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色酬定律
内容
编辑推荐

以利益最大化思维研究姿色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角度。

事实证明,在目前中国特殊的体制之下,图书如果能够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能揭示一定的社会真相和客观事实,就能引起关注,并有成为畅销书的潜力。吴思的《血酬定律》揭示了贯穿于中国历史及现实的“血酬定律”,成为一部几年来持续畅销的经典。王梓政所著的《色酬定律》力图揭示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始终的“色酬定律”,还原长期以来被一些人所刻意回避和掩盖的“色差”“色酬”真相,揭示婚恋利益分配格局,相信也具有很大的畅销潜力。

内容推荐

如今出众的姿色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这种稀缺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轻易地换取许多其他社会资源,包括财富、工作职位、社会地位等,这可以理解成是对出众姿色的一种报酬,即“色酬”。

根据员工姿色、色相而产生酬劳不一的职场定律,即“色酬定律”。

吴思的《血酬定律》揭示了贯穿于中国历史及现实的“血酬定律”,成为一部几年来持续畅销的经典。王梓政所著的《色酬定律》力图揭示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始终的“色酬定律”。《色酬定律》在体例上跟随吴思的《血酬定律》,在语言上兼有吴思《血酬定律》和柏扬《丑陋的中国人》的特点,既有逻辑分析,又有尖酸之语,一针见血,能迅速引起读者关注。

目录

第—章 人生最大的不平等——色差/001

 1.掷果盈车与石头满车/002

 2.上帝的苹果与果核/004

 3.“心灵美”多少钱一斤?/006

 4.物以类聚。人以貌分/009

第二章 色酬·才酬·色价,013

 1.天仙妹妹美国版/014

 2.因帅得国/018

 3.“天仙寡妇”本纪/021

 4.太白醉写戏贵妃/027

 5.红颜真的薄命吗?/032

 6.《潘杨讼》与“红颜祸水”论/037

 7.大汉央行行长邓通传/042

第三章 色群姿色资源的利用与被利用/047

 1.“卿本佳人,奈何做贼”/048

 2.“追星族”与大色群/056

 3.靓女的发明创造/060

 4.千古奇观美人计/064

第四章 不靠谱的文人与更不靠谱的爱情,069

 1.文人与文人集团/070

 2.从“话语霸权”到“合法伤害权”/073

 3.文人的意淫情结与牌坊工程/078

 4.文人的“神经”/083

 5.相思不是病,犯起来真要命/087

 6.没有钱你会爱我吗?/090

 7.小资的双人游戏/093

 8.爱情的本质/097

 9.大仲马启示录/101

第五章 姿色资源的分配、平衡与交换/187

 1.夜晚男生宿舍的笑话/108

 2.郎才女貌与郎财女貌——稳定性关系中的利害计算/1 12

 3.情人眼里真的出西施/1 17

 4.姿色资源不对称时的另一种平衡/120

 5.“东食西宿”的理论与实践/1 25

 6.“批发”与“零售”关系初探/129

第六章 直面色酬定律:改变抑或适应/137

 1.化妆的作用与局限/138

 2.刀下美色次第出/142

 3.相貌平平者的守弱学/1 46

杂编/151

 好听的瞎话与难听的实话/152

 我眼中的歧视标准/157

 “道德学术”与“学术道德”/163

 主观目的与客观结果/166

 俗文化与雅文化/170

 网友提问与作者回复/174

作者鸣谢/208

试读章节

1.掷果盈车与石头满车

晋朝有个著名的帅哥叫潘岳,字安仁,所以也叫潘安。这小子帅到什么程度呢?他每次上街,总是引起一堆怀春少女或半老徐娘的围观,搞得城市交通堵塞。后来他都不敢步行了,只好坐车。可是一旦被发现,仍是引来尖叫一片。那些女同志们觉得只是尖叫难以吸引潘安的注意,就想了一个办法——丢水果,估计和现在一些粉丝向歌星献花差不多。为什么是丢水果而不是丢别的东西?“果”会不会是问“结果”的隐喻?那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每次潘安出街,都会带着满满的一车水果回家倒是千真万确的。成语“掷果盈车”就是从这里来的。

应该说,潘岳的相貌在当时是比较美的,这在史书中有反复记载。如《潘岳传》:“岳,美姿仪”;《文心雕龙》:“潘岳,少有容止”,就是相貌好的意思。与这位潘帅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载。这位张先生在当时也算一名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看到人家潘岳每次坐车出街都能带回一大车水果,羡慕不已,于是他也学着潘岳坐车出街,还到处吆喝。但由于他的相貌奇丑,结果每次出门,妇人就往他车上吐唾沫,扔石头。最终张载也是满载而归——每次都是砖头瓦块的拉一车。

实事求是地讲,上面的例子有些极端,但所反映的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两个人做同样的一件事情,却往往因为相貌的差异,遭遇不同的境遇,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套用一个我新杜撰的名词来讲,那就是:因为所处“色级”的不同,它给每个人在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竟如此地大相径庭。换句话说,色级之间的鸿沟竟如此巨大。

类似的例子还有西施与东施的故事。西施作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大美女,平日里是村子里所有人的关注焦点。一次因为生病而愁眉不展,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却也被同村人认为是优美之极。同村的丑女东施见此情景,于是也照猫画虎,学着西施一副惆怅的样子,没想到引来的却是人们的嘲笑和谩骂,而成语“东施效颦”更使东施“名留千古”。

客观地讲,东施小姐的行为并没有损害到别人的利益,即使别人不认同,也完全可以当做看不见而不予理睬。而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人家东施小姐的行为妻算是历史上最早的“模仿秀”了,这本应该是国人大加赞赏和褒扬的光辉事迹,但很可惜的是,人们对东施这一充满创意的“划时代”行为非但没有丝毫的好感和称颂之语,反而是嘲讽之词满天飞。而这其中的原因只有一个:东施长得太丑了。

看到了吧?只因为你长得丑,哪怕你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过错,也没有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影响,但人们仍然会嘲笑和讥讽。套用现在的一句流行语就是:长得丑并不是你的错,但你还出来穷显摆吓唬人就不对了。

东施小姐启示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爱美的权利,并不是人人都有。如果你长得实在太困难,那实际上就已经被剥夺了爱美的权利。当然,如果你还非要使用这项权利,那也未尝不可——如果你不怕也和东施小姐那样“千古留名”的话。

2.上帝的苹果与果核

曾不止一次地看到一个寓言故事: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在这里关上一扇门,必然会在另一个地方为你打开一扇窗。上帝又吝啬得很,绝不肯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一个人,给了你美貌,就不肯给你智慧;给了你金钱,就不肯给你健康;给了你天才,就一定要搭配点苦难……

P2-4

序言

我们幼稚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幼稚

这篇文章本来是放在本书的最后面的,其主旨是要说明我写作本书的目的,为自己在书中表达的观点作些辩解。但在写这个东西的过程中我就隐隐感到背后那连绵不绝的谩骂与声讨,所以最终决定将这篇自辩性质的东西放在全书的前面,权且当一个“挡箭牌”——虽然我也很清楚,这个挡箭牌并不能真正挡住明枪暗箭,最大的可能是为此而招来更猛烈的枪林弹雨。

2007年下半年我脑子里刚有“色级”、“色价”等初步想法时,柯云路的《婚姻诊所》已经上市。当我从网上看到这本书目录中的“婚姻对等律”、“爱情是交换来的”等标题时,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心说我的这些想法人家不是都写出来了吗?不过后来翻看了一点正文,悬着的心又落了地:他写的内容跟我要说的根本不是一个着眼点。

柯云路的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表达观点的隐晦:以“小说”为体裁,以“心理讲座”为形式展开,作者借心理讲座主持人之口来论述一些东西。这么费尽心机、拐弯抹角地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真是少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书中的一些观点也相当“温和”:当柯云路通过心理讲座主讲人之口说出“婚姻对等律”之后,有人提问:照这样的说法,岂不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了吗?而那个心理讲座主持人(柯云路)立即答道:这样讲并不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我想柯云路应该很清楚,确实不能“人为”地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因为这样很容易被扣上搞人权“歧视”的大帽子,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尽管各国的相关法律、条约、官方文件中反复出现“人生而平等”的话语,一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是人所共知,但这里的“人人平等”只是就政治层面和人格意义而言的,它不能也不可能代表人们在各个方面都是平等的——恰恰相反,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是绝对不平等的。

同样投胎为人,托生在比尔·盖茨家和托生在索马里难民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虽然比尔·盖茨早已经宣布身后会把自己的绝大多数财产捐给社会,但比尔·盖茨同时也表示想给三个子女每人留下一千万美元,这笔钱即使在消费水平很高的美国,也可以舒适地过一辈子了。而做索马里难民的子女呢,不要说是得到千万美金,就是解决喝水、吃饭、穿衣等问题也要脱上几层皮。

同样投胎为人,有人聪明绝项,有人愚钝不堪,一个天才与一个庸才的差别是巨大的。当年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申请从美国回来,结果遭到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美国海军部次长认为“钱学森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和五个师的威力相当,这是什么概念?倘若是把社会比做一台机器,那么有的人就如控制器上的电器元件,少了一个整台机器可能就不能正常运转甚至瘫痪,而有的人却如机器上千万个螺丝钉中的一个,有你不多,没你不少。你能说这电器元件与螺丝钉是平等的吗?

实际上,人的相貌又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虽然我们都不愿意这样,但事实就是如此,这才是要害所在。而柯云路对此却闭口不谈,只字不提。

正如根据一个人占有财富的多少为标准人们会被划分成不同的阶级,根据姿色的好坏,社会大众也会被自然分成不同的“等级”,即“色级”。尽管每个人对姿色的好坏会有千差万别的认识和不同的评判标准,但社会的大体评估是一致的。姿色出众者可以归为一级,稍差一些的可归为二级,再差一些的归为三级,以此类推。这个相貌是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是无法改变的既成事实。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厌丑是人的本性,相貌好的人在婚恋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占尽优势、处处抢先也就成了必然的现象。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有些人受“人人平等”观念的影响太深,他们根本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绝对不平等的客观事实,总是习惯用政治意义上的“平等观念”来套社会学意义上的“平等”。还有另外一些人,明明知道社会学上意义上的不平等客观存在,但却视而不见,总想以政治学上的平等观念来解释一切,以求得心理的平衡。真的看不到也好,视而不见也罢,这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认为别人拥有’的我也应该拥有——一旦因为“貌不如人”得不到一些东西,失去了一些机会,他们心理上就很不平衡,总认为自己受到了“歧视”,总要祭出“人人平等”的大旗来为自己鸣“不平”——要知道,尽管相貌的好坏是先天生来,非我们的主观意愿所能决定,其好坏并不能代表本人的道德、素质与能力,但这并不是别人所必须考虑或关心的问题,他关心的可能只是他的主观感受,只是看着你是不是顺眼。如果你因为一副好脸蛋令别人赏心悦目而得到了额外的好处与照顾,那无疑是幸运的;而如果你因相貌困难令人感到别扭从而失去一些好处和机会那只能自认倒霉——要知道,尽管这并不是你的错,但这同样也不是别人的错——他没有义务为你的“不幸”买单。姿色与才能一样,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发展的重要资本。在别人因为姿色出众而获得一些好处,得到一些机会时,我们最好看一看,想一想,人家的姿色处在什么级别上,而自己的“尊容”又处在什么级别上。

规律不可改变,我们只有去适应,去利用——但很可惜的是,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一点,或者意识到了也仍然装作视而不见,他们只一,味地生活在“人人平等”的幻想之中。

柏杨曾这样批评中国人:我们之所以丑陋是因为意识不到自己丑陋。我想说的是:一些人之所以幼稚是因为意识不到自己幼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色酬定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梓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89903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1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9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0: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