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对你说“好久不见”,当心!这不是久违的问候!可能是一场预谋了20年的复仇开场白……
不到最后一页,你不会知道真相!
汉斯·寇培尔的笔法冷静、似乎不带情感,却屡屡让人在看似平淡的描述中被重重一击,即使不忍卒睹,仍想知道后续发展。
读完《好久不见》之后,又不禁感叹:加害者到底需要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才能弥补受害者的伤害与失去?而当加害者受到惩罚之后,受害者的内心是否就能得到平静?
图书 | 好久不见 |
内容 | 编辑推荐 如果有人对你说“好久不见”,当心!这不是久违的问候!可能是一场预谋了20年的复仇开场白…… 不到最后一页,你不会知道真相! 汉斯·寇培尔的笔法冷静、似乎不带情感,却屡屡让人在看似平淡的描述中被重重一击,即使不忍卒睹,仍想知道后续发展。 读完《好久不见》之后,又不禁感叹:加害者到底需要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才能弥补受害者的伤害与失去?而当加害者受到惩罚之后,受害者的内心是否就能得到平静? 内容推荐 《好久不见》是汉斯·寇培尔的第一本惊悚小说。 美丽的女人耶娃,本来拥有完美而幸福的生活,有深爱她的丈夫和听话乖巧的女儿,但她始终似笼罩着巨大的心理阴影,惶惶不可终日。谁也不知她在害怕什么,紧张什么,恐惧什么,那个阴影无时不在,无孔不入,如被催眠般,她不得不以种种出轨行为,掩饰内心的极度不安。 直至某天,最骇人的事情终于发生,耶娃下班后没有回家,无人知她正身陷险境。 原来,冥冥中一个人的执念,杀伤力竟如此之强,以至于能摧毁别人的家庭,乃至鲜活的生命。 一念之间已种因,此刻已过,命亦随减。人有那么多执念,都不愿轻易放下…… 《好久不见》是一本冷酷且骇人的心理惊险小说,法兰克福书展上最受瞩目作品,迷住了欧美各个角落的读者。 目录 第一部分 安德斯之死 第二部分 耶娃突然失踪 第三部分 地下密室的囚徒 第四部分 约翰之死 第五部分 同归于尽 试读章节 她在短信里说,喜欢在林间散步,喜欢温馨舒适的夜晚,有一个风趣的男子相伴。像是个玩笑,也像是对乏味人世的嘲讽。她还在短信里打上了很多笑脸。每一行都有黄色的笑脸符号。 昨晚,他们还在电话里说,要在城里的“平底船”高档餐厅见面。 安德斯觉得听声音她可不止32岁。他就开了一个玩笑,说她发的照片可能是好几年前年轻苗条时拍的吧。于是,她马上发送了最近的这一张,就是在睡前举着手机,伸直了手臂自拍的。 安德斯看着火辣的照片,心里揣摩着,即使她可能有一百多斤重,再怎么没脑子,他也不会介意。 最好是和她去喝酒,通常只要花半分钟就可以判断是否值得,一起吃晚饭无疑是自讨苦吃。 呆坐在餐桌前,保持着僵硬的微笑,煎熬几个小时。不,任何有点经验的人约会都会选择去喝酒。如果一切顺利,再继续下去也不迟。 时问刚好是下午六点半,安德斯隔着黑夜望向远方灯火通明的船岛和犹尔哥登岛。 哪里不对劲呢?他暗想。她有一副火辣的身材,即使再愚蠢,也不足以让自己打退堂鼓。或许她的笑声很难听?有口臭?性冷淡? 不,不可能,他说服自己要保持冷静。 这时,他的手机开始震动。他接起电话。 “嗨,”她说,“是我。很抱歉没有早点打过来。一整个下午我都待在急诊室呢。” “急诊室?你没事吧?” 安德斯真佩服自己这种假装关心对方的语气。现在该说到点子上了。其实他想知道的是,她现在的情况是否会影响他成功搞上她。 “在楼梯上摔了,脚踝扭了。我都以为脚断了,因为几乎都站不起来。” “噢,可怜的孩子……” 安德斯小心翼翼地喝了口啤酒,然后无声地咽了下去,这样便不会让他的漠不关心显露出来。 “实际上没那么严重啦。”她说,“医院给了我拐杖,缠了绷带。不过这样拐着脚走到‘平底船’餐厅可能就有些困难了,所以想问你,是否可以来我家?我冰箱里有一瓶白葡萄酒。” “这主意听起来不错,”安德斯说,“我很乐意过来。但会不会给你带来太多麻烦?如果你没兴致的话,我们下次再见也不迟。” 老天,他可真是个人才。 “一点也不麻烦,”她向他保证,“在急诊室待了五六个小时,我现在要好好享受一下了。” “你吃过了吗?”安德斯问,“过去的路上我可以给你带点吃的。” 他简直是个天才演员嘛。 “你真好,不过不需要了。我家的冰箱里满是食物。” 她给了他地址以及怎么去的路线。安德斯一一记下,决定赶紧离开餐厅,先去买些花。虽然他也不知道奥妙何在,不过鲜花和香槟这两招对女人总是管用。 看来这第二招只好下次再说了。 他买了几朵色彩鲜艳的长梗花,又到便利店买了一盒儿童用创可贴。一点小情趣。他觉得这应该是聪明之举。 他迈着轻快的步子,向卡特琳娜路走去,拐人高山巷,正像她说的,沿着街道右手边走下去,一直到“最后一枚小银币阶梯”,那是一段木梯,连接了山坡上的高山巷和陡坡巷。 安德斯心想,“最后一枚小银币阶梯”也许是一些爱喝酒的码头工人命名的,他们把一天辛苦挣来的钱全挥霍光之后才回到家里,见那掉光了牙的黄脸婆以及那个拽着她裙子嗷嗷待哺的十四个月大的孩子。他边走边想着,因此没注意停在人行道上的车子。他不知道车里方向盘前的女人就是刚刚在电话里跟他说话的女人,而现在她正打电话给她丈夫说是时候行动了。P3-5 书评(媒体评论) 非常的刺激,没有多余的场景。令人想起希区考克那些惊悚可怕的偏执狂电影…… ——瑞典《赫尔辛堡日报》 简单利落,却令人印象非常深刻,这是一部恐怖又无情的心理惊悚小说,完全符合期待。 ——英国《每日镜报》 从头到尾绝无冷场,作者建立了一种地狱般恐怖紧张的戏剧性情境。 ——《DAST》杂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好久不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瑞典)汉斯·寇培尔 |
译者 | 宋喜顺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4064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1 |
出版时间 | 2013-08-01 |
首版时间 | 2013-08-01 |
印刷时间 | 2013-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3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京权图字01-2012-7646 |
版权提供者 | Hans Koppel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