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盲正侃时间史(史上最好读的物理科普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时间是什么?这究竟是普通问题、文艺问题,还是2B问题?人类认识时间的过程究竟是个凤凰呢,还是个传奇?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有太多未知,科学青年欢乐多,让我们一起来欢乐地探索宇宙的奥秘吧!

文盲的讲解,集《上帝掷骰子吗?》和谢耳朵之长,深入浅出、亦庄亦谐。全能作者自制生动图解,正经卖萌。把呆板的定理、艰涩的理论、遥远的故事,变得活泼、明朗、亲切、引人入胜。使读者在“悦读”中,获得科学知识,汲取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

看完刘继军编著的《文盲正侃时间史》,你会对物理有完全不同以往的认识,后悔那些年没有遇到这样的良师益书!

内容推荐

《文盲正侃时间史》是一本有趣的物理科普图书。

《文盲正侃时间史》笔者(刘继军)以主流物理学史为基础,从蛮荒时代开始,讲述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从地心说到相对论,从苏格拉底到麦克斯韦,从经验直觉到公理演绎。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验证明,既有科学事件,又有科学家不为人知的故事。不仅涉及光学、力学、天文学、宇宙学,还涉及几何学、数学、生命学、科学史等领域,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对超出日常生活经验认知范围的科学理论,采取详解、浅析的手段,使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在表述手法上,采取风趣幽默的语言,平白易懂的表述,循序渐进的层次,图文并茂的讲解,把那些呆板的定理、艰涩的理论、遥远的故事,变得活泼、明朗、亲切、引人入胜。使读者在“悦读”中,获得科学知识,汲取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科学的滥觞

 1.懵懂

 2.怀疑

 3.理性

 4.起步

 5.开路

第二章 常识兵器榜

 1.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

 2.怎样知道地球是球形

 3.怎样知道地球不是宇宙中心

第三章 物理牛人排行榜

 1.开普勒为天空立法

 2.苹果传奇

 3.爱的抛物线

 4.谁的万有引力定律

第四章 所谓科学理论

第五章 牛顿的宇宙

 1.运动VS力

 2.空间的困惑

 3.晕死人的时间

第六章 智慧之光(上):路线与战争

 1.光程迷踪

 2.波粒大战

第七章 智慧之光(下):速度与激情

 1.极速追踪

 2.百川归海

第八章 相对论前传(上):暗夜传说

 1.一个临时工

 2.一个失败的实验

 3.一例显而易见的观测

 4.一个艰难的决定

 5.两片乌云

 6.牛顿的时空观

 7.马赫的批判

第九章 相对论前传(下):天际微白

 1.伽利略变换

 2.种豆得瓜

 3.群雄逐鹿

 4鹿死谁手

第十章 狭义相对论(上):曙光

 1.追光

 2.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第十一章 狭义相对论(下):新世界

 1.时间膨胀

 2.质能关系

 3.四维时空

 4.光障VS中微子

结语宇宙在召唤

后记写给我挚爱的同好们

附录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科学的滥觞

1.懵懂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还有虎豹和豺狼。生机勃勃而又危机四伏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跌跌撞撞,一路迷惘。

有空迷惘,也是一种奢望,因为我们太忙。忙什么?生存。这涉及三件大事:找点什么东西吃,防止被什么东西吃掉,繁衍后代。

我们没有锋利的爪牙和犄角,跑得不够快,下水会淹死,想飞没翅膀,不仅没有鳞甲,连护体的毛都越来越少,好像我们生来就是为了方便别的动物吃。这个发现真令人沮丧,原来,世界上第一种方便食品,是我们自己。

想起这些就让我们头大。难道我们走上了绝路?

其实头没白大。肢体上的劣势,逼着我们只能靠头脑生存,然后越来越聪明。

我们学会了合作,开始思考和判断。

有一天,我们拿起了石头和棍棒。从此,我们不必仅靠肢体去战斗。

有一天,我们懂得了加工石头和棍棒。它们比爪牙和犄角更好用。

有一天,我们觉得彼此之间必须得说点什么了……

生产力的提高、语言的产生,让我们的思维更活跃、更广阔。终于,我们有能力迷惘了!

我们已经忘了第一个问题是什么,但可以确定的是,那时,只有问题,而没有答案。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说“不知道”吗?因为那是人类对所有问题的第一个标准答案。

我们怎么会在这里?是谁让花鸟虫鱼山石草木飞禽走兽长成这样的?日月星辰……天啊!这太高深了!我……我……我饿了……

后来,有些问题可以解答了。凭经验。

比如,人会死吗?会的。怎么知道的?因为谁都没见过不会死的人。

比如,天会下雨吗?会的。怎么知道的?因为大家常见天下雨。

……

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解答一部分问题。但是,这些答案不能上升到更高的层次——闹不清“为什么”,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人为什么会死?天为什么会下雨?不知道。

大自然是那样的丰富多彩:风雨雷电,春夏秋冬,高山深水,夜空密林,日升月落,生老病死,地震洪水……离不开,躲不掉,看不懂,想不通,我们的记忆和思考能力越来越强,于是越来越好奇。这些为什么会存在?这一切怎么发生的?(见彩图1)

最合理的、最容易得到的答案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操纵天地万物!

神秘,引来好奇,也伴随着恐惧。我们所能做的,只有膜拜。于是,原始宗教产生了。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我们有了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鸟兽草木、高山大地、江河湖海、日月水火,还有死去的先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神。我们希望通过请请客、送送礼、搞搞对神的崇拜和祭祀,来换取神的护佑和启示。这可能是最早的交换吧。

从此,我们懵懂无依、敏感脆弱的心灵有了寄托和归宿。

从此,很多问题有了答案:天为什么下雨?是神干的,为了让万物生长。为什么雨下多了?是有人惹神仙生气了。为什么又不下了?是神仙又生气了……洪水、火山、地震、日食、瘟疫……唉!这神仙,心眼忒小,气性忒大。所以我们只好加倍小心供奉。

2.怀疑

几十万年过去了。人,越来越聪明。

我们根据经验,学会了用火、播种、放牧,发明了弓箭、陶器、铜器、铁器,创造了绘画、文字……  传说在石器时代,中国的伏羲就创造了八卦,他把自然界中相对立而又相联系的事物,如冷暖、日月、高低、软硬、雌雄、明暗等,归纳为“阴阳”,用阴阳相生相克来解释万物。如果这件事发生的年代确定,这大概是史上第一个不用神力解释自然的系统理论了,它朴素、简单而又优美,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但是,这个理论过于聪明了。说过于聪明,是因为这个理论是靠纯粹的聪明创造的。当然,那是在原始社会,我们不能站着说话不嫌腰疼,苛求人家创造出既有事实依据,又有实验支持,还有观测检验的理论来。所以,它只能是靠“(经验+直觉)×智慧”来支撑的哲学。

遗憾的是,后来国人把这种哲学技巧推高到极致。它的特点就是,结论笼统隐晦,一言多解,不能被证伪,可以解释一切已经发生的,但不能肯定、准确地预言将要发生的。只管“定性”,不管“定量”。解释清了是理论精深,预言不准是你没学好。虽然我谁也打不过,但谁也打不倒我。总之扯不清。

公元前1000多年前,周文王以伏羲八卦为原理,著成《易经》,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语言、文字、人的思维能力,这三者是互促互进的。人类文明开始迅速发展。

公元前3000年前后,埃及人搞出了十进制数学。P1-3

序言

很多人是这样死去的:他以为世界就是自己这辈子看到的那样。

就这一次生的机会,还被自己骗了,人世间最蛋疼的事莫过于此。

为了不白活一回,我们也得考量考量,这个世界究竟是个神马玩意儿。哪怕只是瞎子摸象,摸不出灵感,也好歹混个手感。

我们对宇宙的思考越多,发现未知的问题就越多。

面对宇宙,全人类的智慧加起来,用四个字概括:浮云而已。

相对论、量子论、黑洞、时空弯曲、奇点……面对这些东东,技校学历的哥,就是文盲中的那个永恒传说——超级文盲!文盲写的东西,最大的亮点就是:易懂。0K,正文开始!

时空真的可以穿越吗?找到风华正茂的苏小小、李师师、陈圆圆,在技术上可行吗?

宇宙有边吗?没有边的东西怎样存在?如果有边,边的外面又是什么?——总之有边和没边都很纠结——我曾无数次被这个问题折磨得寝食难安魂不守舍为伊消得人憔悴。

问题还有N多。有多少问题,不是问题。问题是,越不知道,越想知道。这就蛋疼了。

你,我,还有TA,在人生的某些时刻,一定被这些很傻很天真的问题折磨过,煞有介事地冥想推理、抽丝剥茧,结果是,在思索中抓狂,原本清晰的思路变成一团麻,最终在无比纠结中放弃,还立下了永不犯傻的誓言。

因为,我们还要晚自习、加班、还房贷、办证、盖章、打酱油、请客、送礼、开会、交费交费和交费。

但,仰望星空,多大的忧伤和压力也阻止不了我们胡思乱想。

天生好奇的我们,在独处时偶尔还会不由自主地回到这些问题,偷偷地张开思想的翅膀扑腾那么几下,尽管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绝望地收起并不丰满的羽翼跌回神奇的现实。

感谢所有的TV、感谢“受谢强迫症”患者的八辈祖宗,现在科普著作很多,它们以各种风格回答了这些问题。

虽然这些问题,在其他地方也能找到答案,比如《佛经》《易经》《圣经》《西游记》、奶奶讲的故事等等,但科学理论提供的答案是看起来最靠谱的,因为它每个答案都是由科学观测、推理、计算、实验、实践得来的。换句话说,有证据表明它是比较靠谱的。

翻阅科学史料,不消深入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很多问题的答案是那样的匪夷所思,完全颠覆了我们的认识。世界的真相,其美丽、其深邃、其神秘、其残酷……都让我们震撼不已。科学家们寻找这些答案的过程也是曲折离奇、惊心动魄、美轮美奂。

兴奋、欢乐,这种感觉不拿出来分享,就像独处洞房,不仅少了成就感和幸福感,还多了孤独感和罪恶感。所以,就让你、我,茶余饭后,相约穿越,与史上各位科学巨人一起,去探索宇宙的终极秘密吧!

出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盲正侃时间史(史上最好读的物理科普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继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090034
开本 16开
页数 3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5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物理
图书小类
重量 0.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O4-49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6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