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针对父母困惑的36个测试/教子36计
内容
编辑推荐

孩子独立生活了吗?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孩子为什么只听老师的话?

教子过程中,有太多的不确定让父母左右为难。36个测试,帮父母找出适合孩子的最佳方案。

父母的点滴行为通常能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怎样做对孩子是有益的;如何能为孩子带来正方向的能量……希望武鹏程主编的《针对父母困惑的36个测试》在一个个的测试中,能给您带来些许启发!

内容推荐

有些时候家庭教育中出现了问题,而父母们不自知。《针对父母困惑的36个测试》设置了36种测试题,通过测试去诊断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父母方面做得不够好?还是孩子方面出现的问题?在每题的测试结束后,再摆出父母的困惑:为何出现这个问题?接着解答困惑分析问题原因,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针对父母困惑的36个测试》由武鹏程主编。

目录

测试1:孩子的全智能“人肉闹钟”测试

 测试:你是不是孩子的“人肉闹钟”

 疑问:孩子不急,急死父母

 解决:全家人一起做个作息时间表

测试2:“强势父母”教育下的孩子

 测试:你是不是“强势父母”

 疑问:强势并非弱点相反是优势

 解决:发扬强势优势,学会优胜劣汰

测试3:孩子的全能“保姆”

 测试:孩子独立生活了吗

 疑问:被承包的孩子变生活白痴

 解决:父母不当保姆,让孩子自己来

测试4:勤快父母,懒孩子

 测试:懒惰习惯,你的孩子有几个

 疑问:父母太勤快,让孩子懒于思考

 解决:父母少给答案多给启发

测试5:高科技玩具好不好

 测试:高科技的玩具,孩子能玩多久

 疑问:高科技玩具好不好

 解决:玩具不在“贵”

测试6: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

 测试:孩子讲述不高兴的事时,该怎么回应

 疑问:孩子需要情绪的认同感

 解决:简单两句话,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

测试7:精力不集中,父母闯的祸

 测试:父母你是不是常这样做

 疑问:孩子玩时,别打扰

 解决:让孩子自己玩

测试8:“不吃,就不吃”根源在哪

 测试:你的孩子最爱吃啥

 疑问:孩子“不吃饭”的心理

 解决:养个“杂食”孩子

测试9:攀比心理的症结

 测试:孩子身上有多少名牌

 疑问:别人有,咱不能比别人差

 解决:治疗攀比心理,父母行动起来

测试10:零用钱该怎么给

 测试:你的孩子每月有多少零用钱

 疑问:零用钱能让孩子随便花吗

 解决:从小开始教理财

测试11:亲子间的关系该多近

 测试:与孩子的距离是否太近

 疑问:太亲,太远都不行

 解决:亲子距离的三把尺

测试12:在对话中,怎样了解孩子

 测试: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疑问:强迫性谈心无法了解孩子

 解决:与孩子谈心的三、八原则

测试13:别让孩子随意发脾气

 测试:你的孩子在家是否说一不二

 疑问:孩子总是随性发脾气

 解决:用涂鸦法引导孩子

测试14:自由,看上去很美

 测试:父母观念里的“自由度”

 疑问:自由该怎样给

 解决:在安全之内,让孩子自由活动

测试15:完整的饼干,说明什么

 测试:你是否会给孩子完整的饼干

 疑问:孩子要完整的饼干,说明什么

 解决:抓住建立审美观念的关键期

测试16:让孩子成为身体的主人

 测试:碰,还是不碰

 疑问:简单的“不许”让孩子更加烦躁

 解决:与孩子一起探索

测试17:“破坏王”怎么教

 测试:不小心犯大错,该怎么办

 疑问:别让规矩成为障碍

 解决:为孩子立行为界限

测试18:左右为难时,帮帮孩子

 测试:父母理解的“困难”

 疑问:孩子的困难,父母多提意见

 解决:父母提建议让孩子做选择

测试19:为孩子讲讲生理卫生

 测试:我是从哪来的

 疑问:生理卫生,该怎样跟孩子讲

 解决:使用正确的器官名称

测试20:“询问期”的十万个为什么

 测试:孩子天天问为什么怎么办

 疑问:“询问期”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解决:回答问题,是个技术活儿

测试21:讲故事发展孩子语言能力

 测试:睡前故事该怎样讲

 疑问:孩子天天追着要讲新故事怎么办

 解决:换个方法讲故事

测试22:痛苦的“学习期”

 测试:你为孩子读书时他在干啥

 疑问:让孩子发现知识的美

 解决: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测试23:孩子的入园恐惧症

 测试:孩子喜欢幼儿园吗

 疑问:孩子的入园分离焦虑

 解决:妈妈巧妙地“狠心”一点

测试24:孩子只听老师的话,怎么办

 测试:孩子为什么只听老师的话

 疑问:孩子听老师的话是好事吗

 解决:三个建议给父母支招

测试25:物质引诱法该怎样实施

 测试:为孩子算算奖励的“收入”

 疑问:孩子不学习,根源在哪

 解决:精神和物质奖励双管齐下

测试26:面对痛苦,该怎样“唬弄”孩子

 测试:你的孩子打针,哭吗

 疑问:让孩子认识到能承受的痛苦

 解决:告诉孩子“有一点点痛”

测试27:小小自尊心,应受到尊重

 测试:孩子也有“隐私”

 疑问:孩子那么小,“隐私”都是些啥内容

 解决:尊重孩子从保护他的隐私开始

测试28:别让孩子的想象力画上“框框”

 测试:“错”了,该怎样纠正

 疑问:没有对错的问题,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解决:为孩子演示“正确”的答案

测试29: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

 测试:孩子每天该看多长时间的电视

 疑问:每天着迷一样的盯着电视怎么办

 解决:“欲擒故纵”攻心计

测试30:让孩子自己改正缺点

 测试:你是不是经常给孩子贴标签

 疑问:改不了,天天唠叨照样不管用

 解决:“记功簿”让孩子发现自己

测试31:让孩子考试轻松起来

 测试:孩子没考好,你会说什么

 疑问:孩子越来越怕学习,咋回事

 解决:不奖励、不惩罚的智慧策略

测试32:不爱写作业怎么办

 测试:你的孩子写作业让你陪吗

 疑问:不听话,就罚你写作业

 解决: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测试33:教出一个不怕吵的孩子

 测试:孩子写作业,你在做什么

 疑问:怕吵,不仅是习惯问题

 解决:巧招提升孩子的抗干扰能力

测试34:无理取闹不能让赢

 测试:哭、闹,孩子的制胜法宝

 疑问:哭闹是与父母的博弈

 解决:“养”出来的好习惯

测试35:孩子大哭怎么办

 测试:孩子大哭,怎样让他安静

 疑问:哭,让孩子发泄一下

 解决:10秒让孩子安静下来

测试36:教个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测试:孩子会做这些事吗

 疑问:孩子都是懂道理的

 解决:别抱怨孩子不懂事

试读章节

疑问:强势并非弱点相反是优势

很多人对于父母是否应该强势持有不同看法,一些父母认为强势父母会让孩子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还有一些父母认为强势能够激发孩子的进取心。

一位妈妈说:“我的女儿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一开始我只觉得这是孩子的天性,可上了幼儿园之后,幼教老师觉得她有文艺方面的天赋,让我们多花一些精力培养她。当初因为女儿年纪还小,学业也不繁重,所以我也就没反对。

但是,其他的很多事情,都是我说了算,不管是她穿什么衣服、留长发或者短发,还是书包的颜色、铅笔、橡皮的种类都是我一手操办。

由于跳舞的关系,老师希望女儿能够把头发剪短,这样比较方便,孩子自己也觉得长发太麻烦,一出汗,头发就粘在脸上,很难受。

但我就是不答应,我有长发情结,总觉得女孩子留长发特别漂亮,还可以做出很多花样,佩戴各种发饰。”

“我是他母亲,不听我的听谁的”

李妈妈今年三十二岁,是银行职员,也许是工作的关系,她生活中的做事风格也很严谨乃至严苛,特别是对自己的孩子,更是如此。

对此,李妈妈也承认说:“……在对孩子的管教上,我承认我有点主观,有时候几乎是专制……可能是因为我父母从小对我管教严格的关系,我始终认为,父母就应该有父母的威严。”

由于孩子爸爸平时工作很忙,因此李妈妈就担负起了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

在她看来,现在的孩子,接触新事物的渠道和速度远远超过成人,如果不严格管教,孩子很容易走弯路。而且孩子对许多事物的认识还处于朦胧的阶段,根本不具备自己的判断能力,更需要父母的帮助和引导,父母管教、约束他是理所应当的。

孩子上学之后,原本比较乖巧的他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见,经常和李妈妈争辩,有时候还试图违背李妈妈的意愿,但李妈妈强势的态度和做法让孩子无法反抗。

李妈妈回忆说:“那天,同学邀请他去家里玩耍,我答应了,心想玩一两天,也不会影响学习。何况,我也希望培养他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但假期最后两天,他提出要回请同学来家里,我怕麻烦就没答应。”

孩子很委屈,马上找爸爸帮忙,但最终还是被李妈妈拒绝了。

孩子爸爸埋怨李妈妈对待孩子太过于严厉,可李妈妈说:“不立规矩,怎成方圆,对小孩,只能是说一不二,经常出尔反尔,那还怎么树立威信,他以后还能听我们的话吗?”

李妈妈就是要儿子明白,“我是他母亲,他听我的是应该的”。

妈妈强势,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

韩女士今年28岁,孩子4岁,她认为太过于强势的父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

韩女士说:“母亲与小孩之间的关系一直较为微妙。很多父母觉得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打是亲骂是爱,因此就会比较强势。

然而,父母还是应当注意所谓强势的程度,倘若父母将孩子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都强行纳入自己的价值、思想体系,我认为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就有些畸形了。”

在韩女士看来,父母教育孩子的出发点应该是让孩子明白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处事方法,假如父母一味地用自己的那套标准来要求孩子,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孩子一定程度的心理负担。

不仅如此,父母在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压力的积累,也是父母以强势的手段教育孩子的原因之一。

当孩子习惯了自己的弱势地位和应对方式,很可能会造成两个后果:第一,对妈妈的强势地位趋之若鹜,进而在家庭之外产生过于强烈的对强势地位的需求;第二,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无法完成角色转换,在家庭之外会过于胆怯。

以上对强势的父母两种不同的见解似乎都有立足点,那强势究竟是弱点还是优势呢?

P8-9

序言

自测:您是哪一类型的父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与孩子的长期相处中,将会给孩子造成各种各样的影响。下面就通过一个小测试来看看:您,到底是哪一类父母?

如果您和孩子都已穿戴整齐,正要出门上班、上学时,孩子突然闹起情绪不愿去上学了,您会如何处理呢?

A:严肃地告知孩子,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要上班赚钱养家糊口,小朋友必须上学求得知识,这是原则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改变,否则将来可能无法伫立于社会上。

B:不理会孩子的哭闹,拉起孩子的小手,面无表情地把他带出门,尽管孩子在身后又跳又叫的,也视若无睹、无动于衷。

C:也有父母会大声斥责:“小朋友不上学要做什么”,甚至会处罚孩子不想上学的偏差行为。

D:不忍看到孩子的委屈模样,直接答应孩子的要求,心疼地将孩子留在家中陪伴长辈、家人;更甚者,干脆请假在家陪伴孩子!

E:会引导孩子分析问题,探讨出孩子不愿上学的原因。

选择第一项为理论型的父母;

选择第二项为忽略型的父母;

选择第三项为反对型的父母;

选择第四项为放任型的父母。

选择最后一项为情绪辅导型的父母。

毫无疑问,最后一种父母是非常理想的。

当孩子吵闹时,此类父母会将“孩子一定是受到什么事情影响”带入思考,并蹲下身子与他沟通,问其理由并从孩子能理解的角度告诉他:“我理解你的感受,如果是我,我也会和你有一样的想法喔!但是妈妈来不及和已约好的客户请假,而且你也来不及和老师请假,那么老师会想你,小朋友也会想你啊!这样好了,今天我们都去上班、上学,晚上回到家的时候,我们再一起想想办法。”

此类父母既可以了解影响孩子情绪的因由,还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在一种被尊重及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下得到抒解。孩子在父母持续的关怀沟通中,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考验,且能独立自主地迎向每一个成长中的关卡。如果您是这一种辅导型的父母,那么您的孩子是幸福的!

如果在实际生活中,您常以第一种方式来处理与孩子的互动,那么只能说,您是标准的理论型父母。此类父母苦口婆心地为孩子讲解道理,让他去理解大人的难处,其实,孩子不是不愿意理解,只是他实在听不懂,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选择其他三项的父母,只能说,您颇有不负责任的意味,除了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孩子也有自己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在生活中,您为他树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榜样”。  父母的点滴行为通常能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怎样做对孩子是有益的;如何能为孩子带来正方向的能量……希望本书在一个个的测试中,能给您带来些许启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针对父母困惑的36个测试/教子36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武鹏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671679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2012270936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