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1783一1842)的代表作,司汤达原名为亨利·贝尔。他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不到60年,并且在文学上的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被誉为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
图书 | 红与黑(青少版原著无障碍阅读版)/领跑者新课标经典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1783一1842)的代表作,司汤达原名为亨利·贝尔。他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不到60年,并且在文学上的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被誉为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 内容推荐 《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1783一1842)的代表作,是19世纪法国第一部重要的现实主义杰作,对19世纪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说叙述了主人公于连的追求、奋斗和失败,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命运。 《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索海尔出生于木工之家,但他长相英俊,又会拉丁文,这博得了很多人对他的好感。于连是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他为了借助权势高攀,与市长夫人德·莱纳太太暧昧,后来又成功地引诱了侯爵的女儿德·拉莫尔小姐,拿到贵族称号。但是一封揭发信让于连慌了手脚,他试图除掉已成为障碍的旧恋人德·莱纳太太。最后的审判中,于连在断头台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目录 最初的情怀 俘获爱情 离开 重逢 初见世面 第二次陷入爱情 爱情是个折磨人的东西 找回爱情 审判 阅读自我测试 试读章节 维里埃可以说是弗朗什一孔泰一带最漂亮的小城了。城墙下杜河流淌,北面高山荫护。 10月乍寒,破碎的威拉峰顶便已盖满了雪,从山上下来的一股激流,穿过小城注入杜河,使大量的木锯转动起来。这是一种很简单的工业,小城的居民更像是乡下人,多数人家的日子都过得很舒适。不过,使小城富起来的并非木锯。普遍的富裕靠的是生产一种印花布,世称米鲁兹花布。拿破仑倒台以后,维里埃几乎家家户户都把房屋的门面重新修过。 一进城,就会听见一台声音噜杂的机器轰隆隆作响,搅得人头昏脑涨。20个沉重的铁锤,全靠一只由湍急的水流带动的轮子,升起,落下,震得路面直打战。我也说不清一个铁锤一天要生产几千枚钉子。起落之间一些水灵俏丽的姑娘把小铁块送到巨大的铁锤下面,铁块立即变成了钉子。这劳动看起来如此粗笨,却使初次进入法国和瑞士之间这片山区的旅人啧啧称奇。倘若踏入维里埃的旅人问起大街上耳朵都被震聋了似的行人,那座漂亮的制钉厂是谁的,有人就会以一种拖长的腔调说:“哼,是市长先生的呗!” 维里埃小城有一条大街,从杜河岸边直达坡顶。路过的人只要稍作停留,就会遇见一个身材高大的人,他神色匆匆,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 这个人一露面,大家立即脱帽致意。他头发花白,宽宽的额头,鹰钩鼻,五官还算得上端正,总是穿着一件灰色的衣服,他可是得过好几个骑士勋章的人。乍一看,他的脸上既有作为一位市长的威严,又有四五十岁男人身上的那种魅力。如果你走进这座小城,打听一下这座小城最好的工厂是谁的产业,便会有人拉长声调告诉你:“就是这位市长先生的。”然而,这位市长先生的踌躇满志有时却会给人一种说不清的狭隘和匮乏,甚至让人产生反感。总之,他给人的印象是,此人的才干仅限于让欠账的人如期偿还,而他欠别人的钱则要拖得不能再拖。这个人就是维里埃的市长德·莱纳先生。 市长先生步履庄重,他穿过大街,进入市政厅,在众人的眼前消失。如果你继续闲逛,再往前走100步,你会瞥见一幢外观相当漂亮的房子,越过与之相连的一道铁栅栏,还有一片极美的花园。远处是勃艮第丘陵,曲折有致,一切都尽如人意,仿佛就是为了让人看着舒服。这景色使人忘掉了锱铢必较的铜臭。 这幢外观相当漂亮的房子也是市长德·莱纳先生的。这幢漂亮的住宅是维里埃市长用他那座大制钉厂赚来的。据说他祖上是西班牙一个古老的家族,早在路易十四征服此地之前就已定居此地了。 自从1815年起,德·莱纳先生就耻于再当工厂主了,因为1815年他当上了维里埃的市长。那座极美的花园有好几层,直伸到杜河岸边,每层都筑有护墙,这是对德·莱纳先生“精明”的回报。 在法国,您不会看见像德国的莱比锡、法兰克福、纽伦堡等工业城市周围那种秀丽别致的花园。在弗朗什一孔泰一带,越是在地产上堆起一层层的石头,就越是有权受到邻人的尊敬。德·莱纳先生的花园里便是高墙纵横,尤其是里面有几小块地,是他花了大价钱才买下的,这花园就更加令人赞赏了。就说那个锯木厂吧,它在杜河岸边的特殊位置让您一进城就留下深刻的印象,您也会注意到屋顶一块大木板上用极大的字写着“索海尔”这姓氏,而在这块6年前还是锯木厂的土地上,现在正在修筑花园第4层平台的护墙。 市长德·莱纳先生固然高傲,却不得不费些心力央求老索海尔那个既冷酷又顽固的农民,不得不付给他一大笔的钱,才让他把工厂迁往别处。至于那条使锯子转动起来的公共水流,则是他利用自己在巴黎的影响让它改了道。德·莱纳先生为了这块地,把杜河下游近300米的4阿尔邦让给了索海尔。尽管这块地的位置对他的枞木板生意有利得多,索老爹(自打他富有了,他就有了这称呼)还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位邻居的急迫和占有欲,敲了他6000法郎。 果然,这笔交易受到当地一些有识之士的非议。4年以后的一个礼拜天,德·莱纳先生身着市长礼服从教堂回家,远远地看见老索海尔由3个儿子护着,正看着他笑呢。这一笑使市长先生恍然大悟,他从此就总是想,他原本可以更便宜地做成这笔交易呀。P12-14 序言 世界文学巨匠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是前人智慧与经验的沉淀,是我们人类社会历经沧桑变化的记载。因为书籍,我们向往冒险,一路高歌,历经艰险直到世界尽头;因为书籍,我们渴望光明,身陷绝境也要不断进取,满怀信念;因为书籍,我们审阅生命,百年之后不因碌碌无为而感慨羞愧;也同样因为书籍,我们才能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前行。书籍给人以知识,而知识赋予我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总需要书籍给予我们心灵上的振奋,指点我们人生的方向。书,就像黑夜中的灯塔,光明虽不耀眼夺目,却可以穿透迷雾,使我们航行于人生的海洋上,却不至于迷失方向。读一本好书,就像拜访一位名师。听他的谆谆教导,让思想与他一路远行。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志。我们总是需要各式各样的书籍,带我们领略多姿多彩的世界。 而我们编纂的《领跑者·新课标经典文库》就是这样一场阅读的盛宴,一次千奇百怪的漫长旅行。从古老东方哲思睿智的《论语》,到润物无声的《爱的教育》,我们既能有幸见证三国战争的宏大壮阔,又能和冒险者一起翻山越岭,见识远离世俗的独特风景;这其中,有斯威夫特辛辣犀利的无情讽刺,也有老舍先生柔声细语的深情诉说。我们从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中精心筛选出一些我们认为最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作品,在此呈现给大家。只有阅读,才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慰藉;而阅读经典,更能带给我们思想的升华。一书在手,就像与作者共处一室,探讨人生的真谛。但作者毕竟离我们的年代久远,所以本书的编者对经典作品进行了些许改动,以迎合当代青少年群体的阅读需要,也同样删减了一部分混淆视听的时代片段。我们坚信,这样对作品的改写,更能使我们的读者领略作品的精华与风貌。 最后,衷心希望各位读者能将这套丛书当作一把钥匙,开启思想中的宝藏,唤醒头脑中的巨人。和作品一起,品读经典、领略外面世界的宏伟壮阔,在人生的道路上,领先起航。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红与黑(青少版原著无障碍阅读版)/领跑者新课标经典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司汤达 |
译者 | 李智//杨晶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34319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1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8 |
CIP核字 | 2013265502 |
中图分类号 | I565.44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黑龙江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