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编著的《第三届中日韩<CJK>汉字文化国际论坛论文集》是2011年由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组织举办的“第三届中日韩(CJK)汉字文化学术国际论坛——汉字语料库标注暨纪念戴家祥先生诞辰105周年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内容涉及域外汉字研究、汉字数字化研究、戴家祥先生学术史研究、古文字研究、专书研究、民族文字研究、汉字理论研究等多个方面。
图书 | 第三届中日韩 |
内容 | 编辑推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编著的《第三届中日韩<CJK>汉字文化国际论坛论文集》是2011年由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组织举办的“第三届中日韩(CJK)汉字文化学术国际论坛——汉字语料库标注暨纪念戴家祥先生诞辰105周年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内容涉及域外汉字研究、汉字数字化研究、戴家祥先生学术史研究、古文字研究、专书研究、民族文字研究、汉字理论研究等多个方面。 目录 臧克和 遮蔽的“巫山”——隋唐石刻有关“巫山”类词群标注及语用考察 刘本才 《北京图书籍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隋唐五代部分著录校正 刘志基 楚简帛文字信息呈示摭谈——《战国策帛文献引得》代前言 楼 兰 文献用字层面的秦楚简文构形差异比较研究 徐新伟 《楚文字编》勘误 马 芳 岳麓秦简考释札记 夏利亚 《睡虎地秦墓竹简》语言文字研究综述 张国艳 以西北边塞汉简为主的上古出土文献“並”“并”考辨——兼谈异体字“並”恢复的必要性 赵鑫晔 敦煌写本文字构件替换规律初探 罗 曼 基于出土文献的语义分类刍议 苏 影 甲骨文“问”字释读献疑 董莲池 释走馬亥鼎铭中的“币”字 [韩]崔南圭 西周同青铜器盖铭器铭之异文 [韩]李继征 小议金文中的“者” 柳菲菲 浅论西周金文联合短语的归类及连词有无的影响因素 张再兴 王赟《汉语大字典》异体字校订 王 平 中国古代字书中反切用字其特点——以《说文》和《宋本玉篇》反切用字为例 赵成杰 《说文》小篆讹形新探——以六种大徐本为例 戴汝潜 汉语·汉字·中文 王元鹿 早期文字研究刍议 潘玉坤 《论语》“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辨义” 李福唐 元代直解文献校录失误举例 吴 铭 说“咚锵”——上古象声词及拟声导源词族考辨一则 木仕华 维西纳西族玛丽马萨文字源新考 邓章应 玛丽玛萨文研究 [韩]罗度垣 《华东正音》的东音系统研究 [韩]文凖彗 《说文解字翼徵》之汉字结构分析 [韩]金玲敬 朴瑄寿的金文造诣浅析 [韩]性安 海印寺 八万大藏经 杨瑞芳 《字类注释》按语研究 邢慎宝 原本《玉篇》的俗写字分类研究——基于魏晋南北朝石刻语料库的调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第三届中日韩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1106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3 |
出版时间 | 2012-12-01 |
首版时间 | 2012-12-01 |
印刷时间 | 201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9 |
宽 | 16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