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起信论讲记(第4辑)
内容
编辑推荐

《起信论讲记(第4辑)》(作者萧平实)详解大乘起信论心生灭门与心真如门之真实意旨,消除以往对圣马鸣菩萨所造大乘起信论所说心生灭门之误解,初学者亦可藉此正论所显示之法义,对大乘法理生起正信,从此得以真发菩提心,真入大乘法中修学,世世常修菩萨正行。

内容推荐

《起信论讲记(第4辑)》内容介绍:详解大乘不共教心生灭门与心真如门之真实意旨,消除以往大师与学人对起信论所说心生灭门之误解,由是而得了知真心如来藏非常非断中道正理,了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正理,令大乘佛菩提道正理得以显扬光大。

《起信论讲记(第4辑)》的作者是萧平实。

试读章节

“为令未来远离此苦”,为了使得未来世能够远离种种苦,因为这是轮回的身心大苦。能够当人还算是不错的哩!如果是要被人家放生的鸟,那可就不好过了!就算是人家养殖场养出来的鱼,正要被放生之前,还得要待在很少的水里面跟别的鱼一起挤,还要抢着浮出水面看能不能吸到一口气,那也是很辛苦的事;等到被放生后,也还不晓得是要吃别的鱼?还是被别的鱼吃掉?这都还不晓得呢!但是不管吃别人或是被别人吃,也都是无常而会过去的,所以这些苦受,从长时间看来也真的是虚受种种的身心大苦。所以能当人,已经算是好的。但是佛弟子为了想要自己离种种身心大苦,也为了想要让众生远离种种未来世的身心大苦,所以修菩萨行的人,应该要精勤地、不生懈怠地发起大悲心,来利益一切众生。

说到这里,如果是一般不了解真正佛法的人,他们会说:“我不去学佛,反正不论去到哪个寺院,若不是要做义工,就是要捐钱,都是骗我付出体力、付出时间、付出金钱。又得不到真正的解脱,也得不到世间法上的利益,说是为我好,其实都是空谈。”所以他们不信布施行的因果。真正的菩萨就不一样了,他知道佛法的道理:我去利益众生是为我自己好,布施众生财物也是为我自己来世好;供养三宝,来世有大福德,也是为我自己好。有智慧的人甚至反过来想:感谢众生有机会让我去种福田。这才是真正学佛的人,是深信因果的人。如果你去极乐世界要种福田,那可就很困难了!因为没有众生可以让你种福田,你只能种十方诸佛的福田。可是到十方世界向诸佛种福田,大部分还是阿弥陀佛的功德,不是自己的功德,因为你只是靠丰电的力量,承接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妙华,到十方世界去供佛,那些妙花是阿弥陀佛的,去诸佛世界的神力也是阿弥陀佛的,所以大部分的功德,还是阿弥陀佛的。但是在这里,可以纯粹靠你自己的力量去利益众生,去修集福德、累积功德啊!

这里到处都有福田可以种,不怕没有福田可以种;你想要种的福田,既有功德田,也有贫穷田,还有报恩田,到处都有福田可以种。可是去到极乐世界时,你想种报恩田,要怎么种?你没办法种那个福田啊!你想要供养阿弥陀佛啊?你拿什么来供养?拿阿弥陀佛化现的东西来供养卒也吗?没办法种福田呀!你去那边,见到了观世音菩萨,心里想要供养观世音菩萨,结果你还是拿阿弥陀佛的东西来供养观世音菩萨,请问:你能种什么报恩田呢?没有机会的。但是在这里,福田很多啊!三宝是你的功德田、报恩田!父母是你的报恩田!师长是你的报恩田!根本上师是你的报恩田、功德田!众生则是你的贫穷田、报恩田!哪里没有你的累世父母啊?对三宝与师长,不也是时时可以用自己的财物供养吗?所以到处都有福田可以种。P6-7

序言

《大乘起信论》是圣马鸣菩萨所造,因为论中义理极深,又宣示成佛之道精神所在之一切种智内涵,多属佛弟子四众闻所未闻之甚深法;而又言辞简略,极难了达其意,是故自古以来,多有未具种智之愚痴人大胆谤为伪论。更有愚痴初机学人不辨真假,但见有人谤之,便亦踵随谤之;如是辗转传谤,常无已时,至今不绝。直至平实正式宣讲此论以后,此谤方始渐绝于台湾,如今不闻有人再谤为伪论矣!

殊不知闻所未闻法,虽有可能为索隐行怪之外道论,亦有可能为甚深极甚深之种智妙法;学人若无种智,无能分辨者,最宜忌口,万勿轻易评论;否则,万一误评极妙种智深论正义,即成最严重谤法之地狱罪:举凡种智妙法深义之诽谤者,皆是谤法中之最重罪故,所谤皆是三乘菩提之根本法故。

检视《起信论》之引人诤论者,端在“真如缘起”一法之说,谤者皆引此一言教而评破之,谤为伪论,诬为外道假藉马鸣菩萨圣名而造此论;每每主张真如本有,非可藉由缘起之法而修成之。然而彼说之言固有其理,而马鸣菩萨所言“真如缘起门”之真实义,并无否定真如本有之意,只因其义甚深,兼述因地真如转变为佛地真如之妙义,古来少人能真证知,今时更无何人能真证知,误会马鸣菩萨论中实义故,便认定为外道假藉菩萨令名所造伪论,是故自古至今多有误谤之人。

此论中妙法,主要有二:心生灭门与心真如门。心生灭门者,始从七转识之染净熏习作用,进言法界实相理体之阿赖耶识,明言阿赖耶识心体自身乃是七转识之根源,名为如来藏。又倡言“一心唯通八识心王”之说,谓若主张“众生皆唯有一心”者,则此一心唯可说为阿赖耶识,将七转识悉皆纳入阿赖耶识一心之中。又言阿赖耶识一名者涵盖第八识如来藏与七转识,将此不生灭之第八识如来藏与其所生之七转识合为一心,即名之为阿赖耶识。是故自古以来,具有种智之人,常言“一心之说唯通八识”,谓阿赖耶识一心涵盖八识心王也!

然为利乐初机学人,大益有情令得现观八识心王体性迥异之处,使其易得证悟阿赖耶识心体自身,欲令因此而生般若实智,往往将此一心阿赖耶识分为八识心王,并一一细说之,由是故有眼识、耳识……意根末那识乃至阿赖耶识之说。匪唯古来诸多证悟祖师如是说,我佛世尊于《楞伽经》中亦如是说,即是假为人悉檀而述第一义悉檀也!

佛地真如之神用,微妙广大,非诸等觉菩萨所能稍知;然而此一神妙难宣之广大功德早已含藏于因地真如阿赖耶识心体中,是故因地真如阿赖耶识心体本已有之,马鸣菩萨初未否定因地真如阿赖耶识心体之本己存在也。然而因地真如究非佛地真如,差异极大,悟得因地真如时仍无法获得佛地真如之广大功德,是故佛地真如实非初悟之时一蹴可几,唯除最后身菩萨示现在人间一悟成佛,是故马鸣菩萨所言佛地真如缘起之说,方是正说。

欲得成就佛地真如所需之一切成佛种子,悉皆存于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中,皆属本有未发之功德,又因阿赖耶识心体恒常显示真实性与如如性,故名因地真如。然而佛地真如所有之广大功德,要由证悟因地真如阿赖耶识心体之后渐次进修,藉心生灭门之修行缘起,历经三大阿僧祗劫之进修内容与过程而后可几,终得成就佛地真如无垢识广大功德,是名佛地真如缘起之真实义;是故真如缘起方是真正佛法,而且是最胜妙之佛法,谓佛地真如要由因地之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所含藏之七识心王有生有灭之法修行成就;故说佛地真如并非一悟可成,要由三大阿僧祗劫之累积福德,慈济众生,然后求悟般若,进修种智等无量菩萨行之后,方可成就;由此证实真如缘起之说方是正说:绝无省去菩萨阶位修行无量难行能行之过程,而可在因地一悟即成佛道者,唯除最后身菩萨已经实修圆满此一过程。

然而佛地真如心体者,因地本即存在,即是众生同等皆有之阿赖耶识心体也。此一心体又名如来藏、本际、实际、真如、如、我等无量名,马鸣菩萨在论中说之为如来藏心。并谓此心配合自己所出生之七转识,则能直接、间接、辗转出生万法。由因此心能出生万法故,所出生万法必有生灭,如是而说此一实相心之生灭门,非谓第八识实相心体有生有灭也;少闻凡夫不知论中实义,便谤言:“《起信论》说实相心体有生灭,必定是伪论。”而不知论中所言“心生灭门”者实谓阿赖耶识心体所含藏之七识心王种种生灭现象,都由八识心王合为一心之阿赖耶识而说、而摄,阿赖耶识心体自身则无生灭,故论中说:“心生灭门者,谓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转,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是故诽谤此论者,皆是咎由自身之未解论中实义,误会论中文字所表正义所致。

学佛之人,悟后必须了知:欲实证佛地真如无垢识者,必须悟后渐次进修,经由心生灭门中所说之一切种智修习、性障之伏除、习气种子随眠之断除、广大福德之累积,然后始得成就佛地真如心体无垢识之广大功德。若不经由心生灭门,则无由达成心真如门所欲实证之佛地真如无垢识广大功德。是故马鸣菩萨于论中说明“心生灭门与心真如门各摄一切法”,又说佛地真如之缘起,意在此也!

心真如门,乃由横面说明第八识如来藏在因地之时即己是具足真如性相,但因七转识相应之无明、烦恼种子覆障故,唯显自体之真如性相,而不能发起佛地真如心体无垢识之无漏有为法上之广大功德,难以广大地利乐有情;所以要由心生灭门中下手修行,悟后进修内门六度万行,以及种种菩萨十度万行,速至一切种智圆满、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及无始无明随眠皆悉断尽,复又历经百劫勤修极广大福德之后,方入佛地,方始圆成佛地真如所应有之极广大无漏有为法:四智圆明、广大神通、十号具足等法。

是故,马鸣菩萨所言心生灭门一法,甚深极甚深,当今之世无人能知;自古以来知之者亦少,非有大善根、大福德者,难以闻知其中密旨,何况能自行知之?由于论中文字极为简略,所陈义理又复倍极甚深,学人难知难了,是故误会之者所在多有,自古不绝如缕,迄今仍多。

鉴于广大佛弟子众,数十年来恭敬供养三宝,广积福德、慈济众生、兴善止恶,欲遏止人欲之横流、恶业之扩散,欲令众生同得解脱生死流转之大苦;其福不可谓小,其智不可谓无,然而终究未能发起出世间智,更难发起世间、出世间智,唯有世间小智而误以为实是出世间智;此非具有福德之佛弟子所应得之果报。有鉴于此,起心欲作广利有福佛子之事与业,乃决定将本为会中同修宣讲解说之马鸣菩萨妙论实义,梓行天下,以报广大佛弟子,庶几不没菩萨造论初衷,亦得消解古今误谤本论之流毒,更兼防止后人再犯误谤妙论之地狱业,用是缘故,乃倩我正觉同修会编译组人员,整理成文,略加修饰,即以成本价流通天下;欲得藉此建立正法大纛,兼以广利因缘成熟之广大佛弟子。今以此书出版在即,乃述缘起,即以为序。普愿广大福德具足佛子,悉得藉此书中妙义成办见道知见,乃至有日终得证悟般若实智,共护我佛世尊遗法,令得长劫广利有情!

佛子平实谨识

公元二○○四年初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起信论讲记(第4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平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505137
开本 16开
页数 3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676
CIP核字 2013065084
中图分类号 B942.1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9
169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