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共同的朋友(上下)/智量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在这部《我们共同的朋友(上下)》中,狄更斯的思想是明确的:金钱万恶,私欲可耻,财富害人。他厌恶那个钱能通神、贫富对立的社会,只不过南于历史的限制,他不知道问题不在于财富,而在于分配财富的社会制度,狄更斯和所有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家一样,看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间的不平,而不能正确地找到这不平的根源。

内容推荐

《我们共同的朋友(上下)》由于它鲜明的批判倾向,成为一部19世纪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名作。在这部作品中,作家表现了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极度失望,他从自己一生的经历和观察中得出结论,认为金钱是万恶的源泉,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对金钱的疯狂追求,造成了社会上许许多多的罪恶和不幸。《我们共同的朋友(上下)》中引人注目的郧些垃圾堆和成为人们争夺目标的老哈蒙遗留的垃圾变来的财产,象征着为人间带来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所积累的不义之财。这本书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灾难都是贫富不均造成的。

目录

译者序/1

第一部 杯唇之间/1

第一章 守望/3

第二章 来自某处的人/9

第三章 另一个人/23

第四章 雷·维尔弗一家/40

第五章 鲍氏宝屋/54

第六章 离家/74

第七章 魏格先生关心他自己/92

第八章 鲍芬先生找人商量/103

第九章 鲍芬先生和鲍芬太太商量/119

第十章 一项婚约/136

第十一章 波茨纳普家风/153

第十二章 一个诚实人额头上的汗水/173

第十三章 追猎老雕/193

第十四章 老雕丧命/204

第十五章 两个新雇用的人/214

第十六章 收养者和暗示/232

第十七章 一片泥淖/251

第二部 人以群分/257

第一章 关于一位教育界人物/259

第二章 仍是谈教育问题/282

第三章 一件工作/296

第四章 有人在给爱神提词儿/309

第五章 墨丘利在提词儿/325

第六章 解不开的谜/344

第七章 一项友好行动从这一章 开始/360

第八章 一次无害的私奔在这一章 里发生/374

第九章 孤儿在这一章 里立下他的遗嘱/394

第十章 后继有人/404

第十一章 一些心灵上的事情/412

第十二章 还有老雕/428

第十三章 自白和对话/446

第十四章 坚定不移/463

第十五章 迄今为止的情况/478

第十六章 周年盛会/497

第三部 山重水复/513

第一章 破产的人们/515

第二章 一位可敬的朋友在一个新的方面的表现/531

第三章 同一位可敬的朋友在其他不止一个方面的表现/544

第四章 银婚快乐/551

第五章 拾垃圾的金人儿交上了坏朋友/565

第六章 拾垃圾的金人儿交上了更坏的朋友/583

第七章 友好行动采取强硬态度/602

第八章 长途跋涉的终点/616

第九章 为某个人预卜终身/630

第十章 侦察/650

第十一章 在黑暗中/666

第十二章 居心叵测/678

第十三章 给狗一个恶名声,然后吊死它/689

第十四章 魏格先生让鲍芬先生吃点儿苦头/。702

第十五章 拾垃圾的金人儿情况最糟的时候/717

第十六章 三个小鬼的一顿美餐/735

第十七章 社会大合唱/754

第四部 柳暗花明/769

第一章 设置陷阱/771

第二章 拾垃圾的金人儿情况略有起色/’785

第三章 拾垃圾的金人儿又垮下去了/797

第四章 私奔式的婚姻/810

第五章 关于那个穷光蛋的新娘/822

第六章 呼救/843

第七章 宁为亚伯,勿作该隐/860

第八章 加上点儿辣椒粉/873

第九章 两个位置空出来/886

第十章 布娃娃的裁缝发现一个词儿/899

第十一章 让布娃娃的裁缝的发现成为事实/908

第十二章 消逝中的阴影/922

第十三章 这一章 说明拾垃圾的金人儿怎样帮助澄清事实/937

第十四章 友好行动彻底失败了/949

第十五章 原先设置的陷阱里捕获了什么/963

第十六章 一些人和一些事的情况略述/976

最后一章 社会舆论/989

跋聊以代序/996

试读章节

在我们这个时代里,至于具体的年月就不必细表了.有一只外表肮脏而且十分破烂的小船,上面有两个人影,在泰晤士河上漂流,正漂到铁造的南瓦尔克桥和石造的伦敦桥之间。一个秋天的黄昏正在降临。

船上的人影是一个强壮的男子,乱蓬蓬的灰白头发.一副晒黑的脸膛,还有一个十九岁或者二十岁的黑皮肤的女孩,那跟他相像的程度足够让人认出是他的女儿。女孩在划船,很不费力地摇动着一对短桨;那男子捏着松弛的舵绳,双手随便地插在裤腰带上,在热切地守望着。他既无鱼网,又无钓钩或是钓线.因此,不可能是一个渔翁。他的小船上没有一只可坐的坐垫,没有油漆装饰,没有船名船号,除了一支生锈的带钩船篙和一盘绳子以外,再无其他设备,冈此,不可能是一个船家。他的船太小、太破烂了,简直没法装运货物,因此,也不可能是一个驳船夫或是搞水上运输的人;一点也看不出他在寻找什么,但是他的确在寻找着什么,极其专心细致地凝神寻找着。潮水一小时前已经回头了,此刻正在退潮,他的两眼注视着这片,广阔的水面,望着每一股小小的急流和每一个旋涡,同时用头部的动作指挥他的女儿驾驶小船,迎着潮水缓慢地行进,或是船尾朝前,顺潮水漂去。她认真地盯着河水,也同样认真地盯着他的面孔。然而在她紧张的眼神中含有几分骇怕或恐惧。

这只船浑身涂满污浆和淤泥,而且通体湿透,从这一点看,它是在与河底而不是与河面打交道。它和它所载的两个人影显然是在干着一件他们经常于的事,在寻找着他们经常寻找的东西。这个男人看上去一半像个野人,乱蓬蓬的头顶上毫无遮掩,两只棕色的手臂裸露到肩肘之间,一块松散的方巾打成一个不那么松散的结,低低地垂在他赤袒的胸前,混在一堆乱七八糟的络腮胡子和下巴上的胡子里,他的农裳仿佛是用那涂满小船的污泥做成的,尽管这样,在他那沉着的凝视中还是显示出一种认真办事的习惯,这女孩的每一次轻捷的操作,她手腕的每次转动,尤其是她那骇怕或恐惧的眼神,也都是如此;都是出于一种长久养成的习惯。

“别卷进去,丽齐。这儿潮水很猛。别让浪头打着它。”

他信赖这女孩的本领,没有使用船舵,只全神贯注地直盯着迎面涌来的浪潮。女孩也同样盯着他瞧。但是,恰好这时候,夕阳的一道斜晖射进船舱,接触到那儿一片腐臭的污迹,它和一个蒙着东西的人形轮廓有几分相像,这道斜阳把它染成仿佛是冲淡了的血红色。女孩注意到这个,她发抖了。

“什么东西让你不舒服了?”那男子说,他虽然还在专心注视着滚滚的流水,但立即察觉到她的战栗;“我没看见有东西漂着呀。”

那道红光消失了,战栗消失了,于是他暂时回到船上的视线又转向远处。迅猛的潮水不管在哪儿遇见个什么阻拦,他的凝视便会在那儿停留片刻。每一根系泊的锚链和缆绳,每一只把水流划成个宽箭头形状的停船或驳船.南瓦尔克桥的桥桩划分出的一条条水纹,拍打着污水的河上汽船的明轮翼.几处码头外漂浮着的、被浪潮冲撞到一块儿的圆木,都会使他亮闪闪的眼睛飞速地射出一道饥饿的目光。天色在逐渐转暗,大约一小时之后,突然问舵绳在他的手里拉紧了,他艰难地把小船驶向萨雷河岸去。

女孩一直在注视着他的面孔,立即在划桨上配合他的行动;小船马上回转过来,船身猛的一抖,于是那男人的上半截身体便伸出船舷。

女孩拉起她所穿的一件斗篷的兜帽,遮过她的头,遮过她的脸,并且转过头来向后望,这样,那兜帽的前褶便翻下来垂向河面,她同时稳住船,使它顺着那个方向在浪头前面向前走。这之前,小船还几乎不能稳住,在一个地方徘徊不前;而现在,两岸在迅速地变换,伦敦桥越来越深沉的阴影和桥上的点点灯火都已经抛向身后,小船两边夹着一层又一层的各种船只。

直到这时候,那男人的上半截身体才缩回到船里。他的两臂又湿又脏,他在船舷外把它们洗净。他的右手里捏着个什么东西,也把那个东西放在河水里冲洗。这是钱。他把它丁当地敲了一下,对它吹口气,吐口唾沫,——“讨个吉利,”他沙哑地说——然后把钱放进口袋里。

“丽齐!”

女孩猛地一惊,把脸转向他,默默地划着船。她的面色非常苍白。他是一个鹰钩鼻子的人,这鼻子,和他亮晶晶的眼睛,以及他蓬松的头发,使他很有些像是一只怒气冲冲的老雕。

“把那玩意儿拿开,别遮着你的脸。”

她把兜帽放回去。

“来!把桨交给我。我来接着划下去。”

“不,不,爸爸!不!我真的不能。爸爸! ——我不能坐得靠它那么近!”

他正在向她移去,好跟她换个位置,但是她惊恐的恳求止住了他,他叉坐回原位上。

“它对你能有啥害处?”

“没有,没有。可是我受不了。”

“我相信你是看见这条河,心里就恨。”

“我——我不喜欢它,爸爸。”

“好像你不是靠它过活似的!好像你吃的、喝的,不是靠这条河似的!”

听见这最后几个字,女孩又战栗了,片刻间她船也不划了,仿佛变得极度地衰弱。但他没注意到,因为他在向船舷外张望,望着船后面拖着的一个什么东西。

“你哪能够对你最要好的朋友这么忘恩负义,丽齐?你还在吃奶的时候,你烤的火就是从这条河上,从那些运煤船旁边拣来的。你睡觉的那个篮子,就是潮水冲上岸的。那把摇椅,我把篮子放在上面凑成一个摇篮的,就是我用人家船上漂下来的一块木头削成的。”

丽齐把她的右手放开握着的桨,抬起来,用嘴唇碰一碰,再含情地向他伸了一会儿;然后,一句话没说,她重又划桨。这时,另一只外形相似、不过要像样得多的小船从一个暗处划出来,轻稳地靠在这只船的旁边。

“又是好运气罗,老头儿?”划船的那个乜斜着眼睛的人说,他的船上只有他独自一个人,“我知道你又走运了,从你船后面留下的水印子看出来的。”

“啊!”另一个冷冰冰地回答。“这么说你也出来啦,是吗?”

“出来啦.伙计。”

这会儿,河面上是一层柔和的黄色的月光,新来的人把他的船和另一只船错开半截,眼睛直盯着那船后的浪迹。

“远远瞅见你.”他继续说,“我就自言自语地说,那边是老头儿,叉走运了,要不,我敢赌咒!你就划吧,伙计一别犯愁 我没碰着他。”这话是在同答老头儿方面所作的一个迅速而不耐烦的动作。说话的人同时收起了那一边的船桨,把他的手放在老头儿船舷的边沿上.并且拉住不放。

“他已经让人家碰得够多了,不想被人再碰了,我也这样想,老头儿!他闯过不少浪头了,是吗,伙计?我就是这么不走运,你瞧!他前一回浮上来的时候一定是从我身边经过的.因为我就在那边桥底下守着。我简直以为你像个秃头老雕一样,伙计,你是把他们嗅出来的。”

他压低嗓门说话,眼睛不止一次瞟向丽齐,她已经把兜帽重又拉上。然后两个男人都以一种神秘而又邪恶的兴趣望着老头儿的船后。

“有咱俩一块儿,好办。要不要我把他拖上船,伙计。”P3-6

序言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世界著名作家,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和最伟大的代表。他幼年家庭贫困,父亲因债务人狱,十二岁时便不得不劳动谋生。这种经历使他熟悉英国下层人民生活,为他后来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打下基础,也为他一生的创作准备了丰富的素材。他的作品以幽默风趣的笔调对资产阶级社会的道德、教育、法律、宗教等作出深刻揭露,充满对弱小者的同情,为他们发出不平的呼声。他常用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描写人物和事件,长于心理描写.尤其善于描写儿童和变态心理。他的小说情节一般都生动曲折,引人人胜。有些甚至离奇浪漫,富于幻想。因此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近百年来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狄更斯作品都盛行不衰,对狄更斯思想与艺术特点的研究,是当今世界各国文艺家重视的课题。

……

在本书翻译过程中,曾经得到吴岩、方平、王辛笛、吴钧陶、苗锦莹、陈浅江、周宏达和吴妹娟等同志的帮助,还有许多同学和朋友为我抄稿。谨在此衷心地致谢。

智量

后记

当我构思这个故事的时候,我预料某些读者和评论家可能会设想,我煞费苦心在隐瞒的恰恰是我煞费苦心想要让人知道的事情,那就是:约翰·哈蒙并未遇害,约翰·洛克史密斯先生正就是他。这预料并不令我感到惊讶,因为我自鸣得意地想到,这种设想可能一部分是由于这故事的别出心裁而引起的,并且因为我认为,为了艺术的好处,值得提醒读者留意,我们或许应该信任一位艺术家(无论他属于艺术的哪个领域),相信他知道在他那个行当里他应该去干些什么,只需读者稍安毋躁,听他把话说完,自见分晓。

另有一个意图,我要它长时间隐而不露,又要它老是在逐渐显现,它从那主要事件上生发而来,并且最终使这一事件变得愉快而有益,这个意图是我的计划中最有趣、同时也最困难的部分。发表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它的困难;因为,许多读者都是在十九个月里逐月读到故事的一小部分,如果希望他们不等全部作品摆在面前,便能察觉出编故事者坐在他的织机上,面前经常摆着的那份图样中一根根细线对于整个花纹的关系,这将是非常不近情理的。然而我认为这种发表方式之利大于弊,我这话可能容易令人信服,因为它是一个在他人早已长期废弃不用这种方式以后.在《匹克威克外传》中使之复活,并从此应用不衰的人所说的。

在这个国家里,有时会出现一种奇特的倾向,喜欢对小说中的东西提出怀疑,认为它难以置信,而其实这却都是些屡见不鲜的事情。为此,我谨指出,虽然可能全然无此必要,世界上有成千上万件“遗嘱案件”(通常是这样称呼它们的)比这本书中所想象的要离奇得多。专司审查遗嘱的大主教法庭办公处的大楼里,各种案例堆积如山,那些立遗嘱者写下遗嘱,又加以更改,前后矛盾,遗嘱被藏起来,忘掉。声明作废,未声明作废,每个人写下的遗嘱都比哈蒙监牢里的老哈蒙先生写下的要多得多。  自从贝蒂·希格登太太出场又退场以来,我在社会上遇见了一些拖事部的老爷们,他们有意在我对济贫法的观点这个问题上对我动感情。让寇克顿的“人手”们不折不扣地过他们现在过的日子,跟要求让他们能用金调羹吃甲鱼汤和鹿肉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我的朋友庞德拜是绝对分辨不出的。有人向我提出了大量诸如此类的愚蠢主张要我接受,还要求我承认我是不分情况、不看地点、不论对象,一概想用济贫法去给人以宽慰。暂且把这派胡言抛开不谈,我在这帮老爷们中间发现了一种可疑的倾向,发现他们竟然划分为两党。一党坚持认为,世上没有哪个值得一顾的穷人会说自己宁肯缓缓饿死或死于酷暑严寒,而不愿接受某救济官员或某教区救济院的怜悯;另一党则承认有这种穷人存在,但却拒绝承认他们这样做有任何理由或原因。我们的报纸上的记载,《刺血针》报最近所做的披露,以及常识和老百姓们的见识,都能提供大量可供驳斥这两党人士的证据。然而,为了使我对济贫法的观点不致遭受误解或被人歪曲,我愿意把它陈述一遍。我认为,自从斯图亚特王朝以来,在英国,没有哪一部分法律像济贫法那样经常是无耻地在实施,经常被公然地破坏,而且照例得不到良好的监督。在大多数令公众发指、使国家蒙辱的因贫困而患病或死亡的可耻实例之中,其不合法与不人道是不相上下的——其无法无天的程度非人间语言所能再加以形容。

在本年六月九日星期五这一天,鲍芬先生和太太(穿的是我手稿中所描写的他们某天早餐时接待拉姆尔先生和太太所穿的那套服装),跟我同乘一列东南铁路的火车,遇到一场可怕的灾祸。我在竭力帮助了其他人之后,再爬回到我所坐的那节车厢里——它险些儿从一座高架跨线桥上翻下去,只是在倾倒时被斜着卡住了去解救这一对可敬的夫妇。他们满身泥污,但幸未受伤。贝拉·维尔弗小姐在她结婚那天,赖德胡德先生在布拉德莱·海德斯东先生熟睡中察看他的红围巾时,他们所得到的可以庆幸的结果,也类乎此。我心怀恳切的感激之情记得,我不可能比我在那一天更加接近于与我的读者永远告别之时了,除非是到了对我的生命也将写下我今日用来为这本书收尾的这两个字的时候——完啦。

一八六五年九月二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共同的朋友(上下)/智量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狄更斯
译者 智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507128
开本 32开
页数 9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34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322
CIP核字 2013106068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32.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9
4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