小说:《袖珍男孩儿》(Der kleiner Mann,1963)和《袖珍男孩儿和袖珍小姐》(Der kleine Mann und die kleirle Miss,1967)。凯斯特纳是西德战后的儿童文学之父,他有几个杰出的学生,比如詹姆斯·克吕斯,还有无数并不那么重要、或多或少对他进行盲目模仿的仿效者。凯斯特纳早已成为一位文学名人。自1951年起,他担任德国(西部)笔会主席,1957年获得德国最重要的文学奖——毕希纳奖。1960年,他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授予儿童文学作家的最高国际奖。为庆祝他的65岁生日,歌德学院举办了凯斯特纳生平和创作展览。1974年7月29日,埃里希·凯斯特纳在慕尼黑去世。 在世界各地,提到德国儿童文学,埃里希·凯斯特纳的名字总是与格林兄弟的名字相提并论,后者出版了著名的《格林童话》(第一版出版于1812年至1815年,第二版出版于1819年)。迄今为止,除凯斯特纳外,没有任何一位20世纪的德国儿童文学作家能够赢得这样的国际声誉。在德国文化圈内部亦是如此:西德的儿童文学、西德的儿童戏剧和西德的儿童电影,至少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完完全全置身于他的魔力之中。为摆脱这种魔力,人们花费了巨大的努力。凯斯特纳也遇到了每一座伟大的文学纪念碑所遇到的情况:人们有时试图轰轰烈烈地将他从基座上推倒。但是,对于一部分60年代末以来的”新”儿童文学,他仍然还是一位教父:他的儿童小说在1970年前后被看做是社会批判现实主义的典范,而社会批判现实主义在50年代和60年代却被人们故意视而不见,但是,人们也正需要以此为起点。失望没过多久就出现了:儿童文学作家凯斯特纳只是在一种非常有限的程度上来说是一个社会批判现实主义者,正像他的批评者们在30年代初就已经认识到的那样。他确实是一个很优秀的小说家,他知道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们的梦想,比如勇气、友谊、成功。这些梦想可以轻松地变成使人产生疑问的东西,对此,我们今天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凯斯特纳本人则由于他对人的理智和道德的坚定不移的信任,做好了应付一切的准备。然而,唯理主义者和道德主义者凯斯特纳也陷入了一种惹起怀疑的处境,因为在他宣传的这些价值观念的背后隐藏着一些“次要的道德”,诸如秩序、勤奋、正确等等。它们在人类自由的、现代的、解放的观点的影响下显得异常陈旧。自从70年代后期以来,有许多评论家试图把这位儿童文学作家的纪念碑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拆除。这种过激行动往往是一种巨大失望的表达方式,因为这些批评者中的许多人是由凯斯特纳的儿童书籍伴随着长大的。 纪念碑有的时候也必须推倒毁掉,这似乎已经成为文化传统的不容改变的法则之一。因此也只有一个新的时代才有可能为自己建造一座新的塑像。也许,当我们在德国纪念这位作家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儿童文学终于进入了~种更无忧虑、更为有利的境况。凯斯特纳的儿童文学作品对我们德国来说已经成为历史,而且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我们终于可以自由地面对他的儿童文学作品,让我们等着它向我们揭示新的迄今未被认识的东西吧。这也适合德国的儿童读者,对于他们,凯斯特纳的儿童小说始终还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读物。电影导演们极其引人注目地在最近拍摄的几部电影里自由地处理了凯斯特纳的儿童小说,例如《两个小洛特》和《小不点和安东》。他们以大胆的、失敬的方式把小说移植到我们当代社会,为它们重新注入了活力。 我们可能毕竟不能像中国的凯斯特纳儿童书籍的读者(儿童和成年人)那么自由,对他们来说,从来就没有过一座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的纪念碑,而只有一种异国文化的见证:陌生,但却充满了魅力。愿中国的读者——无论年长年幼——教会我们这些德国读者再一次用全新的目光看一看凯斯特纳的儿童文学作品。永远都可以用新的完全不同的目光来看待凯斯特纳,这一点已经为以往的历史所证明,这也正是这位德国儿童文学作家之伟大的一个标志。 1999年写于德国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袖珍男孩儿/当代外国儿童文学名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埃里希·凯斯特纳 |
译者 | 任溶溶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明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27594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 |
CIP核字 | 2013218933 |
中图分类号 | I516.84 |
丛书名 | |
印张 | 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05 |
宽 | 14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5-2005-021号 |
版权提供者 | Atrium Verlag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