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麈录》分《前录》、《后录》、《三录》、《余话》,创作时间前后历时三朝三十余年。书中记叙作者王明清历年来的所见所闻,其中虽有小说家言,但仍以史料居多,多为当时的史家和史书如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实录院编修的《高宗实录》所采用。《挥麈》四录分别成书,前三录最初各自单行,至《余话》成书方有合刻。此次校点以《四部丛刊续编》所收宋龙山书堂刻四录全本为底本,校以《津逮秘书》本及其他有关资料。
图书 | 挥尘录/历代笔记小说大观 |
内容 | 编辑推荐 《挥麈录》分《前录》、《后录》、《三录》、《余话》,创作时间前后历时三朝三十余年。书中记叙作者王明清历年来的所见所闻,其中虽有小说家言,但仍以史料居多,多为当时的史家和史书如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实录院编修的《高宗实录》所采用。《挥麈》四录分别成书,前三录最初各自单行,至《余话》成书方有合刻。此次校点以《四部丛刊续编》所收宋龙山书堂刻四录全本为底本,校以《津逮秘书》本及其他有关资料。 目录 挥麈前录 卷之一 1 诞节立名自唐明皇千秋节始 2 祖宗御像所在 3 祖宗诞圣之地建寺赐名 4 开基节名因孟若蒙乞置 5 太祖诏修三代帝王祠庙配享所在 6 本朝功臣配享 7 高宗用人纳言皆有明见为宝 8 仁宗不以玉带为宝以人安 9 李和文其家书画皆冠世之宝 10 以玉带为朝仪始于熙宁 11 谥孔子为至圣文宣王 12 郡国立学自元魏献文始 13 东台西台立号所始 14 崇政殿讲书肇于开宝 15 本朝列圣潜藩升府 16 英宗与令铄同年月日时生 17 皇朝列圣搜访书籍 18 士大夫家藏书多失于雠校 19 绍兴帝后陵寝以横宫为名 20 徽宗永固陵为永祜 卷之二 21 祖宗重先代陵寝诏禁樵采 22 欧阳文忠公以太子少师带观文殿学士致仕 23 国朝侍从以上自有寄禄官 24 旧制侍从致仕加赠四官 25 翰林佩鱼自蒲传正始 26 熙宁问始置在外宫观 27 本朝官制分左右字沿革 28 本朝宰相再为枢密使 29 枢密使子弟皆补班行 30 馆职编修不可令武臣提举 …… 卷之三 卷之四 挥麈后录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卷之十一 挥麈第三录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挥麈后录余话 卷之一 卷之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挥尘录/历代笔记小说大观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宋)王明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6322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2 |
出版时间 | 2012-12-01 |
首版时间 | 2012-12-01 |
印刷时间 | 201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6 |
宽 | 15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