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滕王阁/中华历史文化名楼
内容
编辑推荐

宗九奇和徐忠等编著的《滕王阁》内容介绍: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因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名传千古。韩愈曾赞道:“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故又素享“西江第一楼”之美誉。

内容推荐

宗九奇和徐忠等编著的《滕王阁》内容介绍:滕王阁,是一部读了千年、前朝后代不断修定再版的精典之作,是一部百读不厌、常看常新的不朽之作。无怪乎一位游学海外几十年的老学者,在重睹滕阁新姿时,无限感慨地说:“我在海外也看过不少唐人街和中式建筑,但不很地道,看了滕王阁令人震撼,深感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还是在大陆。”滕王阁,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思考,值得不断地去探究、去解密。一起来翻阅《滕王阁》吧!

目录

中华文化地标——滕王阁

滕王创建

何以称阁

王勃作序

韩愈为记

千载兴废

阁记一览

滕阁功能

新阁丰姿

陈设集锦

匾额精华

园区掠影

诗词精选

后记

试读章节

滕王阁自唐初创建,迄今已1300多年,此楼阁一直被称为“滕王阁”。有人会问,阁名为何冠之以“滕王”,而不是别的什么?为什么称阁,而不叫楼?前一个问题历来说法不一,后一个问题则不难解答。

明代方志学家曹学《名胜志》载:“阁成而滕王之封适至,因以名之。”这一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唐书-太宗纪》中记载得明明白白,李元婴封为“滕王”是贞观十三年(639)六月的事,距后来建阁相差十几年之久,距在四川阆州建亭相差四十余年。洪州创阁、阆州建亭,均以“滕王”名之,只不过是滕王所营建而已,是供其“游观宴集”之用罢了。

滕王李元婴是个风流帝子,游观宴集,纵情歌舞,终日寻欢作乐,甚至在为其兄太宗李世民居丧期间,仍然我行我素,照常“集官属燕饮歌舞,狎昵厮养”,他营建滕王阁的目的,只“不过骋游观、供宴赏已尔,非有风流善政”(见清·刘绎《重建滕王阁记》)。《隋唐演义》中云:“忆昔滕王元婴,东征两讨,做下多少功业,后来为此地(洪州)刺史,牧民下土,极尽抚绥,黎庶不忘其德,故建此阁,以为千秋仪表。”小说之言,不足为据。《阆苑记》及《方舆胜览》并云:“(滕)王刺隆州时,宏修衙宇,名日‘隆苑’(后因明皇讳,改阆州阆苑),建有‘滕王亭’。是滕王在洪州建阁,在隆州建亭,均以滕王名,非因封王始名。”

是他本人命的名,或是其下属命的名,抑或是后人叫出来的。亦各有说法。《滕王阁志》云:阁成之日,因李元婴曾在贞观十三年被封为“滕王”,洪州官员以李元婴的封号而冠阁名,故称“滕王阁”,此说似较合乎情理。

滕王阁为何称“阁”,而不称楼呢?楼与阁在形制上不易明确区分,人们也常常将“楼阁”二字连用。“楼”是重屋,上下都可以住人。“阁”是架空的楼,不同于一般的“楼”。“阁”是由干阑建筑(即以树干为栏的木阁楼,日“干阑”,亦作“干栏”)演变而来。古代关于阁的记载比较多而且早,一般是指底层空着或做次要用途,而上层做主要用途的单体建筑,供贮藏或观览之用。一般的阁都带有平坐,这平坐也可以说是楼与阁的主要区别之所在。阁架空后,可防潮取势,有优于普通重屋之处。滕王创建之阁“峻修广袤,非常制所能拟及”(唐·韦悫《重修滕王阁记》),背城临江,高踞丘冈,架空营造,所以是“阁”而非“楼”。第29次新落成的滕王阁,亦按“阁”的形制设计,设有近10米的高台平坐,平坐之上为阁之主体建筑。P15-17

序言

鼎新滕阁枕碧流,王勃序文在上头。

雨卷云飞今古变,遗篇不朽话春秋。

说起古城南昌,人们就会想起滕王阁;来到古城南昌,必然要登临滕王阁。站在滔滔的赣水之滨,仰望碧瓦丹柱、斗棋层叠、飞檐翘角的57,5米高的主阁,和那两翼连体对称的百柱廊亭,宛如一个倚天耸立的大“山”字,令人心魄震荡;若从高空向下俯瞰,则像是一只意欲凌波西飞而去的巨大鲲鹏,叫人情思飞动。

这座以“滕王”命名的江南名楼,非衙署建筑,非宗教建筑,非商业建筑,非民居建筑,而是当年滕王为歌舞宴乐而兴的楼阁,是一座高雅的艺术殿堂,是一处“阁以文传,盛世则兴”的文化胜地。此阁创建于初唐永徽四年(653),历唐宋元明清五朝,沧海桑田,盛衰频仍,1926年北伐战争终化为一片焦土。但是,虽历千载,依然盛誉不衰。纵观斯阁,历朝历代一旦颓塌焚毁,旋即有人重新修复,兴而废,废而兴,有文可考者达29次之多,如此现象,实乃史不多见。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按古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1942年所绘仿宋式《滕王阁重建计划草图》重新设计施工的新阁,终于竣工,举行落成大典,古城一片沸腾,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滕王阁,是一部读了千年、前朝后代不断修定再版的精典之作,是一部百读不厌、常看常新的不朽之作。无怪乎一位游学海外几十年的老学者,在重睹滕阁新姿时,无限感慨地说:“我在海外也看过不少唐人街和中式建筑,但不很地道,看了滕王阁令人震撼,深感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还是在大陆。”滕王阁,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思考,值得不断地去探究、去解密。

滕王创建,王勃作《序》,文以阁名,阁以文传。自大唐以来,滕王阁就作为中华文化地标巍然屹立于江之南、湖之滨,人文之风,常吹不断。韩愈在其《重修滕王阁记》中这样赞道:“余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故此阁素享“江南第一楼”之誉。

无滕王则名阁不在,无王勃则阁名不传。

滕王李元婴(?~684),是一位很值得探究的人物。他是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子,太宗之弟,贞观十三年(639)被封为滕王。据正史记载,其政声不佳,行为放纵。但他一生中,东奔西波,在许多的地方都当过不大不小的官,任过金州、苏州、洪州、滁州、寿州、隆州、梁州等地的刺史或都督,这似与其亲王、皇弟、皇叔的身份不符,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疑团。他是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去世的,这年武则天建元为光宅元年。在多事之秋的初唐,能保首领以终,能经历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几代,也是一种传奇,他都督洪州建阁时王勃才三岁,王勃死后他还活了八年。在传世的诗文中,讲滕王年少时认认真真读了些书,很有悟性,“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有“滕派蝶画”鼻祖之誉,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宋人《宣和画谱》中均有明确记载。或许是因为政治上失意而沉湎于酒色逸乐,或许是给人以假象,以避祸患,韬光养晦,充分体现其生存的智慧,这也不无可能。滕王阁本是李元婴为供其“游乐宴集”而建,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日后有“神童”王勃的惊世之作,不过客观上却给洪州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对南北文化交流以及江南歌舞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勃(648—676),字子安,山西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有“神童”之誉,为“初唐四杰”之首。《旧唐书》说:“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有关王勃重阳登阁作《序》的记载颇多,但究竟作于何时,历来亦有争议,大致有两说:一为十余岁所作;另一为二十多岁赴交阯省父路经南昌所作(后溺水受惊而死)。同为“四杰”的杨炯在《王子安集序》中云:“年有十四,时誉斯归。”唐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中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新唐书》也有记载,未明言年龄,云:“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日:‘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这里的“初”乃“当初”之意,若是诗人溺水身亡前,似不至于用此“初”字。那么作《序》时是否成年,恐怕最重要的是《序》中的内证,即“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童子何知,躬逢盛饯”之语。元代以前,认为是“神童”之作,有异议者几乎寥寥。王勃才高气盛,非谦虚之辈,六岁能文,九岁撰《指瑕》十卷指颜师古之失,十五岁《上刘右相书》中有“虽国有大命,不资童子之言”的话。成年且久负盛名的七尺男儿,谦卑得自称“三尺微命”、“童子何知”,恐非傲骨子安之所为。

神童一字,远胜冬烘万言。王《序》问世,阁名远播。历朝重建之阁,规模与规格不同。唐雄宋秀,而今阁空前。自唐以来,乃是游观、雅集、歌宴、拜诏、迎送、祭奠之地。墨客骚人题诗作赋相袭成风,莫不以登阁挥毫为快。即便未能亲临其地,或写梦中所见,或题绘阁之图,或遥贺新阁落成。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抒发思古之情、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名篇佳作难以胜数。诚如清代诗人尚镕《忆滕王阁》诗中所云:“天下好山水,必有楼台收。山水与楼台,又须文字留。”

名景、名迹、名人、名作,令江南一阁享千秋不朽之誉!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赖文人之笔而传美于天下!

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撰于滕王阁

后记

这本图文并茂的《滕王阁》终于脱稿了,这本书属《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丛书》之一。

从唐代以来浩繁的滕王阁遗文中,从宋、元、明、清、近代以来的大量图片中,进行反复筛选、加工,提供给广大读者一本简洁但又较全面地反映名楼历史风貌和现状的书,确实颇费踌躇,亦甚惶恐。

在编撰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笔者在主编《滕王阁古今图文集成》、《滕王阁旅游小丛书》及编著《滕王阁史话》时所搜集的一些资料,整理浓缩成书。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黄龙同志利用业余时间,拍摄了不少新阁丰姿的照片,也都精选人书了。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尚祈广大读者和专家们的批评和指正。

宗九奇

2010年9月9日草于滕王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滕王阁/中华历史文化名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宗九奇//徐忠//黄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035571
开本 16开
页数 1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4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86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7: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