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单独中的洞见(Ⅱ)
内容
编辑推荐

《单独中的洞见(Ⅱ)》编著者张方宇。

此书即名之为“单独中的洞见”,《单独与孤独》这一章自然是相当精彩的一章,在我看来,这一章中的句子完全来自作者内在真实的体验,并且这些句子相当纯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本书也可以视为是对单独的一首颂歌。《人与人》、《人性》这两章充分显示了作者对人性的高度洞察力。《寓言与比喻》是全书最值得咀嚼的一章,因为这一章中的每一句都运用了比喻或寓言的手法,而且相当有深度。不仅是这一章,其实整本书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中的各种比喻可谓是接连而至,让人目不暇接。亚里士多德认为善于运用隐喻手法是“天分高”的标志。确实如此,像尼采和叔本华这两位天才哲学家都是相当擅于运用比喻手法的。这本书中随处可见的比喻不仅让我佩服作者高度的洞察力,而且一些比喻本身是相当幽默的,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在我看来,最后一章是全书的高潮部分。这一章绝大部分是短句,相当浓缩,可以看出完全是来自作者的灵感。要看懂这一章的句子,思考是不能达成的,除非能直接地“顿悟”。

内容推荐

《单独中的洞见(Ⅱ)》编著者张方宇。

在《单独中的洞见(Ⅱ)》中作者对欲望的洞察是相当深刻的。如果我们站在整体的高度上去看人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人的一生大抵是不断追随着自身欲望的一生。正如作者所言,人其实是欲望着的生物。我记得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也曾说道:“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确实,人最内在的本质便是有无尽的欲求。一个欲求实现,另一个欲求又随之而起。作者说得好,欲望的本质在于它永远无法被满足。其实,“贪欲”一词已经暗示了欲望的本质。作者在一句话中把欲望比喻成是人自身的影子,这是一个很巧妙的比喻。你的欲望永远在你前面,它不会停留在目标上。我不禁联想到一个画面:一个人在追逐着可欲之物,欲望却在后面不断地鞭打着他。人的能力有限而欲望无穷,这本身不对称的结构就决定了欲望当中已经蕴含了挫折与痛苦。除此之外,作者还写道:“欲望使你离开你的真实本性。你的本性是一种存在,而不是成为;你的本性是一种放松,而不是一种紧张。另一方面,欲望使你离开此时此地,进入一个由头脑构筑出来的虚幻世界,而真实的存在就在此时此地。”确实如此,欲望永远是指向未来的,那就是为什么几乎每个人都生活在希望和未来之中,他们几乎把大部分生命都投注在虚幻的未来之中。生命真正的汁液在于真实的现在,而未来是还未到来的现在,如果一个人不断错过现在,那么到最后他也会错过生命。在《欲望》这一章中,作者有许多对欲望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欲望使灵魂变得羸弱’、‘欲望永远都带着乐观的情绪’、‘欲望永远看不到整体’等等”。在我看来,欲望本身是很自然的东西,它并不是一种罪恶。关键在于我们要有对欲望的觉知能力,只有透过觉知,我们才能少受欲望之苦,甚至将欲望转化为一种正面的能量。作者说得好:“欲望的寂灭不是透过严厉的苦行,也不是透过刻意地去抑制欲望,而是透过智慧的成长。当你的智慧成长到能够完全看清欲望的愚蠢、荒谬以及它所带来的极度痛苦的时候,当这个看法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透彻,突然,欲望自己就脱落了。”

目录

第一章 

人生、命运

人生的意义——从发现人生的无意义开始。

第二章

人性、社会

所谓的庸俗,就是在一个人的自我挂帅下的他身上所有动物性的总和。

第三章

关系、社交

我们对别人表面上的关心,虚情假意的居多;我们对别人暗地里的关注,不怀好意的居多。

第四章 

女人、婚恋

世间的男女之爱,很多时候都演变为一个可、白的纠缠。一个人要摆脱另一个人的痴迷,其难度常常并不亚于平息一场叛乱。

第五章

自我.头脑

不在别人背后谈论别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比这更了不起的是不在别人面前谈论自己。

第六章

欲望

人以一个欲望和一个自我活着。欲望一路乞讨,自我贝川沿街叫卖。

第七章 

死亡

死亡摧毁了我们所有的虚假,把我们的本来面目还给了我们。在孤独中,我们比较的真实:在死亡中,我们绝对的真实。

第八章 

精神,灵性

任何庸俗的东西都有损于一个人的灵魂,平庸的人是没有灵魂的。

第九章 

孤独、单独

当一个人能够单独,那就意味着他已经得到了整个存在的爱。单独,它是一个人与整个存在之间的一个爱情事件。

第十章 

真理、智者

那些已经超越了人类的人,才配得上给人类指路。能够指点一群人最终走出迷途的,往往不是其中的首领,而是远方的一位隐士。

第十一章

天才、艺术

正如天才的作品总是远远超出了世人理解力的范围,世人的理解力也完全不在天才的预估范围之内。天才与世人之间,总是相互误解。

第十二章

觉悟、超脱

没有人能够通过模仿而获得真知,也没有人能够通过追随别人而抵达天堂

试读章节

6

希望其实就是生命,至少,希望在很大的程度上支撑了生命。人如果不做梦,就没有活下去的理由。

7

人需要希望、幻想这些东西,这样他们才能在精神上与死亡抗衡。

8

我们无数次地对未来抱有热切的渴望,但那些未来还有我们自己后来又怎样了呢?

9

现实常常无力承载我们的希望。

1 0

当一个人对这个世界不再抱有任何期望,他便能够瞭望。

11

时间是一个沉重的东西。至少,一旦我们意识到时间,就会心情沉重。

12

时间让我们意识到生命本身的可悲,时间使我们产生了悲剧意识。

13

正如一个东西往往远观才美,很多平淡的事情唯有在回忆中才显得美好一一种时间上的远观。

14

回忆——一个人的现在之我与他过去之我的会晤。

15 人都是喜爱远处的东西,而眼前的事物却让他感到索然无味,因为有距离才会有幻觉。所以,一个人真正喜爱的是自己的幻觉——一张自我设计的蓝图。

16 没有什么事物是神秘的,只有距离才是神秘的。一切事物的神秘感,都要仰仗于这个距离。

17 距离本身具有奇妙的变焦作用,它使一个事物产生扭曲和变形,进而让人们产生出一种错觉。 

18

我们不了解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是神秘的,而那个我们已经了解了的神秘,其实它就只是一个东西而已。

19

只要是让我们产生幻觉的东西,要么那里面隐藏着一个阴谋,要么它就只是一个无聊的恶作剧。

20

远处的事物拓宽我们的视野,而眼前的事物,却常常扭曲和损害了我们的视力。

21

有些事物,只有当它在我们眼中变小的时候,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它的价值。

22

凡是肤浅的东西,很快就会让我们感到乏味和厌倦。人生的空虚、乏味和无意义,只不过是暗示了我们这种生活方式的肤浅。处不在。

29

支撑人们活下去的两个主要动力:一个是被性的幻想所驱策,另一个是他们相信自己的将来会变得更好。

30

总的来说,生活就是不断激起的一连串幻想,还有就是这些幻想的逐一破灭。  31

每个人的个体性就像天上一朵云彩的形状,我们把那个形状固执地认作自己。但是,其实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切都只是一种流动和改变,一切都只是整个存在的一场游戏。

32

不管局部发生了什么,整体仍然完好无损。那么在整体的眼里,局部所发生的一切就只是一场梦。

33

气泡和蜘蛛网在一定的光线下都是色彩斑斓的。只是气泡太容易破裂,而蜘蛛网又太难以挣脱。P4-P8

书评(媒体评论)

睿智的句子,从心灾深处印刻出米的句子,语点破世界和人性的本质,于心灵中深悟,于单独中洞见!这本书,必将成为很多人的知音!它会被流传下去!

——迦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单独中的洞见(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方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66922
开本 32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9.8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8
14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