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偶尔美丽
内容
编辑推荐

汪苏春所著的《偶尔美丽》是一些平常的文字,记录着姑苏城里一个“偶尔美丽”的女人成长的故事,故事中有她和家人的亲密互动,还有她成长中思想的变化、对生命的感悟。这些文字能让一个焦躁的年轻人感受到并汲取其中的力量,使之平静。

《偶尔美丽》的文笔清新、描述细腻、思路活跃、词句鲜活。

内容推荐

汪苏春所著的《偶尔美丽》共分五辑:

“往事如昨”里能读出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和担当——无法抹去的画面是为高寿的爷爷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剪指甲;

“如水情怀”里流淌着各色情怀:红色的——责任和担当;紫色的——女人的温柔;玫红的——情人节的情和爱情中的爱;橙色的——幸福和暖暖……

“孩子笑脸”里则是母亲眼里的一个个故事:一个叫小涵的女孩的林林总总的童趣和情愫足以叫天底下的妈妈们都会嘴角挂着甜甜的笑、眼梢有丝丝感动的泪,心底里那种叫幸福的东西不知何时早已溢出了心田……更有趣的是,你还能感受到孩子那肉嘟嘟的小手在你脸庞轻轻地滑走!

“且行且思”里显现的是一位年轻有为、有责任的公务员的思考和担当。

《偶尔美丽》可以初读,可以再读,可以继续、慢慢地读。

目录

读《偶尔美丽》

照见自己

安静和温暖

序言

1 往事如昨

 船

 念爷爷

 冬至大如年

 过年

 未了情未了画

 父亲动手术

 短短的分离

 淡淡回忆浓浓情

 怀念丰雷

 脆弱与坚强

 两个男生的变化

 苦涩而美丽的琴声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2 游游走走

 灵韵凤凰

 恋上丽江

 雪域高原的虹

 喜欢厦门

 西山明月湾

 感悟“小资”

 南京人的“谦虚”

 闲走平江路

 散步

 十全街印象

3 如水情怀

 需要的理论

 你幸福吗

 关于“女人”

 女人可以很勇敢也可以很温柔

 责任、亲情与爱情

 豪宅与家

 情人节快乐

 暖暖

 潜意识的收获

 敏感是毒品

 愿落叶只在秋天

 生命的意义

4 孩子笑脸

 女儿要富养

 孩子的给予

 家有煽情宝宝

 孩子的微笑

 宝宝不“刁嘴了/135

 爱心教育

 烈士陵园扫墓记

 孩子的诗

 妈妈,我肚子疼

 吾家有女初长成

 女儿的成长,妈妈的幸福

 小涵当上副班长

 坚持

5 且行且思

 太湖边暴走

 工作是什么

 干一行爱一行

 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反思的收获

 乡下人城里人

 给一点自尊

 路名的文化品位

 另一种“苏州印象”

 让“文化苏州”更鲜活

 在灾难面前

 红绿灯下见精神

后记

试读章节

念爷爷

爷爷走的时候九十三岁,是村上最长寿的老人了,亲友们隆重地为他办了丧事,似乎全村人都参与了进来,像这么大年龄的仙逝,用农村的习俗来说是喜事了。人们用最传统也最热闹的方式,送爷爷走最后一程。他安详地躺在自家的门厅里,穿着寿衣,脸上盖着布头……我可以清晰地从侧面看到爷爷的脸庞,还是一样的苍老,但看起来更黄、更干、更瘦。这个镜头是无法从我脑海里抹去的,它是爷爷给我留下的最后的印象。

姑姑们趴在爷爷身旁哭得声泪俱下,而且是三天里断断续续地哭,直到嗓子都哑了,说不出话了,眼睛红肿得让人看起来有点害怕。农村有哭亲人的习俗,哭得越厉害,说明越孝顺,但我相信,她们是真心地悲伤,是发自骨子的痛,因为对于她们来说,爷爷就像家里的一尊佛,善良、慈祥、救苦救难。

爷爷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一辈子受过多少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我从小就在城里长大,每年过年才回去一次,小时候倒是没有留下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只是觉得,爷爷的手总是那么粗糙,掌纹里深嵌着黑色的邋遢;他的鼻子总是红红的,一到冬天总会有鼻涕却不知道擦掉;他讲话的时候,嘴角总会有一些唾沫泡泡,偶尔会拿出手帕擦一擦……直到我长成大姑娘了,觉得自己懂事了开始,便越来越牵挂和关注爷爷了,回乡下也勤了。

每次回乡下,我总是匆匆忙忙地,抽下午空的时候跑一趟,带点吃的用的,带点零花钱,坐上个把小时就走。出发前我都会先打一个电话。爷爷知道我要去,就一定会拄着拐杖走到村口,在风中盼着我的到来。一到家里,我就总会搬个小椅子坐在他的藤椅边上,握着他粗糙而黝黑的手,问问身体,聊聊家常。我一直以为“膝下儿女”就是这个感觉,哪怕我已经是“孩子她妈”,对于爷爷来说,还是“最最乖的孙女”。

不知道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不是很坚强,爸爸说,爷爷挑起了一家的重担,供他们读书,教他们做人,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但,我看到的爷爷却总是脆弱的,每到我和父亲起身要走的时候,他浑浊的眼里总闪烁着泪花,他不愿意我们看到,用最快的速度擦去,而我,却每次都能敏感而清晰地感受到他眼角的闪烁,他会牵着我的手,一直送到我们上车,然后在风中挥手,挥手,直到我们远去,在我汽车的后视镜里,变成一个点,直到消失……

爷爷临走前的一个星期,我做了一件让自己不留遗憾的事情。那天正好我去看他,他在自家的晒场上晒太阳,不知什么事,有些生气,脸色很不好看。我立即像只温顺的小猫一样,坐在他的边上,轻轻抚摩着他的手说:“不生气了,不生气了……”他的表情缓和了很多,不再提不开心的事情了。我握着爷爷的手,发现爷爷的手指甲好长了,因为好久不修剪,里面有一些黑乎乎的脏东西,我说:“爷爷,我帮你剪剪指甲吧。”说实在的,我真没有给别人剪过指甲,除了自己和女儿,何况这是一双多么不漂亮的手啊!爷爷的指甲很硬很厚也很脏,而我认认真真地剪着,很投入。爷爷像个乖孩子,把手交给了我,我看得出他的感动,一边喃喃地说:“春春最乖了,也不嫌爷爷脏……”爷爷老了,指甲长得很慢了,我相信他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剪指甲了,也没有人会给他剪指甲,可这是我给他剪的唯一一次指甲,也是最后一次……

回去看到病榻上的他时,我还是握住那双像树皮一样的手,我知道,爷爷喜欢我握着他,他城里的有出息的孙女温暖地握着他的手……

爷爷走了,泪水已经喷薄而出,不只是伤心,更是思念,一种深沉而永恒的思念,一种用真实的泪水才能诉说的思念……

冬至大如年

又到冬至夜,苏州人都要过的传统节日,俗话说“冬至大如年”,说的就是冬至的隆重和热闹。

晚上要去大姨家吃晚饭。自从外婆走了以后,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现在一年比较规律地聚上两次,一次冬至,一次小年夜。

大姨每次都会忙活好几天准备这一大桌子的菜,鸡鸭鱼肉样样不少,黄嫩嫩的如意菜和青翠爽口的芹菜是必定会有的,讨个口彩,代表新年里勤劳持家、万事如意的意思。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大姨烧的那个大砂锅,肉圆、蛋饺、鸡、蹄髈、冬笋放在一起,煮得热气腾腾的“全家福”,喝上两碗鲜美的汤,浑身就热呼呼了。每年的冬至前夕,总是非常期待那顿并不是山珍海味的团圆饭。听老房子木质楼梯上的脚步声,伸头探去——明姨来了,文姨来了,舅舅来了,表哥表姐来了……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唠唠家常,说说孩子,再忆苦思甜一番,没有主题和中心,说到哪儿笑到哪儿,冷冷的一个朝北小房间会慢慢温暖起来……

P6-9

序言

读《偶尔美丽》

初读汪苏春的《偶尔美丽》,只觉书的风格一如她的名字:苏春。

苏春,苏州的春天。

苏州的春天,它早已存在于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诗人词家的笔端,那一幅幅关于苏州春天的图画、那一首首关于苏州春天的吟唱已经刻在苏州人的心底了;

苏州的春天,它又是有着与中国版图上其他大大小小的城市不同风格的春天,而所有的不同居然是,在那个季节来过苏州的人都颇有感慨但难以言表……

作为苏州人的汪苏春,内外和上下都通透着苏州春天的气息,而这些就是那么不经意地、自然地流淌在了《偶尔美丽》之中:

平江路上洒落着苏州的春天——点点滴滴,太湖的湖水映射着苏州的春天——波光粼粼;

西山明月湾雕刻着苏州的春天——一砖一瓦,十全街上写满了苏州的春天——黛瓦粉墙;

《偶尔美丽》的文笔清新、描述细腻、思路活跃、词句鲜活,不就是苏州春天的样子吗?

再读汪苏春的《偶尔美丽》,更觉书的风格一如她的名字:苏春。

苏春,苏醒的春天。

岁月交替,生命轮回。春天的苏醒是进化的:它积淀了冬天的坚强,秉承了秋天的实沉,还兼容了夏天的火热,正因为如此,春天才能一下子进发出那不可估量的、难以计数的生命原始能量,且绚烂之处见朴实,张扬之处显谦卑。可以说,春天是个有着厚重感的季节。

作为70后的汪苏春,灵魂和气质都浸透着苏醒的春天的特质:温润、感恩、有责任、自信、大气……

“往事如昨”里能读出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和担当——无法抹去的画面是为高寿的爷爷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剪指甲;

“如水情怀”里流淌着各色情怀:红色的——责任和担当;紫色的——女人的温柔;玫红的——情人节的情和爱情中的爱;橙色的——幸福和暖暖……

“孩子笑脸”里则是母亲眼里的一个个故事:一个叫小涵的女孩的林林总总的童趣和情愫足以叫天底下的妈妈们都会嘴角挂着甜甜的笑、眼梢有丝丝感动的泪,心底里那种叫幸福的东西不知何时早已溢出了心田……更有趣的是,你还能感受到孩子那肉嘟嘟的小手在你脸庞轻轻地滑走!

“且行且思”里显现的是一位年轻有为、有责任的公务员的思考和担当。时间可以计算些什么,但有时的确很难计算。八年的未成年工作处的处长,对未成年人工作有多少倾力奉献?在苏州孩子们的笑容中,包含了多少为他们服务的人的心血?一切如同作者所言:十几年的工作经历,赠与了很多的东西:平和的心态、成就的喜悦、宽松的氛围、纯净的心灵!

打开书,在书里;合上书,还在书里。

基于此,《偶尔美丽》可以初读,可以再读,可以继续、慢慢地读。

黄辛隐

苏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州市耒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首席“苏老师”

后记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尽管文字简单、平凡,甚至笔触还有些稚嫩,但我还是十分兴奋,觉得自己又“偶尔美丽”了一回。我不是作家,也不会成为作家,我的这些文字只是成长的记录、情感的流露。

我们都在成长,小时候等待长大,成年后走向成熟,人应该在不断的成长中越来越有力量。在整理这些文稿的时候,我的内心常常泛起一丝温暖,因为这些文字,留住了记忆的碎片,让它没有淹没在如梭的光阴里。

回顾每一个撰写这些文字的过往,总会浮现出一幕幕场景,或感动、或快乐、或伤感、或纠结,而更多的是用坦然与安静去感受和认知这个世界的人与事。作为一名女性,我希望“偶尔美丽”继续成为自己的一种境界,希望自己在“偶尔美丽”的状态下继续成长。我珍惜身边所有的爱,在怀旧的“往事如昨”和温情的“孩子笑脸”中感恩亲人、爱人、友人的给予;我善待自己,在自由的“游游走走”、悠然的“如水情怀”中感悟生活的丰富;我努力学习工作,在平实的“且行且思”中体会工作的意义,不断实现自我完善。作为这本集子的作者,我希望读者能够在读完它的时候,也感受到一种成长的力量,这种力量不猛烈却循序渐进,充满温情且源源不断,从而推动着我们蜕变:有着坚强的内心并温婉动人,有着幸福的生活并低调诚恳,有着向上的动力并知足感恩。

用安静的心感应世间,用清澈的文字记录成长。借此书的出版,感谢在我成长过程中关怀、激励、提醒过我的所有师长、亲朋、好友,由衷地致以谢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偶尔美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苏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11522
开本 32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2014050549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9
14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