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狂人(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社会,倘若腥、膻、腐、恶更吃香,更走俏,狂人就势必转型为烈酒、胡椒和芥末,没有他们,“佳肴”肯定难以下咽。一个地方,倘若池、塘、丘、壑更养眼,更悦目,狂人就势必升格为江流、岳峙和云飞,有了他们,“美景”还能剩下多少底气?王开林专著的《狂人(精)》的重点在“佯狂”和“真狂”,盖混合古义今义而用之。

内容推荐

《狂人(精)》的作者是王开林。

《狂人(精)》:

龚自珍狂来说剑怨去吹箫;辜鸿铭菊残犹有傲霜枝,章太炎百年来最狂放的国学大师;黄侃八部书外皆狗屁,刘文典敢当面骂蒋介石为“新军阀”,梁漱溟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目录

自序 狂人之狂在于敢讲“人话”

龚自珍 狂来说剑,怨去吹箫

辜鸿铭 一个比三大殿更重要的中国人

章太炎 百年来最狂放的国学大师

黄侃 七大嗜好害死人

刘文典 敢当面骂蒋介石为“新军阀” 

梁漱溟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试读章节

1921年,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游历中国,他首途上海,西方友人约翰斯与他握手话别,善意地提醒道:“你到了北京,不去看紫禁城也不要紧,但不可不见辜鸿铭啊!”

在西方人眼中,辜鸿铭(1857一1928)具有极大的魅力和神秘感,他们视这位古怪老头为北京城内比三大殿更重要的人文景观,到了京城不去见他,简直就跟人宝山空手而归没什么区别。

辜鸿铭自嘲为crazvKu,这位辜疯子的魅力和神秘感究竟何在呢?看其晚辈学者和作家对他的描述,单是外表,就令人觉得很有些滑稽可笑。

他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

头发,却编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

褂,上戴瓜皮小帽;不要说在民国十年前后的北京,就

是在前清时代,马路上遇见这样一位小城市里的华装教士似的人物,大家也不免要张大了眼睛看得出神吧。(周作人《北大顶古怪的人物》)

先生喜征逐之乐,故不修边幅,既垂长辫,而枣红袍与天青褂上之油腻,尤可鉴人,粲然立于其前,不须揽镜,即有顾影自怜之乐。(梁实秋《辜鸿铭先生逸事》)

袍作枣红色,衬以无领铜钮,肥大马褂一袭,下着-杏黄套裤,脚着挖心式“夫子履”,青云遮头,鼻架花镜。每谈国事,则日:‘你们中华民国!’盖先生发辫长垂,小帽红结,大如小儿拳,迄其天年,从未忘情于清室。(王森然《辜鸿铭先生评传》)

枣红色的旧马褂,破长袍,磨得油光闪烁,袖子上斑斑点点尽是鼻涕唾液痕迹,平顶红结的瓜皮小帽,帽子后面是一条久不梳理的小辫子,瘦削的脸,上七FA的几根黄胡子下面,有一张精通七八国语言,而又极好刁难人的嘴巴。脚下,终年一双梁布鞋。(王理璜《一代奇才辜鸿铭》)

一个背逆者,宣传君主主义;一个浪漫派,接受孔

教作为人生哲学;一个主张专制者,却以佩着奴隶的标

记(辫子)为得意。辜鸿铭之所以会成为中国近代最有

趣的人物,即是由于上述矛盾。(温源宁《不够知己·辜

鸿铭》)

这个小老头,像禁欲者一样瘦削,但面孔很有神采,

直着脖子,身体微微前倾,颧骨突起,宽宽的额头下闪

烁着两只带笑意的大眼睛。他穿着中国长袍。在北京人

都已剪掉辫子的此刻,他却留着那条象征性的发辫。我

们的谈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辜氏口若悬河,我几乎插

不上话。其实,这只是一场长长的独白,令我毕生难忘,

因为我从未见过如此执著、如此固执地坚持己见、坚持

确定信念的人。(弗兰西斯·波里《中国圣人辜鸿铭》)

从以上多人所述,我们总能看到一个词,那就是“辫子”。“中华民国”推翻清朝,最大的成就就是剪掉了辫子,剪掉了被洋人称之为pig—tall(猪尾巴)的耻辱。辜鸿铭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意、日等多国语言和古拉丁文,他为何独独对那条不甚雅观的辫子敝帚自珍?辜氏曾说:“许多人笑……

P33-35

序言

狂人之狂在于敢讲“人话”(自序)

古义的“狂”与今义的“狂”有同也有不同。古义共六条,除去“狗发疯”和“通‘诳’,欺骗”外,其他四义(放荡,不受拘束;狂妄;急躁;气势猛烈)与今义大致吻合,但今义以“精神失常”替代了古义“急躁”。

本书的重点在“佯狂”和“真狂”,盖混合古义今义而用之。

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人大言独行,尽管与儒家的中庸法度不相吻合,但他们既有是非标准,又有进取目标,仍是孔子较为肯定的那一类人。

两千五百年前,楚国狂人陆通(字接舆)遇见孔子,即兴唱起了那首著名的《凤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意思是:“凤啊凤啊,只有圣明的君主出现,它才会降临世间,你是当今的人中之凤,怎么反而带着弟子周游列国,自行减弱美德的光辉,去劝导那些不可救药的诸侯施行仁义?从前犯傻就算了,现在醒悟还不迟。统治者已把国家折腾得混乱无比,乌烟瘴气,你想使黑暗的现实恢复光明,只是白日做梦,现在的君主算是彻底完蛋了!”孔子听完陆通的《凤歌》,赶紧起身下车,打算向这位楚国狂人请教“中国向何处去”的大难题。陆通却拍拍屁股,摇摇脑袋,转背疾走,并不接招。孑L子身居困境,内心寂寞如沙,好不容易遇上高人,却未能交换意见,想必惆怅万分。

楚国狂人陆通看透了当时的政治黑暗和世道凌夷,他认为孔子放低身位,推行仁义,不辞劳顿,不畏艰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不识时务,这种绝望的旅程只有偏执狂才会走到两眼晕黑。他怜悯“衰凤”,厌憎现实。陆通并非真狂,他无意进取,有所不为,是不折不扣的狷者才对。此类民间高士节欲隐身,虽无益于治乱,却是头脑清醒的观察者和一针见血的批判者,同样不可多得。

中国近现代,内忧如溺,外患若焚,狂士寻罅隙而游刃,机会不少,磕碰也多,爱国书生痛恨现状,构筑梦想,虽卷刃而无所惧,虽折戟而无所惜。

1906年,章太炎从上海西牢获释后,东渡日本,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他讲过一段流传至今的“疯话”:

大凡非常可怪的议论,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想,

就能想也不敢说。说了以后,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

是神经病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来有

大学问成大事业的人,必得有神经病才能做到!……为

这缘故,兄弟承认自己有神经病,也愿诸位同志,人人

个个,都有一两分的神经病。近来有人传说,某某是有

神经病,某某也是有神经病,兄弟看来,不怕有神经病,

只怕富贵利禄当面现形的时候,那神经病立刻好了,这

才是要不得呢!略高一点的人,富贵利禄的补剂,虽不

能治他的神经病,那艰难困苦的毒剂,还是可以治得的。

这总是脚跟不稳,不能成就甚么气候。

演讲快结束时,章太炎大声疾呼:

(我)要把我的神经病质,传染诸君,传染与

四万万人!

他将“狂者进取”的古义发挥到了极致。清末时,章太炎公然辱骂光绪皇帝为“小丑”,鄙视慈禧太后为“先帝一遗妾”,民国时期他冲击总统府,专寻袁世凯的晦气。名师出高徒,章太炎的弟子多为狂生。黄侃最具代表性,他目高于顶,饱览古书则“八部书外皆狗屁”,轻视今人则“胡适之辈不过尔尔”。刘文典自谓天下真懂庄子的学者仅有两个半,其一为庄子本人,其二为刘文典,另外半个则尚未降生。他当面怒骂蒋介石为“新军阀”,颇有东汉末年的青年天才祢衡击鼓骂曹的冲天胆气。章太炎和他的诸位弟子,学富五车,演技高明,他们的大才智和真性情如同双刃剑,频频伤及敌手,屡屡殃及无辜,其功过是非,虽盖棺多年,却仍旧难以论定。

清代湖湘才子汤鹏(1800—1844,字海秋)狂名满天下,他说:“狂者之志,有进无退也。”他与人打赌,猛饮大黄药而死于盛年。曾国藩作《祭汤海秋文》,道是“狂名一鼓,万口嚣嚣”,可见狂名之立,为世所忌,并不是什么好事情。龚自珍的狂,是“狂来说剑”的狂,一个“说”字,即将书生的底细泄露无遗;辜鸿铭的狂,是“立异以为高”的狂,对付洋鬼子和假洋鬼子,这种不按牌理出牌的招法相当管用;黄侃的狂,是背叛礼法的狂,为此他张扬个性,逾越边界;刘文典的狂,是自负太过的狂,猛吹牛而皮不破,堪称一绝;梁漱溟的狂,是“一代直声”的狂,为农民争取位置,公然顶撞领袖,非大仁者、大勇者莫能开口。他们的狂法全然不同,内里的精气神则贯通如一:为了开心颜,决不摧眉折腰;敢于讲人话,哪肯俯首帖耳?

王国维的七律《晓步》颈联为:“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狂人多半有赤子之心,赤子不畏猛虎,乃是性情使然。世人侧目而视,以为他们偷吃了熊心豹子胆,倒真是莫明其妙的念头。

一个社会,倘若腥、膻、腐、恶更吃香,更走俏,狂人就势必转型为烈酒、胡椒和芥末,没有他们,“佳肴”肯定难以下咽。一个地方,倘若池、塘、丘、壑更养眼,更悦目,狂人就势必升格为江流、岳峙和云飞,有了他们,“美景”还能剩下多少底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狂人(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开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98433
开本 32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91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2013151358
中图分类号 K820.5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9
144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4:26:49