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父母请别走入爱的误区(好父母教子手册)
内容
编辑推荐

  鲁鹏程编著的《父母,请别走入爱的误区:好父母教子手册》是年轻父母的枕边育儿经典书。一部父母如何爱孩子,如何走出爱的误区的家庭教育力作,愿每一位父母都会爱,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爱,不要让你的“爱”变质,勇敢地走出“爱”的误区,用智慧的方式走进孩子的世界,谨以此书献给全天下爱孩子的第一位父母。

《父母,请别走入爱的误区:好父母教子手册》共分八章,内容包括爱孩子,不要事事为他包办;爱孩子,学会放开他的手;爱孩子,理智对待他的学习;爱孩子,不是“任其发展”等。为了不让父母“想当然”地教育孩子,《父母,请别走入爱的误区:好父母教子手册》把这些“想当然”或“不经意”的“爱的错误”总结出来,希望给父母以提醒,让父母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教育思路,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内容推荐

  鲁鹏程编著的《父母,请别走入爱的误区:好父母教子手册》从“爱孩子,不要事事为他包办;爱孩子,学会放开他的手:爱孩子,理智对待他的学习;爱孩子,不是‘任其发展’;爱孩子,要把握恰当的尺度;爱孩子,不能想当然地对待他;爱孩子,充分尊重他的意愿:爱孩子,有效地激励他成长”等8个方面,全面总结了父母可能会走入的“爱”孩子的60个误区。  《父母,请别走入爱的误区:好父母教子手册》有叙述,有议论,更有方法。在书中,我们引用了很多权威的调查、数据,以及令人警醒的现实案例,希望给父母以提醒,帮父母洞悉自己“爱”的误区,再辅以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培养建议,让父母赶紧纠正自己的不当教育方式,从而及时地“转身”,轻轻松松地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目录

第一章 爱孩子,不要事事为他包办

 1.凡事都代劳——不要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

 2.替孩子解决一切困难——看似帮孩子,实则是害孩子

 3.事事都替孩子做主——要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

 4.只给孩子“铺路”——给孩子“指路”才是关键的

 5.不让孩子做家务-一家务,激发潜能的重要途径

 6.为照顾孩子去“陪读”——会让孩子变得更依赖

第二章 爱孩子,学会放开他的手

 7.过度保护孩子——要让孩子会“自保”

 8.整天对孩子唠叨个不停——“点到为止”更有效

 9.总是替孩子承担后果——要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

 10.不重视挫折教育——别让孩子做温室里的花朵

 11.不忍心让孩子吃苦——现在不吃苦,以后会吃大苦

 12.舍不得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身强体健利于成长

 13.监视孩子-一孩子需要自由成长的空间

第三章 爱孩子,理智对待他的学习

 14.对孩子期望过高——无形的“大山”会压垮孩子

 15.太看重孩子的分数——分数不是衡量优秀的唯一标尺

 16.限制孩子读有益的课外书——学习,不仅仅是学课本

 17.超前学习课本知识——“提前走一步”未必是好事

 18.同时给孩子请多个家教——孩子“应接不暇”反而无心学习

 19.盲目地鼓励孩子竞争——“双赢”才是与时俱进好结果

 20.时间都安排到学习上——劳逸结合效率才会高

 21.跟风学奥数、珠心算——也许不是开发潜能,而是透支潜能

 22.名校,没条件也要上——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选择学校

 23.鼓动孩子出国留学——别让孩子成为“断线的风筝”

 24.只看书不动手——正确引导孩子活学活用

 25.给孩子买电脑却不引导他——别让孩子染上“电子海洛因”

第四章 爱孩子,不是“任其发展”

 26.把孩子完全交给老人带——隔代的爱有时也不理智

 27.纵容孩子任性——在未来,孩子终将铸成大错

 28.不纠正孩子的小错——树小不修剪,树大也难长直

 29.纵容孩子生活懒散——教孩子学会过有条理的生活

 30.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小时真可爱,大时真无奈

 31.不在乎孩子的不良情绪——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32.一门心思“赚钱养家”——再忙也要抽时间陪孩子

第五章 爱孩子,要把握恰当的尺度

 33.跟孩子无原则地平等——会让孩子变得没大没小

 34.对孩子有求必应——别让孩子成为欲望的奴隶

 35.仅用物质奖励孩子——孩子变功利,只为奖励而做事

 36.无原则地迁就孩子-一孩子会变得自我、自私、自大

 37.过分关注孩子,给他掌声——不要让孩子变成“小太阳”

 38.给孩子买过多的零食——别让不健康的饮食害了孩子

 39.过度地夸奖孩子——千万不要让孩子在骄傲中迷失自己

第六章 爱孩子,不能想当然地对待他

 40.只给孩子钱,不教他理财——别让畸形消费毁了孩子

 41.不好意思与孩子谈性——性教育,永远不能回避的课程

 42.助长孩子的“身份荣耀感”——不要让“光环”套住孩子

 43.照搬别人的教育经验——“哈佛女孩”是克隆不出来的

 44.不让孩子吃亏,睚眦必报——不吃小亏,以后会吃大亏

 45.重智育,轻德育——百善孝为先,德行培养才最重要

 46.忽视对孩子的爱心教育——别让孩子变得冷漠

 47.不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有感恩心,会更有幸福感

第七章 爱孩子,充分尊重他的意愿

 48.认为“我都是为你好”——“好心”还需要“好方法”

 49.要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

 50.过多地干涉孩子-一有时让孩子感到无奈的“爱”

 51.把自己未竟的理想加给孩子-一孩子也有他自己的理想

 52.不听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想法

 53.认为“搞不懂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

第八章 爱孩子,有效地激励他成长

 54.给孩子下否定性的预言——“激将法”有时未必奏效

 55.对孩子太过挑剔——越挑剔,越容易让孩子止步不前

 56.做错了也不向孩子道歉——道歉对孩子是无形的激励

 57.认为没必要向孩子学习——放下架子,孩子反而自我激励

 58.对孩子表现出不信任——被信任的孩子更优秀

 59.拿他与别的孩子作比较——盲目比较弊处多

 60.一味相信“言教”——拥抱、握手、眼神有时更有效

试读章节

5.不让孩子做家务——家务,激发潜能的主要途径

如今,在我们身边,“高分低能”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只知道学习,却不会整理房间,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甚至不会擦桌子、扫地。事实上,造成孩子“高分低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单方面指责孩子懒惰、动手能力差,而是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观念是否出现了偏颇。

很多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你就好好学习吧,你不用管家里的任何事情。”结果,孩子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学习才是他的全部事情,而家务活儿是父母的事情。可见,不是孩子不愿意做家务,而是我们剥夺了他做家务的机会。

一些心理学家经过长期追踪调查和研究后发现:热爱劳动的孩子和不热爱劳动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是1:15,犯罪率是1:10。可见,热爱劳动的孩子和不热爱劳动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技能和道德品质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欣欣9岁了,自从学习了儒家启蒙经典《弟子规》之后,她知道了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于是经常做家务。

一天,欣欣放学回到家,见家里没人,就挽起袖子,走进了厨房,准备给父母做一顿饭。欣欣看到家里有西红柿,就开始回忆妈妈平时炒西红柿的过程。然后,欣欣把西红柿洗干净,切成一块一块的,放进了盘子里。

当一切就绪后,欣欣准备炒菜,但她发现自己的身高不够,于是就垫了一个板凳站上去。当欣欣把油倒进锅里时,油开始往外喷,她马上拿来一副手套戴上,然后把西红柿倒进锅里,油喷得更厉害了,她有些害怕,就跑去拿来爸爸的安全帽戴上……最终,在欣欣的努力下,一顿饭总算是做完了。

当妈妈回到家,看到桌子上放着的饭菜时,感到非常欣慰,高兴地对欣欣说:“妈妈好幸福,一回到家就可以吃到女儿做的饭菜。”

欣欣笑了,忙对妈妈说:“妈妈,我通过这次做饭,才真正体会到您平时做饭的辛苦,以后我要经常给您做饭吃。”听到女儿的话,妈妈感动得眼睛都有些湿润了,连连称赞女儿长大了。

那顿饭,一家人吃得特别香甜……

欣欣在做饭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了妈妈做饭的辛苦,懂得了感谢妈妈的付出,正所谓“习劳知感恩”。另外,通过这次家务劳动,欣欣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她的应变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同样得到了增强。可见,家务劳动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激发潜能的最佳途径。

因此,我们要摒弃以前那些错误的思想和观念,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培养他热爱劳动的习惯,让他成为一个心灵手巧的人。

◎千万别用金钱“激励”孩子做家务

12岁的晨晨平时很懒惰,一点家务活都不干,妈妈为此很苦恼。一次偶然的机会,妈妈从一本书中得知,可以用金钱促使孩子做家务。于是,妈妈制订了一份家务劳动工资表,上面清楚地写着每一项家务劳动会赚多少钱。

对于妈妈采取的这个特殊方法,晨晨非常感兴趣,她每天放学回家都抢着做家务,希望可以多赚点钱。看到这样的好效果,妈妈甭提多高兴了。

一天,妈妈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看到晨晨在客厅看电视,就对她说:“晨晨,妈妈实在是太累了,你今天去做饭吧!”

晨晨看都没看妈妈一眼,就坚决地说:“不行,我还得看电视呢!”

听到晨晨的话,妈妈感到很诧异,继续说:“妈妈累了,你就替妈妈去做顿饭,还有,你不是还能赚钱嘛!”

晨晨笑了笑,说:“我今天也累了,所以不赚了。”

听了晨晨的话,妈妈愣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当我们用金钱去“激励”孩子做家务时,可以在短期内刺激他去做家务,却不能让他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因为,当我们用金钱“激励”孩子做家务时,他做家务的真正动力是钱,他会觉得,只要自己不想赚钱,就可以不做家务了。

而且,我们用金钱“激励”孩子做家务,会加强他的金钱意识,让他片面地认为自己的付出必须要有金钱作为回报。这样一来,孩子就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和金钱观,更会让他变得冷漠,体察不到父母平日的辛勤付出。家庭是讲爱和付出的地方,而不是讲回报的地方,因此,我们千万别用金钱促使孩子做家务。

◎让孩子分担一定的家务活儿

孩子通过做家务,一方面可以培养他热爱劳动的习惯,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的责任心、动手能力、独立性等。因此,平日里,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务劳动,也可以让他分担一定的家务活儿,比如,让孩子扫地、倒垃圾、收拾房间、洗小件物品、饭前摆放碗筷、盛饭、饭后收拾餐桌、洗碗……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他做家务的情况,不能让孩子做一些他能力不及的事情,比如让一个4岁的孩子做饭,这样会让他失去做家务的兴趣。也就是说,孩子做家务的内容应该从简单到复杂慢慢过渡,这样他的自我价值才能从中体现出来,他才能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及时鼓励孩子,让他积极参与家务劳动

孩子在小时候,由于他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力,都是喜欢做家务的。但是,每当我们看到笨手笨脚的孩子做不好时,我们可能会说:“一边去玩吧,越弄越乱。”我们这样把孩子推向一边,就打消了他做事的积极性,那他下次可能就不会再做家务了。

然而,当我们看到孩子做家务,及时给予鼓励时,这会促使他把这种行为变成一种习惯。孩子劳动的积极性一般都是在我们的鼓励声中激发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及时鼓励孩子,让他积极参与家务劳动。

一天,妈妈正在擦桌子,3岁的小伟好奇地看着。当妈妈正好有事去厨房的时候,小伟跑过去,拿起抹布,学着妈妈的样子擦起了桌子。

妈妈看到后,高兴地说:“小伟,这么小就知道帮妈妈擦桌子了,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听到妈妈这样说,小伟干得更带劲了。当小伟擦完了桌子之后,妈妈对他说:“你擦得很用心,也很干净,如果你能把桌子的四角都擦干净,那就可以得100分了。”说完,妈妈给小伟一个灿烂的微笑。

然后,小伟拿起抹布,使劲擦桌子的四角……

我们要向小伟妈妈学习,看到孩子在做家务,我们首先要肯定孩子的行为,然后及时给予鼓励,最后要教给他做事的方法。这样一来,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就被激发出来了,而且还学会了做家务的方法。

◎手把手教给孩子做家务的方法

有时候,虽然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但是可能会越帮越忙,比如,洗菜的时候,把水溅得到处都是。这时候,我们要容忍这种混乱的场面,因为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就会把事情做好。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手把手教给孩子做家务的正确方法。

一开始,我们可以把每一件家务分解成几个小步骤来教孩子。比如,我们教孩子洗衣服,第一步:把衣服按颜色分类,需要特殊处理的衣服放在一边;第二步:准备一盆温水,放入适当的洗衣粉;第三步:清洗衣服;第四步:把衣服晾起来;第五步:把盆子和洗衣粉收起来,把地面拖干净。

当我们如此细致地教给孩子做家务的方法时,他才能从中受益。当孩子学会了做家务的步骤和技巧时,他才会更愿意投入其中。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家务了。

P18-21

序言

全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但很多时候却是想当然地去教育孩子,以至于在“不经意间”害了孩子而不自知。尽管,父母爱孩子的那颗心是好的,但爱的方法却有很大问题。所以,父母原本的好心,可能最终却办了坏事;父母的“爱”,可能给孩子带来的是深深的伤害,会让孩子“遍体鳞伤”。

也就是说,父母在爱孩子的过程中,会常常不自觉地走入爱的误区,比如;

凡事为孩子包办,不让孩子自己去做,这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

只竭尽全力地给孩子“铺路”,却不知道给孩子“指路”;

不让孩子做家务,殊不知,做家务是开发孩子潜能的重要途径;

整天对孩子唠叨,以为这样就能让孩子主动去做事,殊不知,“点到为止”的方式才更有效;

舍不得让孩子去吃苦,结果给社会造就了太多不能经历风雨的“温室里的花朵”;

不去纠正孩子的小毛病,认为“树大自然直”,实际上,小树有了歪杈而不修剪,它永远也长不成参天大树;

以为孩子好的名义监视孩子,不给他自由,实际上,孩子需要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

盲目地给孩子请家教,让他去学珠心算、奥数,帮他择校,甚至倾其所有让他出国留学,其实这是在盲从所谓的“教育趋势”,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

把自己未竟的理想强加给孩子,可孩子也有自己的理想啊;

给孩子下否定性的预言,以为这样可以激励孩子,可实际上,这样的“激将法”根本就不会奏效;

太过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漠视孩子品德的培养,以至于孩子“成才”难“成人”,最终会让父母的后半生、让孩子的人生变得痛苦不堪……

所以,请父母千万别让自己对孩子的爱变质,要让对孩子的爱温暖些,让它真正成为孩子幸福快乐的源泉。

为了不让父母“想当然”地教育孩子,我们把这些“想当然”或“不经意”的“爱的错误”总结出来,于是就有了这本《父母,请别走入爱的误区》。本书从“爱孩子,不要事事为他包办;爱孩子,学会放开他的手:爱孩子,理智对待他的学习;爱孩子,不是‘任其发展’;爱孩子,要把握恰当的尺度;爱孩子,不能想当然地对待他;爱孩子,充分尊重他的意愿:爱孩子,有效地激励他成长”等8个方面,全面总结了父母可能会走入的“爱”孩子的60个误区。

本书有叙述,有议论,更有方法。在书中,我们引用了很多权威的调查、数据,以及令人警醒的现实案例,希望给父母以提醒,帮父母洞悉自己“爱”的误区,再辅以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培养建议,让父母赶紧纠正自己的不当教育方式,从而及时地“转身”,轻轻松松地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衷心希望本书的出版能给为人父母者一些启示,一些反思。衷心祝愿每一位父母都能走出爱孩子的误区,也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父母请别走入爱的误区(好父母教子手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鲁鹏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星球地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107508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